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0)
2023(14070)
2022(12149)
2021(11642)
2020(9740)
2019(22681)
2018(22369)
2017(42913)
2016(23383)
2015(26513)
2014(26506)
2013(26234)
2012(24112)
2011(21909)
2010(21626)
2009(20113)
2008(19768)
2007(17039)
2006(14978)
2005(13538)
作者
(66796)
(55514)
(55036)
(52415)
(35478)
(26450)
(24953)
(21788)
(21126)
(19771)
(18918)
(18868)
(17676)
(17620)
(17204)
(17073)
(16513)
(16313)
(15826)
(15734)
(13882)
(13581)
(13142)
(12554)
(12364)
(12290)
(12279)
(12106)
(11139)
(10887)
学科
(93746)
经济(93608)
管理(69638)
(63697)
(53362)
企业(53362)
方法(42746)
数学(37105)
数学方法(36699)
中国(27050)
(25429)
(24041)
(21286)
业经(20568)
(20145)
(19044)
贸易(19034)
(18603)
地方(16464)
农业(15599)
(15499)
银行(15458)
(15326)
财务(15256)
财务管理(15223)
(15151)
环境(15100)
(14809)
金融(14806)
(14775)
机构
大学(337841)
学院(331820)
(138813)
经济(136039)
管理(131495)
研究(115959)
理学(113951)
理学院(112632)
管理学(110897)
管理学院(110276)
中国(87370)
(72696)
科学(69527)
(64444)
(57915)
研究所(52798)
财经(51434)
中心(51130)
(50684)
业大(47740)
(46906)
北京(46652)
(46481)
(43423)
师范(43031)
经济学(42689)
(42055)
农业(39688)
财经大学(38433)
经济学院(38367)
基金
项目(227410)
科学(179415)
研究(167449)
基金(167168)
(145768)
国家(144631)
科学基金(123801)
社会(106921)
社会科(101361)
社会科学(101338)
基金项目(88419)
(85003)
自然(79513)
自然科(77632)
自然科学(77615)
自然科学基金(76236)
教育(76089)
(72754)
资助(69150)
编号(66885)
成果(55442)
(51759)
重点(50777)
(47772)
(46912)
课题(46039)
教育部(44701)
国家社会(44667)
(44251)
创新(43921)
期刊
(150063)
经济(150063)
研究(102498)
中国(63471)
学报(51743)
科学(48775)
管理(48737)
(48569)
(45967)
大学(39617)
学学(37108)
教育(35677)
农业(32040)
(28622)
金融(28622)
技术(26971)
财经(25463)
经济研究(24348)
业经(22210)
(21715)
问题(19670)
图书(16966)
(16931)
(16663)
理论(16452)
科技(15717)
技术经济(15578)
世界(15497)
(14789)
实践(14742)
共检索到489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亚峰  何丽敏  闫文军  
地理标志的运用是促进乡村发展的有效工具。通过比较意大利与我国的地理标志制度,并从制度框架、运行体系和运行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意大利保护地理标志的专门立法模式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运行,而我国的混合模式更倾向于"自上而下"的方式。尽管我国地理标志注册数量近年来增长较快,但其潜在价值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为充分激发地理标志的作用,需进一步拓宽地理标志产品的推广形式,加强部门合作,加强地理标志领域的监督执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志花  宋林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国华  
日本自2015年6月正式实施《地理标志法》,标志着日本对地理标志的保护进入了相关法与专门法并存的混合保护模式,保护制度更趋完善。日本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构建充分借鉴了欧盟等先行国家的经验,具有与他国相似的特征,但在保护水平、一般名称的处理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日本意欲借助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化解贸易自由化和振兴农村经济的双重压力。中国作为地理标志资源大国,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以地理标志为抓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塑造力度,提升出口农产品的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悦娟  孔祥军  
一、引言地理标志(Geographic Indication)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的一项专门的知识产权,系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特定地方的地理名称,又将该名称用于指示一项产品,且该产品的质量特征完全或主要取决于该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文背景等因素。1政府规制(Government Regulation)也称为政府监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金多才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将地理标志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明确要求各成员予以保护。由于我国现行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完善我国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势在必行。在完善我国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过程中,应从以下三种方案中选择其一:撤销或者废止《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制定专门的地理标志保护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完善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黎  孔令梅  
葡萄酒的质量及其风格与原产地的地质人文特色密不可分,尤其是鉴于葡萄酒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因此各葡萄酒生产大国都相当重视对葡萄酒地理标志的保护。我国具有生产葡萄酒的天然地理优势,加强对我国葡萄酒的地理标志保护,对规范我国葡萄酒业较为混乱的现状,提高行业竞争力意义深远。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保护模式的介绍,分析各种模式的利弊,并针对我国的保护现状提出政策意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冯忠泽  盛松华  张梦飞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鹏祥  李晓丹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种重要的涉农知识产权,国际社会对农产品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里斯本协定》、《TRIPS协定》等国际多边条约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具有深远的影响。世界上目前形成了以法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的3种典型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模式,中国应明确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主体,并设专门法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保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全永波  奚安娜  熊良敏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重大制度变革。文章认为,海水产品作为农产品的一种类型也理应得到同样保护。目前,由于海水产品的特殊性质以及我国地理标志法律制度的缺陷,海水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存在一定难度,需要从制度和实践层面加以完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志刚  周宁馨  姚冰  
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度诞生于欧洲,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而日臻完善。文章从欧盟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特点着手,探究其运行机制并归纳总结出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思  杨敬华  侯丽薇  任爱胜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打造地域特色优势品牌、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促进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手段,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地理标志最早起源于欧洲,欧盟在产地保护、生产工艺、质量提升、品牌打造、监督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很好的模式,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对欧盟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制度进行分析,研究其特点,对完善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欧盟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产生发展、政策法规、基本特点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加强中欧农产品地理标志交流合作提出了框架性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安怀  寇文煜  
截止到2002年,日本已超过美国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第一对象国,进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在我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与日本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发生。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领域就是农产品,尤其是在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上,这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继续扩大向日本出口农产品的重要瓶颈和贸易壁垒。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琼  
地理标志农产品贸易对一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具有重要影响。从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情况、出口额及贸易区域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了欧盟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情况,进而研究了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强化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贸易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元春  高芳  张梦飞  宋敏  
《地理标志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保证地理标志的正确使用,从而达到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调整地理标志产区内外生产者之间的法律关系。调整产区内部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依靠质量控制制度。中国学者对欧盟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制度的认识和研究相对不足。本文将在阐述地理标志质量控制制度合理性及一般原则基础上,系统分析欧盟、法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制度的构成及具体规则,并结合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制度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洋滈  
积极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对保护和挖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潜力、提升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涉农地理标志对于传承地域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构建高效现代化农业产业也具有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化运营不足、商标品牌意识不强,导致现阶段我国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方面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