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4)
2023(11575)
2022(10206)
2021(9993)
2020(8290)
2019(19589)
2018(19402)
2017(37634)
2016(20431)
2015(23374)
2014(23248)
2013(23268)
2012(21468)
2011(19472)
2010(19295)
2009(17586)
2008(17066)
2007(14697)
2006(12937)
2005(11615)
作者
(58206)
(48227)
(47645)
(45662)
(30892)
(23019)
(21729)
(19041)
(18357)
(17163)
(16473)
(16321)
(15284)
(15160)
(14834)
(14794)
(14481)
(14062)
(13747)
(13623)
(11984)
(11844)
(11477)
(10914)
(10699)
(10618)
(10601)
(10538)
(9612)
(9496)
学科
(84995)
经济(84895)
管理(56860)
(53375)
(43495)
企业(43495)
方法(38305)
数学(33529)
数学方法(33141)
中国(24651)
(22478)
(19503)
(17742)
贸易(17733)
业经(17386)
(17355)
(17292)
(15927)
地方(15538)
农业(14738)
(13355)
(12973)
环境(12944)
银行(12939)
理论(12695)
技术(12505)
(12357)
(11981)
金融(11980)
(11893)
机构
大学(291949)
学院(288001)
(121058)
经济(118569)
管理(115761)
研究(101850)
理学(100054)
理学院(98966)
管理学(97436)
管理学院(96933)
中国(77087)
(63214)
科学(61531)
(52892)
(51173)
研究所(46670)
中心(45123)
(44387)
财经(42736)
业大(41114)
北京(41031)
(39961)
(39065)
(38383)
师范(38111)
(36811)
经济学(36276)
农业(34476)
(32722)
经济学院(32684)
基金
项目(196597)
科学(154827)
研究(146175)
基金(143892)
(125123)
国家(124127)
科学基金(105959)
社会(91948)
社会科(87065)
社会科学(87042)
基金项目(76325)
(73393)
自然(68253)
自然科(66643)
自然科学(66629)
教育(66517)
自然科学基金(65428)
(63080)
资助(60066)
编号(59307)
成果(49102)
(44896)
重点(43796)
(41934)
课题(40619)
(40435)
教育部(38644)
国家社会(37915)
创新(37767)
科研(37400)
期刊
(131784)
经济(131784)
研究(89255)
中国(53585)
学报(43652)
管理(42012)
科学(41550)
(40864)
(38053)
大学(33105)
教育(32646)
学学(30802)
农业(28803)
(24966)
金融(24966)
技术(24067)
经济研究(20919)
财经(20634)
业经(20025)
问题(17641)
(17634)
图书(16234)
(15305)
(14805)
理论(14781)
技术经济(14022)
世界(14001)
国际(13736)
科技(13675)
实践(13260)
共检索到425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曙光  刘曰峰  
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中国海洋渔业应该积极"走出去",主动参与国际渔业合作。与中国同为金砖国家、沿海国家的南非,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洋捕捞业发达,渔业保护经验独到。虽然两国的海洋渔业合作刚刚起步,然而双方合作有着天然的资源基础、坚实的政治基础和互补的渔业技术基础,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与南非应建立海洋渔业合作长效机制,在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渔业保护、渔业科技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福秀  
日本的海洋渔业包括远洋渔业、近海渔业和沿岸渔业三部分。 1.远洋渔业 日本的远洋渔业是指在公海和在世界各沿海国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使用高效率渔船进行捕捞作业的渔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捕捞方式是底拖网、金枪鱼延绳钓、鱿鱼钓、鲣竿钓和流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淼  刘勤  
海洋渔业转型是指将海洋渔业由完全依赖于海洋渔业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转向多元化产业,使海洋渔业的发展摆脱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依赖,从而规避产业的衰败和资源的衰竭,以实现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海洋渔业转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种"转型"还需要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相应的"转型"来配合。因此,我国海洋渔业转型可以从海洋渔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展开。海洋渔业外部转型是指海洋渔业产业外部与海洋渔业密切相关的国家政策、社会环境、海洋人文价值观、海洋渔业管理体制、执法职能等方面的转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玉贵  赵丽丽  刘燕飞  
当前,全球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尽管影响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度与环境容量、人口和经济、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及文化和制度,但是,其中的部分因素所综合表现出来的捕捞能力过剩则是导致全球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探讨捕捞能力过剩的原因。本文研究表明,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而水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及渔业补贴政策等导致捕捞能力过剩,但导致捕捞能力过剩的根源在于渔业资源的自有准入制度。为了压缩捕捞能力,渔业管理部门采取了众多措施,但税收和资源租金措施难以贯彻执行,而捕捞许可证制度和渔船回购制度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捕捞能力过剩问题,因此,仅能将其作为捕捞...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文波  李继龙  罗宗俊  
自20世纪70年代始,科研人员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海洋渔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将各类卫星遥感所获得的数据对海洋水温、海流、光、盐度、溶解氧、气象因素、水深、海底地形、饵料生物等进行了由定性到定量的分析,并将所得结果用于指导渔业生产、促进渔业研究、预警海洋灾害等方面,所起作用非传统调查方法能为。因此,遥感技术在海洋渔业及其相关领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预示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遥感技术在海洋生态系统相关要素和渔场变动、大型动植物分布、海况监测、海洋生态污染及灾害监测等方面应用与研究进展,并对海洋遥感信息在我国海洋渔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分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宁凌  廖泽芳  汪亮  
在分析海洋渔业出口现状的基础上,选取贸易竞争力指数、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海洋渔业及其典型细分行业出口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就提高我国海洋渔业出口竞争力提出如下建议:严格产品质量管理、提高单位产品经济价值、优化出口结构、促进产业内贸易和合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毛伟   梁贝贝  
[目的]识别海洋渔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时空特征及障碍因素,为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制定和海洋渔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基于扎根理论界定海洋渔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多指标综合测度法、障碍度模型探究其时空差异及障碍因素。[结果]研究表明:(1)海洋渔业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主要包括资源投入、生产能力、经营成效和绿色发展四个方面。(2)海洋渔业中国式现代化水平逐年上升,经营成效上升趋势明显。(3)沿海地区空间格局分布较稳定,大部分省市海洋渔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较稳定。(4)海洋渔业生产能力和资源投入是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产业结构的制约作用尤为突出。[结论]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海水产品加工技术,优化加工工艺和流程,提升海水产品附加值;提高海水苗种创制水平,降低鱼苗养殖成本;深化沿海地区海洋渔业交流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鹏   赵丽男   贾文静   王韵霖  
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海洋渔业的固碳增汇能力,因此如何科学准确地测算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并研究其空间效应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尤为重要。论文根据2007—2021年中国9个沿海省份贝藻养殖面板数据,利用“可移出碳汇”模型对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模型对其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时间上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空间上表现分布不均的特征。(2)莫兰指数表明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聚集程度具有不稳定性。(3)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解后得出海洋渔业养殖产量、科技投入、科技推广情况和渔业灾情直接效应为正,劳动力投入直接效应为负。从间接效应来看,海洋渔业发展水平、养殖产量、科技投入和科技推广情况间接效应为正,劳动力投入间接效应为负。因此,应综合考虑海洋渔业碳汇能力的空间关联性,为今后海洋渔业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文静  王昌森  韩立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文静  王昌森  韩立民  
本文根据1999—2014年海洋捕捞统计数据,对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999年以来,中国海洋捕捞主要鱼类产量呈下降趋势,鱼类渔获物结构趋向平均化,优势种单种产量逐渐降低;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量呈下降趋势,渔船总功率、总吨位及专业劳动力数量均呈缓慢上升趋势,渔船向大型化发展;海洋捕捞总产量与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专业劳动力数量关联度高,而与总吨、总功率关联度低。讨论分析认为: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已达到开发利用极限,建议继续实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建立完善的海洋捕捞指标体系、强化渔业补贴政策的管理、优化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政策、进一步限制渔船功率和吨位的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鹏   赵丽男   贾文静   王韵霖  
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海洋渔业的固碳增汇能力,因此如何科学准确地测算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并研究其空间效应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尤为重要。论文根据2007—2021年中国9个沿海省份贝藻养殖面板数据,利用“可移出碳汇”模型对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模型对其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海洋渔业碳汇能力时间上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空间上表现分布不均的特征。(2)莫兰指数表明海洋渔业碳汇能力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聚集程度具有不稳定性。(3)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分解后得出海洋渔业养殖产量、科技投入、科技推广情况和渔业灾情直接效应为正,劳动力投入直接效应为负。从间接效应来看,海洋渔业发展水平、养殖产量、科技投入和科技推广情况间接效应为正,劳动力投入间接效应为负。因此,应综合考虑海洋渔业碳汇能力的空间关联性,为今后海洋渔业的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金祥康  厉茂平  
海洋捕捞生产的丰歉,受到诸多因素的牵制,如海洋资源、渔具渔法、渔场渔期、天气、海况、通讯设备等,特别是海洋气象与渔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直接关系到捕捞生产的经济效益及渔船生产的安全。近几年来,随着海洋渔业的发展,生产的海区逐渐由内向外推开。象山县由原来的150马力以下的渔船发展到250马力或270马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杨  Rita.Curtis  李应仁  马卓君  王亚楠  
为了解决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海洋渔业过度捕捞问题,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台了包括《马格努森·史蒂文斯渔业养护和管理法案》在内的一系列海洋渔业管理法案,其中以总捕捞量控制为先决条件的捕捞份额制度最为核心。近年来,中国也面临着近海渔业资源衰竭、过度捕捞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美国海洋渔业捕捞配额制度的研究,深入探讨、分析美国渔业捕捞制度的实施背景、目标、内容、份额分配方式及制度实施效果,就此进一步结合中国海洋渔业管理中的"捕捞限额"管理探讨其对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杨  Rita.Curtis  李应仁  马卓君  王亚楠  
为了解决近海渔业资源衰退、海洋渔业过度捕捞问题,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台了包括《马格努森·史蒂文斯渔业养护和管理法案》在内的一系列海洋渔业管理法案,其中以总捕捞量控制为先决条件的捕捞份额制度最为核心。近年来,中国也面临着近海渔业资源衰竭、过度捕捞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美国海洋渔业捕捞配额制度的研究,深入探讨、分析美国渔业捕捞制度的实施背景、目标、内容、份额分配方式及制度实施效果,就此进一步结合中国海洋渔业管理中的"捕捞限额"管理探讨其对中国海洋渔业管理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万夫  
海洋渔业,既是我国渔业也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持续发展问题,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2000年粮食:转向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报告。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了“持续农业生产:对国际农业研究要求”的文件。1991年6月联合国世界粮食理事会讨论了粮食安全与持久发展问题。1992年12月在罗马举行的国际营养大会上,渔业与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与会者高度关注。1995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世界渔业部长会议,以及同年在日本召开的“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都高度评价了鱼类蛋白在膳食结构中的重要意义,特别强调了水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