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8)
2023(15198)
2022(13004)
2021(12238)
2020(10100)
2019(23469)
2018(23290)
2017(44545)
2016(24049)
2015(27173)
2014(27256)
2013(27232)
2012(25535)
2011(23299)
2010(23302)
2009(21243)
2008(20748)
2007(18080)
2006(16083)
2005(14544)
作者
(70263)
(58247)
(57865)
(54883)
(37317)
(27769)
(26411)
(22923)
(22146)
(20771)
(19850)
(19832)
(18623)
(18501)
(17989)
(17928)
(17377)
(16882)
(16548)
(16484)
(14681)
(14361)
(13971)
(13216)
(13022)
(13012)
(12913)
(12747)
(11721)
(11551)
学科
(108183)
经济(108076)
管理(64037)
(62455)
(49555)
企业(49555)
方法(43622)
数学(37573)
数学方法(37224)
中国(32619)
(28732)
地方(26647)
业经(24255)
(21703)
(21665)
(21074)
贸易(21058)
(20442)
农业(19279)
(18379)
环境(16809)
(16793)
银行(16750)
(16589)
(16502)
金融(16501)
技术(16384)
(16215)
(15500)
理论(15299)
机构
大学(348341)
学院(344948)
(147084)
经济(144190)
管理(134789)
研究(126097)
理学(115870)
理学院(114530)
管理学(112836)
管理学院(112207)
中国(94320)
(76424)
科学(75736)
(63973)
(63855)
研究所(58323)
(55434)
中心(55186)
财经(51013)
业大(49671)
(49650)
北京(49560)
(47353)
师范(46923)
(46518)
(45599)
经济学(44745)
农业(43245)
(40531)
经济学院(40273)
基金
项目(232849)
科学(183344)
研究(172812)
基金(168633)
(146801)
国家(145583)
科学基金(124123)
社会(109583)
社会科(103933)
社会科学(103910)
基金项目(89120)
(88973)
自然(78581)
教育(77946)
自然科(76741)
自然科学(76725)
(75508)
自然科学基金(75348)
资助(69809)
编号(69620)
成果(57246)
(54041)
重点(52250)
(52144)
课题(48693)
(48322)
国家社会(45317)
创新(45120)
教育部(44701)
发展(43824)
期刊
(165864)
经济(165864)
研究(108567)
中国(69028)
学报(52478)
(51404)
管理(50799)
科学(50264)
(44784)
教育(40214)
大学(39817)
学学(37110)
农业(36457)
(31717)
金融(31717)
技术(29388)
经济研究(27037)
业经(26861)
财经(24455)
问题(21784)
(21088)
(19427)
图书(18955)
(17828)
世界(17435)
技术经济(17177)
科技(16830)
现代(16583)
理论(16518)
国际(16091)
共检索到522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爱兰  
随着中日两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静脉产业"被国家政府作为战略性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与日本比较,我国在废旧物资回收量利用、回收率、回收结构、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再生产品产量以及产业发展规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总结日本"静脉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从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调控和引导、产业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社会化产业发展体系、调整产业布局和组织结构、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技术体系以及营造法规政策环境等方面加快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红林  苗永旺  
静脉产业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以静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有利的选择。发展静脉产业可以改变增物质化的发展路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减物质化路径。发展静脉产业可以促进动静脉产业协调发展,使循环经济能够真正循环,使我国过去以线性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发展方式转到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发展方式,从而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确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聂永有  胡傲  白洮  
文章首先详细分析了上海静脉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上海静脉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系统、法律支持系统、市场支持系统、技术支持系统、资源供给支持系统和信息支持系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聂永有  黄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经济取得瞩目成就:工业化程度大大加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开放度提升卓越。然而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已不容小觑,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未来的方向。而静脉产业则是循环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静脉产业发展的基础方面出发,分析上海市发展静脉产业的有利条件及不足之处,针对上海静脉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对策建议,规范和保障上海静脉产业的发展,实现"静脉产业"与"动脉产业"系统联营共生,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瑛  冯勇  李艳  
静脉产业是将废弃物转换为再生资源、使之重新获得利用的行业,发展前景巨大。本文探讨了云南发展静脉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云南静脉产业发展模式及保证模式实现的支撑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舜  薛楠  王伟华  
以电子废弃回收和再生利用为核心的电子废弃物静脉产业,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电子废弃物静脉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新产业园区发展电子废弃物静脉产业的比较优势,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并针对廊坊市高新区发展电子废弃物静脉产业作了可行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华  崔平政  张荣荣  
农业静脉产业理解为以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为主要内容,收集、运输、分类、分解、资源化或最终处理、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的过程。现阶段中国农业资源短缺和农业"废弃物"并存的问题十分突出,农业静脉产业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再利用产业方面,发达国家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在总结发展农业静脉产业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发展农业静脉产业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守先  张雷  
静脉产业(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探讨了静脉产业的发展动因、模式及困境,明确了静脉产业的发展目标,为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守先  张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垃圾处理和废弃资源回收利用为核心的城市静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消除环境污染,也是缓解城市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国党  
面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两大世界难题,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静脉产业的发展使传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向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化成为可能。对传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表明,静脉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未来引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伟华  毋庆刚  
电子废弃物具有数量庞大且环境污染性强,其中的可再生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回收利用技术高等特点,我国的电子废弃物静脉产业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回收再生市场混乱,回收再生技术落后,管理政策有待健全,国家对电子废弃物回收再生企业的扶持不足等,但是,各地的"高新区"在发展电子废弃物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技术方面,"高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可为电子废弃物的回收提供技术支持;在物流方面,"高新区"往往既接近再生加工区,又接近电子产品消费区,可有效降低成本;在产业链方面,大多数"高新区"的产业布局有利于发展电子废弃物静脉产业;在企业品牌方面,"高新区"积聚了大量的世界知名企业,其环保责任意识较强。为了促进电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文中  李赶顺  
发展静脉产业是完善我国产业链条的必要手段。推动静脉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打造静脉产业园区。文章应用委托代理模型对该模式中政府和企业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发展静脉产业园区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东  
本文在对动脉与静脉产业的功能与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先,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依次增加可再生资源、静脉产业资源的方式分别建立资源平衡模型,分析延长产业生命周期互动关系;建立资源总量模型分析规模互动关系;从定性方面对发展促进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其次,对协同发展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产业发展规模相适应、产业性质、产业调整、资源共享等协同一致,并对内涵进行了分析;从技术、规模、市场需求、产业关系等方面对相互制约关系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了合理确定动脉与静脉产业的比例关系、及时调整两者的发展规模与结构是保障循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西兵  钱燕云  陈胜荣  程志飞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显得不再合时宜,循环经济模式便迎合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物流业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静脉物流以其独特的战略价值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在实施静脉物流会遇到一些障碍,企业往往会选择放弃。本文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对发展静脉物流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昆  魏晓平  
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SCP"研究范式对废品回收、资源再生产业(静脉产业)活动的负外部效应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不良的行业市场绩效,如行业利润率偏低、资源再流失、环境二次污染以及公众健康危害直接源于静脉企业特有的市场行为,而行业市场制度缺位和供给不足则是导致这类社会非理性行为的根本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