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80)
- 2023(18942)
- 2022(15638)
- 2021(14446)
- 2020(12227)
- 2019(28101)
- 2018(27538)
- 2017(52191)
- 2016(27959)
- 2015(31478)
- 2014(31178)
- 2013(31094)
- 2012(28926)
- 2011(26034)
- 2010(26057)
- 2009(24595)
- 2008(24426)
- 2007(21587)
- 2006(18996)
- 2005(17509)
- 学科
- 济(143842)
- 经济(143706)
- 业(99591)
- 管理(90548)
- 企(87730)
- 企业(87730)
- 方法(58113)
- 数学(48205)
- 数学方法(47704)
- 业经(37556)
- 农(36830)
- 财(35945)
- 中国(34972)
- 地方(29293)
- 农业(25863)
- 务(24570)
- 财务(24525)
- 财务管理(24484)
- 制(24192)
- 学(24052)
- 贸(23700)
- 贸易(23687)
- 企业财务(23196)
- 易(22892)
- 技术(22240)
- 和(21854)
- 理论(19897)
- 策(19381)
- 划(19324)
- 环境(18917)
- 机构
- 学院(412175)
- 大学(408736)
- 济(186368)
- 经济(183045)
- 管理(162121)
- 研究(140610)
- 理学(139164)
- 理学院(137688)
- 管理学(135586)
- 管理学院(134811)
- 中国(109674)
- 京(85855)
- 财(82727)
- 科学(82242)
- 所(70353)
- 农(66243)
- 财经(66134)
- 中心(64429)
- 研究所(63485)
- 江(61546)
- 经(59986)
- 经济学(58089)
- 业大(57302)
- 北京(54209)
- 经济学院(52255)
- 农业(51843)
- 范(50383)
- 院(50281)
- 师范(49917)
- 财经大学(48673)
- 基金
- 项目(269300)
- 科学(214874)
- 基金(199174)
- 研究(196845)
- 家(172673)
- 国家(171255)
- 科学基金(148666)
- 社会(129266)
- 社会科(122810)
- 社会科学(122779)
- 基金项目(105008)
- 省(103758)
- 自然(94705)
- 自然科(92592)
- 自然科学(92565)
- 自然科学基金(90944)
- 教育(88400)
- 划(86670)
- 资助(81221)
- 编号(77853)
- 成果(61859)
- 重点(60353)
- 部(60087)
- 发(59641)
- 创(57914)
- 国家社会(54866)
- 创新(53615)
- 课题(52719)
- 教育部(51902)
- 科研(51314)
- 期刊
- 济(211125)
- 经济(211125)
- 研究(122989)
- 中国(77141)
- 财(67226)
- 管理(64460)
- 农(60540)
- 学报(58055)
- 科学(57498)
- 大学(44817)
- 学学(42533)
- 农业(41441)
- 技术(38375)
- 融(37477)
- 金融(37477)
- 经济研究(34213)
- 财经(33986)
- 业经(33213)
- 教育(33131)
- 经(29513)
- 问题(27619)
- 业(24982)
- 技术经济(24342)
- 贸(23089)
- 统计(22479)
- 世界(21746)
- 策(20439)
- 国际(20147)
- 现代(19760)
- 商业(19270)
共检索到622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郢 古恒宇 孟鑫 沈体雁
如何培育产业集群是振兴我国东北地区的关键议题。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等GIS分析方法,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微观数据对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以就业人数为测算指标的东北地区各产业集群就业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就业中心集中于大连哈尔滨连线上,并向西北方向移动。东北地区整体就业空间集聚特征进一步增强,密集性指数增大。东北地区原有占据主导集聚优势地位的产业集群优势依然显著,但多数产业集群区位熵相对变小,集聚性有所减弱。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空间格局 集聚 东北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体雁 张晓欢 赵作权
基于区域密度方程和空间统计方法,利用两次经济普查的就业数据对东北地区就业密度的空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形成了一个向右倾斜的倒"Y"字型就业密度格局,从北向南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次中心逐渐增多,沿海化趋势和局域融合趋势也比较明显,东北地区多中心就业格局已经形成。2004—2008年,东北地区整体就业密度的集中性还在继续加强,但不同局域就业中心表现出了不同的增长模式,黑龙江处于中心增长型扩散的单中心阶段,吉林省和辽宁省处于向心集聚和中心增长型扩散并存的多中心阶段,大部分就业中心均处于中心增长型扩散阶段,尚无去中心化扩散的就业中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璐 赵作权
本文研究基于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通过本文定义的空间聚集度从大规模聚集角度描述了2004~2008年中国制造业总体的空间聚集特征及变化,以及主要子行业的空间聚集差异及模式。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空间聚集核心区在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空间聚集水平提高,呈现集中化聚集发展趋势;与制造业总体相比,多数子行业空间分布更加集中,更加偏向东部沿海地区,展现了多种聚集模式。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共同作用引发中国制造业的空间聚集趋势,未来制造业空间布局应该充分发挥聚集经济的主导作用,引导生产要素和技术向制造业核心区流动。
关键词:
制造业 大规模空间聚集 标准差椭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似臣 白文昭
2004年12月11日我国零售业取消对外资在区域、数量和股权等方面的限制,实行对外资的全面开放。本文利用2004年和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在华外资零售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行分析,通过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详细比较,得出结论:就绝对指标而言,尽管外资零售业增长超过内资(无论收益指标还是成本指标),但总的绝对规模仍低于内资;就相对指标而言,外资零售业仍超过内资,但差距在缩小。
关键词:
外资零售业 盈利状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两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稳步上升,整体科技人员数量和素质逐步提高。相比较于小型工业企业,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能力更强,所获取的政府经费支持也远远高于小型企业,在研发人员、专利、新产品开发经费方面,大中型企业从数量上都远远高于小型企业。但整体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用于新产品开发和其他科技活动的支出比例都不高,并且,科技活动经费增速慢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景春梅
2004~2008年,我国国有控股大中型制造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科技人员数量显著增加,企业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发明专利状况得到很大改观,这些情况表明我国有大中型企业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但同时,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还显不够,国有企业技术转化的经济效益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妍
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发展迅速。国有控股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居主导地位。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发展最为迅速,在某些方面已领先国有控股和三资企业。三资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发展较平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卫 袁卫 黄志明
近几年我国工业企业的 R&D 投入不断增加,工业企业支出的 R&D 经费占全国 R&D 经费支出的比重均在一半以上。在研发经费、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要合理增加 R&D 投入,更要关注 R&D 产出效率的提高。本文以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及 R&D 活动数据为基础,分析工业企业 R&D 投入和绩效现状,并对 R&D 投入绩效进行评价,为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宜红 俞峰 王晓燕
创新是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当前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探究服务业FDI是否影响服务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匹配中国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库中二位行业代码为51-97的服务企业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微观数据,得到64,436家服务企业研究样本。以企业专利数作为企业创新的代理指标,以企业所在地离海岸线距离作为FDI的工具变量,实证剖析了服务业FDI对服务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FDI通过企业学习效应和行业竞争效应显著促进了东道国服务企业创新。进一步按外资来源细分发现:非技术优势型港澳台外资通过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东道国服务企业创新,而技术优势型西方外资却通过竞争效应抑制了东道国服务企业创新。从区域制度异质性的效果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和知识产权制度执行较好的地区,服务业FDI的企业创新溢出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在加大引进服务业FDI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加强服务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吸收能力,以应对来自FDI的竞争压力,增强对FDI的学习效果,更大地发挥服务业FDI对服务企业创新的作用。同时,加快地区市场开放、加强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执行有利于增大服务业FDI的企业创新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旭青 李周
本文利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木材市场研究"课题组对188家木材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木材加工业规模经济。结果表明,木材加工业企业呈现明显的地区集中,以规模以下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体。对中国木材加工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表明,木材加工企业整体上内部规模经济不显著,但人造板制造企业和木制品制造企业存在显著的内部规模经济;同时,木材加工业存在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洋 刘峥 吴龙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工会组织,承担着增进社会福利和维护员工利益的双重职能,但先前对工会作用的研究定性分析较多、定量研究较少。本文运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25万多家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无论是运用工会虚拟变量还是工会人数占比作为解释变量,工会都与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培训费用负相关,与人均工资、三险一金和福利费正相关;(2)通过工会经费获取能力筛选出"活跃工会"子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这说明我国工会已经显著履行了提升职工福利的职能,未来发展中我国工会还应当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提升企业效率。
关键词:
工会 效率 福利 企业管理 经济普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鹏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本身也在不断的更替,新进入老年人口的队列逐渐取代了原有的老年人口。因此,即使在两个不同时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并未改变,甚至老年人口数也一样的情况下,都不能避免老年人口自身的更替。由于这种更替的存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都会有所变化,这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以往未被广泛认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的更替情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易成栋
根据竞争力理论和2004年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建立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了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三大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按照竞争力指数将31个省区聚类分为四类:较强、强、一般和很弱。北京、上海为较强,广东等强,中西部大部分省份很弱。三大地区中,东部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最强,西部次之,中部最弱。最后分析了地区房地产开发企业竞争力差异的影响因素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房地产开发企业 竞争力 地区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平新乔 关晓静 邓永旭 李胤 梁爽 陈工文 章椹元 周艺艺
FDI企业在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国内市场、资本形成、劳动市场上的比重越来越高。FDI企业的产品出口已占到中国制造业总出口的60%以上。中国是否以市场换到了技术?我们的研究从三个层次上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从最粗浅的总生产率相关系数来说,FDI显著地与中国制造业的总生产率正相关。但这种正相关系数显然会过高地估算FDI对中国的技术溢出程度;第二,从FDI与内资企业的总生产率之间的相关系数看,"技术溢出"大为减弱,产业内的外资份额已与内资企业的总生产率不显著相关了,只有港澳台资份额仍与内资企业的总生产率显著正相关;第三,从FDI份额对中国企业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之间距离的效果看,外资进入并无显著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礼志
本文依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提供的数据资料,以2013年为观测年份,探讨工业外资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外资企业在行业和区域的分布状况,并从经营效率、税负压力、出口倾向、科技投入、劳动报酬等方面比较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外资企业的优势所在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基于技术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规模以上工业数据分析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还不够明显。
关键词:
经济普查 外资企业 发展状况 技术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