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6)
2023(7681)
2022(6624)
2021(6339)
2020(5586)
2019(13337)
2018(13060)
2017(25302)
2016(13830)
2015(16183)
2014(16278)
2013(16665)
2012(15979)
2011(14699)
2010(14679)
2009(13820)
2008(14008)
2007(12530)
2006(10729)
2005(9847)
作者
(41919)
(35296)
(35223)
(33875)
(22538)
(16967)
(16156)
(13856)
(13374)
(12423)
(12224)
(11835)
(11381)
(11278)
(11141)
(11130)
(10796)
(10501)
(10268)
(10202)
(8903)
(8694)
(8646)
(8020)
(7937)
(7934)
(7837)
(7708)
(7229)
(7126)
学科
(65514)
经济(65455)
管理(34493)
(33885)
方法(32233)
数学(29302)
数学方法(29105)
(25276)
企业(25276)
中国(18892)
(16870)
(15327)
贸易(15322)
(14992)
(14721)
(13559)
(11467)
农业(10934)
业经(10872)
地方(10570)
(9932)
银行(9906)
(9804)
金融(9802)
(9530)
(9520)
环境(9191)
(8482)
(8219)
财务(8203)
机构
大学(214958)
学院(209752)
(96821)
经济(95139)
研究(79269)
管理(77178)
理学(66256)
理学院(65428)
管理学(64461)
管理学院(64056)
中国(60709)
科学(47404)
(46782)
(41830)
(41598)
(38531)
研究所(38115)
中心(35166)
财经(33960)
经济学(32029)
业大(31479)
(30991)
农业(30904)
北京(30331)
(29994)
经济学院(29115)
(27668)
(27510)
师范(27244)
财经大学(25202)
基金
项目(136812)
科学(106958)
基金(101193)
研究(98244)
(89348)
国家(88713)
科学基金(73831)
社会(63451)
社会科(60210)
社会科学(60191)
基金项目(52822)
(49631)
自然(46666)
自然科(45572)
自然科学(45555)
自然科学基金(44776)
教育(44739)
(43822)
资助(42963)
编号(38429)
(32679)
成果(32096)
重点(31516)
(30074)
中国(28146)
(27663)
教育部(27626)
国家社会(27439)
科研(26722)
课题(26589)
期刊
(101561)
经济(101561)
研究(63708)
中国(39453)
学报(34962)
(34048)
科学(31853)
(31560)
管理(25604)
大学(25455)
学学(23837)
农业(23372)
(18657)
金融(18657)
教育(18239)
经济研究(17748)
财经(17265)
技术(16219)
(14954)
(14591)
问题(14580)
(14006)
业经(13989)
国际(12982)
世界(12790)
技术经济(11180)
统计(10883)
资源(10348)
(9858)
图书(9677)
共检索到311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琪  陈幸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有许多共同或相似之处;既是邻国、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又是全球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两国的经济发展为世界所瞩目。而中国与印度也是最具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魅力的国家。本文比较了两国利用外资格局的明显差异:FDI在中国更多流向加工制造业,在印度则更多流向软件服务业;中国与印度利用外资存在差别的原因是基于总体引资环境、经济发展战略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且中印利用外资对经济产生了不同的重要影响。因此两国应该向对方借鉴经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凡  王巾英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吕海霞  
对引进FDI规模的国际和国内地位、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占国内经济的分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引进FDI规模还是合理的,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从结构上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结构、产业结构、投资来源国结构等不尽合理;在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份额过高。因此,我国在继续引进FDI过程中,应加强对FDI的管理,推动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使FDI真正服务于经济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乔颖  
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颁布的FDI信心指数是国际公认的衡量各国投资环境综合吸引力的权威指标,中国已经连续三年名列榜首,成为全球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对象国。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经济迅速崛起的印度2004年度FDI信心指数也显示出强劲的上升态势,而同为引资大国的拉美国家墨西哥2004年度的排名却发生了明显下降,由于中、印、墨三国同为发展中大国,有许多可比之处,本文拟对三国的FDI信心指数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异,明确目前影响对华FDI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我国更好的吸引外资提供借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伟伟  罗斯丹  
1991年以来,随着印度引资政策的调整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流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持续增长。目前,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的最具吸引力的FDI东道国。拥有大量高素质科技人才是印度FDI持续增长最重要的因素,而实际汇率频繁波动、平均税率较高则阻碍了FDI流入印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晔  
本文在Romer(1990)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以加入能源因子和将技术因子与能源、劳动力相融合为特征,得到更贴近现实的反映经济增长的产出方程式。通过检验中国和印度1965~2004年间的实证数据,运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等方法,对两国的能源及技术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动态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长期中,加入技术变量的能源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关系,中国表现为负,而在印度为正;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印度高于中国。短期中,能源与技术因素的短期波动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影响较强;而资本的短期波动对印度的经济增长影响较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晋  
黄亚生和塔伦·坎纳所写的《印度能否超过中国?》引发了一场争论。本文针对该文的逻辑,对印度经济超越中国的说法提出了质疑。经过比较和分析中印两国在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制度环境和主导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笔者得不出印度能够超过中国的结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邹新阳  黄林秀  王贵彬  
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农户金融服务体系构成性质相同,均为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但业务运行存在实质差别。通过对两国农户金融服务的深入对比显示:一方面,印度商业金融比例高、政策性金融业务广泛深入、合作金融合作性质明显,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另一方面,印度农户金融服务的非生产性质需要引起注意,在完善农户金融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协调生产性与非生产性金融服务的比例和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俊妍  
本文基于1995-2008年的相关数据,从国际地位、涉案国别和行业层面考察了中国和印度对外反倾销与遭遇反倾销的情况,并运用指控对称性指数和制裁对称性指数对中国和印度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的对称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考察了印度反倾销的成功经验,并剖析中国屡遭反倾销指控而对外反倾销不力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中国降低遭遇反倾销指控强度、提升对外反倾销力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蓓蓓  
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的兴起,促进了信息服务业应用新环境的迅速发展。当前我国急需改善国内信息服务企业普遍自主创新不足、信息服务产品处于产业链低端等局面。而印度软件信息服务企业管理水平较高,在质量、成本、项目按合同完成率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由此,本文通过借鉴印度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经验,以期促使我国信息服务业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保障我国对外信息服务贸易的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东风  傅强  
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的15年里,经济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也实现了长足发展。由于两国发展阶段、经济现状、国际地位的类似,两国的保险业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和互补性。通过对比两国保险业发展现状、特点、优势和潜力,对于指导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认识和思考中国保险业相关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董青  
日本和美国,作为具有重要国际地位的经济强国,一直与中国的经贸合作非常密切。日本是中国的亚洲邻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其对华投资规模就位居各国领先地位。但是,在"中国威胁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郝前进  雷志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FDI的吸收利用上,中国虽然总量多于印度,然在利用的细节问题上如内外资的国民待遇、FDI的行业投向、相关法律的完善等方面还需要向印度借鉴学习。本文通过对中印两国FDI的对比研究对这些进行了剖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