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4)
- 2023(14433)
- 2022(12218)
- 2021(11713)
- 2020(10048)
- 2019(23801)
- 2018(23632)
- 2017(45237)
- 2016(24315)
- 2015(28028)
- 2014(27832)
- 2013(27539)
- 2012(25358)
- 2011(22654)
- 2010(22621)
- 2009(21129)
- 2008(20764)
- 2007(18183)
- 2006(15580)
- 2005(13731)
- 学科
- 济(105614)
- 经济(105513)
- 管理(66043)
- 业(63596)
- 方法(53361)
- 企(51061)
- 企业(51061)
- 数学(47792)
- 数学方法(47083)
- 中国(28415)
- 贸(27350)
- 贸易(27336)
- 农(26965)
- 易(26603)
- 财(25157)
- 业经(20108)
- 学(19742)
- 地方(18563)
- 农业(17713)
- 制(17558)
- 理论(16109)
- 务(15470)
- 财务(15405)
- 财务管理(15368)
- 融(14973)
- 金融(14970)
- 银(14929)
- 银行(14892)
- 和(14882)
- 企业财务(14351)
- 机构
- 大学(348610)
- 学院(347868)
- 济(151234)
- 经济(148521)
- 管理(133615)
- 研究(117088)
- 理学(116115)
- 理学院(114875)
- 管理学(112557)
- 管理学院(111927)
- 中国(89621)
- 京(72941)
- 科学(70326)
- 财(65834)
- 所(58621)
- 农(56425)
- 中心(53883)
- 财经(53552)
- 研究所(53431)
- 业大(51071)
- 江(49607)
- 经(48878)
- 经济学(47792)
- 北京(45930)
- 农业(44574)
- 经济学院(43318)
- 范(43185)
- 师范(42725)
- 院(42293)
- 财经大学(39895)
- 基金
- 项目(234759)
- 科学(185082)
- 基金(172924)
- 研究(168535)
- 家(151299)
- 国家(150173)
- 科学基金(128744)
- 社会(107919)
- 社会科(102498)
- 社会科学(102471)
- 基金项目(90248)
- 省(89405)
- 自然(84037)
- 自然科(82188)
- 自然科学(82164)
- 自然科学基金(80728)
- 教育(78792)
- 划(76136)
- 资助(73238)
- 编号(67230)
- 成果(53957)
- 部(53112)
- 重点(53069)
- 发(49839)
- 创(48597)
- 课题(46074)
- 教育部(45786)
- 科研(45783)
- 国家社会(45654)
- 创新(45582)
共检索到50451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红玲 马树才
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中2002年2015年的中菲贸易数据,对中菲贸易现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中非双边贸易规模扩大、贸易商品集中度高、双方商品显性比较优势各异、贸易互补性有潜力可挖的结论。进一步运用CMS模型二阶分解方法,对中非贸易增长的波动因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中国对菲律宾出口商品增长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引力效应,但近些年来这一引力效应正在下降,导致需求效应增大,对菲律宾市场结构调整的适应略显迟缓;菲律宾对中国出口商品增长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需求规模效应,近些年来的引力效应有所上升。基于上述研究结
关键词:
中菲贸易 CMS模型 引力效应 需求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萍
中国与金砖国家贸易关系日趋紧密,中国对其出口贸易额呈波动上升趋势。本文选取2000-2013年贸易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逐年分解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额动态波动的影响因素。CMS模型测算结果显示:结构效应对总效应贡献率的平均值为86.86%,是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额增长的主导因素;竞争力效应对总效应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2.14%,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额增长一定程度得益于出口竞争力的提升。针对阻碍中国在金砖国家市场出口贸易增长的症结,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提高中国出口竞争力;优化出口结构,实现互补多赢。
关键词:
金砖国家 贸易增长 出口 CMS模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佟继英
本文从贸易总额、市场分布、产品结构、地区分布和贸易方式等5个方面分析了1992—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特征。选取2001—2014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运用修订的一国多产品的CMS模型对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增长因素进行分解。CMS测算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力效应的贡献率为68.49%,是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主导因素;市场需求引致效应的贡献率为30.17%,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国际市场需求的扩张。针对中国水产品贸易出口增长因素的分解,从优化出口结构、完善质量监控及跟踪体系、提高水产品附加值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水产品 出口 贸易增长 CMS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太祥 张思玉 张杰 祝宏辉
本文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利用修正的CMS模型对1994—2012年间我国棉花进口贸易波动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棉花的进口贸易波动是国内进口引力和结构共同影响的结果,而棉花生产成本高、流通体制不健全和市场信息不完善是造成棉花进口引力和结构无序变化的根本原因。探索低成本的棉花种植模式、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建立全球化的信息监测系统,将有助于稳定我国棉花进口贸易,提升我国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溶花 曾福生
笔者运用CMS模型分析了入世以来我国粮食进口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进口引力是影响我国粮食进口波动的最主要因素;结构效应对我国粮食进口波动也有重要影响。在入世过渡期,我国粮食进口增长主要源自进口引力;在波动徘徊期,世界粮食市场变化下的结构效应成为我国粮食进口波动的主因;金融危机以来,引力、结构效应共同刺激了我国粮食进口的增长,但市场与商品结构效应均不显著。应加强粮食进口宏观管理,稳定粮食进口来源,调整粮食进口品种结构,并加快完善我国粮食贸易的技术性措施制度。
关键词:
粮食 进口波动 CMS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波 李芳宁 丁玮玮 戴永务 邱娟
以加拿大、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和美国5个国家作为对比国,利用1992~2006年的Comtrade数据,通过CMS模型比较分析了影响中国木制家具出口贸易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⑴影响中国木制家具出口贸易波动的因素主要来自际市场需求因素、出口的产品整体竞争力效应和出口商品结构变化3个方面;⑵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处于稳步上升阶段,是6个木制家具出口国中增长最稳定的一个。
关键词:
木质家具 出口贸易 CMS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婷 庞东
经济周期的"典型事实"作为验证经济周期理论和政策分析的实证标准,是理解经济周期的形成机理、检验理论模型、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前提和出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闫逢柱 苏李 田国英
随着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出口增长波动日趋明显。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借助HP滤波法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的出口增长波动,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波动整体呈现向上扩张趋势且波动日趋明显。其中,原料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最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持续性最强;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出口增长扩张收缩能力最强,增长最不稳定;易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最快,难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总出口增长和结构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总出口增长波动和五类产品出口增长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可能出现失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力 应瑞瑶 江艳
本研究利用CMS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葡萄酒进口波动的成因,文章认为,进口引力是左右我国葡萄酒进口贸易波动的首要原因;世界经济因素与我国葡萄酒进口贸易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衰退期,世界需求缩减、进口引力下跌与进口结构的不合理,是我国葡萄酒进口减少的重要原因;在增长期,强势的进口引力和扩张的世界需求促进了我国葡萄酒进口贸易。现阶段,我国葡萄酒进口引力较强,国内外经济环境良好,商品结构得以改善,市场结构有待优化。应积极协调世界经济发展,努力扩大内需,提升进口引力,不断优化进口结构,大力推进葡萄酒进口贸易与国内产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CMS模型 贸易波动 引力 葡萄酒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者贵昌 韩丽星
文章通过CMS模型对中国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变化趋向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研究表明中国的陶瓷产品出口存在"市场结构单一、贸易结构不合理"的情况,陶瓷产品国际竞争力对我国出口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在创新和产品出口结构方面依旧存在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
CMS模型 陶瓷 出口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逢珉 韦灵慧
根据CMS模型的理论框架,本文构建了中国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的CMS模型,对2000—2014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对印度尼西亚出口的波动增长主要由印度尼西亚对进口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引起。此外,中国对印度尼西亚出口的农产品结构并不具有优势,为此,提出相应对策: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标准、通过货币互换协议便利双边农产品贸易、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协议、通过政府间对话创造宽松的贸易环境。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 印度尼西亚 CMS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兴红 王征兵
运用CMS模型,对中国2002-2010年进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首先,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国内进口引力的增加。其次,世界农产品整体需求的增长也带来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大幅增加。然后,中国农产品进口引力随世界经济波动起伏,进口引力的变化方向和农产品世界总体进口需求变化的方向保持一致。最后,在进口结构上,中国农产品进口更加集中于增长较快的市场和增长较快的产品。当国际经济形势良好、国内没有影响进口需求的因素时,进口就会大幅增长;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如果发生变化,则进口就会出现较大波动。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进口波动 CMS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樊兢
本文以2001~2016年中国与东盟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数据为基础,运用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波动因素进行分解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对东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波动最主要的因素是价格竞争力效应,市场需求效应、出口商品结构效应偏弱,但近年来价格竞争力效应有所下降;相比之下,东盟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波动最主要的因素是市场需求效应,出口商品结构效应和价格竞争力效应都偏弱,近年来市场需求效应有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庆
16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海上贸易迅速兴起,中菲航线随之成为美洲白银输入中国的最主要渠道。伴随交易额的递增,马尼拉当局在1581年开始向中国商船征收一定比例的"货物税"。虽几经变革,但直到明代终结,货物税制度仍得到有效施行。因而通过对勘分析不断发现的档案材料,就可以较为完整地统计出历年的货物税数额,澄清晚明中菲贸易发展的历史走向和货物总值,进而估算经此输入中国的美洲白银数量。
关键词:
晚明中国 西属菲律宾 货物税 贸易数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