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3)
- 2023(15853)
- 2022(13235)
- 2021(12288)
- 2020(10208)
- 2019(23394)
- 2018(22690)
- 2017(42822)
- 2016(22912)
- 2015(25858)
- 2014(25472)
- 2013(24926)
- 2012(23496)
- 2011(21480)
- 2010(21857)
- 2009(20484)
- 2008(19516)
- 2007(17203)
- 2006(15405)
- 2005(14406)
- 学科
- 济(100153)
- 经济(100043)
- 管理(60599)
- 业(56462)
- 企(44858)
- 企业(44858)
- 方法(38020)
- 中国(37285)
- 数学(33259)
- 数学方法(32786)
- 融(29268)
- 金融(29261)
- 银(27262)
- 银行(27230)
- 行(26508)
- 农(26127)
- 地方(25500)
- 财(25056)
- 业经(21879)
- 制(21821)
- 贸(21155)
- 贸易(21133)
- 易(20572)
- 学(19213)
- 农业(17497)
- 理论(15712)
- 体(15458)
- 环境(14791)
- 发(14659)
- 技术(14050)
- 机构
- 大学(319191)
- 学院(318401)
- 济(140080)
- 经济(137369)
- 研究(120712)
- 管理(115851)
- 中国(98276)
- 理学(97913)
- 理学院(96766)
- 管理学(94957)
- 管理学院(94356)
- 京(69971)
- 科学(69938)
- 财(66622)
- 所(61584)
- 研究所(55500)
- 中心(55154)
- 农(53490)
- 财经(51348)
- 江(48166)
- 经(46843)
- 北京(45520)
- 经济学(44795)
- 院(43939)
- 业大(43788)
- 范(42624)
- 师范(42167)
- 农业(41536)
- 经济学院(40223)
- 州(39228)
- 基金
- 项目(207549)
- 科学(163642)
- 研究(154316)
- 基金(150860)
- 家(132272)
- 国家(131204)
- 科学基金(110946)
- 社会(99563)
- 社会科(94627)
- 社会科学(94608)
- 省(79531)
- 基金项目(77210)
- 教育(70296)
- 自然(68307)
- 划(67773)
- 自然科(66847)
- 自然科学(66828)
- 自然科学基金(65637)
- 资助(63147)
- 编号(60816)
- 成果(51491)
- 发(49551)
- 重点(47570)
- 部(46486)
- 课题(44431)
- 创(43507)
- 国家社会(42563)
- 创新(40780)
- 发展(40259)
- 教育部(40042)
- 期刊
- 济(158721)
- 经济(158721)
- 研究(105070)
- 中国(73618)
- 农(50127)
- 财(50029)
- 学报(49991)
- 科学(46199)
- 管理(45573)
- 融(45383)
- 金融(45383)
- 教育(38791)
- 大学(38512)
- 学学(36006)
- 农业(33745)
- 经济研究(27654)
- 技术(27406)
- 财经(25936)
- 业经(24585)
- 经(22528)
- 问题(20732)
- 贸(20198)
- 国际(19644)
- 业(18736)
- 世界(17719)
- 统计(16390)
- 技术经济(15201)
- 策(14630)
- 科技(14069)
- 坛(14061)
共检索到513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宏源
2006年12月26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与开放战略再探索”理论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隆重召开,来自上海市及长三角其他城市的80余位世界经济研究领域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在对外开放新阶段如何提升中国开放战略、优化开放政策等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为反映本次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本刊特将与会专家的发言要点整理并予以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微亮
主权财富基金崛起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提供了一条途径。主权财富基金的多元化资产配置要求经济体在全球的相对地位决定其货币的国际地位和权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戴相龙
国际金融体系主要是由国际货币、跨国金融企业集团、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重大问题协调机制等构成。国际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金融全球化,服务于全球经济的交流和合作,维护全球金融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可以称为现代全球经济的核心。正确认识国际金融体系和各个组成部分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各类企业和各种基金,其中包括全国社保基金,参与国际金融交流和投资合作,会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远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显示了金融风险累积、爆发和传导机制的新特征,表明国际金融体系正在变化。完善国际金融体系是治理金融风险的前提。本文在归纳国际金融体系演变及其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当代国际金融体系应当关注美元地位不稳、金融集中化、金融活跃和风险并行等方面;并重点分析了储备货币安排、宏观政策管理、金融市场风险等方面的前景。最后,对完善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积极发挥作用提出了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理查德·N·库珀 陈晋 蔡剑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鹏 魏蓉蓉 甘静
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发展,使国际社会清晰认识到世界金融动荡的根源在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这同时也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桎梏。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应充分利用世界大多数国家强烈呼吁改革当前金融体系,化危为机,改变在现行金融体系下的困境,通过必要的策略性选择,实现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成功破局。
关键词:
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 金融危机 困局 破局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本文分析了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远虑与近忧:远虑即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中长期政策取向,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平台、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两轮驱动、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等九个方面的政策建议;近忧则是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当务之急,认为近期保持主要货币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加强对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和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平衡三个方面尤为重要。
关键词:
国际金融体系 改革 政策取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石建勋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贸易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环境的逐步改善,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条件正在不断成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ROGERS John
“去美元化”逐渐成为当前世界的重要现象。理解国际金融体系的主要特征、美国的货币政策、美元的主导地位,有助于理解“去美元化”现象,进而认识并应对其可能的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讨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最近收紧政策的背景以及未来几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前景,分析了美元主导地位的构成,进而讨论了全球“去美元化”的前景。本文为ROGERS John教授2023年6月17日在成都举行的中国西部国际金融峰会上的演讲,本刊编译此文,以飨读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菲
1999年3月19日至20日,《金融研究》编辑部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上海财大联合举办了“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秩序”的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近百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以飨读者。一、现行国际全融体系的缺陷专家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段炳德
我们观察到,金融危机中的一些矛盾现象,现有观点难以解释,比如美国金融危机之前的低物价和房产泡沫,比如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以及国际货币政策的制度紊乱,等等。因此我们试图在批评现有观点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树青
对微型金融机构的专业化评级是最近十几年来的新兴事物。国际经验表明,我国新型小微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对其进行评级的有效体制和机制。微型金融机构评级对于我国小微金融机构发展,特别是潜在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中的独立外部评级具有独特作用。同时,评级数据库的建立是有效评级的基本核心问题,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
关键词:
微型金融机构 小额贷款公司 专业评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谢晓光 周帅
在中国新一届政府进行外交大战略布局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上强调建设包容性国际金融体系,这对迟滞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需要对货币权力、国家间货币关系的演变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通过国际货币权力的结构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中国金融外交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演变,为中国将国家实力转化成货币权力及建设包容性国际金融体系带来有益的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宝玲
在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之下,以强势国家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正逐渐变化,对国际金融安全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带来深远影响,我国的和平崛起进程与国际金融安全机制构建也具有密切关联。本文通过分析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强势国家主导的现状与国际金融安全机制构建的关系,从我国自身情况出发,以"中美贸易冲突"等为切入点,分析目前强权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对国际金融安全机制构建的影响,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构建国际金融安全机制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国际秩序主导国 国际金融安全 贸易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