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8)
2023(5316)
2022(4465)
2021(4670)
2020(3883)
2019(9083)
2018(8759)
2017(16352)
2016(9513)
2015(11696)
2014(11715)
2013(11290)
2012(10710)
2011(9896)
2010(10035)
2009(9203)
2008(9373)
2007(8265)
2006(7567)
2005(7342)
作者
(25515)
(21256)
(21141)
(20681)
(13686)
(10166)
(9779)
(8289)
(8199)
(7696)
(7487)
(7190)
(7016)
(6780)
(6774)
(6543)
(6455)
(6152)
(6141)
(6010)
(5664)
(5103)
(5053)
(4876)
(4812)
(4694)
(4692)
(4610)
(4359)
(4343)
学科
(38620)
经济(38564)
管理(21238)
(19227)
中国(18142)
方法(16209)
数学(14806)
数学方法(14583)
(13380)
企业(13380)
(11295)
贸易(11289)
(11129)
(10879)
教育(9169)
(9012)
(8556)
(7420)
银行(7416)
(7178)
农业(6934)
(6843)
金融(6843)
(6782)
业经(6562)
关系(6307)
(6215)
理论(5864)
(5804)
(5704)
机构
大学(142382)
学院(133430)
(64162)
经济(63086)
研究(54627)
管理(44977)
中国(42221)
理学(37574)
理学院(37037)
管理学(36351)
管理学院(36096)
(32073)
(29321)
科学(28704)
(27731)
研究所(24815)
中心(23352)
财经(23110)
北京(22264)
经济学(21858)
(21412)
师范(21300)
(21235)
经济学院(19655)
(19405)
(19197)
(18574)
师范大学(17586)
财经大学(17143)
教育(15586)
基金
项目(80465)
研究(64510)
科学(64033)
基金(58777)
(50309)
国家(49886)
社会(42007)
科学基金(41492)
社会科(39678)
社会科学(39670)
教育(32225)
基金项目(29262)
(27591)
资助(25886)
编号(25516)
(25254)
成果(24202)
自然(23345)
自然科(22829)
自然科学(22824)
自然科学基金(22434)
(20767)
中国(19820)
课题(19733)
大学(18963)
重点(18764)
教育部(18444)
国家社会(18045)
(17556)
(17437)
期刊
(71378)
经济(71378)
研究(52938)
中国(33732)
教育(28929)
(21408)
学报(18226)
(17757)
管理(17305)
科学(17272)
大学(15754)
(14665)
金融(14665)
学学(12889)
农业(12625)
财经(12521)
经济研究(12448)
(11740)
(11058)
国际(10695)
世界(10506)
技术(10425)
问题(10353)
业经(8622)
图书(7477)
(7473)
(6730)
论坛(6730)
技术经济(6263)
统计(6197)
共检索到224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邱晓蕾  李美珠  
中韩两国地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受经济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实施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从两国经济与失业状况的比较入手,全面考察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形成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了经济与高教发展对学生就业的正负面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敬宝  
一、大学生就业状况(一)全国性的调查研究。《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根据高校上报给教育部的就业数据而形成的统计报告。2004~2008年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7.5%、72.8%、78.8%、78.1%和81.3%。2008年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0.2%、82.3%、84.2%和84.1%;985院校、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初次就业率为89.4%、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向前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了不少新的变化,就业难成为大学生面临重要问题。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高校都存在不少误区,只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曼萍  许璟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引起了政府、高校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本文力图从筛选假设这一教育经济学理论利与弊的方面探析大学生就业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求获得一些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慧慧  王恒  
本文从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等方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评析,发现我国学者对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基本达成了共识,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出了很多建议和对策;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分析工具仍存在不足。今后可以从研究对象选取、大学生就业统计标准、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定量分析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研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庆娜  
"就业乃民生之本"。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高达700多万。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与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利益密切相关,而且与高校教育质量和政府的教育投资效益密切相关。对于大学生及其家庭而言,大学生就业状况不仅影响其收入、社会地位,也影响着其人生价值、社会尊严和生活质量;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就业状况影响着高校声誉和发展前景;对于政府而言,大学生就业状况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高等教育投资效益。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公众、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铮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搞清楚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为此,我们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看待大学生求职,与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相比,大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受到了重点关注,这对广大大学生和高等学校都具有启示意义,为如何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明了方向,毕竟就业市场是检验人才质量的最重要和最可靠的场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于强  崔雅莉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忠平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彤  张姝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谭洁  赵杨  
本文对主要吸纳大学生就业的18个行业在2003-2010年8年间增加值及大学生就业人数两个基础数据的变动趋势及相关性分析后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行业结构与行业增加值结构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并且大学生就业的行业分布不均匀。从提高行业增加值来提升大学生就业的角度而言:应大力发展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4个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2个新兴行业均具有一定的就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而且符合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应适当地予以扶持;制造业、金融业则应巩固和维持其当前的就业规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延波  光昕  
为了能够提出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深入地分析了韩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从而获得相应的启示。分析了STW理论基础,研究了该理论对高职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对高职学生就业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我国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贾有姣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离开校园,成为就业市场的主力军。然而,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的相对滞后,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的诸如信息不对称、政府职责缺失、劳动力市场划分不明确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玉善  
据《联合新闻》2009年3月2日报道,针对因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就业难的问题,大邱圈主要大学正在为帮助未就业学生找到工作而制定多种支援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献群  
大学生就业质量反映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本文基于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韩国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举措,提出我国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措施,包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以改革高校招生选拔机制为突破口,建立独立、优先的职业教育招生机制,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数量上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妥善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以产学融合为抓手,明确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载体,强化企业用工指导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大学生就业满意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