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3)
- 2023(9077)
- 2022(7753)
- 2021(7381)
- 2020(6379)
- 2019(15168)
- 2018(14864)
- 2017(28070)
- 2016(15167)
- 2015(17796)
- 2014(17661)
- 2013(17983)
- 2012(17083)
- 2011(15735)
- 2010(15638)
- 2009(14711)
- 2008(14941)
- 2007(13355)
- 2006(11444)
- 2005(10505)
- 学科
- 济(70548)
- 经济(70490)
- 管理(36964)
- 业(36429)
- 方法(34245)
- 数学(30318)
- 数学方法(30123)
- 企(27848)
- 企业(27848)
- 贸(23574)
- 贸易(23560)
- 易(22907)
- 中国(20320)
- 农(17920)
- 财(15540)
- 学(14977)
- 业经(12492)
- 地方(12460)
- 制(12303)
- 农业(11448)
- 出(10722)
- 银(10599)
- 银行(10572)
- 关系(10567)
- 融(10320)
- 和(10319)
- 金融(10318)
- 行(10198)
- 环境(9703)
- 务(8712)
- 机构
- 大学(232642)
- 学院(228612)
- 济(105893)
- 经济(104082)
- 研究(87509)
- 管理(82741)
- 理学(70970)
- 理学院(70092)
- 管理学(68981)
- 管理学院(68551)
- 中国(66570)
- 科学(52248)
- 京(49935)
- 所(45603)
- 财(45214)
- 研究所(41788)
- 农(40855)
- 中心(38604)
- 财经(36516)
- 经济学(34654)
- 经(33396)
- 业大(33330)
- 江(33108)
- 农业(32543)
- 北京(32212)
- 经济学院(31528)
- 院(31326)
- 范(30094)
- 师范(29813)
- 财经大学(27075)
- 基金
- 项目(149528)
- 科学(117027)
- 基金(110642)
- 研究(107323)
- 家(97824)
- 国家(97123)
- 科学基金(80722)
- 社会(69103)
- 社会科(65618)
- 社会科学(65600)
- 基金项目(57894)
- 省(54508)
- 自然(51246)
- 自然科(50043)
- 自然科学(50025)
- 自然科学基金(49173)
- 教育(48693)
- 划(47936)
- 资助(46259)
- 编号(41726)
- 部(35157)
- 重点(34909)
- 成果(34695)
- 发(33120)
- 中国(30739)
- 创(30361)
- 国家社会(29858)
- 教育部(29826)
- 科研(29480)
- 课题(29192)
- 期刊
- 济(111825)
- 经济(111825)
- 研究(70315)
- 中国(42193)
- 学报(37887)
- 农(36043)
- 科学(34804)
- 财(33639)
- 管理(28152)
- 大学(28017)
- 学学(26451)
- 农业(24665)
- 经济研究(20250)
- 贸(20049)
- 融(20041)
- 金融(20041)
- 教育(19691)
- 财经(18292)
- 国际(18126)
- 技术(17617)
- 问题(16571)
- 业经(16080)
- 经(15872)
- 业(15177)
- 世界(14481)
- 技术经济(11823)
- 统计(11243)
- 资源(10926)
- 版(10717)
- 商业(10635)
共检索到343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曹守峰 马惠兰
近年来,中国水果出口对印度尼西亚的依存程度日益增强,2009年,印度尼西亚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水果出口市场。文章选取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出口依存度分析了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水果贸易特征,然后测算了两国水果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以及贸易强度。得出如下结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均具有优势水果,且有较明显的差异;两国水果贸易具有较强的的互补性;中国水果出口印度尼西亚市场前景不错,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关键词:
中国 印度尼西亚 水果贸易 贸易潜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田泽 沈雨婷 李昕科
印度尼西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国家,近年来中印贸易关系一直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选用COMTRADE数据,应用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指标,对中印两国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对印度尼西亚投资的贸易效应,结果显示:随着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贸易联系日益紧密,两国双边贸易总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优势互补性较强,且中对印度尼西亚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是创造型的,而投资的进口贸易效应表现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应加大对印度尼西亚油气开采、渔业等产业的投资,扩大投资领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相互间优势产品的出口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天桂
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和印尼不可避免地承受着与之紧密相连的环境压力。以投资为主要纽带的环境保护合作,不仅可以带动双方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还能够有效减缓与绿色壁垒有关的贸易摩擦,推动双方贸易的深化与拓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丽娟 郑旭芸
基于贸易强度视角分析CAFTA框架下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效应,运用ARIMA模型与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东盟热带水果贸易潜力及出口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早期收获计划"使东盟成为中国热带水果最大的进口来源地与出口市场,区域内热带水果贸易互补性较强。CAFTA的建立能在短期内促进双方热带水果贸易流量增加,但长期作用不明显,自贸区外贸易转移效应短期内亦不突出。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双边直线距离等因素对中国与东盟热带水果出口贸易流量有显著影响,未来区域内热带水果贸易潜力巨大。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宇 杨言洪
西亚北非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区域之一,语言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该地区开展互联互通建设的基础与保障。基于语言结构世界地图数据库(WALS),测算出西亚北非26国与中国的语言距离指数;依据2007年到2016年中国对26国的出口贸易数据,借用扩展的引力模型,考查语言距离对中国向26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语言距离每降低1%,将带动中国对该地区出口贸易1.172%的增长;贸易潜力测算显示中国对西亚北非地区出口贸易潜力巨大。受西亚北非国家宗教氛围影响,提升汉语在该地区推广存在困难,但掌握和使用对象国语言是缩小双边语言距离的有效方式之一,对提升中国对西亚北非地区出口贸易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翁锡辉
印度尼西亚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1980年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为147,490,298人,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美国,是世界第五人口大国。由于人口高速增长,给本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压力,引起政府和人民的重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晓婉 杨海成
坦桑尼亚是中国在非洲地区的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本文分析了坦桑尼亚对世界和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并提出深化中坦两国农产品经贸合作的建议。分析表明,近年来坦桑尼亚农产品贸易波动较大,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贸易品种单一,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坦两国应抓住中非合作机遇,加强在农业投资、贸易和科技领域的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侯瑶
2023年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两国之间的联系源远流长,双方同为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近年来,两国关系蓬勃发展,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贸合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RCEP的生效实施,两国农产品市场将会如何开放?双方农产品贸易和投资前景如何?如何深化两国农业合作?1中国印度尼西亚农产品生产及贸易概况1.1印度尼西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农产品包括棕榈油、大米、玉米、甘蔗、椰子和木薯等。出口产品有棕榈油、天然橡胶、水产品和咖啡等。其中,棕榈油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天然橡胶出口量占世界的1/5以上。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 棕榈油 农产品贸易 农业贸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姬虹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为了尽快从危机中恢复,印尼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使其投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印尼投资环境仍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方面。本文拟就分析印尼的投资环境及其市场。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 投资环境 市场 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钟棣
1995年印度尼西亚独立50周年。在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印度尼西亚已从一个贫穷的殖民地国家发展成一个经济繁荣前景看好的国家。独立后的前20年,在苏加诺总统领导下,虽然严重的政治、宗教及种族冲突时有发生,但印度尼西亚还是作为一个独立和统一的国家生存下来。后30年在苏哈托总统的领导下,举国上下致力于经济发展。步入90年代,这种长期努力所带来的经济成就开始受到世人瞩目:平均每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贫困现象正在消失,1994年人均GDP已达760美元,1995年估计可达840美元;过分依赖石油生产与出口的经济正在朝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刁莉 邓春慧 李利宇
基于地理环境、自然禀赋以及与中国贸易的互补性等因素,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2001-2016年我国对西亚六国的贸易潜力和贸易效率。研究显示:进出口国的人均GDP和进口国的人口规模可以促进我国对西亚六国的出口贸易;区域贸易协定、基础设施水平和政府效率等因素对贸易非效率有重要影响。由此建议我国对西亚国家贸易中,应有针对性地出口,进一步推进地区合作平台建设、重视港口利用、开展执法合作,并警惕贸易风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楚建英
西亚地处亚欧非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开展与西亚各国的经贸关系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与西亚各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与西亚各国的贸易潜力,测算了双边贸易效率。实证结果表明:双方人均GDP、西亚各国的人口规模和区域贸易协定可以显著促进双边贸易,双边距离和中国的人口规模会阻碍贸易发展。据此建议中国在与西亚贸易往来时,应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加强区域合作、发展港口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防范贸易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伟
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人口第四大国,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不断扩大。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与印度尼西亚"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全面对接存在巨大的合作共赢机会。目前,两国贸易发展面临双边贸易结构单一、双边贸易失衡等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两国的经贸合作,携手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繁华 张湘莎
本文将中国对拉美出口置于经济全球化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之下,按照"总量-贸易方式-商品结构"的研究路径,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相关统计面板数据,就中国对拉美地区出口的特征和潜力,进行了一系列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尽管近年来中国对拉美出口增长迅速,但是与贸易引力模型推导出的模拟值相比,仍旧存在很大的增长潜力,特别是其中的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国家,应该成为中国扩大拉美出口的重点。有关实证检验结果也显示,中国对拉美地区出口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是在不同的贸易方式和不同的贸易商品下,上述因素的影响程度存有明显差异。另外,通过对比同期中国对其他贸...
关键词:
中国出口增长 拉美市场 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