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6)
2023(7354)
2022(5922)
2021(5697)
2020(4545)
2019(10375)
2018(9977)
2017(17926)
2016(9560)
2015(10892)
2014(10712)
2013(10834)
2012(10422)
2011(9619)
2010(9505)
2009(8675)
2008(8671)
2007(7813)
2006(6975)
2005(6142)
作者
(27417)
(23022)
(22791)
(21886)
(14286)
(10828)
(10280)
(8979)
(8825)
(8110)
(8025)
(7628)
(7426)
(7419)
(7314)
(7231)
(6916)
(6634)
(6501)
(6340)
(5858)
(5608)
(5562)
(5202)
(5160)
(5153)
(5084)
(4779)
(4605)
(4579)
学科
(48036)
经济(48006)
管理(22816)
中国(17728)
(17348)
方法(16875)
数学(15298)
数学方法(15227)
地方(13610)
(12116)
(12090)
企业(12090)
(10373)
贸易(10366)
(10137)
业经(8695)
地方经济(8204)
环境(8106)
农业(7873)
(7811)
(7719)
(7655)
(7357)
(7287)
金融(7285)
(7086)
银行(7075)
(6942)
关系(6920)
(6712)
机构
大学(138805)
学院(136348)
(65811)
经济(64735)
研究(57638)
管理(47902)
中国(44966)
理学(40248)
理学院(39686)
管理学(39191)
管理学院(38927)
科学(32431)
(31322)
(28813)
(27665)
研究所(26301)
中心(25176)
经济学(21965)
财经(21759)
(21170)
(21095)
北京(20791)
(20205)
(19801)
经济学院(19699)
师范(19669)
(19536)
科学院(18329)
业大(17256)
农业(16584)
基金
项目(91856)
科学(73325)
研究(69904)
基金(67784)
(60238)
国家(59807)
科学基金(49881)
社会(46691)
社会科(44290)
社会科学(44283)
基金项目(34924)
(32311)
教育(31552)
自然(29365)
(29150)
自然科(28644)
自然科学(28631)
自然科学基金(28140)
资助(27313)
编号(26852)
成果(22421)
(22182)
重点(21914)
(21883)
中国(21588)
国家社会(20877)
课题(19818)
教育部(18889)
(18796)
发展(18216)
期刊
(74606)
经济(74606)
研究(46197)
中国(33227)
科学(19916)
学报(19867)
(19610)
(19198)
管理(19016)
教育(18110)
大学(15233)
农业(14135)
学学(13870)
(13177)
金融(13177)
经济研究(12810)
技术(12066)
财经(11164)
(10438)
问题(9963)
(9896)
国际(9731)
世界(9639)
业经(9366)
(8735)
资源(7927)
图书(7440)
(7232)
论坛(7232)
技术经济(6731)
共检索到219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文郢,姜源深  
中国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较早地形成了以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煤炭、电力等为主要部门的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奠定了东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面对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合作发展的趋势,加强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尽快克服其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是当前亟需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胜文  
基础设施是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目前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且成本高昂,并滞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多年来,中国同非洲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不仅赢得了非洲国家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誉,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好评。中国政府今年7月在中非合作论坛期间做出承诺,将加大对非洲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雷淑珍  王艳  高煜  
基于2000-2018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以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两种模式为切入点,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自主创新,抑制了模仿创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扩大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升级和减轻环境治理负担等路径间接影响区域创新。此外,公路建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力远小于铁路建设,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力远大于东、中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云鹤  李杏  
文章基于2010—2018年我国省级层面的数据,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在数字政策支持度较高的地区及东部地区更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推动人才集聚、产业集聚以及数字金融发展来促进区域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云鹏   胡晴晴   吉小东   宋金波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商品和要素的流通,是影响区域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我国2010—201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莫兰指数测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市场化的空间相关性,进而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空间效应分析,在区分地区与交通基础设施类别的基础上进行异质性分析,并采用变换权重矩阵的方式对所得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市场化进程的促进作用显著存在,但呈现逐年减弱的趋势;分时期来看空间估计结果,2010—2015年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市场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且显著,但在2016—2019年期间,空间溢出效应并未发挥作用;当区分东中西三大区域以及公路、铁路、内河航道等不同类别的交通基础设施时,其空间溢出效应也并不一致。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探索我国区域市场化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方向提供了经验判断,对各区域制定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策略并高效推进市场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满林  李素英  
企业集群在传统产业(如意大利)和高科技产业(如美国硅谷)中的上佳表现,以及我国的江苏、浙江经济的蓬勃发展等等,使人们相信集群是促进生产力进步和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建构新经济的有效手段。由于区域是创新网络的空间载体,区域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区域集群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全球化经济中,新的世界分工不再以国家,而是按照区域竞争力来进行。在某种意义上,国际竞争依靠的是企业和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万田  
从地理概念上来讲,东北亚主要包括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以及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ID)统计,东北亚土地面积2000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以上,人口年平均增长0.66%,2001年中、日、韩、蒙四国GDP总和接近60000亿美元,平均发展速度为2.83%,各国资本形成平均约占本国GDP的30%(朝鲜数据缺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莱斯特·C·梭罗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莱斯特·C·梭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关于建立和发展互补性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找到“双赢”的经济体制和激励机制。与此相反的结果,是“双输”。这一点从珠江三角洲可以看出。在那里,有五个新完工或正在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艾洪德  武志  
基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背景,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已经形成某种共识,但是具体选择哪个城市实施则还存在许多争议,需要进行更为严谨细致的研究与论证。本文借鉴企业选址区位理论与城市竞争力理论,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通过降维处理将大量的样本指标化简,从而以较少的几个能够代表样本指标的综合指标(即因子)进行分析,最后计算各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得分,并根据得分情况对样本城市进行排序。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大连在东北城市体系中的综合优势最为明显,是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最佳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荣成  董爽  
东北区东部中俄、中朝边境线长达2 000多km,是我国东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边疆要地,也是典型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资源型地域。文章分析了东北区东部交通通道体系建设与城镇化演进的区域基础,探讨了区域城镇化的现状特点和演进轨迹,预测了交通通道体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区域城镇化演进态势与城镇空间发展格局的影响。更具意义的是,战略性地探讨了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系统对交通通道体系建设和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响应及其对城镇化演进的制约,提出了未来区域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骅  周清龙  龙勇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加快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BOT模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融资方式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也可大力借鉴BOT融资模式。立足西部 ,根据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BOT融资项目的项目特殊性 ,参与者的区域性特点等具体情况 ,建立区域BOT融资模式 ,促成与国内各区域之间以及与国外投资者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 ,将加快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向兰  
基础设施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贸易和资源的流动,减少企业在商贸流通中的交易成本。通过收集2006-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础设施与商贸流通发展的关系,发现一个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该地区的商贸流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越高的地区,商贸流通发展水平越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越落后,越是阻碍地区商贸流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