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88)
2023(17170)
2022(14615)
2021(13625)
2020(11365)
2019(26142)
2018(25613)
2017(48610)
2016(26219)
2015(29417)
2014(28985)
2013(29191)
2012(26983)
2011(24688)
2010(24351)
2009(22620)
2008(21902)
2007(18839)
2006(16660)
2005(14875)
作者
(78091)
(65239)
(64490)
(61648)
(41504)
(31220)
(29068)
(25607)
(24743)
(22963)
(22342)
(21936)
(20730)
(20502)
(20136)
(20054)
(19260)
(19126)
(18643)
(18457)
(16336)
(15982)
(15664)
(14751)
(14663)
(14455)
(14210)
(14027)
(13128)
(12676)
学科
(123731)
经济(123606)
管理(72994)
(68809)
(54747)
企业(54747)
方法(52641)
数学(46638)
数学方法(46273)
中国(31862)
(29623)
(26796)
(25598)
地方(25271)
业经(24076)
(23017)
贸易(23006)
(22314)
农业(20283)
(19419)
环境(17890)
(17107)
(17016)
金融(17015)
(16578)
银行(16510)
技术(16068)
(15851)
(15800)
财务(15789)
机构
大学(384472)
学院(379064)
(166331)
经济(163301)
管理(147662)
研究(137100)
理学(128453)
理学院(126984)
管理学(124964)
管理学院(124301)
中国(101934)
科学(83519)
(82096)
(72271)
(69656)
(66467)
研究所(63820)
中心(60440)
业大(58908)
财经(58705)
(53716)
(52748)
农业(52407)
北京(52239)
经济学(51828)
(49061)
(48083)
师范(47554)
经济学院(46687)
财经大学(43868)
基金
项目(261708)
科学(205307)
基金(192838)
研究(185777)
(170680)
国家(169354)
科学基金(143888)
社会(120488)
社会科(114394)
社会科学(114365)
基金项目(102027)
(98727)
自然(93881)
自然科(91681)
自然科学(91654)
自然科学基金(90075)
(84424)
教育(83532)
资助(79593)
编号(72293)
重点(58970)
(58529)
成果(57953)
(56260)
(53933)
国家社会(51036)
创新(50521)
科研(50343)
教育部(50012)
课题(49690)
期刊
(179419)
经济(179419)
研究(115507)
中国(69595)
学报(65788)
(59437)
科学(58833)
管理(53478)
(52924)
大学(48998)
学学(46471)
农业(41027)
教育(33937)
(32481)
金融(32481)
经济研究(30874)
技术(30106)
财经(29629)
业经(26245)
(25492)
问题(23407)
(21942)
(20547)
技术经济(19652)
世界(18659)
科技(18426)
国际(18332)
理论(18083)
图书(17502)
(17486)
共检索到559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彦云  刘思明  
运用我国198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体现经济增长方式,考察不同类型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果凸显以1997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发明专利在1997年前对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在1998~2008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远大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论证了原创型创新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这与现有研究的结论不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立佳  李媛  
国务院2010年"9号文"的公布表明我国已经开始逐步调整引进外资的政策,围绕这一文件政府、学界和外企都有各自不同的意见。本文以1988~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FDI率和经济增长率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的高增长率对外资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第二,1997年前后,中国经济增长率与FDI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生了结构性转变。第三,从区域上看,东部和中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与FDI率的动态关系较紧密,二者在西部省份的关系不显著。最后,FDI率目前在中国将长期稳定,2010年国务院9号文的出台不会给中国的FD...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年康  汪云桥  陈逢文  
笔者基于1993年~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FDI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凸显以1999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FDI流入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以1997年为断点的分时期回归结果显示在1999年后对外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效果在削弱,而FDI的影响效果较为稳定;分区域的回归结果显示中部地区FDI和对外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存芝,凌亢,白先春,金志云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tan areas of both Around Bohai Region and Changjiang Delta, finds that the size of our cities develops equally even following the policy of firstly developing small and medium size cities, and suggests all the limi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cities should be eliminated in order to promote urbanization process.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浩波  
为了分析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文章在空间计量模型的基础上,以我国各个省市的财政性教育投资与区域GDP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与传统计量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空间依赖性,同时教育投资对经济的增长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目前我国中部与东部区域在教育方面的投资比西部大,应加强对西部区域的教育投资,才能有效发挥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华玲  
本文首先将衡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度的评价指标界定为以下三个维度的变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单位GDP能源消耗的降低和环境污染水平的下降。随后,在考虑了各地区间经济活动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使用Matlab软件的空间面板模型(SAR和SEM)对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度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劳动生产率、实际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环境污染破坏次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各地区以劳动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衡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而以二氧化硫排放量和环境污染与破坏次数衡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则存在改善或恶化的省际差异,表明控制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各地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娟  
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并且比较分析了资本、劳动的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此外,还分别对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变化进行了分阶段比较研究.作者发现,资本投入的增长仍然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劳动投入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稳定,但水平相对较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时间变化明显;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不同阶段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石福刚  杨立勋  
文章从经济增长理论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构建了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相应的评价指标,然后运用离散系数法对我国过去15年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我国经济增长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化民  李角奇  
一直以来,我国没有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环境和长效机制。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经济发展为目的,与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调整相结合,重在机制化建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乐德发  
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乐德发上海“九五”时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极其重要的工作。为此,摸清上海“八五”时期及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准确判断上海经济增长方式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方法及条件,则是经济增...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华  罗斌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全要素贡献率达到了年均57.58%。对全要素分解显示:基础设施改善、工业化、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主要因素,教育、对外开放和科技投入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但贡献度不高,说明转型的基础仍不牢固。为此,我国应采取相应措施,保持经济转型的持续动力,巩固经济转型成果,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查建平  唐方方  
本文构造了反映中国工业实际情况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度量指标,在此基础上探究了2003~2010年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特性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整体上趋于污染型、粗放型,且各地区之间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逐步拉大;环境规制强度和全国与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倒"U"型走势关系,全国与三大地区目前尚处于该倒"U"型曲线的左侧;外资因素、技术水平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起到显著正向影响,资本深化、能源结构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形成阻碍作用,产权制度对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分地区而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成军  龚新蜀  
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受多个因素影响。环境保护投资和最终消费率对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拉动效应还是抑制效应取决两个变量各自样本观测值与对应临界值的大小关系。市场化程度和外贸依存度起着积极的拉动作用,税收水平和行政管理费支出起着消极的抑制作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要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也要逐步实现以消费和政府投资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还要推动我国税负水平的合理化,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严格控制行政管理费开支,合理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杜传忠  曹艳乔  
本文利用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具体考察了1990-2007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主要依赖于投资的拉动和工业化的带动,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尚不明显;技术对经济增长虽具有正向作用,但科技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相对物质资本和劳动还很小。外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受出口拉动的特征最为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资企业出口的削弱。过大的政府规模不利于经济增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