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10)
2023(11952)
2022(9861)
2021(9146)
2020(7950)
2019(18434)
2018(18043)
2017(34557)
2016(18712)
2015(21284)
2014(21200)
2013(21574)
2012(20101)
2011(18178)
2010(18241)
2009(17500)
2008(17879)
2007(16142)
2006(14012)
2005(12987)
作者
(54914)
(46102)
(45988)
(44002)
(29548)
(22008)
(20926)
(17993)
(17351)
(16395)
(15861)
(15386)
(15083)
(14535)
(14512)
(14204)
(13794)
(13704)
(13387)
(13346)
(11403)
(11396)
(11202)
(10502)
(10396)
(10395)
(10267)
(10165)
(9356)
(9176)
学科
(91646)
经济(91551)
(81780)
(73135)
企业(73135)
管理(67383)
方法(42641)
数学(34197)
数学方法(34006)
(28480)
(28089)
业经(27835)
中国(23614)
(20263)
财务(20247)
财务管理(20220)
农业(20035)
企业财务(19113)
(18793)
贸易(18781)
(18318)
(18078)
技术(17323)
(16569)
(15207)
(14942)
地方(14427)
理论(13942)
(13766)
(13530)
机构
学院(284215)
大学(282122)
(130785)
经济(128658)
管理(113787)
理学(97623)
理学院(96643)
研究(96034)
管理学(95504)
管理学院(94956)
中国(77084)
(59348)
(59003)
科学(55445)
(49714)
(48884)
财经(47244)
研究所(44096)
中心(43382)
(43213)
(43025)
经济学(40898)
业大(40070)
农业(39339)
北京(37871)
经济学院(37099)
财经大学(34782)
(33807)
(32986)
(32972)
基金
项目(180968)
科学(144410)
基金(134565)
研究(133137)
(116328)
国家(115340)
科学基金(99819)
社会(87852)
社会科(83429)
社会科学(83408)
基金项目(70791)
(69132)
自然(63065)
自然科(61662)
自然科学(61643)
自然科学基金(60669)
教育(59381)
(57545)
资助(55172)
编号(52081)
(41690)
成果(41395)
重点(40539)
(40265)
(39785)
(39749)
国家社会(37251)
创新(36915)
教育部(35942)
课题(35214)
期刊
(146210)
经济(146210)
研究(84686)
中国(52295)
(49022)
(46111)
管理(45118)
学报(40030)
科学(39739)
农业(31579)
大学(30659)
学学(29178)
(26789)
金融(26789)
技术(25126)
财经(24535)
业经(24322)
经济研究(23750)
(21305)
教育(20818)
(20343)
问题(19624)
(17838)
技术经济(17718)
世界(16595)
国际(15488)
现代(13811)
商业(13801)
统计(13674)
财会(13284)
共检索到426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丽红  
中国和巴西同为发展中国家,都是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其钢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本文从产能、出口能力、产业集中度、生产成本、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六个方面对中国和巴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张德进  王全意  
我国虽然连续六年是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但同时钢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同钢铁强国相比,我国钢铁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由此造成了钢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差。本文选取四种竞争力比较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及相对贸易优势指数(RTA)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钢铁的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瑶  李浩妍  
近两年国际钢铁贸易摩擦迭起的主要原因在于:世界钢铁市场处于持续饱和状况;主要钢铁生产国产业 调整进展不一,相对竞争力发生变化;主要钢铁生产国生产率差异仍然较大。面临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钢铁市场, 我国必须从产品结构、规模经济两个方面提高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忠生  许榛铄  
通过构建财务标准显示性竞争力指标(FNRCA)对中国7个主要钢材生产区域各类财务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近年来中国钢铁业金融支持政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华东、华北地区钢材产品价值较高,但是在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方面竞争力较弱;西北、西南则相反;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各方面财务竞争力均较弱。同时,目前中国的钢铁业金融支持政策也未关注财务竞争力差异问题。因此,提出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以及引入资金时要综合考虑负债水平和盈利能力的金融支持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耿晔强  
本文运用相对贸易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中国和巴西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并通过市场占有率和排名、贸易强度指数、贸易相似度指数对巴西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及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巴西农产品相对贸易优势明显;中巴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两国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近年来,巴西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表现强劲,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二,同时,巴西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开发程度也较高;在中国市场上,巴西面对来自美国、新西兰、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等农产品出口大国的有力挑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二明  高怀  
提出企业竞争力差异的根源是基于企业的技术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机结合基础之上的企业动态能力运用效果不同的观点,建立了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决定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针对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根据企业价值创造的效率和有效性分析评价了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竞争力及其动态演变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帆  朱博雅  
文章构建了基于资源禀赋、规模实力、生产能力、经营发展能力等方面的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运用区间数模糊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并以18家钢铁上市公司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雪  
本文通过与世界糖业最发达国家巴西进行比较 ,探讨了如何认清中国糖业在世界糖业中的地位 ,找出不足 ,发挥比较优势 ,增强我国食糖竞争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旭骞  
介绍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和衡量指标,对我国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波特理论,提出了提升我国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荣   芮静  
本文从国内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入手,深入地剖析了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弱势表现,指出物流对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企业成本的高低,而且决定了企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更决定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进行了建立一体化物流管理模式、提升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思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施若  
发展低碳经济、节约使用能源,对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能源消费在后石油时代的必然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从钢铁企业低碳竞争力内涵,从钢铁企业培育和提升低碳竞争力的系统结构视角,构建钢铁企业低碳竞争力理论构架。其次通过对宝钢有限公司和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低碳技术创新、低碳管理优化和增加资金投入三方面可以提升当前我国钢铁企业的低碳竞争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何维达  万学军  武雅斌  
本文基于策略能力观的视角,建立了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三双模型"分析体系。重点从国民福利与产业利润、前向竞争力与后向竞争力、比较势力与比较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的现状。研究表明,从中国钢铁产业的前向竞争力来看,与发达国家钢铁产业及前向产业相比,虽然在产业规模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整体势力与效率方面都居于劣势,最主要的是比较效率偏低;从中国钢铁产业的后向竞争力来看,竞争力不足既有比较势力偏弱的原因也有比较效率偏低的原因,并以比较势力偏弱为主。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对提高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取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学忠  
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市场集中度指数等指标对中国和巴西的可食用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国畜牧业的几点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范莉莉  江玉国  
通过对钢铁企业现状的描述和经典文献的研究,构建了钢铁企业的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熵值法的评价模型,在搜集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该模型计算了各指标的信息熵、效用值、权重;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样本企业的低碳竞争力水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江涛  
我国虽然是钢铁大国,但同世界上先进的产钢国相比,离钢铁强国的目标还相差很远。因此,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甚至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通过实现技术跨越提升我国钢铁企业技术竞争力,建议采取的对策:改革科技进步体制和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措施,出台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管理跨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