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89)
2023(13547)
2022(11793)
2021(11309)
2020(9344)
2019(21569)
2018(21307)
2017(40552)
2016(22069)
2015(24936)
2014(24760)
2013(24601)
2012(22763)
2011(20724)
2010(20476)
2009(18567)
2008(17855)
2007(15348)
2006(13254)
2005(11769)
作者
(62976)
(52491)
(52099)
(49727)
(33512)
(25073)
(23811)
(20779)
(19899)
(18569)
(17980)
(17786)
(16708)
(16553)
(16224)
(16137)
(15654)
(15576)
(14950)
(14890)
(13010)
(12979)
(12417)
(11813)
(11729)
(11580)
(11514)
(11486)
(10484)
(10423)
学科
(92763)
经济(92673)
管理(58033)
(53915)
(43028)
企业(43028)
方法(40051)
数学(35218)
数学方法(34871)
中国(26378)
(23866)
地方(20285)
(19177)
(18949)
业经(18754)
(18722)
贸易(18713)
(18181)
农业(15966)
(15647)
环境(14397)
(14328)
理论(13387)
(13251)
金融(13249)
(13247)
银行(13208)
技术(13077)
(12720)
(11882)
机构
大学(312447)
学院(309546)
(128180)
经济(125531)
管理(121493)
研究(112255)
理学(105550)
理学院(104308)
管理学(102644)
管理学院(102093)
中国(82571)
科学(69172)
(67881)
(56927)
(53745)
研究所(52429)
(49888)
中心(49178)
业大(45670)
财经(43976)
北京(43635)
(42758)
(42652)
师范(42405)
(41080)
(40279)
农业(39075)
经济学(38430)
(34989)
师范大学(34730)
基金
项目(216774)
科学(170369)
研究(160102)
基金(157241)
(137870)
国家(136761)
科学基金(116093)
社会(100412)
社会科(95064)
社会科学(95040)
基金项目(83545)
(82333)
自然(74851)
自然科(73086)
自然科学(73069)
教育(73029)
自然科学基金(71742)
(70759)
编号(65005)
资助(64816)
成果(53096)
重点(48949)
(48753)
(47338)
课题(45140)
(44754)
创新(41837)
教育部(41565)
国家社会(41477)
科研(41217)
期刊
(138313)
经济(138313)
研究(92936)
中国(57350)
学报(49132)
科学(46188)
(45689)
管理(43045)
(37041)
大学(36723)
教育(36596)
学学(34261)
农业(32726)
技术(25816)
(25083)
金融(25083)
经济研究(22593)
业经(21499)
财经(20623)
问题(17865)
(17652)
(17303)
图书(17191)
(15762)
世界(15401)
科技(15212)
国际(14850)
资源(14733)
理论(14636)
技术经济(14335)
共检索到451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常博琛  邓启明  
作为连接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南亚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南线核心地区,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主要就近年来中国对南亚直接投资及其双向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整体分析与梳理,归纳、总结了其主要特点与发展前景。认为中国对南亚的直接投资与双向贸易已取得较大进展,前景看好;未来应进一步展现诚意、互相释放善意,努力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与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将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分好,实现区域经济深度整合和更大更快更好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群  安晓敏  
南盟成立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下,南亚区域经济合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就区域经济合作的水平而言,南亚则明显落后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本文从贸易、能源、旅游和次区域合作等方面描述了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进而对于影响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途径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一平  
全球化和地区化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并行不悖的两种趋势,二者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地区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全球化将是地区化的最终结果。在东亚,地区主义为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与空间。冷战结束以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恢复与发展,正处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是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个典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万田  
从地理概念上来讲,东北亚主要包括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以及蒙古、朝鲜、韩国和日本。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ID)统计,东北亚土地面积2000万平方公里,人口4亿以上,人口年平均增长0.66%,2001年中、日、韩、蒙四国GDP总和接近60000亿美元,平均发展速度为2.83%,各国资本形成平均约占本国GDP的30%(朝鲜数据缺失)。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是南亚地区7国根据《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于1985年12月8日正式成立的次区域性合作组织。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比较贫困的地区。它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近1/4,但国民生产总值却只占2%,7国的人均收入在350美元以下。在南亚7国中,孟加拉国、尼泊尔、马尔代夫和不丹属最不发达国家;印度虽然在独立以后发展较快,但它和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一样,也是人均收入很低的发展中国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舒  
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环境中,近年来,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取得很大的进展,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本文通过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特点的分析,展望21世纪东北亚区域合作前景。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东北亚区域包括中国(指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和北京、天津两市)、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这一地区占有陆地面积大约2100万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2020年是APEC组织成立30周年,也是茂物目标收官之年。APEC在推动亚太区域合作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近年来随着美国亚太战略及对华政策的调整,APEC组织的功能出现弱化趋势。尽管APEC组织2020年11月发布了《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但在中美博弈加剧的情况下,亚太区域合作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美、日与东盟等多方力量的结构性限制。为此,中国应该调整以本国为主的亚太政策,奉行融入战略和共治战略,以积极参与提升话语权与发挥影响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家勤  
6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加强东亚区域的经贸合作是符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它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该地区形成一个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次区域经贸合作是完全可能的。中国应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的经贸合作,为推进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共同繁荣作出贡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红霞  Falah H.Abed  
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自相矛盾的进程,"断裂的全球化"是区域化的成因。以"断裂的全球化"思维模式对南亚区域合作进行的分析发现,南亚合作对实现经济和福利的跨越式增长存在很大机会,而建立冲突解决机制、实行公平贸易、开展能源合作、整合劳动力市场等措施有助于南亚推动迈向合作的进程。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孟祥臣  路京京  
2021年8月21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东北亚研究院、东北亚学院联合主办,《东北亚论坛》协办的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论坛(2021)在长春举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中华人民共和国前驻日本国大使程永华,吉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胜今参加会议。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蒙古国等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围绕相关议题进行充分交流和深入研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永辉  邹建华  
引言"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中西方的主要商路,也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陆上丝绸之路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亦称骆驼之路、沙漠之路、草原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凌燕  李众敏  
在亚太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一直进展缓慢,直到最近,亚太的经济合作才出现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美国不仅与东盟10国签订了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还与韩国、澳大利亚开始贸易自由协定的谈判,美国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对于中国而言,美国参与东亚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对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值得密切关注的。文章基于GTAP模型对美国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路径进行模拟,并基于模拟结果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不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是弊大于利,而参与则是利大于弊。中国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是最优策略;二是要注意美国的扼制策略,积极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钢  齐美虎  
金融危机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合作方式,同时也为创新地区合作模式提供了历史机遇。本文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经贸合作应结合新时期形势,加快推进云南省和印度西孟加拉邦(West Bengal)在基础设施、产业、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的合作交流,为中印合作创造新的环境和平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春光  周兴会  翟崑  
随着中国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一带一路"被注入了新的内涵,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总结中国40年改革开放宏观经验的同时,探索城市级整体解决方案模式,本文认为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其基本内涵包括:以规划集成为手段,以产业聚集为动力,以空间承载为载体,以城市经营为前提,把各种要素有机聚集起来,重构了商业生态圈和价值链。这些经验和模式,特别是对于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或中期的东南亚国家来说,不仅存在较大需求,且存在落地的可行性。本文建议以分享中国智慧和方案为纽带,以东南亚为重点区域,探索一揽子开发计划,推动"一带一路"向城市级整体解决方案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波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稳步扩大开放领域,不断加大合作力度,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边投资、经济技术合作、次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