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0)
2023(13569)
2022(11818)
2021(11267)
2020(9292)
2019(21941)
2018(21510)
2017(41210)
2016(21867)
2015(24984)
2014(24558)
2013(24432)
2012(22466)
2011(20411)
2010(20116)
2009(18444)
2008(17858)
2007(15140)
2006(13289)
2005(11819)
作者
(62171)
(51808)
(51167)
(48841)
(33012)
(24788)
(23321)
(20390)
(19659)
(18185)
(17678)
(17602)
(16298)
(16245)
(15896)
(15845)
(15388)
(15103)
(14759)
(14596)
(12687)
(12679)
(12167)
(11635)
(11464)
(11378)
(11319)
(11132)
(10276)
(10153)
学科
(92164)
经济(92058)
管理(59794)
(57595)
(47215)
企业(47215)
方法(44034)
数学(38194)
数学方法(37859)
(28188)
贸易(28170)
(27452)
中国(26664)
(23486)
(21926)
业经(19147)
(18350)
地方(17375)
农业(15367)
(15341)
(14973)
(14423)
环境(14189)
理论(13902)
技术(13700)
(13139)
银行(13102)
(12829)
金融(12828)
(12600)
机构
大学(315758)
学院(310494)
(135687)
经济(133252)
管理(124748)
研究(109365)
理学(108619)
理学院(107455)
管理学(105873)
管理学院(105347)
中国(81104)
(67498)
科学(64931)
(57911)
(53881)
研究所(49511)
中心(47699)
财经(47389)
(46708)
业大(44392)
(43504)
北京(43128)
经济学(42135)
(42027)
(40448)
师范(40119)
(39926)
经济学院(38192)
农业(36655)
财经大学(35642)
基金
项目(216392)
科学(170915)
基金(159886)
研究(159524)
(139840)
国家(138504)
科学基金(118304)
社会(102675)
社会科(97500)
社会科学(97474)
基金项目(84637)
(80504)
自然(75574)
自然科(73826)
自然科学(73808)
自然科学基金(72538)
教育(71669)
(68732)
资助(66135)
编号(63302)
成果(51290)
(49295)
重点(48202)
(46180)
(44844)
国家社会(43268)
课题(43057)
教育部(42588)
创新(41906)
科研(41333)
期刊
(141027)
经济(141027)
研究(95251)
中国(55724)
学报(48007)
科学(45291)
管理(45216)
(41843)
(41160)
大学(36687)
学学(34319)
教育(31626)
农业(30089)
技术(24978)
经济研究(24539)
(24103)
金融(24103)
财经(22842)
(22103)
业经(21333)
问题(19741)
(19599)
国际(19105)
(16818)
图书(16572)
世界(16193)
技术经济(15058)
科技(14857)
理论(14756)
资源(13618)
共检索到453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陈小雯  
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提出以来,中国与RCEP国家的贸易合作关系成为广受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与RCEP各国的贸易影响因素以及贸易潜力,选取2009-2019年中国与RCEP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以及贸易非效率模型,对中国和RCEP贸易伙伴国的进出口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进行研究。文章将贸易非效率因素分解为制度水平、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四个层面,通过“一步法”实证发现,中国与RCEP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水平偏离贸易潜力值的主要原因是贸易非效率的存在。最后,从制度水平、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四个层面得到提高贸易效率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欣  王雯婧  
本文就后经济危机时代下,我国国际贸易是否能保持原有势头发展展开研究。研究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借助于国际贸易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通过构建两组向量自回归模型,不仅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特征分析,而且就我国进出口贸易趋势进行预测研究。通过整体分析,为我国国际贸易深入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群勇  
本文利用中国进出口的季度数据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进出口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长期贸易均衡约束对进出口短期动态调整的约束作用,从而对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政策进行了数量上的论证。结果发现,中国进出口额虽然在短期出现过较大程度的偏离,但在长期内仍然维持着均衡关系;当进出口偏离二者的长期均衡关系时,进出口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对这种偏离作出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诺  马帅  杨光  
中医药(含民族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及世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2015年,中药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明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使中药资源更加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我国的中药资源,主要包括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提取物以及中成药和保健品等,集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以及重要的生态资源于一身,是国家重要的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诺  马帅  杨光  
中医药(含民族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及世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2015年,中药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明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使中药资源更加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我国的中药资源,主要包括中药材及饮片、植物提取物以及中成药和保健品等,集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以及重要的生态资源于一身,是国家重要的战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善民  吴小惠  
我国石油市场既面临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又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由于国际市场油价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明显增强、石油企业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升跌对油价的影响,中国石油市场的风险绝不容忽视。因此,应大力提倡利用石油期货市场搞好国内石油贸易风险管理。中国石油市场也应随着期货交易所的建立而逐渐地完善起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萍  杨忠直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产品转化为提供该物质流所需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来测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对1991-200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输入输出作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 年以前,我国在初级产品和能源产品贸易中生态足迹赤字;从1996年开始,生态足迹由赤字转变为盈余,国内资源存量得到保护,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萌  陈建先  师磊  
本文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Greenaway et al.(1999)模型,探讨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采用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评估了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就业和就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了经济增长、就业刚性、进出口和工资对就业影响之间的系统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出口贸易对我国存在着显著的劳动就业效应,而进口贸易对我国就业影响不明显;进出口贸易对产业就业的影响存在分化现象。出口贸易显著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就业,也带动了第三产业就业的增加,但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有限;进口贸易对第二产业就业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影响不显著。工资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永亮  刘德学  
本文在传统的引力模型基础上引入社会网络变量,利用中国1980~2005年与26个国家进出口贸易数据,重点考察华侨社会网络的贸易效应。与先前文献不同,本文的实证考虑了社会网络效应的国别差异,引入制度变量和FDI来加以控制,并以固定效应来获取。结果显示,以华侨移民为基础的社会网络对我国贸易促进作用显著,但社会网络效应的有效性随着时间而减弱。结论认为,世界各国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加速以及制度创新与发展,减弱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社会网络依赖性;同时在华FDI的跨国企业分支网络也部分替代了华侨社会网络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柳钦  孙建平  
对 198 3年到 2 0 0 2年进出口贸易间总量与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结构上 ,趋势变量与进 (出 )口贸易间的关系既有正相关 ,也有负相关。在贸易总量上 ,出口对进口的影响 ,进口对出口的影响都为正相关。在进口贸易结构上 ,出口贸易结构对其的影响基本上是正相关。在出口贸易结构上 ,进口贸易结构对其的影响呈正相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永江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历史 和现状 从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历史来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50年代,中国粮食基本上是出口的,进口量很少。据统计,1950—1959年,中国共出口粮食2280万吨,进口粮食84万吨,平均每年出品220万吨。1960—1976年为第二阶段,这期间中国粮食进大于出,出口4143万吨,进口8490万吨,平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琰  由黎  赵淳  胡荣华  
本文将生态足迹核算方法运用于进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计算了我国1994年-2007年进出口贸易的生态足迹,分析该时段中国对外贸易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结构的合理性,从而说明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发现:1994年-2007年期间,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逐渐优化。出口的商品中初级资源类商品逐渐减少,电子通讯、电气机械等产品的出口不断增长,而进口的商品中能源类产品和林木的增长迅速。我国已经从自然资源的净输出国转化为净输入国,且输入的生态足迹逐年增长。可以认为中国现阶段的对外贸易状况是有利于改善本国生态的。对Stefan Gossling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后发现,2002年全球七大贸易区中北美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毛熙彦  贺灿飞  王佩玉  许蕊  胡醒木子  贺舒琪  
环境产品贸易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新途径。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设备等方面具有优势,环境产品贸易有利于落实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分析中国1996—2019年环境产品进出口规模、产品结构与贸易网络结构的变化,应用LMDI方法将碳排放分解为排放强度、能源效率、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四个分量,借助ARDL-ECM模型验证环境产品贸易与碳排放的协整关系及长短期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环境产品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表现为短期促进作用和长期抑制作用。(2)环境产品贸易主要通过促进能源效率的碳减排效应、抑制经济增长的碳排放效应而推动碳减排。(3)贸易产品专业化短期有利于碳减排,但从长期看多元化更有利。贸易影响力提升短期对碳减排有利,但对进口的长期依赖不利于碳减排。(4)碳减排不只靠能源相关产品,非能源相关产品贸易同样能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而推动碳减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