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9)
2023(12061)
2022(10164)
2021(9479)
2020(8158)
2019(19026)
2018(18524)
2017(36767)
2016(19494)
2015(22470)
2014(22322)
2013(22866)
2012(21693)
2011(19744)
2010(19862)
2009(18795)
2008(18912)
2007(16978)
2006(14847)
2005(13304)
作者
(56697)
(47984)
(47687)
(45495)
(30156)
(23041)
(21735)
(18707)
(17978)
(16899)
(16338)
(15886)
(15201)
(14953)
(14951)
(14773)
(14333)
(13969)
(13775)
(13595)
(12009)
(11864)
(11740)
(10910)
(10902)
(10811)
(10543)
(10482)
(9704)
(9608)
学科
(98546)
经济(98465)
(60363)
管理(49524)
(47690)
方法(44127)
数学(39535)
数学方法(39325)
(37853)
企业(37853)
农业(31344)
(26545)
贸易(26534)
(25806)
中国(25791)
业经(22900)
(20704)
地方(19480)
(17654)
(15431)
(14036)
银行(14015)
(13570)
金融(13568)
(13471)
(13447)
技术(13069)
产业(12785)
环境(12580)
(12428)
机构
学院(294988)
大学(292360)
(140581)
经济(138347)
管理(113463)
研究(103247)
理学(98215)
理学院(97223)
管理学(96026)
管理学院(95486)
中国(80616)
(63341)
(60188)
(58894)
科学(58640)
(52150)
农业(48884)
财经(47646)
中心(47520)
研究所(47143)
业大(45668)
经济学(44755)
(43475)
(42993)
经济学院(40829)
北京(37990)
(36007)
师范(35714)
(35695)
财经大学(34956)
基金
项目(192112)
科学(152243)
研究(143160)
基金(142157)
(122600)
国家(121587)
科学基金(103783)
社会(94873)
社会科(89981)
社会科学(89959)
基金项目(74779)
(73363)
自然(63435)
教育(63303)
自然科(61958)
自然科学(61940)
(61045)
自然科学基金(60907)
资助(58421)
编号(57247)
成果(45809)
(44984)
(43981)
重点(42923)
国家社会(40528)
(40102)
课题(38635)
教育部(38622)
人文(37746)
创新(37599)
期刊
(155166)
经济(155166)
研究(87603)
(65079)
中国(54226)
农业(44280)
学报(43181)
(42904)
科学(41519)
管理(36561)
大学(33656)
学学(32127)
(30862)
金融(30862)
业经(30036)
经济研究(25235)
财经(23780)
技术(23368)
问题(23270)
(22258)
(22128)
教育(21567)
(20580)
世界(18829)
国际(18811)
技术经济(16200)
经济问题(15035)
统计(14812)
农村(14758)
(14758)
共检索到439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雪  
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工具对中国和印度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优势和互补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印农产品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印度农产品较中国农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在某些类别的产品上,中印两国都具有比较优势,例如新鲜或冷冻鱼,具有相似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较为激烈;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但是现实贸易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文聪  梅燕  
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汤姆&麦克杜威尔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本文综合评估了1996年以来中国与欧盟1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欧盟整体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且以技术差异为特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双方四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上升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巧娟  李淑贞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在2001—2010年大体上得到了稳步的增长,且其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11%增长到2010的16%,东盟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同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本文运用格鲁贝尔-洛伊德(G-L)指数和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对2001—2010年中国和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而且贸易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但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保持平稳中有所上升。最后,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珊妮  林文维  
本文对中国与东盟2001—2011年农产品双边贸易进行了分析,测算了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探讨了影响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收入差异和市场规模差异是影响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经济自由化程度差异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警惕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应的同时,应调整农业结构,形成规模经济,依靠高新技术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非  吴凤娇  
文章运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和GHM方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剖析了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并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两岸农产品贸易和贸易变动主要是建立在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但产业内贸易呈现出日益增强趋势。两岸的人均收入差距和市场规模因素显著地促进了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台商在大陆农业投资则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未来,两岸应侧重提升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宁宁  吕新业  白描  
文章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利用G-L指数,从分类和行业两个角度,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虽然现阶段,中国农产品贸易仍然以由资源禀赋所主导的产业间贸易方式为主,但在某些农产品的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方式已经上升到了主要地位,并且未来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地,考虑产业内贸易的特殊性,建立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客观存在,并且其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因此,发展纵向一体化合作,力求在产品差异化竞争中取胜,是刺激产业内贸易增长,进而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米利群  
本文结合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基于2000-2007年中韩农产品进出口数据,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从加大技术投入、形成规模经济等角度提出了发展我国与韩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允卫  
内容提要对中泰两国1996—2003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表明,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结构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但是,2002—2003年中泰两国农产品贸易变动主要是由产业内贸易引起的,且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这一变化是否会成为今后的主导贸易形式尚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良波  
在全球农业贸易自由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结合浙江农产品贸易现状对浙江出口农产品做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揭示出浙江省农产品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明显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扩大浙江农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军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但两国各自的增长幅度和增长成因有所差异。在农产品资源禀赋分类的基础上,对中美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美双边农产品贸易符合各自的要素禀赋特征;2001年~2011年,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中多数年份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致,而2006年~2009三个年度由产业内贸易引致的增长又以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增长需要提升双边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学君  龚梦  
本文首先运用Grubel-Lloyd计量法和GHM分解法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别加以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从国家层面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贸易伙伴的贸易开放度是影响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国家层面因素;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地理距离、市场规模因素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晶  
本文利用HS分类方法将农产品分成24大类,分别计算了每类农产品和总体农产品从1996-2005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农产品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低,Brülhart指数显示我国农产品10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间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天宝  王云凤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对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式的主要特征和演变方式进行分析;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利用描述性统计、RSCA指数的类别分析对我国农产品的贸易规模、结构、格局和流向等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和增长方式的不合理、大多数农产品比较优势较弱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春晓  张扬  于茂荣  
中韩两国的地理位置十分相近,饮食与生活习惯相似,中国现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文章运用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测度2000—2014年间中韩两国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显示,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两国间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增量变化主要来源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文章针对进一步扩大两国农产品贸易提出增强中国农产品在韩国的品牌效应,努力消除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消极影响,建立中韩农产品贸易预警机制,优化合作协调制度等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明权  韩春花  
采用GL指数和Bruelhart and Dublin指数及Greenaway标准对1995年~2008年间中日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特征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中日韩之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整体上较低。而这意味着三国FTA的调整成本将较高,三方应为发展农业产业内贸易做出努力,以推进三国FT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