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4)
- 2023(15743)
- 2022(13185)
- 2021(12213)
- 2020(10386)
- 2019(23812)
- 2018(23072)
- 2017(44142)
- 2016(23925)
- 2015(27096)
- 2014(26767)
- 2013(26875)
- 2012(25358)
- 2011(23149)
- 2010(23364)
- 2009(21854)
- 2008(22051)
- 2007(19977)
- 2006(17602)
- 2005(15582)
- 学科
- 济(107271)
- 经济(107159)
- 业(69790)
- 管理(60708)
- 农(48826)
- 企(47012)
- 企业(47012)
- 方法(45143)
- 数学(39503)
- 数学方法(39177)
- 农业(32117)
- 中国(29464)
- 贸(27900)
- 贸易(27888)
- 易(27135)
- 业经(26181)
- 财(23651)
- 学(22391)
- 地方(21185)
- 制(20056)
- 银(16264)
- 银行(16193)
- 技术(15786)
- 行(15535)
- 融(15508)
- 金融(15505)
- 环境(15183)
- 发(14961)
- 产业(14507)
- 体(14095)
- 机构
- 学院(359098)
- 大学(358595)
- 济(157578)
- 经济(154887)
- 管理(132127)
- 研究(131253)
- 理学(114565)
- 理学院(113211)
- 管理学(111337)
- 管理学院(110691)
- 中国(98452)
- 农(84509)
- 科学(81864)
- 京(75673)
- 所(68993)
- 财(66563)
- 农业(66216)
- 研究所(63294)
- 业大(62106)
- 中心(58886)
- 财经(53795)
- 江(53349)
- 经济学(49454)
- 经(49103)
- 北京(47343)
- 范(46160)
- 师范(45584)
- 院(45538)
- 经济学院(44978)
- 科学院(41661)
- 基金
- 项目(241781)
- 科学(188909)
- 基金(176873)
- 研究(171031)
- 家(158261)
- 国家(156685)
- 科学基金(130701)
- 社会(110912)
- 社会科(104985)
- 社会科学(104953)
- 省(93876)
- 基金项目(93436)
- 自然(84220)
- 自然科(82284)
- 自然科学(82247)
- 自然科学基金(80852)
- 划(79589)
- 教育(76028)
- 资助(71636)
- 编号(66623)
- 重点(55374)
- 发(54578)
- 部(54250)
- 成果(53852)
- 创(50657)
- 创新(47485)
- 国家社会(47121)
- 科研(46691)
- 课题(46270)
- 计划(45663)
- 期刊
- 济(174691)
- 经济(174691)
- 研究(102914)
- 农(83755)
- 中国(68367)
- 学报(66651)
- 科学(59119)
- 农业(56791)
- 大学(49324)
- 财(48766)
- 学学(47177)
- 管理(44116)
- 融(33463)
- 金融(33463)
- 业经(32833)
- 教育(29589)
- 业(29191)
- 经济研究(28159)
- 技术(26716)
- 财经(26531)
- 问题(25398)
- 贸(23546)
- 经(23012)
- 世界(20850)
- 国际(20663)
- 版(20515)
- 技术经济(18170)
- 业大(17982)
- 科技(17304)
- 商业(16602)
共检索到532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雅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快速提高,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已逐渐成为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重要的贸易经济合作形式。本文首先从贸易现状、总体特征、进出口产品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概况,然后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中2004—2014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G-L指数,结果显示,中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俄、中印、中南非则属于产业内贸易。然后,具体分析了2014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各章目的 G-L指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改善收入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砖国家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国梅 宗义湘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特点,然后根据HS编码加上水产品作为统计口径,将农产品分为20大类,选取了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了2001—2015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静态水平和动态水平,最终发现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农产品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并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农产品的贸易不平衡程度与产业内贸易负相关,对外开放度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其他因素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是不同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雪娇
本文运用G-L指数及GHM指数,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并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总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与印度、俄罗斯和南非则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从农产品章目上看,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主要农产品贸易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通过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可知,市场规模、贸易开放度、对外直接投资额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人均收入差异、贸易距离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中国 金砖国家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恩和 苏日古嘎
通过分析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以及贸易结构的基础上,运用G-L指数和GHM指数对2001年~2016年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进行测算,并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市场集中度比较高,主要集中在日、韩、俄三国市场;贸易产品中活动物、动物产品等第一类农产品和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等第三类农产品贸易偏向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植物产品等第二类农产品和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的制品等第四类农产品贸易偏向于产业间贸易。而贸易两国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则是影响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国梅 宗义湘
文章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对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阶段分层次的分析,且量化到对具体农产品种类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促进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的因素是金砖国家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增加,特别是对畜产品、蔬菜、水果和水产品这四大类农产品的进口;阻碍因素是出口竞争力不足和出口结构不合理。
关键词:
金砖国家 CMS模型 农产品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尹文静 樊勇明
本文从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总体发展情况、竞争性和互补性3个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以及各金砖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特征。竞争性分析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出口相似性指数(ESI),互补性采用贸易结合度指数(TII)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为,金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类差别较大,互补性强;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而且贸易结合度有日益增强的趋势,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这些特征提出拓展金砖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市场,在国际农业谈判中寻求共同利益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方媛 布娲鹣·阿布拉
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的加强以及中国向西开放战略、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吉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文章利用G-L指数、Bruelhart指数,选取2005—2010年中吉农产品贸易数据,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对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关模型探讨了影响中吉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吉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增量以产业间贸易带动为主,开放度、要素禀赋差异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较大。
关键词:
中吉农产品贸易 产业内贸易 因素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波 闫国庆 杨露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与维谢格拉德集团农产品的贸易现状及结构特点,其次运用GL指数对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最后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SITC Rev.3下中国与维谢格拉德集团2000—2016年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双向固定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维谢格拉德集团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趋势愈发明显;各分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国别及品种差异性显著。此外,平均市场规模、贸易不平衡显著阻碍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提升;人均收入差异、贸易开放度、贸易竞争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差异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的作用方向不同,模型回归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学君 龚梦
本文首先运用Grubel-Lloyd计量法和GHM分解法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别加以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从国家层面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贸易伙伴的贸易开放度是影响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国家层面因素;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地理距离、市场规模因素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珊妮 林文维
本文对中国与东盟2001—2011年农产品双边贸易进行了分析,测算了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探讨了影响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收入差异和市场规模差异是影响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经济自由化程度差异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警惕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应的同时,应调整农业结构,形成规模经济,依靠高新技术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农产品产业内贸易 垂直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雪
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工具对中国和印度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优势和互补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印农产品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印度农产品较中国农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在某些类别的产品上,中印两国都具有比较优势,例如新鲜或冷冻鱼,具有相似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较为激烈;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但是现实贸易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丹 何君
基于Novy(2013)超越对数引力模型对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金砖国家有关农产品的贸易成本弹性进行测度,各项农产品的贸易成本弹性均为正,说明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量;然而,中国出口与进口贸易成本弹性差值均为负,显示出中国总体不具有相对优势。因此,建议优先考虑中国自身优势农产品,重点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同时,针对产业内贸易潜力较大的农产品,深化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农业分工与合作,分散中国农产品贸易风险,实现对外农产品贸易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晔强 马志敏
分析了中美农产品加工业贸易状况,并对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美农产品加工业贸易快速发展;而中美贸易不平衡对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中美两国人均GDP差异、行业开放程度则较强地促进了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基于此,中国应侧重提升中美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
关键词:
中美贸易 农产品加工业 产业内贸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学君 易法海
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评估了1997~2008年中国与日本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发现中日间总体农产品、各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就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来说,中日市场规模和中日人均收入差距对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不显著,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主要受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影响。由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是市场导向型投资,所以阻碍了中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非 吴凤娇
文章运用G-L指数和GHM方法,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分析了海峡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并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岸农产品贸易主要是建立在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两岸的人均收入差距和市场规模因素显著地促进了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台商在大陆农业投资对两岸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今后两岸应侧重提升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