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1)
- 2023(5687)
- 2022(4751)
- 2021(4658)
- 2020(3928)
- 2019(9223)
- 2018(8932)
- 2017(17054)
- 2016(8787)
- 2015(10302)
- 2014(9988)
- 2013(10163)
- 2012(9714)
- 2011(9066)
- 2010(9098)
- 2009(8442)
- 2008(8478)
- 2007(7381)
- 2006(6526)
- 2005(6148)
- 学科
- 济(45323)
- 经济(45296)
- 管理(21808)
- 业(21217)
- 贸(20359)
- 贸易(20348)
- 方法(20217)
- 易(19833)
- 数学(18259)
- 数学方法(18197)
- 企(15753)
- 企业(15753)
- 中国(14709)
- 关系(10221)
- 农(10023)
- 财(10003)
- 出(8823)
- 制(8275)
- 口(7505)
- 出口(7503)
- 出口贸易(7502)
- 融(7099)
- 金融(7098)
- 银(6894)
- 银行(6888)
- 体(6830)
- 业经(6827)
- 行(6742)
- 地方(6533)
- 对外(6303)
- 机构
- 大学(134752)
- 学院(131991)
- 济(71407)
- 经济(70466)
- 研究(53696)
- 管理(47536)
- 中国(41478)
- 理学(40538)
- 理学院(40120)
- 管理学(39726)
- 管理学院(39494)
- 财(29426)
- 京(28789)
- 科学(27254)
- 所(27138)
- 研究所(24664)
- 经济学(23973)
- 财经(23904)
- 中心(22243)
- 经(22096)
- 经济学院(21747)
- 农(19732)
- 北京(19191)
- 院(19171)
- 贸(18105)
- 财经大学(17950)
- 江(17365)
- 科学院(16597)
- 业大(15625)
- 范(15572)
- 基金
- 项目(83959)
- 科学(66717)
- 基金(63971)
- 研究(63272)
- 家(56063)
- 国家(55657)
- 科学基金(46422)
- 社会(42941)
- 社会科(40946)
- 社会科学(40938)
- 基金项目(32415)
- 教育(28696)
- 省(27844)
- 资助(27695)
- 自然(27594)
- 自然科(27008)
- 自然科学(27000)
- 自然科学基金(26596)
- 划(25151)
- 编号(23747)
- 部(21551)
- 中国(21095)
- 成果(20066)
- 国家社会(19507)
- 重点(19249)
- 教育部(18856)
- 发(18737)
- 人文(17349)
- 创(17318)
- 性(16921)
共检索到208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闫世刚 孙婧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拉美国家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合作不断深化、机制逐步完善。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出席第六届金砖峰会期间,在与巴西、阿根廷等第16位拉美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正式会晤之际,宣布成立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论坛,并提出"1+3+6"务实合作框架。2015年1月,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宇馨
BEC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与东亚国家的中间品贸易在其贸易总量中的占比日渐升高,中国成为东亚生产网络的核心,美国则成为制成品的重要输出地。然而,TIVA指数表明中国出口产品国内含量较少,一直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生产环节,劳动力优势不断丧失、欧美国家制造业回归和价值链重整、东亚国家的崛起、TPP谈判等使得中国"亚洲工厂"的地位受到挑战。中国应该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继续提高自身对外资的吸引力,并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和区域经济合作等方式维护和巩固自身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地位。
关键词:
中间品贸易 价值链 东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丁杰
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中日贸易投资合作日益多元化,日本对华投资加快回升,中国对日跨境电商、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经济模式投资增多。并且,两国产业链相互融合日益加深,逐步由日本在上端、中国在中低端的垂直分工,向更为平衡的水平式分工发展。然而,当前中日贸易投资合作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投资运营成本高、企业营商环境差等一系列挑战。为此,本文旨在深入剖析中日贸易投资合作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以寻求进一步扩展合作的策略。
关键词:
中日贸易 投资合作 机遇挑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永中 周伊敏
油气是中美贸易投资合作一个潜在的新兴领域,也是可以缓解中美贸易差额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中美油气贸易规模尚小,在双边贸易中的份额几乎可忽略不计,但双方油气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削减双边贸易差额上有望发挥辅助作用。深化油气贸易投资合作,既有助于促进中国油气进口渠道多元化,降低进口成本,又有利于美国扩大油气出口,减少贸易逆差,创造就业机会,巩固能源优势。然而,中美政经关系紧张、贸易冲突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美国油气基础设施短缺阻碍了双方油气合作。中国既要从缩减双方贸易差额的角度,扩大双方油气贸易的规模,又要着眼于拓展油气进口渠道和提升能源话语权的视角,深化双方在油气投资、金融和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关键词:
油气 贸易和投资 状况 潜力 挑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丽红
经过数十年的改革与调整,拉美国家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全球贸易和投资目的地。如果说十年前拉美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是无进口配额的限制,而如今的拉美地区最具魅力之处莫过于区域经济的高增长率与日趋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对于贸易商和投资者来说,拉美地区已成为一个充满商机的市场和资产配置战略目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金中夏
中国对世界经贸影响力的上升引发全球权力与规则的调整,美国引领的一系列区域自贸谈判及其新的规则使中国面临挑战。应以全球意识、开放视角和前瞻性眼光看待中国的利益,做国际规则制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管理好战略性风险。
关键词:
中国 全球贸易 规则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宏兵 张少华
当前,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背景下,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为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从主要合作领域看,数字基础设施合作有助于促进创新发展,加快贸易动能转换,并能有效弥合世界数字鸿沟,降低贸易成本;数字贸易合作通过优化贸易结构、变革贸易方式等路径扩展贸易边界,增强贸易竞争新优势;数字治理合作对于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加快形成制度型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全球数字鸿沟、基础设施薄弱、地缘政治摩擦与数字治理碎片化等现实挑战。为此,我国应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和数字人才培育投入,发挥“数字丝绸之路”引领作用,加强区域性数字合作,全方位推动贸易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合作机制与方式,主动参与全球数字治理,探索以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廖云倩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与应用国,化肥对我国粮食稳定供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5年来,我国化肥对外贸易量有所下滑,进出口顺差规模巨大,氮肥、磷肥主要对外出口,钾肥依靠进口。在RCEP协议实施的新环境下,我国还面临着生产成本增加,国际竞争力减弱;国内政策优惠减少,环境监管严格;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市场依赖性强的挑战。我国应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落实出口鼓励政策,建设透明监管环境;加强海外洽谈,积极应对政策性风险;促进“一带一路”合作,提升中国化肥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
RCEP 化肥 对外贸易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淼孙
借助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广,全球数字贸易得以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增速已经超过传统货物贸易及服务贸易,成为世界贸易发展新动能。我国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加深,贸易服务性更强,因此我国数字贸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数字贸易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经营模式以及国际间的冲突摩擦,又致使其面临诸多发展挑战,由此提出从内部制度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同时进行改进与完善,进而推动我国数字贸易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晓明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影响究竟有多大?已显现的影响、潜在的影响、近期影响、远期影响究竟为何?至今众说不一。本文旨在利用最新资料,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分析论述。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最主要表现及对外界形成的最主要冲击力量一个是各国货币贬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响应 刘玉娟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收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在数理统计和实证角度研究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与东盟贸易收支的影响,主要选取东盟中六国(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和菲律宾)为代表进行分析,运用面板资料模型得出结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高(即人民币升值),会缩小我国贸易收支顺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中国与东盟六国的贸易收支产生国别效应。对中国而言,在努力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兼顾国家发展战略,可采取的措施有完善汇率政策、对贸易政策的调整和对产业政策的调整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夏融冰 尹政平
贸易增长方式变革、数字保护主义升级和数字发展鸿沟加深要求提升全球数字贸易治理能力、加强数字贸易规则合作。亚太地区经济体数字经济基础牢固、规则合作需求较为迫切,但由于地区经济体在数字贸易自由化雄心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且大国博弈使地区贸易问题日趋政治化,客观上增加了数字贸易规则合作的难度。目前,亚太经济体通过参与超级区域贸易协定和区域数字经济/贸易协议两种路径积极开展数字贸易规则合作,初步形成区域数字贸易治理合作范例与典型模板。中国应从补齐数字贸易发展短板、完善数字贸易国内规则、深化区域数字经贸合作、积极参与区域规则谈判、鼓励数字企业规则实践等方面提升参与数字贸易治理的能力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叶文楼
海湾六国石油资源极其丰富,石油出口收入的多少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我国与海湾六国的贸易往来始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90年代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本文在介绍海湾六国的经济状况、我国与海湾六国经贸关系的基础上,对双边经贸关系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国 海湾六国 经济贸易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金龙 赵明哲
CAFTA的建立是我国构建FTA战略的重要一环,它的实施对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1993—2012年中国大陆与其116个贸易伙伴国20年间的贸易数据,运用双重倍差分析法,对CAFTA的贸易效应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显示:CAFTA对我国与东盟六国间的双边商品贸易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CAFTA的实施使得中国对东盟6个国家的年平均出口量增加了18%~42%,同时令中国从东盟六国的进口年平均增加31%~62%。这一研究结论既证实了实施CAFTA带来的良好经济效应,又为深化CAFTA合作、打造CAFTA"升级版"提供了现实支撑。
关键词:
CAFTA 东盟六国 贸易效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1949年12月16日,缅甸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8日,中缅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缅甸成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之一。1988年,缅甸军政府上台,西方国家纷纷对缅甸实施经济制裁,中缅两国关系继续保持友好发展,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加深,有力地推动了两国关系全面、快速发展。25年来,中缅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