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1)
- 2023(10471)
- 2022(8916)
- 2021(8286)
- 2020(7133)
- 2019(16802)
- 2018(16750)
- 2017(31836)
- 2016(17322)
- 2015(19943)
- 2014(20162)
- 2013(20172)
- 2012(19289)
- 2011(17834)
- 2010(17997)
- 2009(17045)
- 2008(17067)
- 2007(15228)
- 2006(13695)
- 2005(12770)
- 学科
- 济(96709)
- 经济(96620)
- 管理(43646)
- 业(39858)
- 方法(37004)
- 数学(33268)
- 数学方法(33047)
- 企(30956)
- 企业(30956)
- 中国(24951)
- 农(20901)
- 地方(20732)
- 财(19077)
- 制(17799)
- 学(17774)
- 贸(17159)
- 贸易(17152)
- 业经(17078)
- 易(16659)
- 融(14057)
- 金融(14055)
- 地方经济(13754)
- 银(13721)
- 银行(13698)
- 农业(13533)
- 体(13257)
- 行(13252)
- 和(12357)
- 环境(12292)
- 发(10949)
- 机构
- 大学(264048)
- 学院(259592)
- 济(126721)
- 经济(124521)
- 研究(100290)
- 管理(94088)
- 理学(79698)
- 理学院(78718)
- 管理学(77630)
- 管理学院(77106)
- 中国(76687)
- 科学(56754)
- 京(56709)
- 财(56705)
- 所(51941)
- 研究所(46896)
- 财经(44368)
- 中心(43604)
- 农(42666)
- 经济学(41851)
- 经(40252)
- 江(38820)
- 经济学院(37545)
- 北京(37199)
- 院(34909)
- 业大(34744)
- 范(34513)
- 师范(34220)
- 农业(33393)
- 财经大学(32633)
- 基金
- 项目(161477)
- 科学(126748)
- 研究(119643)
- 基金(118456)
- 家(103103)
- 国家(102299)
- 科学基金(85822)
- 社会(78582)
- 社会科(74556)
- 社会科学(74535)
- 基金项目(61317)
- 省(59420)
- 教育(54529)
- 自然(51863)
- 划(51021)
- 自然科(50624)
- 自然科学(50606)
- 资助(49838)
- 自然科学基金(49742)
- 编号(46786)
- 成果(39790)
- 部(38083)
- 重点(37002)
- 发(36668)
- 国家社会(34006)
- 课题(33137)
- 教育部(32878)
- 中国(32799)
- 创(32667)
- 大学(31100)
- 期刊
- 济(145857)
- 经济(145857)
- 研究(87844)
- 中国(52885)
- 财(43384)
- 农(38590)
- 学报(38378)
- 科学(36003)
- 管理(34619)
- 大学(29123)
- 学学(27177)
- 融(26838)
- 金融(26838)
- 教育(26165)
- 农业(25673)
- 经济研究(25216)
- 财经(23616)
- 技术(21905)
- 经(20563)
- 问题(19658)
- 业经(19543)
- 贸(17837)
- 世界(16281)
- 国际(16026)
- 技术经济(14948)
- 业(14668)
- 统计(14309)
- 经济问题(12283)
- 理论(11977)
- 策(11959)
共检索到409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明坚 张文松 吴海兵
自从中国和越南启动经济改革以来,两国都取得了非凡的经济增长。由于各种影响因素,虽然中国与越南具有非常相似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越南的经济增长明显落后于中国。虽然两国经济改革的启动时间相差近十年,两国却具有突出的相似特征,如导致改革的环境、初始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以及改革与经济管理方式。中国与越南的经济改革都始于一种为变革提供了接纳能力、危机和机遇三个重要因素的环境。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研究方法,运用两国1995—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两国的经济改革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经济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姜明武 蔡万焕 齐昊
中国和越南分别在1978年、1986年启动了经济改革,两国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尽管改革的背景和特征大体相近,两国的增长还是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文章研究发现:(1)中国与越南在其初始条件、改革与经济管理的方式上是相似的;(2)两国的增长不仅兼有量与质的差异,而且当两国在加速增长之时,增长上的差距就会扩大;(3)中国与越南增长的差异主要由政府效能上相当大的差异来解释,而不是以制度特征或人力资本上的显著差距来解释。
关键词:
中国 越南 经济改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青山
越南经济改革浅析青山越南经济改革始于80年代初,实质性的改革从1986年开始,90年代进入全面深化阶段。1.越南价格改革基本完成,通货膨胀受到有效控制1981~1986年间,越南由单一的国家定价转为国家定价与市场价并存,对市场价的产品实行价格放开,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文恩 周亭君
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将近30年,越南的改革进程也有了21年。在此期间,两国经济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将就两国经济改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阐述,并分析两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经济改革 比较 挑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正佳
近些年来,新兴经济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新兴经济举世瞩目,其中尤以中国、印度和越南近几年的经济改革和革新最引起人们注视。不久前,笔者得有机会去印度和越南进行实地考察,抱着学习取经目的,我们同两国政府官员、学术界和工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晓瑞
越南国家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所长武大略教授和副所长黎文桑教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邀请,于1994年9月中下旬来华进行学术访问。他们在访华期间的学术交流中,着重介绍了越南经济改革的情况,特别是反通货膨胀取得的成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汉斯约尔格·赫尔 潘德平
自1978年进行经济改革以来,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成功的发展中国家。在她的成功经验中,金融体系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本文首先回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然后结合熊彼得-凯恩斯的信贷-投资-收入流程图从信贷、国际资本控制和外汇汇率与经常项目账户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的金融体系以及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归纳出三点经验启示。
关键词:
中国经验 经济发展 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卓元 杨圣明 谷源洋 温桂芳
中越经济改革对比与启示──越南经济改革考察报告张卓元,杨圣明,谷源洋,温桂芳1993年11月15日至27日,我们在河内和胡志明两市,对越南的经济改革情况进行了考察,与有关专家、学者座谈了越南在价格、企业、农业、财政、金融、税收、工资、医疗等方面的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保建云
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老挝革新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特点,对老挝与中国和越南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绩效进行比较分析,针对中国与老挝经贸关系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受中国和越南影响,老挝选择了渐进式经济转型模式,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革新开放以前,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老挝经济转型绩效没有中国和越南经济转型绩效显著;不断提高经济转型绩效,逐渐扩大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与越南之间双边与多边区域经济合作将可能继续成为老挝革新开放的未来方向;必须不断扩大中国与老挝之间双边经贸交流与合作,使老挝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桥头堡和前沿枢纽。
关键词:
老挝经济转型 经济增长 比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郭哲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代之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这种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造成了俄罗斯和越南经济的严重衰退。为了振兴经济,两国政府先后都进行了经济改革并采取了不同的改革道路。我国在经济改革前同样也是一个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并且与两国在地理位置的临近,改革背景与两个国家十分相似,研究两国政府在进行经济干预时的得与失,对于我们找准政府的定位与明确政府职能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经济干预 宏观调控 政府职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麦金农 李若谷
中国常常被认为是以渐进方式成功地实行经济自由化的主要榜样。1978年中国开始打破传统的农业公社,转而实行土地租赁制,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79年到1983年,农业生产以年增长率8%~10%的速度发展。到1984年,高速经济增长的重点转向农村的轻工业,这个领域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遍布各地的小商贩外,还有成千上万家村、镇所有的新兴制造企业,即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受市场的驱动且处于官方价格与产量控制体系之外,而原有的国营重工业部门仍受这些限制。在传统部门,比较大型的国营企业仍然是中央政府所有,并受中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纳德·麦金农 李若谷
(七)俄国经济 1992年1月“激进”式的改革以前的进退两难局面:局部的价格自由化和供应转移。 1992年1月,俄罗斯联邦犯了一个大错误,它不该突然放开国营部门的所有价格,停止实行国营部门内的正常供货渠道。正如我们已看到的,这种“激进”式的方法与中国的渐进主义有很大差别。另一方面,俄国1992年的情况与中国1979年时也不一样。此外,莫斯科的政府对自己很有信心,而且似乎采纳了像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这样的国际机构以及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的意见。因此,1月份以前,对有些支持“激进”方式的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认识中国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效果的一个重要视角,是观察改革如何通过改善激励机制、矫正价格信号和拆除体制障碍,促进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解析中国经济改革及其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从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充分条件、机制机理、结构视角和阶段变化等方面,尝试对现有研究文献的不足做出自己的补充。本文从劳动力重新配置的角度简述了一系列体制改革的过程和逻辑,从经验角度估算了三个产业总体、分别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揭示高速经济增长的资源重新配置效应,并阐释其对中国经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含义。
关键词:
改革效应 资源重新配置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认识中国经济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效果的一个重要视角,是观察改革如何通过改善激励机制、矫正价格信号和拆除体制障碍,促进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从增量和存量两个方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解析中国经济改革及其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从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充分条件、机制机理、结构视角和阶段变化等方面,尝试对现有研究文献的不足做出自己的补充。本文从劳动力重新配置的角度简述了一系列体制改革的过程和逻辑,从经验角度估算了三个产业总体、分别以及产业结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揭示高速经济增长的资源重新配
关键词:
改革效应 资源重新配置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申丹虹 滕云平
效率和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双重目标,改革初期的收入分配及利益关系的调整,对劳动者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改革成功的关键。随着改革的深入,不仅要调动资本、经营管理、技术等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而且要重新唤起广大劳动者参与改革的热情,尊重他们的自主创新,降低改革的摩擦成本,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趋于完善。
关键词:
改革 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