- 年份
- 2024(3120)
- 2023(4678)
- 2022(3820)
- 2021(3751)
- 2020(2941)
- 2019(7097)
- 2018(6775)
- 2017(12586)
- 2016(6596)
- 2015(7761)
- 2014(7444)
- 2013(7670)
- 2012(7268)
- 2011(6989)
- 2010(6787)
- 2009(6256)
- 2008(6185)
- 2007(5095)
- 2006(4649)
- 2005(4198)
- 学科
- 济(36371)
- 经济(36340)
- 中国(15891)
- 管理(14996)
- 方法(14599)
- 数学(13786)
- 数学方法(13739)
- 业(11847)
- 贸(8930)
- 贸易(8925)
- 易(8767)
- 企(7545)
- 企业(7545)
- 农(7123)
- 地方(6859)
- 城市(6080)
- 环境(6051)
- 发(5758)
- 制(5607)
- 关系(5486)
- 财(5468)
- 出(5222)
- 学(5218)
- 银(5090)
- 银行(5088)
- 行(5008)
- 业经(4891)
- 融(4875)
- 金融(4874)
- 农业(4493)
- 机构
- 大学(103624)
- 学院(99206)
- 济(53619)
- 经济(52797)
- 研究(43392)
- 管理(35845)
- 中国(33468)
- 理学(30681)
- 理学院(30227)
- 管理学(29923)
- 管理学院(29722)
- 京(23859)
- 科学(23180)
- 财(21274)
- 所(21137)
- 研究所(19342)
- 经济学(18925)
- 中心(17891)
- 财经(17512)
- 经济学院(17073)
- 经(16348)
- 北京(15819)
- 院(15722)
- 范(13767)
- 师范(13702)
- 科学院(13667)
- 财经大学(13301)
- 农(13162)
- 研究中心(12723)
- 江(12114)
- 基金
- 项目(67143)
- 科学(54906)
- 基金(53238)
- 研究(48720)
- 家(47006)
- 国家(46726)
- 科学基金(39863)
- 社会(35327)
- 社会科(33738)
- 社会科学(33731)
- 基金项目(27559)
- 自然(23972)
- 自然科(23497)
- 自然科学(23490)
- 自然科学基金(23090)
- 资助(21988)
- 教育(21206)
- 省(20721)
- 划(19640)
- 中国(17596)
- 部(16962)
- 国家社会(16701)
- 编号(16503)
- 重点(15416)
- 发(15055)
- 教育部(14869)
- 成果(13583)
- 人文(13482)
- 创(13201)
- 重大(13127)
共检索到152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暖,阎小培
本文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 ,以城市的基本经济活动作为确定城市职能的出发点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东南部 6省区地级及其以上的 5 8个城市进行了职能分析 ,揭示出科教文化福利事业职能、商贸社会服务及行政枢纽职能、制造业职能是这个区域城市群体职能中最主要的职能特征 ,并分出科教文化厚生事业型、制造业型、交通运输与建筑业发育型、商业服务业金融等发育型、采掘与能源生产型 5个特征比较明晰的大类和反映其内部次一级差异的 15个亚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永春,赵鹏军
本文采用纳尔逊统计分析分类法与多变量分析法 ,对中国西部 ① 的 79个河谷型城市职能进行了分类。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职能可以分为两大类九小类。通过分析分类结果 ,可以发现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职能 6 0 %为综合型城市 ,并且专业化城市也主要为本世纪 5 0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城市 ,河谷型城市职能在半个世纪内发生了巨大变化。
关键词:
中国西部 河谷型城市 城市职能分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成英文 张辉
本文在借鉴城市地理学城市职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用职能规模和职能地位两个维度来判别和分类旅游城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当前中国城市的旅游职能,并根据现实情况将旅游城市划分为五类:大型旅游城市、中小型专业旅游城市、中型半专业旅游城市、中型低专业旅游城市、小型半专业旅游城市。对于理解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国的旅游城市数量、规模、类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旅游城市 城市旅游职能 旅游城市分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莹
城市职能是城市在区域发展中所承担的分工。在国家或区域范围内,按照城市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研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分工,可以得到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要得到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首先要进行城市职能分类。对城市职能分类的方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定性到定量、从单指标到多指标的过程。以江浙沪地区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为例,按照多因素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到这一城市体系的城市职能结构。上海是处于第一层级的综合性巨型城市,南京、杭州是处于第二层级的综合性特大城市,宁波、温州、绍兴、苏州、无锡是处于第三层级的综合性或专业化大城市,南通、盐城、徐州、金华是处于第四层级的综合性或专业化中等城市,其它12个城...
关键词:
城市职能 城市体系 地级城市 江浙沪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晓晓 叶持跃 李加林 徐亚东 庄汝龙 宓科娜
周—布方法是影响较大的城市职能分类方法,SOFM网络方法是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城市职能分类的新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将2010年135个城市的职能分为3类、5类和12类。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和优缺点,得出:①周—布方法是监督聚类,权重设置对分类结果有很大影响,SOFM网络方法是非监督聚类,避免了人为确定指标的主观性;②周—布方法计算速率快,分类结果稳定,分类类别数较易确定;③周—布方法的三种分类结果之间形成聚类树形图,SOFM网络方法的三种结果之间存在交叉;④周—布方法对规模数据比较敏感,SOFM网络方法对行业数据比较敏感。⑤周—布方法的多个城市分类不合理,SOFM网络方法职能类型较明显,分类结果更为合理。综合来看,SOFM网络方法优于周—布方法,但分类结果的稳定性会影响其使用范围,需进一步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聘奇,黄民生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中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的聚类功能,提取城市人口和劳动力结构的多项指标,应用MATLAB6.1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对福建省城市职能进行分类,最终将23个城市分为6类。同时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SOM网络可以避免传统聚类方法难以克服的一些缺点,并利用其强大的学习功能及良好的自组织性、自适应性和鲁棒性为城市体系的相关研究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处理手段。
关键词:
SOM网络 城市职能分类 福建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闫曼娇 马学广 娄成武
采用对应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绘制基于2003—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带9个城市群共81个城市的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据的点聚图,结合能够反映城市职能互补性的统计量指标——总惯量,直观地反映城市职能与城市间互补性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0年间,沿海城市带城市互补性程度横向纵向间均有较大差异。2012年较2003年,京津冀地区、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厦漳泉城市群总惯性增加,城市互补性比率增加,城市互补性增强。与之相对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城市总惯性减小,城市互补性比率降低,城市之间互补性减弱。总惯性增加最快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带发育程度最高的三大都市圈即长三角地区、京津冀、珠三角地区。针对9个区域10年互补性标准值划分出四种互补性演变模式。
关键词:
中国沿海城市带 城市职能分工 互补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季小妹 陈田 陈忠暖
从城市职能结构类型、发展阶段和效益三方面比较分析了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结构的特征,结论如下:①在省会城市中,制造业和建筑业职能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科教文卫、行政、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职能地位亟待提升。②84.62%的省会城市第三产业比重相对于第二产业比重比率稳步上升。③省会城市职能结构效益整体状况得到提高,高效益城市所占比例增加,低效益城市所占比例减少。从变化趋势类型来看,效益上升型城市所占比例居于第二位,效益下降型城市所占比例最低,这也验证了省会城市职能结构效益趋于提升的态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鹏 罗艳
职能结构是否合理对城市群整体效益的发挥具有直接的影响,研究城市体系三大结构之一的职能结构特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比较的角度,探寻中国十大城市群职能结构特征的异同点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中国十大城市群之间、各城市之间的优势职能结构差异性不显著,趋同性普遍较强;中国十大城市群之间的职能结构类型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各个城市群的突出职能类型和强势职能类型差异较明显;中国十大城市群的行业重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上,第二产业的职能仍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航 栾维新 王跃伟
城市群是一国经济的重心区和增长极,其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形成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首都圈曾经具有全国最优越的发展条件,处于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但是其发展相对滞缓,主要原因是首都圈没有形成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首都圈内各城市职能的现状进行量化分析,认为首都圈内各个城市的职能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城市各个部门发展都相对平庸,城市之间竞争大于合作。因此,只有实现首都圈内各城市职能的整合,才能提高首都圈整体的竞争力。首都圈内各城市实现职能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京津两市在首都圈中的龙头作用不明显;②首都圈内部行政区划分割导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首都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严重,...
关键词:
首都圈 职能分工 整合 因子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锋
基于第五次普查分县数据,分别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特征、专业化部门、职能规模、城市基本活动部分等方面对2000年中国城市职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有:①中国城市2000年整体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②中国城市行政地域范围内仍存在着大量农业就业比重"虚高"现象,除农业外制造业是当前中国城市名副其实的主导职能部门;③中国城市的职能规模与各部门专业化程度之间存在三种关系,特别是规模较小城市普遍具有较高的行政职能;④20万人规模以上城市的非基本部分表现出随城市规模增大而扩大的特征,而20万人规模以下城市则恰呈现出相反特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薛东前,姚士谋,李波
本文分析了省会城市作为省内综合性、单一中心建设的弊端 ,诸如条块分割、资源浪费和产业结构趋同等 ,指出省会城市职能类型分离和转移的方法及步骤 ,并依据一定的指标 ,确定密切联系区和强烈影响区。在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界定及各省中心城市的判别的基础上 ,提出省会城市职能结构的建设与配置思路 :强化行政文化职能 ;转移省会城市部分职能 ;在城市体系中考察省会城市的职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帅新
省会城市作为一省的行政政治中心,凭借独有政策资源优势,往往成为一省的经济、文化、交通、教育、科研中心,尤其在单极核中心城市中更为明显,省会城市的城市职能明显呈现过载状态。从省会城市的高效运作目的出发,必须推进省会城市职能优化和非省会城市职能转移疏解,突出省会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省会城市职能运作效率。在非省会城市职能疏解上,要以区域协同为基本指导,以职能识别结果为依据,以省会城市职能健康有序运行为目的,以承接城市的职能优化升级为重要考量,突出省会城市职能运作的高效性,合理确定疏解时序和承接区位,循序渐进推动非省会城市职能疏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劳昕 张远 沈体雁 王敏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新兴城市群,城市间缺乏密切的职能分工协作,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尚未形成完善的功能网络,亟需对其城市职能结构特征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促进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本研究先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基本职能特征,然后用区位商测度结果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各个城市进行职能定位,最后采用职能分类方法来分析其城市职能体系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职能与全国相比,只有湖北省部分城市存在优势,其中宜昌较为突出;生产性服务业职能在全国处于劣势,只有武汉和长沙超过平均水平;生活性服务业职能在全国层面上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可文 曹有挥
产业与职能多样化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影响资源型城市职能转型的因素可分为背景因素与可变因素,前者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城市群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水平等,后者包括区位、产业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等。对中国19个城市群中资源型城市在2005年和2014年的职能转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资源能源、工业生产、金融、公共服务是资源型城市的主要职能;职能转变在城市群间存在分异,其与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资源型城市资源能源职能强度变化与基本职能多样性的变化无显著相关关系;在城市群中拥有较高地位、位于重要发展轴带、与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联系紧密的资源型城市,其职能多样性有所增加。
关键词:
城市群 资源型城市 城市职能 职能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