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99)
2023(17446)
2022(15011)
2021(14111)
2020(11800)
2019(27262)
2018(26881)
2017(51521)
2016(27445)
2015(31168)
2014(30949)
2013(30618)
2012(28357)
2011(25764)
2010(25552)
2009(23615)
2008(22721)
2007(19515)
2006(17304)
2005(15326)
作者
(78603)
(65707)
(64857)
(61972)
(41910)
(31227)
(29725)
(25695)
(24960)
(22968)
(22243)
(22100)
(20715)
(20630)
(20185)
(20015)
(19376)
(18970)
(18681)
(18593)
(16245)
(15908)
(15632)
(14926)
(14639)
(14538)
(14219)
(13996)
(13066)
(12778)
学科
(127959)
经济(127818)
管理(77311)
(72579)
(59861)
企业(59861)
方法(54461)
数学(47547)
数学方法(46981)
中国(32344)
(29922)
(26986)
业经(26071)
地方(25875)
(25328)
(22831)
贸易(22819)
(22163)
(20307)
农业(20048)
(18786)
环境(18106)
理论(18005)
(17718)
金融(17716)
(17282)
银行(17243)
技术(16608)
(16550)
(15999)
机构
大学(401075)
学院(394776)
(172593)
经济(169343)
管理(156785)
研究(139703)
理学(135870)
理学院(134383)
管理学(132164)
管理学院(131436)
中国(103294)
(85468)
科学(82121)
(74806)
(69301)
研究所(63275)
中心(61903)
财经(60891)
(59391)
业大(55812)
(55664)
(54761)
北京(54628)
经济学(53330)
(52469)
师范(52012)
(50524)
经济学院(47853)
农业(46459)
财经大学(45545)
基金
项目(269877)
科学(213427)
基金(198556)
研究(198325)
(173073)
国家(171496)
科学基金(147266)
社会(127668)
社会科(121114)
社会科学(121081)
基金项目(104469)
(101399)
自然(94327)
自然科(92155)
自然科学(92132)
教育(90706)
自然科学基金(90489)
(86235)
资助(82402)
编号(79163)
成果(64499)
(61115)
重点(60165)
(57727)
(55453)
课题(54119)
国家社会(53482)
教育部(52954)
创新(51862)
科研(51320)
期刊
(188650)
经济(188650)
研究(121184)
中国(70723)
学报(59213)
管理(59122)
科学(56329)
(54822)
(53763)
大学(46006)
学学(43044)
教育(41251)
农业(38077)
技术(34695)
(32661)
金融(32661)
经济研究(31236)
财经(30060)
业经(27558)
(25912)
问题(24214)
世界(21021)
(20783)
(20538)
技术经济(20318)
图书(19854)
国际(19111)
理论(18471)
统计(18363)
现代(18124)
共检索到583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秦嗣毅  胡根华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的因子分析方法,将中国和美国、日本1993~2009年基于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基于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状况最弱且不稳定,美国和日本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最强,同时美国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状况也更加稳定;近些年来中国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也一直处在上升阶段,从而中国与美国、日本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的差距逐渐缩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秦嗣毅  胡根华  
本文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分析我国基于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状况表明,我国整体经济竞争状况一般,经济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结合我国相关数据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外部风险因子、经济运行因子、增长动力因子、低碳因子等四大因素是构建我国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家经济竞争优势钻石模型的基本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毅夫  李永军  
竞争优势理论的追随者往往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个范畴对立起来或者干脆使用竞争优势理论来否定比较优势理论。本文将证明,对两种理论相互关系的上述理解基本上是错误的。与这种理解相反,文章认为,竞争优势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发展中国家只有充分依靠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够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书桂  刘颖  周勤  
经济全球化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 ,不仅不会丧失竞争优势 ,相反它是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比较优势、获取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发展中国家必须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和时代特征 ,积极参与 ,才能够抓住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蕊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日本作为东盟传统的贸易、投资伙伴以及主要援助国,对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激烈的挑战。本文重点分析了中日两国在东盟贸易、投资和援助领域的竞争情况,并为未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单纬东  
根据资源理论(RBT),探讨了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文章依据资源状况特征,将贫困县域分为资源丰富型和资源缺乏型两类,分别提出和分析了资源丰富型和缺乏型贫困县域的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不同路径。资源丰富型县域的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开发和保护现有的资源,如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经济作物、传统工艺产品等,来发展贫困县域的经济,同时,创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发展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相结合的发展路径。资源缺乏型贫困县域的经济竞争优势应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构建贫困县域的无形资产,以建立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为主,创建地区的产业结构,制定发展战略从而带动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卢大鹏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作为老工业城市的武汉市,其经济日益失去竞争优势,面临着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武汉市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源,认为武汉市发展滞后的根源是过分依赖于传统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发挥,没有实现竞争优势持续创造。文中提出新时期构建武汉经济的竞争优势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英明  邢李志  
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大尺度、多维度、多层次的特性构成了其宏观层面的复杂性,通过对系统内部结构信息的挖掘可以反映整个系统的功能特征或运行机理。作为测度复杂系统结构的理论与方法,复杂网络理论可以通过测度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性指标,进而刻画研究对象内部的结构特征,揭示系统内在层次结构与外在经济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通过2012年的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表,运用耦合方法提取它们之间对于生产资源的竞争关系,引入三种网络特征指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揭示产业部门的竞争状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珺  
在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世界各国政府的职能、政策导向、组织机构等随之发生适应性转变 ,由此政府为促进一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创造、维持所起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政府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应采取的政策、措施、行动 ,应以政企之间建立紧密、平等的伙伴关系为基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侯经川  黄祖辉  钱文荣  
创新活动包括"效率改进型创新"和"产业垄断型创新"两类。分析表明,同样程度的任何创新都具有同样程度的相对竞争力提升效应,但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对绝对竞争力水平的影响各不相同。就"效率改进型创新"而言,"顺势创新"和导致比较优势逆转的"逆势创新"具有类似的双赢效应,但前者的双赢效应更强;而不导致比较优势逆转的"逆势创新"具有双输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瑾  刘文革  
一、竞争优势产业甄别和政府因势利导分析框架与传统发展经济学不同,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主义经济学强调了要素禀赋结构和这种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市场内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变迁,但是每个遵循自身比较优势的国家都有机会运用政府力量在每一个发展阶段调整和改进该阶段的最优经济结构。根据这一理论,本文归纳并补充了新结构主义的一国对外竞争优势产业甄别和政府因势利导分析框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青松  卢卫强  
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受到了众多经济学家的质疑。发展中国家在采取这种战略时,最大的问题在于比较优势往往难以实现,不能够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如果后发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则可以弥补比较优势战略的这一难题。对于中国来说,应该立足于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进行不断的“学习”,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增强其综合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有个认识和发挥自己优势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世界工厂正在转向中国”之说。问题是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要看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是最有竞争力的。长期以来,我们是突出自己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生产劳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陶然  周巨泰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永久地自我封闭起来,而总是要以一定的强度和方式参与区域分工和竞争。但是,关于区域分工和区域优势形成机制的理论,随着现实的区域分工竞争模式的演化,以及经济学家认识的深化,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直至20世纪90年代的竞争优势论,每一次理论的突破都构成了对现实世界的更深刻的诠释。本文拟对有关国际区际分工的理论发展作一些介绍和评述,并指出新理论所具有的政策价值。应当指出,这些理论不仅针对国际贸易和国家间竞争,其结论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适用于区域这个层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弘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上海创造了绝好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取得长足发展,必须看清自己的优势,明确在国际分工中的定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上海在国际分工现阶段的定位选择。为此,本文引入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税以及新贸易理论中的竞争优势说,通过对要素禀赋、国内需求条件、企业战略、产业支持等因素的考察,得出结论:上海应该发展它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要使得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还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教育来创造要素,更进一步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人力资本和知识要素的积累等来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在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进而切入国际高端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