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4)
2023(13071)
2022(11010)
2021(10220)
2020(8239)
2019(18991)
2018(18945)
2017(35713)
2016(19199)
2015(21578)
2014(21761)
2013(21457)
2012(20641)
2011(19258)
2010(19788)
2009(18389)
2008(18263)
2007(16297)
2006(15386)
2005(14561)
作者
(54987)
(45782)
(45717)
(43914)
(29966)
(21952)
(20833)
(17731)
(17705)
(16546)
(16152)
(15250)
(15119)
(15097)
(14855)
(14244)
(13706)
(13379)
(13164)
(12816)
(12114)
(11223)
(11089)
(10756)
(10413)
(10380)
(10186)
(10029)
(9359)
(9168)
学科
(102180)
经济(102080)
管理(49752)
(46024)
(34719)
企业(34719)
中国(32099)
方法(31396)
数学(27724)
数学方法(27473)
地方(27198)
(25401)
业经(20730)
(20279)
(19747)
(19350)
贸易(19335)
(18738)
(17727)
银行(17712)
(17666)
金融(17666)
(17544)
(17352)
农业(16746)
地方经济(16460)
(15079)
环境(14276)
(14192)
(13864)
机构
大学(281750)
学院(280640)
(136179)
经济(133655)
研究(112015)
管理(100628)
中国(87702)
理学(83573)
理学院(82532)
管理学(81509)
管理学院(80927)
(63304)
(61851)
科学(60975)
(57178)
研究所(50915)
中心(48584)
财经(47778)
(44422)
经济学(43929)
(43412)
(42321)
北京(41293)
(39698)
(39632)
师范(39318)
经济学院(39135)
财经大学(35001)
(34829)
业大(33358)
基金
项目(169239)
科学(134236)
研究(130653)
基金(122748)
(105635)
国家(104733)
科学基金(88522)
社会(85880)
社会科(81524)
社会科学(81510)
(63049)
基金项目(61895)
教育(59402)
(53864)
资助(51807)
编号(51803)
自然(51666)
自然科(50415)
自然科学(50403)
自然科学基金(49538)
成果(45110)
(43058)
(39425)
重点(38714)
课题(38312)
国家社会(36613)
发展(36248)
(35690)
(34506)
教育部(34402)
期刊
(167890)
经济(167890)
研究(103012)
中国(67125)
(45982)
管理(41578)
(40748)
教育(36556)
科学(36491)
(36475)
金融(36475)
学报(35953)
大学(28516)
经济研究(28437)
农业(27538)
学学(26241)
财经(25238)
技术(24763)
业经(24541)
(22075)
问题(21781)
(20111)
国际(19032)
世界(18454)
技术经济(15282)
(14964)
统计(13738)
经济问题(13558)
(13360)
论坛(13360)
共检索到472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太明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执行以后,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本文对Lucas模型进行扩展得到使用居民福利变动来量化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模型,并基于中国1952—2007年的居民消费数据从波动和增长福利效应的视角分阶段定量研究改革开放政策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从波动的福利效应视角来看,改革开放后第一阶段居民福利下降,第二阶段居民福利提高,总体而言居民福利收益相当于永久地每年给每一个居民21元;从增长的福利效应视角来看,第一阶段居民福利提高,第二阶段居民福利也提高,总体而言居民福利收益相当于永久地每年给每一个居民1503元。因此,无论是从波动还是从增长的福利效应视角来看,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都是非常有效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是继续有效提高居民福利水平的重要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林毅夫  张晓山  朱玲  吕政  
继2018年6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成功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首场会议后,2018年7月24日上午,在北京湖南大厦召开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第二场学术会议——"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经济发展"。会议邀请的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研究员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朱玲研究员。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吕政研究员主持。为了呈现本次会议,本刊特刊发论坛内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经济理论研究包括纯理论研究和现实经济研究。前者是对经济理论体系的修正、改进和完善,对原有的命题或定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根据这一命题或定理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体系更为合理和完善。后者是对经济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作理论研究,对有关经济现象作出理论上的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丽娟  
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及比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对东北经济区现行制度安排及上海的经济制度变迁模式进行实证分析 ,以揭示上海经济制度变迁方式的特点及其对东北振兴的启示 ,并在此基础上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 ,提出了对东北振兴模式的设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友慧  
缅甸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福建省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林友慧一、政府着意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利于缅甸的经济发展缅甸联邦是盛产大米的亚热带国家。全国人口4千多万,共有130多个民族。1984年宣布独立,成立了缅甸联邦政府。此后的十多年里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得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简新华  叶林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采取的是粗放型、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以数量规模扩张、外延扩大、高投入、高消耗、高积累、低消费、内需推动、重工业优先、重速度、轻效益为其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趋向集约型为主、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以数量规模扩张、外延扩大、追求速度、高投入、高消耗、高积累、低消费为重要特征,并且具有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外需拉动作用显著、效率有所提高的新特征;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和优化的趋势,是要形成科学发展方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文杰  
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产业结构转变的高级阶段是现代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引致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城市数量增加和规模的提升、非农人口比重的提高极大地刺激了服务业的需求,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就业结构的转变最终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本文建立多变量的计量模型,使用Johan-son协整、ECM、VAR、IRF和方差分解等现代经济计量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服务业进行经验研究,从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变的角度考察了服务业的增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生兆欣  
改革开放后,中国比较教育学在学科制度、学术研究两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学科制度方面,恢复开设了比较教育课程,培养了800多名专业研究生,创立了专业学会和会刊,并举办了13次全国性的学术年会。学术研究硕果累累,研究成果在地域上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研究专题上以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为最,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解释和比较,并开始注重学科自身的反思性研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钊宏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时间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理念与质量更是获得肯定。从经济发展成就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来自中国的经济转型做法为全球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经验借鉴,而且中国正在积极地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中来,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从未来发展来看,中美等国际政治因素、中国市场化地位问题、中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效果,都会影响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应更理性地看待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的影响,肯定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成就,未来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依然可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树立  
自1953年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国经济就开始出现“大起大落’。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商品短缺是我国经济的常态。从大的背景看,它与经济发展在指导思想上所选择的两种战略密切相关,是不断地追求和推动经济的粗放型、外延型的超高速扩张的典型反映。它也是197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要使经济高速增长就必须提高生产率,这在逻辑上必然走上市场取向的改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双金  
在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战略的全面实施。对民营经济的理论认知经历了从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到“必要的和有益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进而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演进过程。民营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四十五年改革开放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需要在实践中切实落实“自己人”思想、明确“竞争中性”等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从理论上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理论和舆论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雷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阶段转型是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阐述,中国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特征的发展思路,制定并实施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追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战略。第二阶段转型是从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到21世纪初,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基础上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战略。第三阶段转型是从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到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坚持科学发展、快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和新发展理念。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毅夫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这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贡献。经过40年的高速增长,党的十九大作出了重要论断,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时代。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准确把握中国未来发展态势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能够实现长达39年的平均9.5%的增长,并高出"常态化增长"的2倍水平,其根源在于,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拥有"后来者优势"。在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态势下,作为一个中等发达的经济体,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实体经济。设立直辖市以后,重庆的发展即使有各种波折,仍然是领先于全国。重庆应继续抓住这个发展机遇,继续领跑全国,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九思  
华中工学院是"文革"后我国第一所突破苏联模式,实行改革的大学。经过1980年前后的改革,该校由一所纯工科大学开始转变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同时学校率先提出"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的指导思想,并重视发展研究生教育,促进了科研、研究生教育与学校改革的良性循环。上述改革的成功实施,得益于上世纪70年代学校大胆地引进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