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4)
- 2023(12245)
- 2022(10383)
- 2021(9629)
- 2020(8299)
- 2019(19127)
- 2018(18843)
- 2017(35693)
- 2016(19259)
- 2015(22356)
- 2014(22387)
- 2013(22357)
- 2012(21096)
- 2011(19199)
- 2010(19233)
- 2009(18243)
- 2008(18424)
- 2007(16706)
- 2006(14573)
- 2005(13508)
- 学科
- 济(84388)
- 经济(84270)
- 管理(60389)
- 业(58410)
- 企(47700)
- 企业(47700)
- 方法(37877)
- 数学(33448)
- 数学方法(33196)
- 中国(25166)
- 财(23629)
- 农(23068)
- 制(20511)
- 贸(18003)
- 贸易(17995)
- 易(17613)
- 业经(17489)
- 技术(16766)
- 学(16357)
- 农业(14898)
- 银(14740)
- 银行(14706)
- 行(14071)
- 融(14035)
- 金融(14031)
- 体(13819)
- 务(13691)
- 财务(13654)
- 财务管理(13614)
- 地方(12981)
- 机构
- 大学(293240)
- 学院(288395)
- 济(129625)
- 经济(127180)
- 管理(109243)
- 研究(104130)
- 理学(93353)
- 理学院(92298)
- 管理学(91007)
- 管理学院(90433)
- 中国(79968)
- 京(62620)
- 财(60451)
- 科学(60153)
- 所(53133)
- 研究所(48000)
- 农(47873)
- 财经(47598)
- 中心(47100)
- 经(43307)
- 江(43242)
- 经济学(41580)
- 业大(40738)
- 北京(40334)
- 农业(37599)
- 经济学院(37535)
- 范(36947)
- 院(36763)
- 师范(36608)
- 财经大学(35295)
- 基金
- 项目(187120)
- 科学(147912)
- 基金(138202)
- 研究(137918)
- 家(121332)
- 国家(120048)
- 科学基金(101501)
- 社会(90086)
- 社会科(85484)
- 社会科学(85458)
- 基金项目(72231)
- 省(69905)
- 教育(63271)
- 自然(63193)
- 自然科(61714)
- 自然科学(61693)
- 自然科学基金(60653)
- 划(59929)
- 资助(56773)
- 编号(54197)
- 成果(45485)
- 部(44020)
- 重点(42743)
- 发(40278)
- 创(39503)
- 制(38789)
- 国家社会(38680)
- 教育部(37959)
- 课题(37745)
- 创新(37120)
- 期刊
- 济(142732)
- 经济(142732)
- 研究(89842)
- 中国(60550)
- 财(48343)
- 学报(44866)
- 农(43893)
- 科学(42492)
- 管理(40898)
- 大学(34313)
- 学学(32201)
- 农业(29607)
- 教育(29252)
- 融(27299)
- 金融(27299)
- 技术(26218)
- 财经(24682)
- 经济研究(23484)
- 经(21286)
- 业经(20212)
- 问题(19068)
- 贸(17787)
- 业(17137)
- 技术经济(16201)
- 世界(16068)
- 国际(15667)
- 版(13990)
- 科技(13713)
- 理论(13413)
- 统计(13017)
共检索到442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雨晨 张宏
本文创新性地构建"产业耦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UIBE GVC数据库中的ADBMRIO表从制造业的竞争性、互补性、依存性和融合性四个维度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的耦合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增加值贸易分解法对相关指数进行修正,使其可以准确反映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双边贸易关系的真实情况。随后从总值贸易和增加值贸易两个视角出发,进一步对中国与3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4个制造业产业2010-2017年间的耦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在总值贸易视角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可以保持良好的耦合性,但在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双边耦合水平出现恶化;从细分区域来看,无论在总值贸易还是增加值贸易下,东南亚和东亚地区都与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内具有良好的耦合性,而中东欧地区与中国制造业的耦合性表现则最不理想,中亚和南亚地区均表现一般;从细分行业来看,在精炼石油、木制品、纸制品、皮制品等行业中,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相对较好的耦合性,各国在不同行业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最后,针对如何提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耦合性的问题,本文从竞争、互补、依存和融合四个方面提出不断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合作、提升双边制造业耦合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制造业 耦合性 四维分析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柏 陈银忠
在全球产业结构经历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本文采集2005-2014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以企业作为决策单元,运用CCR模型测算这些国家制造业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制造业效率均较低,中国制造业效率相对而言低于大部分东盟国家;采用BCC模型进一步对制造业效率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导致制造业效率不足的主因。最后,从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双方合作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制造业效率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制造业效率 中国 东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凤雅
中印两国在制造业发展上分别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制造业政策",基于两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中印可以在战略对接的基础上实现制造业的产能合作。中国与印度在制造业上合作的动力来源于双方结构的互补性、要素禀赋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的共同促进。在确定产业合作的原则和机制设计基础上,优化双方合作的重点产业,推动产能合作创新,提升全球产业链布局能力,尽快开展中印投资贸易协定的研究和谈判,完善金融支持形成多样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战略对接 产能合作 全球价值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凤雅
中印两国在制造业发展上分别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制造业政策",基于两国制造业发展的现实,中印可以在战略对接的基础上实现制造业的产能合作。中国与印度在制造业上合作的动力来源于双方结构的互补性、要素禀赋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的共同促进。在确定产业合作的原则和机制设计基础上,优化双方合作的重点产业,推动产能合作创新,提升全球产业链布局能力,尽快开展中印投资贸易协定的研究和谈判,完善金融支持形成多样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战略对接 产能合作 全球价值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晓君,张序晶
发达国家从战略高度关注制造业的发展大计,将高新技术的重点和科技发展的热点转向产业技术主要是制造技术领域,用高新技术对制造业进行提升和改造,构筑在先进制造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制造业仍然是支撑各国综合国力的基础产业。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对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制造业 高技术化 国际经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华泠 熊明宝
当代西方国家就业体制分析华泠熊明宝人是生产力体系中的“第一要素”,其它生产要素的组合、运用都要依靠人来推动。劳动力就业体制决定着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益,并由此而直接影响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新型高效的市场化就业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近十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出现制造业回流的现象,即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撤出或部分撤出东道国,把生产基地迁回国内。文章以日本为案例,分析近年日本制造业回流以及在华日资企业撤资的现象并做一些理论探讨,试图找出制造业回流背后更本质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发达国家 日本制造业 回流 撤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峰 孙洪波
本文从实证上对20国集团内的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贸易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贸易相比,中国制造业贸易是大而不强、结构相近、暗藏风险。鉴此,本文提出中国应学习韩国和印度,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多品种宽领域制造业的模式,并进一步指出制度创新、科技兴贸、现代制造业产业聚集区建设、制造业部门缺口填补等方面作为今后政策的四个着力点。
关键词:
中国 新兴市场国家 制造业贸易 特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田英 陶田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制造业产业链已实现了跨国发展,各国制造业的发展存在着极大的关联性。我国制造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正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并且正在向“世界制造中心”迈进。这就要求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制造业平衡发展;促进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群;培养国际性的大企业,壮大中小配套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
关键词:
制造业 竞争力 生产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晓蓓 金辉
制造业是现代经济的原动力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制造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位,但在整体竞争力、人均增加值以及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等方面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在世界制造业发展和升级过程中,德国、美国和日本代表着不同的升级演化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比较优势。我国应借鉴制造强国的发展经验,通过完善金融、科研创新、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支政策,发挥企业、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作用,确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主导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斌 刘伟青
文章通过构建随机前沿出口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对其沿线国家制造业出口的效率、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造业出口效率较低,出口潜力巨大;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主要因素是进口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通关便利度等。基于以上结论,文章认为为了提高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造业出口效率,在政策选择过程中通关便利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最重要的政策方向。因此,我国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通过优势互补以完善进口国基础设施;同时加强双边贸易建设及海关、认证认可等方面的合作,深化区域通关一体化合作,改善进口国贸易便利化条件。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制造业 出口效率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峰 王业强
笔者选取具有国别特征的投入产出指标,利用数据包络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与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效率问题。研究表明:在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纯技术效率"方面,中国与各国(巴西、印度、俄罗斯除外)的效率都极高;在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规模效率"方面,中国与各国的效率较低,且基本是递增型;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上,中国与多数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综合效率较高,且居于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有利地位;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上,中国仅与韩国、墨西哥、印尼和俄罗斯的产业内贸易"综合效率"较高,且都处于下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弱势状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承超 王志阁
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要素资源错配与技术创新的时空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业技术创新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和空间相关性;要素资源错配对技术创新呈现显著的正向区域内空间溢出,区域间空间溢出则不显著;要素资源错配对技术创新的时空效应呈现显著的地区和行业差异,时空效应在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也存在差别。鉴于此,应根据东、中、西部各自的实际,建立相应的资源聚集与技术创新模式;保持市场主体创新战略的平稳性,发挥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循环累积效应;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发挥资本密集度和市场集中度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要素资源错配 技术创新 时空效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文佳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建立制裁垄断联盟,制裁垄断联盟基于已有国家联盟,自动继承集体普遍接受的规则和机制,协同对目标国进行精准制裁。此外,美西方国家还通过“议题关联”和“补偿收益”两种方式胁迫和诱导第三方加入制裁。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体系和融入全球经济的方式是解释其反制裁最重要的两个变量,俄罗斯对内构建制裁“免疫系统”,对外发起跨域策略性反制,将矛盾拉入优势领域,利用对手政策差异分化制裁集团。本文据此构建美西方国家制裁与俄罗斯非对称性反制的互动图景,前者呈集团化、制度化趋势,后者凭借非对称优势削弱制裁冲击和进行反制。制裁战是大国对抗的缩影,对制裁合法性的迥异认知、对自身战略意图的透明幻觉和国际秩序愿景的尖锐分歧导致两者僵化和持久的敌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