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9)
- 2023(8321)
- 2022(6848)
- 2021(6246)
- 2020(5053)
- 2019(11541)
- 2018(11148)
- 2017(20935)
- 2016(10535)
- 2015(12234)
- 2014(11862)
- 2013(11939)
- 2012(11499)
- 2011(10906)
- 2010(10845)
- 2009(10327)
- 2008(9927)
- 2007(8519)
- 2006(8038)
- 2005(7609)
- 学科
- 济(74112)
- 经济(74050)
- 管理(27156)
- 业(23949)
- 方法(23599)
- 数学(21496)
- 数学方法(21421)
- 中国(20106)
- 地方(17906)
- 企(17741)
- 企业(17741)
- 农(13507)
- 地方经济(13074)
- 贸(12672)
- 贸易(12664)
- 易(12289)
- 业经(11907)
- 学(11411)
- 制(10037)
- 融(10018)
- 金融(10018)
- 环境(9858)
- 财(9800)
- 银(9128)
- 银行(9125)
- 发(9017)
- 农业(9002)
- 行(8985)
- 关系(8717)
- 体(8102)
- 机构
- 大学(168153)
- 学院(163629)
- 济(90918)
- 经济(89710)
- 研究(67879)
- 管理(59566)
- 中国(52303)
- 理学(50514)
- 理学院(49907)
- 管理学(49428)
- 管理学院(49097)
- 财(37444)
- 京(35776)
- 科学(35042)
- 所(33529)
- 经济学(31318)
- 研究所(30300)
- 财经(30118)
- 中心(28537)
- 经济学院(27994)
- 经(27672)
- 北京(23737)
- 院(23682)
- 江(22584)
- 财经大学(22446)
- 农(21742)
- 范(21363)
- 师范(21252)
- 科学院(20938)
- 研究中心(19586)
- 基金
- 项目(103986)
- 科学(84072)
- 基金(80213)
- 研究(77917)
- 家(70517)
- 国家(69609)
- 科学基金(58915)
- 社会(55986)
- 社会科(53367)
- 社会科学(53355)
- 基金项目(40706)
- 省(35563)
- 教育(33897)
- 自然(33647)
- 资助(33136)
- 自然科(32870)
- 自然科学(32860)
- 自然科学基金(32326)
- 划(31053)
- 编号(27482)
- 国家社会(25748)
- 部(25287)
- 发(24667)
- 中国(24237)
- 重点(23808)
- 成果(23216)
- 教育部(22416)
- 发展(21231)
- 创(21211)
- 人文(21141)
共检索到266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超泽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走向,过去以中央计划体制为一方,以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为另一方的旧格局发生了变化。1958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迄今方兴未艾,一个更大规模的欧洲统一市场正在建成。美国同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加强合作,正积极筹建“美洲自由贸易区”。日本也积极寻求同亚太地区各国的经济合作,力求组建“环日本海经济圈”。国际上有些经济学家预言:到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以美国、日本、西欧三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超泽
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已引起中国大陆经济理论界和经济战略制订者的普遍关注。中共中央也作出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进入90年代以来,大陆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架构已趋明朗: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国际经济环境,按照加强经济联系和打通对外通道的崭新思路,从较大范围和各自不同特点出发,对大陆区域和周边国家(地区)的经济协作加以规划,从而形成沿海、沿边,多元性、多层次、全方位的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开放网络和国民经济的有机系统,以整体协调参与国际竞争,迎接世界经济区域化的挑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永利 鲁晓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福长 胡志丁 王学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和印度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崛起,对地区乃至全球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印共同周边国家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度"东向战略"的交汇区与重叠区,对中印地缘经济地位提升和中印地缘经济权力空间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家间相互依存理论,构建地缘经济权力模型,解析中印与周边国家的地缘经济权力时空演化格局。结果表明:(1)周边国家均未出现为中印负向敏感区和负向脆弱区,周边国家对中印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国、印度的敏感区和脆弱区整体表现出明显连贯性和持续性,个别年份存在差异。(2)中国与印度对共同周边国家的地缘经济权力均呈上升趋势,中国和印度都成为周边国家地缘经济的重要辐射源,呈现中心—外围的区域扩散趋势。(3)印度对周边国家地缘经济权力弱于中国。(4)中国与印度对周边地缘环境的构建和选择各有侧重,中国深入影响东南亚、中亚,印度则将南亚视为"自家后花园",以缅甸、斯里兰卡为代表的地缘战略区则成为中、印双方地缘经济权力对抗的"前沿阵地"。(5)战略层面上的大国零和博弈,中印双方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彼此把对方看作地缘政治博弈的假想敌,中国、印度地缘经济权力之争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6)敏感性、脆弱性、地缘经济权力均存在一定的国别集聚性和区域差异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志刚
近些年来,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能源与贸易发展较快,但随着能源与贸易合作的深化,一系列不利于双方在能源与贸易领域互联互通的问题开始出现,严重制约了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中国(新疆)必须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发挥主导作用,同周边国家合作解决相关问题,为进一步发展能源与贸易互联互通、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和在上海合作组织内部和中亚地区更好地发挥建设性作用争取更为有利的地位。研究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能源与贸易的互联互通战略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侯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海波
1995—2010年的16年,将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期,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又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宏伟战略目标的第二步目标、开始向第三步目标迈进的时期。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这16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选择是国人关注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胜今 于潇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是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因此,21世纪初期,我国将在目前良好周边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联友
90年代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集团化浪潮的推动下,在世界经济日益繁荣和全球贸易持续增长的促进下,中国同世界各国,其中包括同东北亚地区周边5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蒙古)的经贸合作关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如何进一步发展东北亚地区6国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如何加速推进该地区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们关注的课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经伟 文淑惠 杜洪燕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动关系,运用Multilevel P2模型分析国家之间的经济互动,从组织结构层次和个体层次探讨国家间经济联系形成的机制。研究发现: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促进经济联动的基础,区域内部的贸易与投资等能够加速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资本存量、产业结构等因素具有提供者效应,劳动力、基础设施等因素具有接受者效应,都能够增加国家之间的经济联动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丽蔷,张晓明
东北亚周边国家中的韩国、日本、俄罗斯、朝鲜是吉林省重要的海外市场 ,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不仅在吉林省对外关系中占重要地位 ,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吉林省的经济建设。几年来 ,吉林省与周边国家的贸易、直接投资、劳务合作获得了很大发展 ,但仍存在着如贸易发展波动大、经贸合作方式层次浅、低水平、外商投资规模小、投资偏离主导产业等问题。为此 ,必须在加强贸工结合、完善外商投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采取有利措施 ,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 ,从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关键词:
吉林省 周边国家 经贸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魏浩 杨明明
增加自周边国家进口是国家提出的重要工作,也是中国践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具体实践。中国增加自周边国家进口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有利于为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中国动能”。但是,中国和周边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贸合作程度总体不高、部分周边国家地缘政治风险较高、沿边地区边民互市贸易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制约了中国增加自周边国家进口。因此,中国政府要加快沿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周边国家建设基础设施提供支持;加快与周边国家签署自贸协定,调动周边国家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共建;大力发展沿边地区的边民互市贸易,积极探索建立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进口风险预警防范机制,保障自周边国家进口的稳定性;积极宣传周边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强同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礼茂 方叶兵
本文在分别对我国重点资源的供需格局和利用周边国家资源现状的研究后,认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在资源供需和资源安全上的竞争与合作主要表现在油气资源上。因此,以油气为例,将周边国家分为:高度依赖石油的国家或地区,石油供需平衡或少量进出口的国家或地区和大量出口石油的国家和地区三种类型。认为对中国利用境外资源构成挑战的国家便是第一种类型的国家。彼此的竞争主要在油气管线走向、境外开采权、油气运输线安全保障等领域。但是双方有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基础,如可以在战略石油储备的运营和管理,能源效益的改善,打击恐怖主义对石油运输通道的袭击等方面进行合作。
关键词:
周边国家 资源安全 竞争 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