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4)
2023(12965)
2022(11283)
2021(10881)
2020(8961)
2019(21128)
2018(20658)
2017(39533)
2016(21396)
2015(24256)
2014(24192)
2013(24211)
2012(22187)
2011(20239)
2010(19879)
2009(18324)
2008(17792)
2007(15317)
2006(13438)
2005(11867)
作者
(62382)
(51810)
(51512)
(49027)
(33086)
(24914)
(23254)
(20478)
(19793)
(18275)
(17885)
(17643)
(16547)
(16457)
(15993)
(15961)
(15400)
(15255)
(15009)
(14699)
(12831)
(12717)
(12360)
(11738)
(11545)
(11464)
(11428)
(11261)
(10510)
(10253)
学科
(90049)
经济(89958)
管理(57427)
(54497)
(44269)
企业(44269)
方法(42110)
数学(36193)
数学方法(35870)
中国(25271)
(22916)
(19730)
(19207)
业经(18652)
(18429)
贸易(18414)
(17945)
地方(16064)
(15195)
农业(15164)
理论(14144)
(14014)
环境(13838)
(13275)
金融(13274)
(13240)
银行(13201)
(12713)
技术(12464)
(11949)
机构
大学(310687)
学院(307190)
(127862)
经济(125353)
管理(122950)
研究(109672)
理学(106239)
理学院(105044)
管理学(103460)
管理学院(102911)
中国(82969)
(67500)
科学(67396)
(55561)
(55287)
研究所(50783)
(49406)
中心(47873)
财经(45426)
业大(45165)
北京(43602)
(42331)
(41606)
(41295)
师范(40942)
(39851)
经济学(38905)
农业(38893)
经济学院(35034)
(34475)
基金
项目(211994)
科学(166706)
基金(155845)
研究(154194)
(136890)
国家(135836)
科学基金(115724)
社会(97678)
社会科(92634)
社会科学(92611)
基金项目(83033)
(79166)
自然(75561)
自然科(73785)
自然科学(73767)
自然科学基金(72468)
教育(69287)
(68072)
资助(64906)
编号(61327)
成果(49371)
(47699)
重点(47226)
(45413)
(43542)
课题(42002)
教育部(40790)
国家社会(40722)
创新(40648)
科研(40443)
期刊
(138014)
经济(138014)
研究(92514)
中国(56293)
学报(49004)
科学(47260)
管理(44431)
(44357)
(39155)
大学(36618)
学学(34345)
农业(31608)
教育(30667)
(26042)
金融(26042)
技术(24351)
经济研究(22415)
财经(22225)
业经(21020)
(19032)
问题(18294)
(17652)
(15826)
图书(15670)
理论(15370)
世界(15108)
资源(14741)
技术经济(14693)
科技(14519)
国际(14183)
共检索到449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玉翠  邓祖涛  石军南  马点明  郑晓云  
文章在回顾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的一级、二级客源市场潜力的计算方法,利用GIS技术计算我国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的一级、二级客源市场潜力,并以此将我国世界遗产的客源市场潜力分为五个类型。研究发现:文化遗产的客源市场潜力普遍大于自然遗产,交通状况、区位因素、遗产地本身的面积是影响世界遗产地客源市场潜力的重要因素,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接待旅游者人次数与遗产地知名度的相关系数远远大于与客源市场潜力的相关系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伟  
世界遗产是“人类智慧和人类杰作的突出样品” ,在新世纪的今天 ,“遗产旅游”作为一种世界现象 ,已成为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高度和谐的最有效形式之一 ,成为一种高质量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必须性的社会生活组成部分 ,研究“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的重大论题。本文首次对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把握 ,揭示了遗产地采取可持续旅游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分析了发展“遗产旅游”中应正确处理的三大关系 ,提出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寻求我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竑  李鹏  吴旗涛  
中国世界遗产地开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热潮。事实也说明遗产地确实具有开发旅游的先天优势。但是,通过在北京、广州、珠海三地的问卷调查发现,国内各世界遗产地在国内游客的感知中并未处于相同的地位,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成为世界遗产地并不就意味着绝对的旅游吸引力。世界遗产地名誉的获得是影响游客感知、促进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非唯一因素。决定旅游地发展的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世界遗产地开发旅游不能仅仅依靠遗产地名誉的获得,而要结合实际、合理规划、恰当宣传,进而促进其旅游的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和平  冯学钢  万田户  
基于游客感知影响因素在时空维度的变化,对国内外647篇文献中所涉及目的地客流季节性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梳理,同时结合对游客出游动机的问卷调查结果,筛选出气候舒适度、资源禀赋、需求感知、形象感知四个维度,构建了旅游季节性测度指标体系,进而对26省区市采用熵权修正AHP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市场开发在年度多个月份皆表现为开发不足,潜力空间大;东部地区则表现出开发不足和过度开发并存的特征。可见旅游业发展并非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气候环境等非经济要素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和平  冯学钢  万田户  
基于游客感知影响因素在时空维度的变化,对国内外647篇文献中所涉及目的地客流季节性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梳理,同时结合对游客出游动机的问卷调查结果,筛选出气候舒适度、资源禀赋、需求感知、形象感知四个维度,构建了旅游季节性测度指标体系,进而对26省区市采用熵权修正AHP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市场开发在年度多个月份皆表现为开发不足,潜力空间大;东部地区则表现出开发不足和过度开发并存的特征。可见旅游业发展并非完全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气候环境等非经济要素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景明  
一、文化遗产:闲置与潜在需求并存幽深的历史,广袤的大地,智慧的民众,这些都为我国成为文化遗产大国提供了条件,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表面上也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宜聪  张捷  刘泽华  吴佳临  熊杰  
居民是旅游利益相关者的重要一方,居民的地方感、对获取利益和付出成本的感知将影响居民的满意度,进而影响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以三清山景区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借鉴已有文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①通过因子分析可将旅游影响感知分为成本感知、情感性获益感知和物质性获益感知,情感性获益感知对居民地方感、满意度中介影响最为显著;②地方感与旅游影响感知存在相互影响,成本感知与地方感相互作用不显著,获益感知与地方感显著正向相关,其中情感性获益感知相对物质性获益感知与地方感相互作用更明显;③居民情感性获益感知与物质性获益感知相互作用显著;④原住民相对于非原住民地方感更强,情感性获益感知更高,对旅游成本感知更敏感,对物质性获益感知部分低于非原住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明霞  林大庞  
作为世界遗产开发和保护的重要参与者,旅游企业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以1999至2008年间16家旅游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世界遗产对旅游企业的重要作用。结果发现,企业所在地拥有世界遗产的旅游企业,其资产净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资产核心利润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旅游企业,表明世界遗产有助于显著提高旅游企业业绩。因此,旅游企业应该在保护世界遗产基础之上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旅游企业利用世界遗产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任啸  
文章以世界遗产景区九寨沟为例,分析了世界遗产旅游产品的性质,即:由公共资源和一系列服务耦合而成的复合性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结合提供世界遗产旅游产品,能兼顾社会福利与经济效率。而在我国,作为国家公共资源的世界遗产的属地管理体制,导致了世界遗产景区旅游产品定价的利润最大化倾向。文章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世界遗产旅游产品定价应采取平均成本加一定比例发展基金的定价方法和政府指导下市场供给定价相结合的方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谋优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遗产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我国遗产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鹏宇  冯文勇  张慧  王选娃  
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对携程旅行网上游客发表的有关五台山景区的176篇游记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五台山旅游形象有8大积极感知因素,分别为佛教圣地、静心拜佛、建筑精湛、艺术精美、清凉胜地、许愿还愿、朝台揽胜、典故传说,此外还有景色优美、佛缘之地、民风淳朴、红色旅游之地;游客对五台山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因素可分为6个核心类属,分别为旅游体验、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环境、旅游安全、旅游供给。因此应从旅游体验、旅游服务、旅游设施等方面提升五台山的旅游形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朝枝  
旅游与世界遗产保护相关研究始终围绕"保护与利用"的核心矛盾展开,这个矛盾既包含人—地矛盾与共生关系,如游客利用与遗产地完整性、原真性的问题,也包括人—人矛盾与共生关系问题,如主人—客人关系、开发商、政府与保护者等利益相关者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侯沛芸  李光中  王鑫  
世界遗产促进了旅游,旅游带来了发展。然而,不当的旅游行为也破坏和污染了遗产地独特的环境,对当地的资源构成了威胁,降低了遗产地的特色。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是世界遗产旅游的必需选择。世界遗产教育有助于促使人们保护世界遗产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尊重当地社区的文化,并使当地居民积极分享社会和经济利益。本文将生态旅游作为世界遗产旅游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并将生态旅游计划制定的相关权益关系人,依照其影响力和重要性分群,根据每一个分群的特性,拟定生态旅游与世界遗产教育策略,让这些权益关系人了解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和保护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学成  
本文结合我国世界遗产旅游价值的开发实际,通过对世界遗产旅游及其价值的分析,指出世界遗产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互的依存关系,并通过提出假设及其理论论证与检验,指出开发世界遗产的无形价值将有助于提高遗产的旅游价值和旅游者的满意度。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世界遗产资源的类型与特点,对我国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模式以及相应的实施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建安  
国家公园制度在我国实行的财政、行政管理、法治等条件尚未成熟 ,而且效率条件即使在美国是否满足仍然值得进一步研究。遗产旅游的政府经营存在一个悖论 :规模经济在行政性垄断条件下效果并不理想。政府应该立足于经济规制职能的发挥 ,突出表现在遗产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的维护。本文以一个价格下限模型为例 ,说明通过控制旅游者数量的方式限制经营者的可能实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