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3)
- 2023(5558)
- 2022(4553)
- 2021(4550)
- 2020(3839)
- 2019(9064)
- 2018(8912)
- 2017(16903)
- 2016(8829)
- 2015(9794)
- 2014(9432)
- 2013(9654)
- 2012(9264)
- 2011(8871)
- 2010(8830)
- 2009(8161)
- 2008(8323)
- 2007(7141)
- 2006(6288)
- 2005(5756)
- 学科
- 济(41464)
- 经济(41421)
- 管理(22896)
- 业(20107)
- 方法(19003)
- 数学(16709)
- 数学方法(16542)
- 企(15953)
- 企业(15953)
- 中国(13764)
- 贸(10248)
- 贸易(10243)
- 易(10087)
- 农(9594)
- 学(9548)
- 财(7551)
- 业经(7542)
- 制(7406)
- 银(6400)
- 银行(6386)
- 技术(6320)
- 融(6260)
- 金融(6259)
- 和(6248)
- 行(6248)
- 策(6146)
- 农业(5967)
- 关系(5938)
- 环境(5832)
- 出(5808)
- 机构
- 大学(138805)
- 学院(132423)
- 济(64215)
- 经济(63348)
- 研究(53725)
- 管理(49099)
- 理学(42314)
- 理学院(41781)
- 中国(41150)
- 管理学(41138)
- 管理学院(40895)
- 科学(30915)
- 京(30394)
- 所(27394)
- 财(26832)
- 研究所(25323)
- 中心(22345)
- 财经(22097)
- 经济学(21820)
- 农(20881)
- 经(20451)
- 经济学院(19654)
- 北京(19643)
- 院(18702)
- 范(18424)
- 师范(18280)
- 江(17615)
- 业大(17406)
- 科学院(16797)
- 财经大学(16697)
- 基金
- 项目(88996)
- 科学(71635)
- 基金(69086)
- 研究(64561)
- 家(61559)
- 国家(61165)
- 科学基金(51333)
- 社会(44282)
- 社会科(42207)
- 社会科学(42199)
- 基金项目(35721)
- 自然(31503)
- 自然科(30835)
- 自然科学(30821)
- 自然科学基金(30332)
- 省(29080)
- 教育(28659)
- 资助(28401)
- 划(26886)
- 编号(23704)
- 部(22033)
- 成果(21023)
- 中国(20933)
- 国家社会(20584)
- 重点(20349)
- 教育部(19064)
- 发(19003)
- 创(18668)
- 创新(17722)
- 人文(17288)
共检索到199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牟文富
本文就中国专利法演进的动因以及相关立法的知识供给状况做出解释。从1985年第一部专利法出台以后,中国专利法的初期发展以中国经济改革、建设市场经济制度这样的政策导向为基础,1992年和2000年的两次修改是最明显的表现,而2006年的修正草案则着眼于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具有司法导向的效果。在这样一个演进过程中,关于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激励理论对1985年至2000年专利法的发展具有相当的解释作用,另一方面,中国恢复GATT缔约国地位和加入WTO的外部要求也成了中国专利法发展的一个诱因。在这个演进过程中,借鉴西方国家的专利法实践和满足中国加入的国际条约的外部要求构成了中国专利法发展的知识源泉。专利法的...
关键词:
专利法演进 激励理论 知识供给 外部要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千枝松
一、中国专利法修改的背景 近年来,关贸总协定在发达国家的强烈要求下,加强了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干预。战后新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知识形态的财富大大增长。例如,美国1992年仅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对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龙小宁 王俊
本文基于中国1985~2010年省级专利数据的研究发现,在中国专利数量激增的背后,专利的总体创新含量并未得到与之相称的提高。我们发现专利激励政策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专利激励政策显著促进了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的提高。但是从对以专利授权率、撤回率和续期率作为代理变量的专利质量影响的经验研究结果看:一方面,专利激励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专利平均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专利类型的进一步研究,我们还发现专利质量并未受到激励政策的显著影响,专利激励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专利中占比最大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上,并且,在加入更多控制变量、重新构建被解释变量等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
关键词:
专利数量 专利质量 专利激励政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徐龙根
略说本国优先权──—学习修改后的中国专利法徐龙根(江苏工学院图书馆)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中国专利法增设了本国优先权,它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尤丹
事业单位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导致的处置权虚置,当前被视为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制度问题。长期缺乏权利主义的专利法实践,导致以发明国有化为前提的发明奖励制度成为社会认知职务发明制度的惯性逻辑。实际上,2000年专利法改革已经从立法上完全否定了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但是,科研市场化和公共科研体系的并存,使得职务发明制度适用及其改革仍然难以回避公有制框架下国家所有权与专利权的内在冲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詹映
正在进行的中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的焦点与争议内容主要涉及:强化专利行政保护、扩大专利行政机关的职权;引入惩罚性赔偿;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即时生效。尽管中国当前专利保护不力,但强化专利行政保护并非解决问题的正途,扩大专利行政机关的保护职权将弊大于利。为解决"赔偿低"问题,有必要引入惩罚性赔偿,但同时也需防范其可能催生"专利流氓"等负面影响。修订草案明确规定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做出后即时生效,但这一修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均值得怀疑,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或许是更为可行的解决之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慧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新加坡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专利领域的合作迅猛增长。在此背景下,对中新两国专利法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概括两国专利法的异同,着重对不同之处进行析评,为中国专利法的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也为中新两国专利法的协调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魏丽娜
中国专利文献及其检索方法魏丽娜(北京大学)中国专利文献是教学与科研人员拟定科研课题、制定科研规划、掌握国内外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新产品试制、技术更新换代的主要依据。它寓技术、法律、经济信息为一体,记载着解决一项技术课题(如方法、产品、设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蕙林
一、概念专利是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申请,经过审查,授予发明人在一定期限的一种独占权。取得专利权的发明人,在一定期限对该项发明享有制造、使用、销售其产品的独占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对专利的概念,可以从技术、经济、法律三个角度去认识:从技术方面理解,它是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丽艳 毕克新
掌握专利布局是有效制定实施专利战略的前提和依据。本文以2002-2007年专利统计年报中相关数据为依据,借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和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关于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想,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专利在全部知识领域的布局进行全面系统的解析。研究发现,专利申请数量、质量、申请成功率、发展潜力、国内实力可以全面考察专利布局特征,我国各知识领域专利申请存在着标准、技术、潜力、意识四大瓶颈,各知识领域内部专利布局不均衡,国内外专利申请领域存在差异。最后对结论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专利 实证研究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敏 张涛 张柯贤
专利是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文章比较了"十二五"与"十一五"时期中国专利增长的状况,发现:(1)我国专利发展成效显著,但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专利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够;(2)专利发展水平在各省之间不平衡;(3)我国专利的质量仍然不高,主要表现在专利维持时间较短、发明专利的比重偏低。这主要源于:第一,"十二五"时期加入了"研发投入强度"与"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这两个量化指标,加大了对专利激励力度,很好地促进了研发投入的增加与有效
关键词:
专利增长 现状 动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印度专利法》于2005年1月生效。这项政策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对产品专利和工艺专利都予以认可,这与1970年法案的只为工艺专利提供保护相反。在与世贸组织的《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接轨的过程中,新《印度专利法》目的是对制药业的研发行为进行约束,从而使印度符合TRIPS的标准。因为原先的《专利法》不承认产品专利,这使得各公司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对知名品牌的产品使用逆向工程进行仿制。如果基于认为印度制药业的大部分研发活动都是逆向工程,新《专利法》实施后制药行业的研发支出预期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忻
文章通过对我国及世界专利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 ,对加入WTO后我国专利所面临的竞争态势与挑战进行了客观评价 ,并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专利战略及措施。
关键词:
专利 WTO 专利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