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8)
- 2023(15006)
- 2022(12513)
- 2021(11896)
- 2020(9863)
- 2019(22461)
- 2018(21753)
- 2017(40962)
- 2016(21564)
- 2015(24245)
- 2014(23685)
- 2013(23314)
- 2012(21338)
- 2011(19255)
- 2010(19194)
- 2009(17816)
- 2008(16358)
- 2007(14003)
- 2006(12251)
- 2005(11195)
- 学科
- 济(93782)
- 经济(93689)
- 管理(61229)
- 业(59495)
- 企(49163)
- 企业(49163)
- 方法(39648)
- 数学(35660)
- 数学方法(35231)
- 中国(32806)
- 融(27992)
- 金融(27990)
- 银(26659)
- 银行(26649)
- 行(25804)
- 农(24211)
- 财(23661)
- 地方(21651)
- 制(20986)
- 业经(19769)
- 贸(19143)
- 贸易(19123)
- 易(18670)
- 农业(16274)
- 务(15155)
- 财务(15094)
- 财务管理(15066)
- 学(14568)
- 企业财务(14364)
- 体(14329)
- 机构
- 大学(294349)
- 学院(293731)
- 济(132414)
- 经济(129980)
- 管理(115420)
- 研究(101103)
- 理学(99200)
- 理学院(98170)
- 管理学(96737)
- 管理学院(96165)
- 中国(84706)
- 京(61096)
- 财(59659)
- 科学(55480)
- 中心(48926)
- 财经(47931)
- 所(47700)
- 经(43877)
- 研究所(43233)
- 江(42557)
- 经济学(42211)
- 农(40975)
- 北京(38530)
- 经济学院(38104)
- 范(37999)
- 师范(37703)
- 业大(37006)
- 院(36958)
- 财经大学(36018)
- 州(34457)
- 基金
- 项目(198500)
- 科学(159740)
- 研究(149612)
- 基金(148102)
- 家(127425)
- 国家(126440)
- 科学基金(110276)
- 社会(98897)
- 社会科(94102)
- 社会科学(94081)
- 基金项目(77104)
- 省(74353)
- 教育(69213)
- 自然(68470)
- 自然科(66980)
- 自然科学(66964)
- 自然科学基金(65785)
- 划(63282)
- 资助(60503)
- 编号(59687)
- 成果(48152)
- 部(45784)
- 重点(45004)
- 发(43999)
- 国家社会(42450)
- 创(42201)
- 课题(41095)
- 教育部(40383)
- 创新(39546)
- 人文(39099)
- 期刊
- 济(140554)
- 经济(140554)
- 研究(90161)
- 中国(58552)
- 财(45185)
- 管理(43940)
- 融(42422)
- 金融(42422)
- 科学(38554)
- 学报(37604)
- 农(37133)
- 教育(31667)
- 大学(30479)
- 学学(28381)
- 技术(26316)
- 农业(24696)
- 财经(23865)
- 经济研究(23245)
- 业经(21342)
- 经(20633)
- 问题(18385)
- 贸(17432)
- 国际(16758)
- 世界(15524)
- 理论(14065)
- 技术经济(13968)
- 业(13765)
- 统计(13640)
- 图书(13373)
- 坛(12974)
共检索到447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娟 王荣艳 王学成
入世后中国开始重视建立与东亚区域各经济体的多领域合作,总体来看中国的东亚区域战略始终与其在该地区生产网络的地位紧密相关。随着中国在该区域的经济地位愈发重要,中国所采取的区域战略对其区域和全球化发展就愈发关键。不可否认中国当前所达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涂锐
后危机时代加强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具有多重效应,但目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金融合作功能重叠、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与缺少政治互信等。东亚地区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近期、中期与远期目标。中国要通过逐步建立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合作安排及金融机构、加强东亚区域政策性对话机制构建与区域债券市场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加快与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涂锐
后危机时代加强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具有多重效应,但目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金融合作功能重叠、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与缺少政治互信等。东亚地区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近期、中期与远期目标。中国要通过逐步建立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合作安排及金融机构、加强东亚区域政策性对话机制构建与区域债券市场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加快与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进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于江波
中国东北是联系东北亚区域的重要地区,多年来对韩合作已经成为东北三省外向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使在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时候,东北地区对韩经贸科技合作热情依旧不减,并将加强对韩合作作为推动经济走出低谷的助推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谭再文
世界性经济危机是人类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后果之一,它以破坏性和消极的方式影响和控制全球化的速度和节奏,并展示全球化动力出现的衰减程度。2007年世界性金融危机是全球化动力衰减的外部表征,它为东亚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这种契机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行动,将依赖于体系层面各国的合作程度以及中国的经济转型能否取得成功。
关键词:
全球化动力 金融危机 区域主义 东亚合作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元龙 田野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金融合作对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增强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和提升亚洲的国际金融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亚洲金融合作的现状来看,现有的金融合作模式程度相对较低,而且存在着诸多缺陷。尽管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深化亚洲金融合作有较多的障碍,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发挥中国在亚洲金融合作中的作用是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需要高度重视中国在参与亚洲金融合作过程中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亚洲金融合作 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钢 齐美虎
金融危机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合作方式,同时也为创新地区合作模式提供了历史机遇。本文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经贸合作应结合新时期形势,加快推进云南省和印度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在基础设施、产业、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的合作交流,为中印合作创造新的环境和平台。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云南省 西孟加拉邦 区域合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娟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是发展中国家可供选择的两种贸易发展战略,亚洲"四小龙"出口导向战略的成功,使得许多学者主张以出口导向战略带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对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产生的背景进行综述,得出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的目标、弊端及实施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贸易战略进行较深入全面的对比分析,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实证分析与外部环境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更适宜采用混合贸易战略,即以出口导向带动进口替代,以进口替代推动出口导向,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需的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浩余
近年来,发生于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引起了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与股市很大的波动,它是继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最为严重的一次金融风暴。本文阐述了次贷危机它对东亚经济的影响,提出东亚各经济体应对次贷危机所应采取的措施:只有进一步推进东亚货币合作进程,才能最为有效地防止危机再次发生,保证东亚地区经济的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习辉
东亚各经济体过去高度依赖美元,积累了大量美元储备,其实质是美国对东亚地区的货币扩张,向东亚国家征收铸币税。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后,为刺激经济发展,欧美国家普遍采用量化宽松政策,其结果意味着向储备持有国征收通货膨胀税,将危机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消化。在这种货币竞争格局之下,深化东亚货币合作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秋梅
文章在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特点、消费者购买行为变化的基础上,从实施精准化营销、营销创新、加强企业内部营销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指导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营销实践。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精准化营销 员工关系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经济的反弹复苏,世界能源和环境形势更为严峻。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较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本文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重大挑战,就如何构建中国的能源安全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中国 能源安全 战略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樊莹
一、引言当前,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洗礼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进入大调整和大变革时期。在世界经济秩序重塑的过程中,一方面,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东亚地区表现抢眼,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经济治理模式(涵盖东亚"10+3"主要成员国在内的"20国集团"机制在美国匹兹堡峰会上已被界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中新崛起的区域之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捷
在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调查以及由其引发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了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冲击。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困局既有国际经济发展低迷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光伏核心技术落后、产能过剩、市场分布失衡和国际话语权的缺失。文章认为,优化以扩大国内市场为主线、巩固欧美市场、开拓海外新兴市场的市场布局;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促使产业转型,增强国际话语权;完善贸易保护应对机制应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向和必然选择。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光伏产业 贸易保护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红兴 林文浩
21世纪最初几年快速行进的"经济列车",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驶入了经济周期下行的轨道。金融市场动荡、资产价格缩水、要素价格回落、失业率上升,世界经济经历了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的蜕变。欧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