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48)
2023(16399)
2022(14123)
2021(13486)
2020(11314)
2019(26102)
2018(25938)
2017(49166)
2016(26749)
2015(29919)
2014(29425)
2013(28744)
2012(26332)
2011(23902)
2010(23909)
2009(22094)
2008(21688)
2007(18829)
2006(16758)
2005(15050)
作者
(73801)
(61431)
(61000)
(58045)
(39099)
(29288)
(27637)
(23928)
(23326)
(21845)
(20905)
(20895)
(19608)
(19553)
(19087)
(18836)
(18221)
(17867)
(17594)
(17492)
(15408)
(15001)
(14561)
(13987)
(13681)
(13673)
(13657)
(13474)
(12294)
(12086)
学科
(102249)
经济(102109)
管理(81203)
(75217)
(64707)
企业(64707)
方法(44465)
数学(38155)
数学方法(37716)
中国(31228)
(28538)
(26719)
(25339)
业经(24267)
(21050)
技术(20950)
(20010)
贸易(19995)
(19521)
地方(18507)
(18473)
银行(18432)
(17678)
(17637)
理论(17549)
农业(17252)
(17220)
金融(17217)
(16791)
财务(16721)
机构
大学(372014)
学院(367111)
(152963)
经济(149849)
管理(145550)
研究(128126)
理学(125494)
理学院(124073)
管理学(122172)
管理学院(121470)
中国(97636)
(80198)
科学(75910)
(72363)
(63479)
研究所(57535)
中心(56769)
财经(56730)
(54844)
(53187)
(51758)
北京(51525)
业大(51387)
(48539)
师范(48115)
经济学(46659)
(46598)
农业(42589)
(42481)
财经大学(42317)
基金
项目(248954)
科学(197096)
研究(185684)
基金(181767)
(158077)
国家(156781)
科学基金(134880)
社会(118581)
社会科(112420)
社会科学(112395)
基金项目(96042)
(94775)
自然(85631)
教育(85227)
自然科(83649)
自然科学(83630)
自然科学基金(82179)
(80300)
编号(74378)
资助(73991)
成果(61853)
(56158)
重点(55728)
(55087)
(52698)
课题(51938)
创新(50868)
国家社会(49487)
(48911)
教育部(48756)
期刊
(168592)
经济(168592)
研究(116024)
中国(77567)
管理(56669)
(55562)
学报(55352)
科学(52583)
(49767)
教育(46165)
大学(42934)
学学(39899)
农业(34300)
(34097)
金融(34097)
技术(31939)
财经(28335)
经济研究(27513)
业经(25480)
(24301)
问题(21423)
科技(18931)
(18881)
图书(18647)
技术经济(17934)
(17922)
理论(17887)
世界(16463)
现代(16328)
(16146)
共检索到554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静怡  宋芳  
最优专利制度实证研究在国内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用中国时间序列数据(1989-2003年)和动态面板数据(1995-2003年)检验我国两次专利法改革引致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发现以产权变革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专利法修改,显著促进了企业发明创新的边际产出,并推动了高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国有企业对于我国创新产出的贡献率很小,外资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专利制度具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磊  
专利法的修订是否能促进技术创新,是否能够促进专利成果的转化与利用缺乏实证研究。文章通过引入技术特征、市场特征等变量,系统地刻画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属性,以三次专利制度变革为虚拟变量构建产业创新动力模型。探究了中国三次专利制度变革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三次专利制度变革均显著地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效率,随着专利保护强度逐步加强,模仿创新对产业创新效率的激励作用更加明显,三次专利制度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累积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元刚  蒙大斌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的专利制度主要通过4种作用机制来促进技术进步:提供技术线索实现逆向工程;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交易;提供技术知识实现差异化的模仿创新;发出信号完成创新资源在公共研究部门的配置。在主观博弈论分析框架下解析这4种机制的实现过程,研究认为:专利制度可以看成是主观博弈均衡的信息浓缩,当参与者的自身条件、所处外部环境和对专利制度的认知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主观博弈形式和均衡结果也会改变,进而影响专利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主观博弈论不仅可以解释中国企业利用专利制度提高自身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还可以揭示出专利制度形成和演进的机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昊  
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最优专利制度旨在从国家制度运行、市场规律运行和政策有效性三个方面寻找最优的制度路径。其既讨论专利制度发展中的法律与政策实践,更从经济学角度解释制度运行的市场规律和最优绩效;进而为寻求建立以专利为核心要素的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由独立专利政策向协同创新政策转变,酝酿与创新驱动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提出可能的改革举措。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古绪鹏  陈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华  
本文从激励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两个方面考证专利制度的绩效,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就中国专利制度运行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专利制度的绩效与制度的完善程度是关联的,现阶段对我国专利制度的完善应重视对原创性技术的倾斜及对专利技术商业化环境的完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希敬  胡维佳  陶蕊  
通过对近现代专利制度变迁的分析,探究了专利制度变迁的动因和利益取向,从起初促进工业社会发展演变成欧美发达经济体控制全球经济的战略工具,专利制度的本质属性被扭曲。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指出专利制度既不是促进技术创新实现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其必要条件;专利制度对不同国家和行业技术创新的实现效果存在很大差异;专利制度实施程度的强弱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蓉蓉  
专利制度是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有效产权制度。我国低碳技术专利申请量呈现快速增长,但低碳技术专利发展存在缺陷。应不断构建和完善低碳技术专利申请的加快审查制度、低碳技术专利权的强制许可制度、低碳技术专利申请的资助制度,简化低碳技术专利的维权程序,推动低碳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卢麟  
技术创新,一般是指新技术在产业领域的成功应用,或是指对现有技术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新的生产力。技术创新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一头联接着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另一头直接与经济相连接。实践表明,技术创新往往带来生产力发展的飞跃,引起社会面貌的深刻变化,因此,如何形成和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机制和社会环境,推动技术、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朝阳  
传统的专利制度理论认为,强的专利保护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创新和增长,但不利于以模仿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但最新的文献却认为,过强的专利保护会妨碍后续研发,不利于发达国家的创新和增长,而一定程度的专利保护却有利于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并有益于发展中国家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升权  
近年来,一些国际机构和国家在低碳技术领域对专利制度予以了创新探索,建立并运行了低碳技术专利申请与授权的快速通道、低碳技术专利信息分享机制、低碳技术专利发展基金制度。而除这些已有创新外,专利制度还可以围绕低碳技术专利的保护期、低碳技术专利投资制度体系以及低碳技术专利质量监控制度予以创新,以使其能更好地激励和保障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广泛应用,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建志  
知识产权界对中国专利行政保护制度存在"去留之争"。基于对该制度在执法实践中的绩效研究,我们可以论证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专利行政保护制度在实践中绩效显著,具有司法保护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且其保护的主要是中国专利权主体的利益,故该制度应当在专利保护体系中继续占有一席之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向东  张古鹏  何习  
研究了专利制度的变动对专利权人行为的影响。通过考察专利授权率、条件寿命期这两个反映专利权人对专利制度信任程度的指标,分析中国专利制度变动前后专利权人专利行为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1993年和2001年的两次专利制度变动增强了专利权人获取正式专利权的意愿;1993年的专利制度变动还有效延长了专利申请到实质审查的时间跨度。因此,我国两次专利制度变动皆提升了专利权人对我国专利制度的信任程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士远  
本文构建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最优专利长度和最优专利宽度的问题。研究结论表明,最优的专利长度和专利宽度都是有限的。专利长度的增加会通过促进创新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同时,也会导致市场扭曲,从而降低社会福利水平,但随着专利长度的不断增加,前者的效应会小于后者的效应,因此,有限的专利长度是最优的。有效的专利宽度应该一方面使得模仿产品的质量水平不要太低,从而保证模仿产品对专利产品形成潜在的威胁,逼迫专利产品的价格低于垄断价格,减小市场扭曲;另一方面使得模仿产品的质量不要太高,从而保证专利产品能够制定较高的垄断价格,促进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毛昊  尹志锋  张锦  
尽管实用新型专利能够为一国在技术追赶阶段带来技术学习和创新累积效应,但是不能为该国在进入高收入阶段后提供持续增长的动力。本研究从理论层面论证了,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未能进入理论预期的“倒U型”增长模式,实现发明专利对实用新型专利的挤出与替代。如果延续目前的发展态势,在政府不能主动实施实用新型专利制度调整的前提下,市场主体也难以自发放弃对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使用,从而形成“实用新型专利制度使用陷阱”。结合1985—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依次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