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19)
- 2023(19183)
- 2022(16595)
- 2021(15618)
- 2020(13314)
- 2019(30974)
- 2018(30475)
- 2017(58580)
- 2016(31729)
- 2015(35901)
- 2014(35945)
- 2013(35796)
- 2012(33011)
- 2011(29911)
- 2010(29784)
- 2009(27555)
- 2008(27287)
- 2007(23958)
- 2006(20463)
- 2005(18182)
- 学科
- 济(130532)
- 经济(130393)
- 管理(89522)
- 业(86380)
- 企(70576)
- 企业(70576)
- 方法(63010)
- 数学(54885)
- 数学方法(54208)
- 农(35261)
- 中国(34500)
- 财(33377)
- 贸(30924)
- 贸易(30911)
- 易(30008)
- 学(28515)
- 业经(27208)
- 地方(24721)
- 制(23409)
- 农业(22732)
- 务(21544)
- 财务(21459)
- 财务管理(21414)
- 理论(20807)
- 企业财务(20255)
- 银(20088)
- 银行(20018)
- 和(19941)
- 融(19782)
- 金融(19778)
- 机构
- 大学(458682)
- 学院(455844)
- 济(188210)
- 经济(184377)
- 管理(177307)
- 研究(156921)
- 理学(153952)
- 理学院(152207)
- 管理学(149435)
- 管理学院(148618)
- 中国(116805)
- 京(97491)
- 科学(97067)
- 财(83796)
- 所(79845)
- 农(77147)
- 研究所(73024)
- 中心(70739)
- 业大(69460)
- 财经(68163)
- 江(64831)
- 经(62081)
- 北京(61745)
- 农业(61038)
- 范(59208)
- 师范(58590)
- 经济学(57274)
- 院(57063)
- 州(52575)
- 经济学院(51849)
- 基金
- 项目(310867)
- 科学(243535)
- 基金(226469)
- 研究(223258)
- 家(198651)
- 国家(197088)
- 科学基金(168215)
- 社会(140355)
- 社会科(133078)
- 社会科学(133042)
- 省(119750)
- 基金项目(119278)
- 自然(110867)
- 自然科(108305)
- 自然科学(108272)
- 自然科学基金(106343)
- 教育(102794)
- 划(101733)
- 资助(95077)
- 编号(89821)
- 成果(72837)
- 重点(69843)
- 部(69273)
- 发(65725)
- 创(63828)
- 课题(61972)
- 科研(60207)
- 创新(59724)
- 教育部(59070)
- 大学(58125)
- 期刊
- 济(198149)
- 经济(198149)
- 研究(131585)
- 中国(81596)
- 学报(75228)
- 农(68989)
- 科学(67997)
- 财(63535)
- 管理(63170)
- 大学(56588)
- 学学(53311)
- 农业(47931)
- 教育(46336)
- 技术(38890)
- 融(37946)
- 金融(37946)
- 经济研究(33330)
- 财经(32802)
- 业经(31677)
- 经(28145)
- 问题(26490)
- 业(26179)
- 贸(26085)
- 国际(22737)
- 统计(22330)
- 图书(22289)
- 技术经济(22129)
- 版(21783)
- 理论(20942)
- 科技(20752)
共检索到661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侯敏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澳矿产品贸易增长状况与贸易结构;继而利用RTA指标分析了中澳两国矿产品的相对贸易优势;最后,利用双边综合互补性系数考察了2001~2015年间中澳矿产品贸易优势变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基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中澳的矿产品优势各不相同,澳大利亚的优势更突出,决定了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矿产品贸易长期呈现互补关系,互补性预示着中澳之间的矿产品贸易合作潜力很大。未来中国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海燕
中国与澳大利亚是世界两大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2003年,两国开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序幕,农产品贸易在双边贸易中表现突出,出现较大增幅。本文通过分析中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特征、产品结构、产业内贸易程度和贸易互补性程度,测算了2004—2013年中澳农产品贸易的互补关系,发现在中澳农产品贸易中,中国处于逆差地位,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互补性较强,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中国 澳大利亚 农产品贸易 互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国娥 谈文涛
本文通过对1999~2008年中澳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其变动情况分析,发现中澳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较低且有下降趋势,中澳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部分工业制成品的贸易上。运用GHM方法进一步分析两国产业内贸易结构,发现两国一些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的行业也主要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针对这一低层次的分工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进一步改善两国的贸易状况。
关键词:
中国 澳大利亚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侯敏
利用相对比较优势指标和双边贸易互补性系数分别从时点和时段两个角度考察了东盟与澳新农产品的贸易关系。结果表明:东盟与澳新的农产品差异很大,决定了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关系为互补关系;这种互补关系是由东盟与澳新不同的气候和农业生产资源禀赋决定的;这种互补性也预示着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合作大有潜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运苏
中澳正在进行的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磋商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初级产品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已成为共识,但双方在制成品上的贸易强度、互补程度等各个方面需要作一个全面的分析。本文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基础上,利用贸易强度指数、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对双方的制成品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显示:双方制成品贸易较密切,存在相当大程度的互补性,自由贸易区建立后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不过,双方的产业内贸易还需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
关键词:
贸易强度 互补性 产业内贸易 自由贸易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艾婧
本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中1997-2013年的中澳农产品贸易数据,采用CMS和GM(1,1)模型分析中澳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原因和趋势。结果显示:进口需求效应是引起中澳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与澳大利亚相反,中国对澳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和结构交叉效应是逐步下降的;在增长总量和增长速度上,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远小于澳大利亚,且两国的出口增长结构不同。由此,中国应抓住中澳FTA的有利时机,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促进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赢性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凤娇
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特化系数对中新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产业内分工、相似需求和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内互补成为中新两国贸易关系的主要特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立春 杨莲娜
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文章在分析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农产品贸易现状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和澳大利亚国家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贸易竞争性、贸易互补性、产业内贸易程度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中澳农产品竞争性不强,竞争的农产品类别较少;双边农产品贸易主要是呈现互补性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孟雪 陈靓 徐丽青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孟雪 陈靓 徐丽青
韩国在中韩FTA以正面清单做出服务承诺,在韩澳FTA以负面清单做出服务承诺,分析两份承诺的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将为中国未来在服务领域的承诺由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以中韩FTA与韩澳FTA的承诺文本为基础,结合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与OECD服务贸易限制性指数两种方法,度量了韩国电信服务在中韩FTA与韩澳FTA的开放度,进而从具体承诺、服务提供模式的贡献、以及国内改革等三个维度分析了韩国电信服务开放度差异形成的原因。结论表明:韩国电信服务在入世承诺和中韩FTA的开放度基本一致(35%),在韩澳FTA的开放度比入世承诺大幅提高(63%);这一差异既有承诺方式的原因——正面清单往往沿袭和继承入世承诺,也源于对国外具体行业的内部改革了解不足,缺乏针对性诉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国安 范昌子
自中欧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取得了快速进展。经过2004年东扩的欧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我国也成为了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不断扩大的双边贸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欧贸易的互补性。本文利用近十几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对中欧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中欧双边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主要以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为主,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在中欧双边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强,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正逐步向水平方向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伶
借助TII指数、RCA指数、TCI指数、TSC指数,利用2004年~2013年中非贸易数据,定量分析了中非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各自的比较优势、互补性的强弱以及互补的性质。结果表明,中非之间具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但不同行业有很大差异,且主要是产业间互补。
关键词:
贸易结合度 比较优势 贸易互补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守峰 马惠兰
首先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产品总体在中亚国家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出口中亚国家的一些主要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然后,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结合度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与中亚国家进口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总体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低,但在主要农产品贸易中互补性较强且贸易结合度紧密的结论。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贸易互补 农产品出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佩桦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澳大利亚则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两国煤炭供需状况、储量与质量、资源分布,以及煤炭运输基础设施、地理位置、政治经济状况等因素构成了双方煤炭贸易坚实的合作基础。随着中澳煤炭贸易不断深入和多样化,双方的合作将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应采取各种措施保持并拓展。
关键词:
中澳 经济贸易关系 能源合作 煤炭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李峰 刘合光
本文首先利用TSC、G-L、CR、RTA等指标对中国-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程度低,贸易的产品集中度高,明显互补是双边农产品贸易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贸易制度、贸易战略等因素,本文对中澳农产品贸易的前景作了展望,认为双边贸易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尤其中国进口的增长潜力巨大。文章最后就中国在中澳农产品贸易中的利益最大化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农产品贸易 特征 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