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4)
2023(16251)
2022(13730)
2021(12880)
2020(10824)
2019(24857)
2018(24612)
2017(47437)
2016(25544)
2015(28867)
2014(28592)
2013(28844)
2012(26449)
2011(24016)
2010(24021)
2009(22632)
2008(22394)
2007(19860)
2006(17826)
2005(15876)
作者
(74550)
(62435)
(61647)
(58652)
(39519)
(29706)
(27936)
(24503)
(23562)
(22196)
(21232)
(21106)
(20024)
(19539)
(19089)
(18727)
(18318)
(18182)
(17805)
(17701)
(15449)
(15382)
(14900)
(14206)
(13888)
(13851)
(13817)
(13743)
(12491)
(12376)
学科
(112593)
经济(112459)
(99795)
管理(83781)
(81273)
企业(81273)
方法(49325)
(48724)
数学(39921)
数学方法(39583)
业经(33558)
农业(32440)
(30997)
中国(30192)
(22057)
(21728)
财务(21666)
财务管理(21643)
(20858)
贸易(20846)
企业财务(20491)
(20486)
(20352)
(20317)
技术(20246)
地方(19801)
(18370)
理论(18246)
(17757)
环境(17710)
机构
学院(375584)
大学(372840)
(160015)
经济(156962)
管理(154651)
理学(133478)
理学院(132155)
管理学(130346)
管理学院(129673)
研究(125928)
中国(98880)
(80014)
科学(76141)
(72004)
(69882)
(63203)
业大(58363)
研究所(57522)
中心(56957)
财经(56455)
农业(55353)
(54934)
(51567)
北京(50719)
经济学(47269)
(46745)
师范(46395)
(44665)
(44127)
经济学院(42751)
基金
项目(252479)
科学(200155)
研究(187116)
基金(185585)
(160920)
国家(159498)
科学基金(137941)
社会(120582)
社会科(114079)
社会科学(114042)
基金项目(98674)
(97102)
自然(88387)
自然科(86255)
自然科学(86235)
自然科学基金(84738)
教育(82833)
(80600)
编号(76708)
资助(75517)
成果(60941)
(56825)
重点(55454)
(54756)
(53685)
课题(50688)
国家社会(50130)
创新(49587)
教育部(48509)
(47841)
期刊
(182447)
经济(182447)
研究(109618)
中国(71708)
(71132)
管理(57198)
学报(56535)
科学(55185)
(53342)
农业(48665)
大学(43171)
学学(40774)
业经(34273)
(33591)
金融(33591)
教育(33412)
技术(31845)
财经(27478)
经济研究(27328)
(25578)
问题(24421)
(23578)
技术经济(20530)
资源(19225)
世界(19025)
图书(18761)
现代(18060)
科技(17765)
(17655)
(17567)
共检索到556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义彬  
位于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的中国东南山区 ,面积广、人口多、农业基础较好。本文分析了该区的农业资源特征以及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和潜力 ,对比国内外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 ,提出适合本区的模式及农业现代化方向 ,并针对存在问题指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春梅  杨立中  贺玉龙  
生态足迹模型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对全球范围、国家范围乃至区域和城市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测度的方法。文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97-2006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均生态足迹由1997年的0.727 hm2增加至2006年的1.20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997年的1.003 hm2下降至2006年的0.879 hm2,同期的人均生态赤字由1997年的-0.277 hm2上升至2006年的0.321 hm2,表明该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由可持续状态向不可持续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富民  段豫川  
基于县域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SBM-DEA模型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川南山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农业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山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川南山区农业生产效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不同县域间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农业产业分工和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山区农业生产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县域层面的农产品种类分工对其存在制约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南  孙海清  冉涛  
本文以西南山区农业为研究对象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入手 ,剖析区域贫困产生的原因 ,试图找出贫困的病根 ,然后对症下药 ,针对西南山区农业的具体实际情况 ,对一些相应的扶贫方略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希望能探索出一条使贫困最小化的路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丹丹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日显紧迫。在这个过程中,西南山区农业的发展及其发展模式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阐明西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出发,阐述了当前西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并对适合西南山区环境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作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浩淼  
生态农业兼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能够实现农业的整体协调与合理组织。我国对生态农业的发展颇为重视,西南山区作为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约十分之一的地区,其生态农业的开展对我国农业整体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西南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出西南山区的四种典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特色产业增长极模式、生态园区带动模式、地区特色旅游模式和生态村建设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叔文  秦静  孙红杰  丁永霞  赵春升  
西部山区农民的生活主要依赖农业生产用地。人们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利用超过其适宜承载能力将导致生产潜力下降、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本研究以甘肃南部山区26县为例,从土地人口容载率的角度来评估其农业生产用地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土地人口容载率定义为实际供养人口与适宜供养人口之比。土地实际供养人口是由其净初级生产力的经济产值来确定;土地适宜供养人口包括:耕地、林地生产实际所需劳动力的可抚养人口和牧草地的适宜供养人口。考虑山区的特殊性,用地形复杂度校正系数来修正耕地、林地生产实际所需的劳动力。结合前人对草地适宜载畜量的研究和纯牧业县玛曲的现状,推算草地单位面积适宜承载人口为0.026人/hm2。研究分析表明: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雁  陈良正  张思竹  
云南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广大山区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山区的发展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区经济要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通过对云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提出了推进山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措施,这对云南山区发展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伟媛  
农业经营主体的状况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浙西南山区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特色生态农业,较快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但农业经营主体年龄老化、文化素质低、优质劳动力外流等因素制约着浙西南山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本文分析了浙西南山区农业经营主体变化的两面性态势及优化农业经营主体上存在的难题,主张针对难题,应采取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育农业精英、建立农业职业制度等措施来优化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晶宜  
农业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农业资源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并导致局部地区农业资源的退化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清醒地认识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解决农业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江娟丽  杨庆媛  何秋兰  施开放  
农业景观脆弱性是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度量方式,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采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面板数据模型、Moran's I指数分析重庆市石柱县农业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研究区农业景观脆弱性水平呈现“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等级类型空间演替明显。其中暴露度高值分布呈现由东部向南部、西部、西北部逐渐加强,与城市扩张和人类活动干扰强度方向相一致;敏感性空间变化高值聚集区由西南部向北部、东部逐渐缩减;适应能力空间变化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特征。(2)农业景观脆弱性呈显著空间自相关和集聚特征,脆弱性等级相对聚集。低度和轻度脆弱区集中于南部生态区和北部农业区;中度脆弱区集中于西南城镇区和东部旅游区;较高脆弱区集中于西南城镇区,少部分分布在北部农业区;高度脆弱区集中分布在西南城镇区。(3)研究区农业景观脆弱性演变主要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制度和政策因素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是农业景观脆弱性形成的自然本底条件,社会经济和政策制度因素是农业景观脆弱性变化的外部因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唐丽桂  
家庭承包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单一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种养大户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等新型经营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在西南山区,由于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但其存在的先天缺陷使其发展速度减缓,乃至衍生出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绩效显著,但成功的不多;大户经营模式受制于规模偏小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方  
本文在对国内外农业水资源研究、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之上,讨论了水资源对世界农业发展的影响。以中国河北省农业为例,探讨了农业结构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关系,提出了改进农业水资源管理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宏祥  何新华  
石山地区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区域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其生存、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因此在石山地区如何正确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简要介绍了我国石山地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在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所面临的挑战 ,对如何加快大石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大庸  裴源生  于福亮  陈一鸣  
通过对宁南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剖析,建立了农业发展模式,提出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合理的搬迁人口规模。讨论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理论和方法,以2000年作为基准年对宁南山区的人口、粮食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了当地的农业发展模式和相应的农业生产能力,最后根据GDP和粮食生产能力,给出了宁南山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将从现状的230×104人提高到2020年的400×104人,以县为单元累计的行政合理移民规模为不到50×104人,可使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恢复和有效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