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22)
- 2023(18777)
- 2022(15800)
- 2021(14778)
- 2020(12242)
- 2019(28012)
- 2018(27711)
- 2017(53018)
- 2016(28657)
- 2015(32298)
- 2014(32134)
- 2013(32370)
- 2012(30048)
- 2011(27388)
- 2010(27524)
- 2009(25589)
- 2008(25308)
- 2007(22530)
- 2006(20315)
- 2005(18409)
- 学科
- 济(128468)
- 经济(128324)
- 业(103742)
- 管理(88707)
- 企(84166)
- 企业(84166)
- 方法(52415)
- 农(50006)
- 数学(42547)
- 数学方法(42171)
- 中国(37337)
- 业经(36048)
- 财(33727)
- 农业(33424)
- 地方(28243)
- 制(25127)
- 贸(24012)
- 贸易(23991)
- 学(23757)
- 易(23339)
- 务(22562)
- 财务(22494)
- 财务管理(22465)
- 技术(22233)
- 和(21612)
- 企业财务(21282)
- 理论(19964)
- 策(19589)
- 银(19577)
- 银行(19528)
- 机构
- 学院(417437)
- 大学(415008)
- 济(177833)
- 经济(174374)
- 管理(166537)
- 研究(146105)
- 理学(142834)
- 理学院(141272)
- 管理学(139302)
- 管理学院(138535)
- 中国(114011)
- 京(90058)
- 科学(87807)
- 财(79181)
- 农(78652)
- 所(74112)
- 研究所(67110)
- 中心(65609)
- 业大(63904)
- 江(62911)
- 财经(62696)
- 农业(60462)
- 北京(57514)
- 经(57159)
- 范(54191)
- 师范(53733)
- 经济学(52768)
- 院(52383)
- 州(50263)
- 经济学院(47591)
- 基金
- 项目(277161)
- 科学(219413)
- 研究(205137)
- 基金(202205)
- 家(175874)
- 国家(174298)
- 科学基金(149988)
- 社会(131665)
- 社会科(124553)
- 社会科学(124517)
- 省(107274)
- 基金项目(107073)
- 自然(95780)
- 自然科(93557)
- 自然科学(93537)
- 自然科学基金(91893)
- 教育(91647)
- 划(89591)
- 编号(83780)
- 资助(82526)
- 成果(67305)
- 发(62816)
- 部(61839)
- 重点(61734)
- 创(58648)
- 课题(56914)
- 国家社会(54502)
- 创新(54284)
- 教育部(52777)
- 科研(52194)
- 期刊
- 济(206506)
- 经济(206506)
- 研究(126953)
- 中国(85156)
- 农(76938)
- 学报(63544)
- 管理(63532)
- 科学(61880)
- 财(60369)
- 农业(52366)
- 大学(48838)
- 学学(46167)
- 教育(43098)
- 融(41537)
- 金融(41537)
- 业经(37523)
- 技术(36266)
- 经济研究(31549)
- 财经(30800)
- 业(27574)
- 问题(27250)
- 经(26511)
- 技术经济(22312)
- 世界(21238)
- 贸(20491)
- 科技(19882)
- 现代(19849)
- 资源(19802)
- 版(19595)
- 图书(19303)
共检索到637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邓黎
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与农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由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5大子系统共计19项指标组成的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指标评价体系,并借助综合指数法分别计算了中韩两国的资源—发展综合指数和环境—发展综合指数。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6年,中韩两国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其中,资源、环境、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水平亦有较大提高。社会、人口子系统已成为当前制约中韩两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分值对比可知,上述两个子系统对中国都市农业的阻碍程度略小于韩国。中国除环境子系统得分高于韩国,其余子系统得分均低于韩国或与韩国分值相近。(2)中韩两国R—D综合指数均不高,韩国的均值为2.33,中国的均值为2.31,表明两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都较大;两国E—D综合指数变化具有一致性,基本维持在1.8左右,表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压力较大,但其数值趋向稳定,说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压力加大的现象初步得到遏制。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国 韩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祗辉
韩国于2011年11月颁布《关于都市农业培育与支援的法律》,标志着韩国都市农业发展具有了最直接的法律制度保障。本文梳理了韩国都市农业的定义、分类、沿革和现状,对韩国都市农业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说明,特别是对《关于都市农业培育与支援的法律》,从立法目的和定义、政府责任和义务、其他各类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和具体措施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都市农业 法律制度 农业文化 韩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娜 徐梦洁 王丽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成敦杰
低碳农业经济作为时代新生态革命产物,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低碳农业经济发展备受关注。本文以中国和日本为研究对象,基于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线性加权法测算两国2006—2016年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中国和日本的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和日本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发展态势。(2)化学投入强度与低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利用效率、资源有效利用水平呈增长模式发展,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农业废弃物利用水平虽然呈增长态势发展,但相对较小。(3)日本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因子由大到小依次为农药使用强度、农业用电效率、农业生产总值、单位耕地面积农作物固碳量、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及柴油使用强度;中国依次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户人均纯收入、农业碳生产力、化肥使用强度、农业机械化水平及秸秆综合利用率。最后,依据日本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经验,提出中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低碳农业经济 变化 障碍因子 日本 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洪雅芳 叶夏 郑昆荩 白丽月
[目的]为全面分析福建省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收集了20112012年福建省农业基础数据,结合福建省省情,构建福建省67个县域单元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和确定评价体系权重,利用加权求和法建立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子系统、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农业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综合指标的分析,得出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空间分布状况,探讨其形成原因。[结果]结果表明:20112012年福建省县域农业可
关键词:
县域 农业 可持续发展 评价 福建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洪雅芳 叶夏 郑昆荩 白丽月
[目的]为全面分析福建省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收集了2011~2012年福建省农业基础数据,结合福建省省情,构建福建省67个县域单元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和确定评价体系权重,利用加权求和法建立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子系统、农业生态环境子系统、农业社会经济子系统和综合指标的分析,得出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空间分布状况,探讨其形成原因。[结果]结果表明:2011~2012年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总体发展水平良好,从总体上看,闽西和闽北地区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数较高,闽东地区的农业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较高,闽西地区的农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数较高,闽西和闽北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较高。[结论]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发展方向,为福建省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县域 农业 可持续发展 评价 福建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应武 欧阳子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文章根据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13—2016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测度,实现动态分析体系下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追踪相结合。研究表明:(1)从横向比较而言,通过聚类分析依据动态因子分析法测算的平均综合得分将中国30个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4个层级,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自东向西降低的分布格局。(2)从纵向时间动态变化趋势来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上升型、下降型和波动型3种变化类型,划分为良好及以上水平层级的区域整体呈现恢复上升趋势,划分为一般及以下水平层级的区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张雪娜
文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建立了社会、资源、环境和生态四个方面的海洋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法、AHP方法和Kendall一致性检验方法,构建了"三维一体"的联合决策理论测度模型,对中国沿海地区2002~2007年海洋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度评价和一致性检验,通过模糊聚类分析、非均衡理论与动态分析、结构分析方法,对测评结果进行了梯度类型划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辰威 李庆雯 李华龙
文章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下构建了本土化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其聚类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维度,进一步利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等方法,考察其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上升,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呈现良好趋势,但生态建设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短板;(2)中国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并具有鲜明的区域非均衡特征;(3)各地区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突出,东部-西部、东部-中部子群间差异较大,但呈现显著缩小趋势,并且子群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4)中国以及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存在σ收敛,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收敛速度差异显著;(5)各地区空间相关性不断增强,绝大多数省份位于“H-H”和“L-L”集聚板块,形成了以东部地区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区域。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差异 收敛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靖培星 赵伟峰 郑谦 张德化
[目的]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是必然要求。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研究其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演化规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为科学测度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研究其动态发展路径,构建了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15年度为初始年进行了评价。将动态规划理论拓展到区间直觉模糊集,利用区间直觉模糊集的可能度函数、得分函数和互补判断矩阵建立了区间直觉模糊动态规划模型,融和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十三五"工作重点,对其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动态预测并给出了最优发展路径。[结果]通过模型计算,到2020年,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最优状态为"中等",未来5年的工作重点依次为:第一年应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间两年应加大农业科技装备投入,后两年应该注意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继续加大农业科技装备投入。[结论]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客观反映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间直觉模糊动态规划模型能够对安徽省农业绿色发展路径提供科学指导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文君
都市农业旅游近年来成为都市旅游和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领域,并以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广州为例,在明确都市农业、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及其发展意义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广州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设施农业旅游、园艺农业旅游、体验参与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农业旅游、农业博物馆旅游等5个适合广州发展的都市农业旅游主要类型;结合广州新的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北部山区森林观光度假区、中部城区农业商贸休闲区、城郊田园体验休闲区、南部海滨观光休闲区4大都市农业旅游区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构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品牌带动,挖掘文化内涵、凸显农业科技,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管理水平等4点推进广州都市农业旅游开发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毓莹 全银华 AN Donghwan IM Jeongbin
都市农业的有效发展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类要素的相互渗透,提升城乡相互融合度,最终构建城乡一元的现代化结构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我国都市农业实践时间相对较短且处于初级阶段,在制度、资金、技术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因此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都市农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经验,驱动我国城乡融合。本文基于对韩国的实地调研,梳理了韩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总结了韩国都市农业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及效果。结合我国当前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研究发现,我国下一步应加快都市农业法律立法并强化规划与引导,扩大都市农业体验渠道与宣传力度,深化城乡一体理念。同时,通过构建都市农业管理师制度来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压力,进一步拓展都市农业的多元功能以推动城乡深度融合。此外,还应完善都市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国内外技术合作机制。另外,需要正视韩国都市农业面临的问题,合理规划和充分利用城市未利用的空地,科学分配有限资源以实现供需的“动态平衡”。此外,应充分发挥我国气候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推动都市农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提前准备城市居民适应农村生活的相关工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洪庆
从开放程度、开放质量和开放效益三个层面构建了我国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了2005-2012年我国不同省市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得分,结果表明: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东部最高,其次是东北、中部和西部,但四大地区之间的梯度差距逐年缩小;各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变化趋势不同,东部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中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西部呈缓慢的上升趋势,东北地区趋势不明显;各地区在开放程度、开放质量和开放效益方面的变化趋势也不同,东部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中部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齐永忠 于战平
本文从国际都市农业的实践和产生的背景出发,对都市农业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中国都市农业在功能、产业、发展方式等方面的战略走向,提出了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都市农业 战略走向 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