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6)
- 2023(9171)
- 2022(7956)
- 2021(7659)
- 2020(6607)
- 2019(15587)
- 2018(15446)
- 2017(29153)
- 2016(15999)
- 2015(18765)
- 2014(19139)
- 2013(19151)
- 2012(18302)
- 2011(16789)
- 2010(16975)
- 2009(15734)
- 2008(15762)
- 2007(14336)
- 2006(12301)
- 2005(11244)
- 学科
- 济(71507)
- 经济(71443)
- 管理(40999)
- 业(39163)
- 方法(32379)
- 企(29870)
- 企业(29870)
- 数学(29024)
- 数学方法(28796)
- 中国(21253)
- 农(19521)
- 财(16674)
- 贸(16552)
- 贸易(16543)
- 易(16139)
- 学(15065)
- 制(13995)
- 业经(12806)
- 农业(12682)
- 地方(12222)
- 银(11468)
- 银行(11430)
- 行(10949)
- 融(10663)
- 金融(10661)
- 和(10646)
- 环境(10068)
- 体(9894)
- 务(9751)
- 财务(9728)
- 机构
- 大学(238289)
- 学院(236720)
- 济(103776)
- 经济(101708)
- 研究(88161)
- 管理(84598)
- 理学(71789)
- 理学院(70859)
- 管理学(69665)
- 管理学院(69213)
- 中国(68465)
- 科学(53476)
- 京(52205)
- 所(46643)
- 财(46117)
- 农(43111)
- 研究所(42348)
- 中心(39621)
- 财经(36665)
- 江(35943)
- 业大(34844)
- 农业(34005)
- 北京(33941)
- 经(33373)
- 经济学(33292)
- 范(31486)
- 院(31411)
- 师范(31180)
- 经济学院(30175)
- 州(28550)
- 基金
- 项目(150809)
- 科学(116920)
- 研究(110292)
- 基金(109058)
- 家(96103)
- 国家(95347)
- 科学基金(79211)
- 社会(68588)
- 社会科(64897)
- 社会科学(64879)
- 基金项目(57070)
- 省(56289)
- 教育(51067)
- 自然(50282)
- 自然科(49062)
- 自然科学(49046)
- 划(48932)
- 自然科学基金(48207)
- 资助(46117)
- 编号(44967)
- 成果(37576)
- 重点(34964)
- 部(34904)
- 发(33133)
- 课题(31615)
- 创(30550)
- 中国(30069)
- 教育部(29436)
- 科研(29207)
- 国家社会(29027)
- 期刊
- 济(115186)
- 经济(115186)
- 研究(72256)
- 中国(49231)
- 农(38866)
- 学报(38698)
- 财(36464)
- 科学(35263)
- 管理(29169)
- 大学(28496)
- 学学(26554)
- 教育(26276)
- 农业(26051)
- 融(22431)
- 金融(22431)
- 技术(20682)
- 经济研究(19148)
- 财经(18519)
- 业经(17266)
- 经(16074)
- 问题(15755)
- 贸(15710)
- 业(15191)
- 国际(14233)
- 世界(13194)
- 技术经济(12286)
- 图书(11750)
- 版(11582)
- 资源(11517)
- 统计(11109)
共检索到362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康晓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内容。气候治理的本质是发展治理,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者,同时又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因此,成功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之一,是实现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转型。中国和沙特阿拉伯都是发展中大国,各自又是化石能源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具有强烈的低碳转型意愿以及较好的科技和资本基础,属于全球气候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关键国家。中沙两国基于双赢动力开展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同时也存在问题。在两国“双碳”目标约束下,更加符合各自资源和技术禀赋特点的提升化石能源能效、氢能、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将成为未来双方合作的重点。伴随两国合作从产能向联合研发核心技术等关键领域拓展,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也将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领域发挥示范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湘东
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石油输出国,沙特阿拉伯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着鲜明的特色。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韶艳
由于自然禀赋等原因,沙特阿拉伯需要大量进口农产品。目前,沙特阿拉伯农产品市场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一个具有强劲吸引力的出口市场。基于能源战略及以上因素,世界主要经济体都非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汤传锋
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面积为215万平方公里,在西亚国家中居于首位。1990年,全国人口约1490万,国民生产总值为1050.45亿美元,约占整个中东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19%。1990年,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为551.34亿美元,其中出口310.65亿美元,约占中东地区出口总额的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刘宏松 陈荒拓 吕泽宜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伙伴,中国与沙特基于各自比较优势、政治共识和共同利益,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开展了第三方市场合作。两国政府在战略规划上的对接,共同打造物流运输枢纽的意愿,以及合作的溢出效应,赋予了中沙双方共建中巴经济走廊的动力。中国与沙特开展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助于提升国际信誉,形成聚旗效应,吸引更多国家参与;有助于推动以中巴经济走廊为枢纽的广大南亚—西亚中间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有助于丰富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的内涵,向世界树立合作典范。中沙共建中巴经济走廊存在合作潜力,但也面临分离主义、恐怖主义威胁和党派斗争等巴基斯坦国内安全和政治风险、经济安全风险和地缘政治风险。中国应采取充分调研、谨慎评估、提高投资项目分配的均衡性、加强安保等措施来应对各种风险,推动中巴经济走廊事务局采取更多举措以增信释疑,应对地缘政治风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希璐
沙特阿拉伯女子教育独树一帜朱希璐沙特阿拉伯大多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风俗颇具宗教色彩。女子在教育与就业上与男子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沙特政府30余年来却建起一个独树一帜的颇具民族特色的女子教育体系并有长足的发展。《伊斯兰教育百科全书》1986年新版本...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邹志强
当代石油美元的规模和影响力日益扩大,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平衡、金融与资本市场稳定、贸易与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关注对象。沙特阿拉伯在全球石油美元体系中占有关键地位,拥有全球最大的石油美元规模,其影响力在海合会的依托下呈现出放大效应。石油美元使沙特阿拉伯成为全球经济失衡、全球金融市场、全球投资市场及其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作为掌握巨额石油美元的G20成员国,沙特阿拉伯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治理中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石油美元 沙特阿拉伯 全球经济治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民兴
沙特阿拉伯师范教育的发展黄民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阿拉伯半岛是一个文化教育极端落后的地区。奥斯曼帝国曾在汉志建立过一所师范学校,它以土耳其语作为教学语言。然而,这所学校在帝国崩溃之后也就自行关闭了。1924年,沙特家族统一了半岛(1932年国名定为今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民兴
沙特阿拉伯是一个海湾大国,由于当地多风沙的气候、居民缺乏卫生知识和近亲通婚,盲人、聋哑人和低能儿的人数较多。八十年代初,沙特的失明发病率居世界第二。根据阿拉伯人的家族传统,残疾儿童完全由家人照看,让外人看护是家族的耻辱;他们几乎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随着经济和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残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钮松 张璇
作为全球最大的年度性跨国人口流动,伊斯兰朝觐对沙特的影响极其深远。在沙特朝觐经济形成的过程中,除了宗教的驱动作用外,从殖民时期开始施加影响的外部力量和沙特内部的政府导向也对朝觐经济的缘起与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朝觐经济是沙特经济转型的重要组织部分,在沙特迈向后石油经济时代的进程中更具战略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沙特的朝觐经济并非孤立的经济模式和路径,所有拥有一定数量穆斯林的国家和地区都是朝觐经济圈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用量化指标来梳理沙特的朝觐经济是一个难题,这需要历史地看待朝觐经济的构成及其演变。
关键词:
沙特 朝觐经济 宗教与国际关系 经济转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莲娜
由于在农业生产上不具有优势,沙特阿拉伯对进口农产品有很大的依赖性。随着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相继加入WTO,中国农产品对沙特的出口有了较大增长,尤其是食用蔬菜、食用水果及坚果、植物油脂等产品的出口量较大,但中国肉类产品对沙特的出口量不大,而且各年的出口量不稳定。当前,中国农产品出口沙特面临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要想促进农产品对沙特的出口,中国应在继续加强优势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基础上,详细了解沙特的食品法律、标签要求和市场准入限制,并重视对沙特市场的开拓,积极参加各类商业展会,与沙特进口商建立稳定的商业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寇静娜 温斌斌
全球能源转型持续加速,促使清洁能源供应链逐渐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领域。不同于传统油气资源供应链,清洁能源供应链具有上游去中心化、中游高技术门槛、下游分散本土化的典型特征。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以油气资源出口为主,虽不具备主导把控清洁能源供应链的能力,但借助先天资源优势,通过主动推出一系列清洁能源政策及投资,配合光伏、风电及氢能等大型项目的落地运营,实现系统性参与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重塑。在选择合作对象的过程中,除与欧洲继续保持惯性合作外,合作趋势持续“东移”,中国成为最关键的合作伙伴。双方合作空间与潜力巨大,应在现有合作成果基础上协力扩大供应链合作范畴并深化细节,塑造以能源为内核的中国—海湾国家欧亚大陆经济走廊,努力成为下一阶段全球能源复杂博弈中的核心力量。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赵跃晨
中东变局前,沙特主要借助“沙美特殊关系”和依托“集体安全机制”来维护国家安全和拓展地区利益。中东变局使得沙特传统的地区安全政策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综合考量国际和地区局势,沙特对地区安全政策进行了调整,即从依赖传统机制向创建主导框架转变。为了应对特定安全威胁、重获大国地位认可和弥补传统机制失灵,沙特在最低限度的共性上组建了“四国联盟”、阿拉伯军事联盟和伊斯兰反恐联盟等特殊联盟。这些联盟具有目标指向模糊性、合作规范宽松性和合作手段灵活性等特点,为沙特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和参与地区安全协调提供了一个攻守兼备的合作框架。目前,特殊联盟确实让沙特拥有了巩固王室政权稳定、重振关键伙伴关系和扩大战略投射范围的优势,但受限于联盟的教派属性、机制缺陷和实际能力,沙特领导的特殊联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
沙特 特殊联盟 地区安全政策 外交转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青
沙特在内外部因素的推动下,通过引进卓越学院项目、实施阿卜杜拉国王奖学金项目和创建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等措施,实施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改革。改革具有鲜明的指向性与实用性,展现出新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的融合与冲突,体现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与引导。然而,鉴于沙特特殊的地缘政治与文化背景,沙特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也面临国内保守派与改革派之间的博弈,对实用主义的过分关注、教育目标与沙特教育发展现状之间的差距等成为改革所面临的障碍。对沙特而言,当前阶段仍需解决高等教育面向全球化的改革目标与维护传统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