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52)
- 2023(16753)
- 2022(14343)
- 2021(13729)
- 2020(11438)
- 2019(26551)
- 2018(26271)
- 2017(49049)
- 2016(27327)
- 2015(31094)
- 2014(31141)
- 2013(30747)
- 2012(28230)
- 2011(25747)
- 2010(25599)
- 2009(23927)
- 2008(23807)
- 2007(21045)
- 2006(18762)
- 2005(16884)
- 学科
- 济(103784)
- 经济(103632)
- 管理(87446)
- 业(76548)
- 企(65297)
- 企业(65297)
- 方法(45185)
- 数学(38213)
- 数学方法(37801)
- 中国(30962)
- 财(30832)
- 农(27775)
- 制(25386)
- 学(23914)
- 业经(23832)
- 贸(19782)
- 贸易(19770)
- 务(19472)
- 财务(19383)
- 财务管理(19335)
- 易(19301)
- 银(18764)
- 地方(18751)
- 银行(18714)
- 理论(18655)
- 和(18586)
- 企业财务(18320)
- 农业(18033)
- 行(17785)
- 体(17674)
- 机构
- 大学(389251)
- 学院(384397)
- 济(153445)
- 管理(150546)
- 经济(149910)
- 研究(134759)
- 理学(127752)
- 理学院(126264)
- 管理学(124294)
- 管理学院(123553)
- 中国(104239)
- 京(85425)
- 科学(83058)
- 财(74596)
- 所(68911)
- 农(63281)
- 研究所(62614)
- 中心(60479)
- 财经(58048)
- 江(57781)
- 业大(56400)
- 北京(54718)
- 经(52796)
- 范(50888)
- 师范(50381)
- 农业(49618)
- 院(48893)
- 州(46286)
- 经济学(46074)
- 财经大学(43161)
- 基金
- 项目(257791)
- 科学(201654)
- 研究(189111)
- 基金(186854)
- 家(163896)
- 国家(162579)
- 科学基金(138126)
- 社会(118353)
- 社会科(112056)
- 社会科学(112027)
- 基金项目(98374)
- 省(98317)
- 自然(89322)
- 自然科(87092)
- 自然科学(87069)
- 教育(86632)
- 自然科学基金(85503)
- 划(83716)
- 资助(77201)
- 编号(76819)
- 成果(64286)
- 重点(57754)
- 部(57642)
- 发(54039)
- 课题(53601)
- 创(52937)
- 创新(49531)
- 教育部(49242)
- 国家社会(49124)
- 科研(48809)
- 期刊
- 济(173342)
- 经济(173342)
- 研究(117264)
- 中国(82406)
- 学报(63939)
- 财(59354)
- 管理(58941)
- 科学(58103)
- 农(57545)
- 大学(47887)
- 教育(45458)
- 学学(44497)
- 农业(39608)
- 融(34848)
- 金融(34848)
- 技术(32916)
- 财经(29004)
- 经济研究(26818)
- 业经(25874)
- 经(24850)
- 业(22919)
- 图书(22319)
- 问题(22074)
- 版(18617)
- 理论(18407)
- 科技(18149)
- 贸(18100)
- 技术经济(17743)
- 世界(17679)
- 资源(17497)
共检索到588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朝枝 徐红罡
近年来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地保护的冲突使世界遗产地管理制度变革变成中国世界遗产地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通过追溯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的制度变迁历程发现,世界遗产地的管理制度变迁实质上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旅游开发初期各利益相关者逐利行为诱发的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二是资源利用各方对资源的竞争性利用,导致资源破毁而更高层面和更广泛的关注,自上而下的推动。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变迁动力来源于3个方面:(1)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利益诉求;(2)对资源的争夺;(3)遗产资源保护的第三方力量介入。这一研究发现对未来中国世界遗产地管理制度变革方向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自然遗产资源 管理制度变迁 历程与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艳
生态足迹概念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于1992年首先提出(Rees,1992)。1996年,Wackernagel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分析方法——生态足迹分析法(Wackernagel et al.,1996),进一步完善了William Rees的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概念及分析法提出后即受到环境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Wackernagel第一个利用生态足迹对旅游业进行分析(Wackernagel et al.,2000)。随后,有关旅游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旅游 生态生产性土地 武陵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芬 钟永德
以国内外知名生态旅游地之一的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应用描述性统计、信度分析、因素分析、集群分析等方式,以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视角来分析生态旅游者类群特征。研究表明,在以旅游者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构建的两维坐标系中,可以将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者分为友好型、破坏型、真正型、伪生态、可持续和偶尔型等6类;生态旅游者在环境意识、环境责任、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环境解说、居民利益和行为表现上均有差异;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市场仍然是一般生态观光为主,生态旅游为辅的格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淡念
武陵源是一个以中外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景观为主体,兼有大量古树名木及珍稀濒危动植物和森林景观的风景名胜区,她是华夏大地上一颗灿烂明珠,是大自然馈赠给全人类的珍贵遗产。199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武陵源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引起国际社会的共同保护和高度重视。深刻认识武陵源自然遗产的珍贵价值,努力保护好全人类的珍贵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崇高使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小云
以生态补偿价值为取向,构建世界自然遗产景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予以确定,建立了世界自然遗产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数学模型。研究显示,武陵源景区生态补偿绩优度较好,其中社会绩效为3.75,相对较高。主要收入来源、收入水平这两个因素影响社区居民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差异非常显著;年龄因素影响居民对社会绩效的评价,差异显著。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生态补偿 绩效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少舟 孟沙 夏郁芳 李忠 武立磊 徐基良 李迪强 余涛 唐肖彬
有效的自然遗产管理体制是做好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制度基础。通过对四川、湖南等地深入调研,分析了目前现行管理体制,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自然遗产的概念和范围、管理现状、自然遗产保护对管理体制的要求、现行自然遗产管理体制利弊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遗产管理体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然遗产 保护 管理体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嵩龄
本文的重点是讨论中国遗产管理的体制改革问题 ,既对中国“产权转移派”与“国家公园派”之争进行评论 ,又提出可行的改制思路。它们包括:遗产管理体制 ,“遗产经营” ,经营权与特许经营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晓 张昕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芬 钟永德 吴忠宏 张西林
本文以湖南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游客问卷调查,以便利抽样的方式探讨游客社会经济背景因素对游客旅游解说需求(解说媒体偏好与解说主题兴趣)的影响,以指导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经营管理者对未来解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发现,在解说媒体选择上,游客偏好于带队解说、定点解说与咨询服务等人员解说方式,游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与居住地对解说媒体的偏好有显著差异;在解说主题选择上,游客对森林、植物、动物、地质等较有兴趣,游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对解说主题的兴趣也有显著的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骏
基于积极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追求,以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核心景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近年来研究区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客观现实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过度影响,通过测算得出其生态环境阈限与旅游承载力数值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现实威胁,在此基础上选取7个指标构建武陵源核心景区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AHP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其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评价,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核心景区因旅游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核心景区今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策略,以期实现景区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共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朝枝 徐红罡 保继刚
世界遗产地内是否有必要建设索道等现代化交通工具,是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本文通过游客调查对索道等设施建设是否增加游客满意度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索道乘客群体特征比较明显;②大部分游客对景区内索道等享受型交通工具持欢迎态度,但同时他们也认为索道、电梯等交通工具造成的排队等候增加了景区内拥挤感,影响了游览感受;③游客对索道、电梯等客运交通工具的满意度与游客对目的地总体满意度并无显著线性关系,索道等交通工具建设并不能直接增加游客总体满意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昕竹
本文的目的并不是全面地论述自然文化资源的管理问题,而是从经济学出发,利用一些现代经济学理论特别是组织理论的最新成果,从管理体制上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问题进行一些分析。我们认为,在我国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的时候,市场经济制度必然处于弱势的状态,现行的管理模式正是这种制度环境下的必然结果,但这种体制带来的代价是,必将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克勤
该文介绍了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特征和管理现状,指出了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诸如管理体制、地质灾害、生态危机、旅游开发、经济建设、经费匮乏、遗产教育和学术研究滞后等问题。本文还提出了相关保护对策,包括管理体制、遗产保护、遗产教育、保护基金、遗产旅游的建立和实施,以促进中国的世界遗产管理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统钎 金川 王晓梅
遗产的管理体制问题是国内遗产研究领域的热点,遗产究竟是中央集权还是属地分权、事业化管理还是企业化经营是争论的焦点。本文旨在全面梳理我国遗产旅游资源管理体制的发展历史,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目标和路径。结论如下:我国遗产旅游资源大致经历了一个由松散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由传统经营向多样化经营转变的历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多头指导与属地管理导致的冲突,过度企业化经营产生的问题及遗产管理目标与管理者政府考核机制的不一致;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需是公益导向的;改革的障碍主要为遗产地居民过多与财政抽血机制;改革的方向需从多头交叉管理向一体分类管理转变;改革的路径为分级改革与政府考核制度改革。
关键词:
遗产旅游资源 管理体制 问题 改革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凌伯雄 霍斯佳 康永波 刘正威 孙克勤
2007年,在新西兰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南方喀斯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贵州荔波喀斯特是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典型代表。本文简述了荔波喀斯特的独特价值,分析了遗产资源存在的问题,诸如旱涝、冰冻等自然灾害、喀斯特石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从遗产资源综合管理的角度,对荔波喀斯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使得我们的宝贵遗产能够世代相传、永续利用。
关键词:
贵州 荔波喀斯特 世界自然遗产 资源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