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8)
- 2023(11462)
- 2022(9425)
- 2021(8720)
- 2020(7105)
- 2019(16089)
- 2018(15559)
- 2017(28993)
- 2016(15594)
- 2015(17501)
- 2014(17098)
- 2013(17090)
- 2012(16384)
- 2011(15252)
- 2010(15053)
- 2009(14263)
- 2008(13932)
- 2007(12411)
- 2006(11290)
- 2005(10262)
- 学科
- 济(89750)
- 经济(89668)
- 管理(42361)
- 业(38183)
- 方法(32701)
- 数学(29515)
- 数学方法(29274)
- 企(28421)
- 企业(28421)
- 中国(22650)
- 地方(20331)
- 农(19523)
- 学(17242)
- 贸(16892)
- 贸易(16884)
- 易(16428)
- 业经(15617)
- 财(15609)
- 地方经济(13919)
- 农业(13446)
- 制(13421)
- 环境(12726)
- 融(11943)
- 金融(11942)
- 银(11355)
- 银行(11316)
- 行(10936)
- 体(10287)
- 发(10215)
- 关系(10100)
- 机构
- 大学(242859)
- 学院(238590)
- 济(115468)
- 经济(113718)
- 研究(93141)
- 管理(85691)
- 理学(74096)
- 理学院(73162)
- 管理学(71974)
- 管理学院(71566)
- 中国(70348)
- 科学(55734)
- 京(51670)
- 所(48376)
- 财(47564)
- 农(45491)
- 研究所(44298)
- 中心(40363)
- 财经(38792)
- 经济学(38274)
- 业大(37007)
- 农业(36102)
- 经(35497)
- 经济学院(34407)
- 江(33294)
- 北京(33120)
- 院(32552)
- 范(30223)
- 师范(29832)
- 科学院(29810)
- 基金
- 项目(159145)
- 科学(125081)
- 基金(119660)
- 研究(109194)
- 家(107761)
- 国家(106947)
- 科学基金(89330)
- 社会(75149)
- 社会科(71395)
- 社会科学(71378)
- 基金项目(62598)
- 省(57350)
- 自然(56910)
- 自然科(55642)
- 自然科学(55621)
- 自然科学基金(54703)
- 划(50135)
- 资助(49083)
- 教育(48356)
- 编号(39215)
- 部(36520)
- 重点(36428)
- 发(35526)
- 国家社会(33531)
- 创(32267)
- 成果(31623)
- 中国(31408)
- 教育部(31078)
- 科研(30565)
- 创新(30515)
- 期刊
- 济(129294)
- 经济(129294)
- 研究(74687)
- 中国(45252)
- 学报(44045)
- 农(41458)
- 科学(39592)
- 财(34569)
- 大学(32777)
- 管理(32076)
- 学学(31440)
- 农业(28180)
- 经济研究(23074)
- 融(21647)
- 金融(21647)
- 财经(20886)
- 经(18260)
- 技术(17637)
- 问题(17353)
- 业经(17067)
- 教育(16740)
- 贸(16498)
- 业(15850)
- 国际(15440)
- 世界(15322)
- 技术经济(13468)
- 统计(12356)
- 版(11691)
- 资源(10941)
- 业大(10920)
共检索到362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孔经纬 周玲珍 罗岩
东北亚研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就是对东北亚几国问题的研究,而是要研究包括中国东北地区在内的东北亚区域关系.但迄今为止,我国的东北亚研究中心和有关研究机构,都无非是几个外字号研究所和研究室的联合体,而没有把中国东北地区纳入研究范围,这显然大有问题.实际上,中国东北地区在东北亚中的经济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东北地区同俄国就有交往,在黑龙江地区:1714——1727年,俄国不断地派商队前来齐齐哈尔从事贸易活动;两国边界贸易也有所开展,即所谓“互市”,通过定期集市进行商品交换;双方邻近居民之间,发生了互通有无的产品交换关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今村弘子,王彦军
在东北三省中 ,辽宁省地理位置优越 ,贸易量也最大 ,目前正在寻求市场的多样化发展。吉林省最大的贸易伙伴是韩国 ,有大量的劳务输出人员 ,突出的问题是边境流动人员复杂。黑龙江省主要从事对俄贸易 ,在外派劳务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东北亚地区间的贸易正从封闭走向开放 ,但仍存在障碍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东北亚 贸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中树 唱新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体系是以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力核心,包括发达国家日本、新兴工业国韩国,还包括中国、蒙古、朝鲜等发展中国家等多层次、复合式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国东北地区占有极其特殊的位置,它不仅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而且还处于与日、韩保持着的垂直分工,与俄、朝保持着密切的水平分工的交叉点上,是不同层次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纽带,也是未来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市场。因此,以中国东北地区为核心,开展多层次的多边经济合作,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域内的多边经济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尹竹 全益
东亚区域合作的基本特征是以东盟为轴心构建的轮轴—辐条体系,呈现"南热北冷"的局面,使得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潜力远没有充分发挥。而中国东北的振兴有赖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深化。为此,推动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加快中国东北地区市场制度与基础设施的深度对接,有利于中国东北的加速发展。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合作 东北地区振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静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过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削弱,亚洲经济崛起,世界地缘重心"东移"。东北亚区域合作在国际环境大变革的背景下面临许多新的变化,区域经济体收益目标转型使大国关系充满变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关键阶段、中日韩经贸合作将决定未来经济格局的演变。这些新变化一方面对中国实现东北亚区域一体化的构想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中国,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带来了机遇。作为东北亚中心地带的中国东北地区,要积极调整战略部署,完善各项经济政策,努力协调发展次区域合作,发展优势产业,与邻国建立互惠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以促进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合作 新变化 东北地区 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振辉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北南朝鲜、蒙古和现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与远东,这是一个地域辽阔、工业集中且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据专家估测,这里集中了亚洲10%的人口,70%的国民生产总值。近些年来,随着地区内各个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缓和和改善,经济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增加,双边和多边的经济贸易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1990年,我国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已占当年外贸总额的25.3%,日本在这一地区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13%。其他国家在这一地区的贸易比重也在迅速扩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式毅
1991年10月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向世界宣布:用10~20年时间,筹资300亿美元,在中、俄、朝三国毗连的10万平方公里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兴建一个特别的多国经济技术合作开发区,使其成为世界第二个鹿特丹或第二个香港。该区将使东北亚地区的3亿人口从中受益。从此,图们江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震动了全世界,成为当今联合国出面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多国联合区域开发的范例。珲春处于该地区开发的极核位置,区位十分重要,本文试对珲春—图们江地区开发条件和模式的分析,探讨我国在未来时期里将如何参与对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康
论中国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选择袁康东北亚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部,是世界上最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地区。另一方面,东北亚六国的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而且六国以多种方式表达了进行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愿望。以图们江地区经济开发为核心的东北亚经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陆建人
文章在分析中国东北三省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地理、资源、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三省的各自特点,提出了东北三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战略。即:黑龙江省以俄罗斯为重点,“北开南联”;吉林省以图们江开发为重点,“开边通海”;辽宁省以黄渤海为重点,“外向牵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 王语懿
近年来,虽然东北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快速提升,但地区内各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向心力却没有因此而得到明显增强。为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坚持霸权主义,重拾冷战思维,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加固美日、美韩军事同盟,激化了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本来已经趋于淡化的历史问题和领土争端问题,对国家间的政治互信造成严重伤害。美国和日本的干扰与破坏,致使图们江区域合作举步维艰,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停滞不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银行(AIIB)未能按原有设想得到很好落实。坚持中国特有的多元包容哲学与和平发展理念,优先推动环境合作,是目前条件下中国在东北亚地区合作方面能够选择的、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林晓牧
旅游业的先导作用、文化效应和经济效应决定了它在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中的的地位。大连旅游业在东北亚地区中的发展基础较好,且具有雄厚的发展潜力,进一步积极发展大连的旅游业,并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实行对接,将会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
经济技术合作,大连旅游业,发展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汉超
目前,世界经济在趋向国际化的同时,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也日益发展。欧洲共同体将于1992年形成统一大市场,一些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1991年6月13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酝酿已久的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建立北美共同市场的谈判终于在加拿大的多伦多拉开了序幕。美加墨三国贸易区将成为一个拥有3.6亿人口、年产值6万亿美元的北美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国政
东北亚经济合作论析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于国政一、将东北亚经济合作推向务实阶段的条件已基本成熟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论证,认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既具有理论基础也具有现实基础。现在,人们对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可行性取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龚荣进
今日蒙古是工业—农牧业国 蒙古位于亚洲北部蒙古高原上,地广人稀,无出海口。国土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1988年末人口为207.9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1.33人。 60年代以前,蒙古基本上是畜牧业国家。30年来,蒙古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今,蒙古已是工业-农牧业国家。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1960年仅为14.6%,目前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朝林 翟炜
文章对东北亚的人文发展与经济地理现状数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具体而言,文章从人口与经济、城市发展、产业与企业发展、交通网络建设、信息与文化设施等角度探讨东北亚的空间格局。研究发现,东北亚的人口与经济规模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与韩国、日本。朝鲜、蒙古国的产业仍然以一产和二产为主。其中,日本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汽车领域有着巨大的优势,而中国东北在先进装备制造业、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虽然形成了一定的汽车产业集群,但是相较日韩而言优势并不明显。其次,东北亚的空中"两横两纵"交通网络已相对完善,陆上交通网络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但是海上通道的合作与开通未来仍有巨大提升空间。此外,东北亚地区的信息网络已经非常发达,然而教育设施与文化设施在空间上仍然分配不均。总体而言,东北亚未来在经济增长、交通网络建设与科教合作方面仍有巨大增长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