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2)
- 2023(12297)
- 2022(10841)
- 2021(10475)
- 2020(8505)
- 2019(20139)
- 2018(19868)
- 2017(37901)
- 2016(20353)
- 2015(23196)
- 2014(23053)
- 2013(22963)
- 2012(21052)
- 2011(19185)
- 2010(18924)
- 2009(17316)
- 2008(16556)
- 2007(14109)
- 2006(12301)
- 2005(10892)
- 学科
- 济(85953)
- 经济(85866)
- 管理(55770)
- 业(52244)
- 企(42268)
- 企业(42268)
- 方法(39793)
- 数学(34858)
- 数学方法(34515)
- 中国(24483)
- 农(22167)
- 财(18490)
- 地方(18328)
- 学(18216)
- 业经(17710)
- 贸(17347)
- 贸易(17337)
- 易(16873)
- 农业(14917)
- 制(14038)
- 环境(13675)
- 和(13511)
- 理论(12687)
- 技术(12396)
- 银(12309)
- 银行(12275)
- 融(12231)
- 金融(12229)
- 行(11766)
- 划(11363)
- 机构
- 大学(294967)
- 学院(289894)
- 济(120690)
- 经济(118314)
- 管理(116449)
- 研究(102773)
- 理学(101571)
- 理学院(100393)
- 管理学(98757)
- 管理学院(98249)
- 中国(76567)
- 京(64170)
- 科学(63532)
- 所(51248)
- 财(51030)
- 研究所(47316)
- 中心(45521)
- 农(44822)
- 业大(43093)
- 财经(42103)
- 北京(41266)
- 范(39136)
- 师范(38795)
- 江(38718)
- 经(38580)
- 院(37328)
- 经济学(36690)
- 农业(35254)
- 经济学院(33134)
- 州(32091)
- 基金
- 项目(205308)
- 科学(161793)
- 基金(151191)
- 研究(149706)
- 家(132564)
- 国家(131549)
- 科学基金(112352)
- 社会(94820)
- 社会科(89889)
- 社会科学(89864)
- 基金项目(80705)
- 省(76133)
- 自然(73228)
- 自然科(71523)
- 自然科学(71507)
- 自然科学基金(70233)
- 教育(67637)
- 划(65889)
- 资助(62276)
- 编号(59743)
- 成果(48449)
- 部(46191)
- 重点(45872)
- 发(43859)
- 创(42126)
- 课题(40775)
- 教育部(39638)
- 国家社会(39594)
- 创新(39356)
- 科研(39043)
- 期刊
- 济(126733)
- 经济(126733)
- 研究(86751)
- 中国(51887)
- 学报(46349)
- 科学(43899)
- 管理(42003)
- 农(40321)
- 财(35672)
- 大学(34997)
- 学学(32699)
- 教育(30053)
- 农业(28985)
- 技术(24530)
- 融(22406)
- 金融(22406)
- 经济研究(20958)
- 财经(20004)
- 业经(18859)
- 经(17109)
- 问题(16752)
- 图书(16318)
- 业(15499)
- 科技(14237)
- 理论(14179)
- 资源(14162)
- 技术经济(13999)
- 贸(13992)
- 世界(13449)
- 现代(12825)
共检索到416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媛媛 王士君 冯章献
通过构建边境地区中心地的中心性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抽取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额、进出口贸易额、外贸依存度、城市化率、口岸数量与级别6个主成分对东北地区38个县级及以上边境中心地进行中心性测度,并据之将其划定三个等级。东北边境地区呈现绥芬河、满洲里、丹东、黑河、珲春5个一级、8个二级、25个三级中心地的空间格局。并在中心地等级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东北边境地区中心地系统空间格局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苑梅
我国东北边境地区共有东港市、丹东市、集安市等16个边境城市,所辖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虽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要确保这些地区如期脱贫,亟需分析其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存在问题东北边境地区基础较为薄弱。一是片区贫困发生率较高。黑龙江、吉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苑梅
我国东北边境地区共有东港市、丹东市、集安市等16个边境城市,所辖农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虽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要确保这些地区如期脱贫,亟需分析其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存在问题东北边境地区基础较为薄弱。一是片区贫困发生率较高。黑龙江、吉林、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戴鸿丽 于天福
边境地区扶贫因为事关国防安全与经济社会稳定,有其迫切性与特殊性。边境地区已有的扶贫工作具有弱对应性。因此,精准扶贫阶段,需要构建全方位的扶贫金融体系。结合东北边境特殊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特点,建议东北边境精准扶贫金融体系构建过程中,按系统论的方法全面审视其结构要素,结论为:政策性金融先行,商业性金融跟进,小额贷款普及,网络金融覆盖。其中保险资金是基础性资金投入的重点。扶贫保险应由财政资金、政策性金融提供全额或部分补贴,采用商业性金融运作模式在贫困户中普及推广。
关键词:
东北边境 金融扶贫 金融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戴鸿丽 于天福
边境地区扶贫因为事关国防安全与经济社会稳定,有其迫切性与特殊性。边境地区已有的扶贫工作具有弱对应性。因此,精准扶贫阶段,需要构建全方位的扶贫金融体系。结合东北边境特殊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特点,建议东北边境精准扶贫金融体系构建过程中,按系统论的方法全面审视其结构要素,结论为:政策性金融先行,商业性金融跟进,小额贷款普及,网络金融覆盖。其中保险资金是基础性资金投入的重点。扶贫保险应由财政资金、政策性金融提供全额或部分补贴,采用商业性金融运作模式在贫困户中普及推广。
关键词:
东北边境 金融扶贫 金融创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观海 吴彬 张文主 陆汝成 王培琼 廖文惠 冯晓玲
科学识别不同发展梯度下国土空间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的空间差异规律对于实现区域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均衡发展至关重要。以中国45个边境地区为例,运用国土空间动态度、国土空间转移矩阵和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探究边境地区“生产—生活—开放—生态”空间的演进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1980—2020年国土空间的变化趋势为生产、生活和开放空间增加,而生态空间减少,整体呈现出“一带三区多点”的分布格局。(2)边境地区国土空间冲突主要表现在城镇化与对外开放进程中,人口和产业集聚促进了不同空间之间互竞和融合的关系,国土空间转换类型以生产空间、开放空间与生态空间互转为主,区域差异日益显著。(3)影响不同国土空间变化的驱动因子在作用效果上存在差异,经济动力和对外开放是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边境地区应全面考虑不同区域的特点,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制定差异化的分区调控策略,以促进国土空间的高效利用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树高 诸培新 陆汝成 毕佳港
厘清人—地—业关系是揭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地域异质性规律的理论基础。在探讨贸易—经济—人口系统对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区域差异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中越边境带广西段和云南段为例,运用转移图谱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演变特征,并利用泰尔指数测度贸易、经济和人口因素对其区域差异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存在先慢后快的时序化差异,广西段变化速度呈先减后增的“U”型演化特征,云南段呈急剧探底后加速回升的“V”型变化过程。(2)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响应地区发展系统具有本地化差异,抵边地区农业、生态空间频繁转为城镇空间,非抵边地区农业空间与生态空间互竞加快。(3)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存在西北急东南缓的空间化差异,城镇、农业空间的重心位置西移北进,生态空间重心位置由东南偏西北移动,云南段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强度高于广西段。(4)贸易—经济—人口系统对中越边境带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区域差异的影响逐渐减弱,贸易子系统对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扰动程度高于经济和人口子系统。边境贸易、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塑造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时序、本地和空间差异化特征,调控边境贸易对国土空间的影响是纾缓边境地区空间冲突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飞 杨鑫 刘天宝 程艺 韩增林
在全球化力量持续增强的背景下,地缘经济的发展状态是国家开放水平的重要表征。边境地区是国家构建地缘经济联系的重点区域,基于地缘经济系统发展优势度评价内涵,使用ICEM模型对中国边境地区45个地级行政区的地缘经济系统发展优势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中国边境地缘经济系统发展优势度在2001—2016年期间有所上升,但幅度较小;在2003—2004年和2008—2011年期间发展波动较大。②优势度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整体上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格局;评价值排序为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云广地区>新疆地区>西藏地区。③预测结果显示未来云广地区与新疆地区发展势头强,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与西藏地区则较差。④外部投资联系与外贸活动是地缘经济系统的搭建与运作核心,此外还应重点考虑政策影响、沿边口岸建设及固定资产投资等要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楠 张本明
东北边境口岸型县域的产业结构发展不仅影响到所在省、市及东北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模式,更关系到新时期国家的安全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研究意义。通过分析现阶段产业结构的模式与特点,指出口岸经济与县域经济虽呈正相关,但关联度较差,三次产业非均衡发展比例不断提高,县域产业结构较单一,抗风险能力弱。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四项措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路
近代以来海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的主流话语脉络有三:其一为"民族国家"语境下的20世纪初期日本"满洲"研究,表现为非正义性与非理性;其二为由拉铁摩尔"农牧对立"观引发的"征服王朝"研究及其在战后日本学界的发展,其核心观念是将辽、金、元、清等王朝视为独立于中国史之外的游牧政权史;其三为"内亚史"与"新清史"研究,其特征是以"内亚"视角观察中国东北边疆,认为边疆影响中国。此三类研究,其本质特征都是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话语解释中国古代东北边疆,甚至直接割裂了中国与东北边疆的关系。从根本上看,这些海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面临着两个基本矛盾:"民族国家"话语的普适性危机与西方"边疆"观念在中国的不确性。
关键词:
东北边疆 海外学界 民族国家 话语脉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双陆
在空间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建立三地区模型,推导出效用差异函数以模拟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边界地区的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边境地区在一体化进程中的聚集力和分散力的强弱、边界效应对要素和厂商是否向边境区聚集,与所接壤的国家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缩减边界效应是边境区形成边缘经济增长中心的重要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宁志中 杨蕾蕾 钟林生
本文通过对全国三大陆地边境旅游片区(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动态特征的分析,为我国陆地边境旅游发展战略、产品战略与营销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撑。依据中国边境三大片区(东北、西北、西南)2003-2012年间客源市场的有关数据,尝试采用旅游地理、旅游市场分析原理及数理统计与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对三大片区入境客源市场的年际变化、空间结构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三大片区的入境旅游在2003-2012年总体上呈现平稳上升的态势,入境客源量均呈现出一种拉伸型的"N"形曲线,且入境游客普遍停留时间较短;②入境客源市场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且呈现地域近邻性特征:东北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倪维秋 孙君 唐群丽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西北边境地区城镇化发展叠加行政区划调整政策效应,其城镇协调发展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同时,边境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对载地城镇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构建西北边境地区城镇协调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06—2019年我国西北边境地区城镇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分析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区划调整加快了边境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速度,优化了资源配置,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城镇空间格局;西北边境城镇的协调发展指数和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出稳序上升态势,行政区划调整与城镇协调发展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西疆、南疆、北疆的城镇协调发展指数依次降低,在三个区域中西疆的城镇协调发展水平最高,北疆的最低。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萌 丛溆洋
中国东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有三:一是文化资金保障体系亟待强化,投资渠道需要扩展;二是文化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人才建设缺少刚性政策支持;三是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监管薄弱,考评机制亟待建立。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创新财政投入和管理模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财政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引进和充实文化水平高、文艺专业素质高和组织管理能力强的年轻人才,增强文化干部队伍的实力和活力,等等。
关键词:
边境民族地区 文化体系建设 问题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