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0)
2023(11328)
2022(9576)
2021(9210)
2020(7833)
2019(18429)
2018(18032)
2017(35024)
2016(18760)
2015(21583)
2014(21406)
2013(21669)
2012(20515)
2011(18764)
2010(18987)
2009(17970)
2008(18109)
2007(16305)
2006(14446)
2005(13034)
作者
(54215)
(46090)
(45664)
(43588)
(28916)
(22123)
(20891)
(18001)
(17346)
(16139)
(15768)
(15275)
(14606)
(14553)
(14358)
(14079)
(13783)
(13312)
(13203)
(13041)
(11465)
(11390)
(11197)
(10498)
(10454)
(10371)
(10103)
(10065)
(9310)
(9309)
学科
(86790)
经济(86702)
(53753)
(47299)
管理(43337)
方法(37378)
数学(33517)
数学方法(33304)
(31442)
企业(31442)
农业(30907)
(25923)
贸易(25911)
(25270)
中国(25033)
业经(19811)
(17724)
(16994)
地方(15784)
(14813)
(13575)
银行(13547)
(13071)
(12925)
金融(12923)
(12797)
(11669)
(11591)
(11446)
环境(11241)
机构
大学(278165)
学院(277781)
(130134)
经济(127984)
管理(103312)
研究(102004)
理学(88778)
理学院(87814)
管理学(86535)
管理学院(86023)
中国(79477)
(63012)
(58825)
科学(58592)
(54800)
(52423)
农业(48624)
研究所(47528)
中心(46556)
业大(44222)
财经(43886)
经济学(41351)
(41134)
(40167)
北京(37591)
经济学院(37553)
(36541)
师范(36249)
(34994)
财经大学(32175)
基金
项目(179364)
科学(141037)
研究(133907)
基金(132135)
(115418)
国家(114141)
科学基金(95699)
社会(87352)
社会科(82551)
社会科学(82527)
基金项目(69035)
(67328)
教育(59843)
自然(58543)
自然科(57161)
自然科学(57141)
(57022)
自然科学基金(56161)
编号(54361)
资助(54350)
成果(44815)
(42376)
(40351)
重点(40310)
国家社会(37291)
(36893)
课题(36646)
教育部(36154)
中国(35349)
(35348)
期刊
(146167)
经济(146167)
研究(85676)
(65348)
中国(56140)
农业(44438)
学报(43424)
科学(40366)
(39444)
大学(33740)
管理(33135)
学学(31796)
(29754)
金融(29754)
业经(27785)
教育(25204)
经济研究(23498)
(22525)
问题(21802)
财经(21518)
技术(21486)
(21452)
国际(19235)
世界(19233)
(18623)
(14781)
农村(14635)
(14635)
技术经济(14329)
农业经济(14192)
共检索到425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春鹏  
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中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利用CMS模型,分析了需求因素、结构因素和竞争因素对1992—2015年中国与拉美国家双向农产品贸易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方面,拉美国家进口需求变化是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也带动了中国对拉美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而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则不利于出口增加;拉美国家农产品出口方面,拉美国家农产品出口波动主要取决于中国进口需求变动,近年来,拉美国家农产品整体出口竞争力不足,更多依靠特定农产品的竞争优势带动出口增长,而出口产品结构对出口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多表现为对出口增长的负面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春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海英  尉博  
近年来,中国从拉美国家进口农产品的总量持续增长、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进口市场集中度高,农产品贸易风险大;进口产品集中度高,贸易依赖性强。本文运用最新的统计数据,通过扩展引力方程模型,对中国从拉美国家进口农产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中国人均GDP的增长、拉美国家的土地面积和自由贸易区都对中国从拉美国家进口农产品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提出产品多元化与市场多元化相结合,分散农产品贸易风险;抓大与放小相结合,扩大从拉美国家进口农产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进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静  
中拉"1+3+6"合作机制的建立给中国与拉美国家双方农产品贸易合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基于2000—2016年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产品贸易数据,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结合"1+3+6"合作背景,实证分析了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决定因素,并测算了双方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进口国人口数量、是否属于相同的贸易组织和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对两国农产品贸易产生正向影响,而两国的绝对距离以及拉美各国进口税收占其税收总额之比对两国农产品贸易产生负向影响。通过贸易潜力的测算,结果发现,中国与洪都拉斯、伯利兹、巴巴多斯、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等国的农产品贸易属于贸易潜力巨大型;中国与玻利维亚和萨尔瓦多的贸易属于贸易潜力成熟型,农产品贸易模式有待调整;中国与其余拉美国家农产品贸易则属于贸易潜力成长型。总体上,中国与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有较大农产品贸易潜力,农产品贸易合作前景广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林  赵慧娥  
本文利用联合国统计署有关农产品统计数据 ,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 (CMS模型 )方法 ,针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波动的问题 ,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发现 :在不同的时期和外部环境条件下 ,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额的波动主要受需求因素的影响 ,而结构因素只起次要的作用 ,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的增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季寅  
早在16世纪,中国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就有了贸易往来。据史料记载,当时曾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联系着中国、菲律宾和墨西哥,反映了中拉之间活跃的贸易交流。由于时局的变迁和受历史的限制,这种贸易往来时断时续,发展缓慢。只有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这十多年里才得到了持续稳步的发展。中拉贸易关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l、贸易关系普遍建立。50年代初,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国华  赵子薇  
本文首先通过计算中国对拉美七国四类制成品出口密集度等,分析中国对拉美地区制成品出口结构;通过考察中国和拉美七国生产要素结构变化情况对中拉要素禀赋差异作深入分析,以期探究中国对拉美制成品出口结构背后深层次原因。然后构建扩展引力模型分别从总量视角和技术结构视角探析中国对拉美货物出口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拉美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拉要素禀赋差异、中国货币自由度、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水平对中国向拉美出口总量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各影响因素对不同技术类别制成品出口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性。为实现中国对拉美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拉美地区经济更快发展,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海英  胡冰川  
结合农产品生产与贸易数据,以受摩擦影响最显著的农产品为切入点,研究显示:拉美在大豆、高粱等少数产品上替代美国的潜力有限,而在食品、水产等产品上潜力较大,在水果、蔬菜、猪肉等产品上潜力巨大。但是,拉美农产品要真正进驻中国市场,在产品质量、供应链体系、国际营商环境等方面仍需改进,因此有必要加强进口农产品质量监管、推进中拉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善农产品贸易营商环境,为中国更好地应对经贸摩擦提供支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秋菊  常伟  
基于人民币汇率波动视角,本文从贸易竞争力指数切入,建立主要贸易伙伴、相关农产品贸易额与双边名义汇率之间的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主要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上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但大宗农产品对国际市场呈严重依赖状态。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农产品整体贸易竞争力提高。最后就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合理利用"绿箱"和"蓝箱"政策及实施农业走出去等方面提出了改善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陈敏  徐兴凯  王允  
文章选取1993—2019年UN Comtrade数据库相关数据,在分析中国与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CMS模型对中国与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成因进行动态分解。结果表明:中国与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快速扩增,且2015—2019年中国处于逆差地位;中国对东欧国家主要出口果蔬类产品,进口鱼类、油脂类和谷物类产品;俄罗斯、波兰和乌克兰是中国前三大进出口贸易伙伴;中国农产品出口方面,增长效应是前三个阶段促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第四阶段变为结构交互效应,而商品效应阻碍了出口增长;东欧国家农产品出口方面,整体竞争力优势是第四阶段推动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增长效应和商品效应同样起到正向拉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陈敏  徐兴凯  王允  
文章选取1993—2019年UN Comtrade数据库相关数据,在分析中国与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CMS模型对中国与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增长成因进行动态分解。结果表明:中国与东欧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快速扩增,且2015—2019年中国处于逆差地位;中国对东欧国家主要出口果蔬类产品,进口鱼类、油脂类和谷物类产品;俄罗斯、波兰和乌克兰是中国前三大进出口贸易伙伴;中国农产品出口方面,增长效应是前三个阶段促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第四阶段变为结构交互效应,而商品效应阻碍了出口增长;东欧国家农产品出口方面,整体竞争力优势是第四阶段推动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增长效应和商品效应同样起到正向拉动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晓莲  
金砖国家是具特色的农业大国,其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对世界农产品供需具有影响。本文从贸易规模、贸易产品结构及市场分布3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4个金砖国家近10年的农产品贸易特征。结果表明,金砖各国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各有特色、互补性强,进口来源地稳定,出口市场广泛,金砖国家具有广阔的农业合作空间,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将保持良好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林  李岳云  
近年来,中国积极筹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加强了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双方都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合作的领域之一。中国的农产品和东盟相比较有无竞争优势,双方合作的潜力如何等问题都备受关注。本文首先计算了中国和东盟及其主要国家农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和互补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以互补性为主。继而本文分析了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整体上比较优势的变化,本文认为中国应该加强与东盟在此类产品的经贸合作,以解决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源约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蔚  
自2009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启动以来,中国与巴西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农产品互补性和市场优势逐步显现。目前中国已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但双方农业合作面临许多挑战,本文从产品结构、产业内贸易、农产品比较优势等方面分析中巴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状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机遇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海华  
本文通过引入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三大指标,对中国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测算发现,在中日、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上升,但在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下降。中日、中韩之间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俄之间则不具有贸易互补性。然而,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而言,中日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正在逐渐增强,而中韩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却在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出口至日本、韩国的那些不具有贸易互补性却有着紧密贸易联系的农产品,面临着第三方市场的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