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7)
- 2023(11735)
- 2022(10258)
- 2021(9926)
- 2020(8202)
- 2019(19419)
- 2018(19181)
- 2017(36833)
- 2016(19580)
- 2015(22344)
- 2014(22164)
- 2013(22196)
- 2012(20372)
- 2011(18617)
- 2010(18259)
- 2009(16648)
- 2008(16058)
- 2007(13526)
- 2006(11801)
- 2005(10433)
- 学科
- 济(81927)
- 经济(81841)
- 管理(52832)
- 业(49483)
- 企(40492)
- 企业(40492)
- 方法(39867)
- 数学(34677)
- 数学方法(34375)
- 贸(24863)
- 贸易(24850)
- 易(24177)
- 中国(23217)
- 农(20040)
- 财(17838)
- 业经(16565)
- 学(16339)
- 地方(15515)
- 制(13307)
- 农业(13102)
- 和(12882)
- 环境(12606)
- 理论(12501)
- 技术(11721)
- 银(11575)
- 银行(11534)
- 融(11397)
- 金融(11396)
- 行(11072)
- 出(10792)
- 机构
- 大学(282504)
- 学院(277900)
- 济(120596)
- 经济(118393)
- 管理(111678)
- 研究(97844)
- 理学(97368)
- 理学院(96283)
- 管理学(94839)
- 管理学院(94358)
- 中国(72507)
- 京(60503)
- 科学(58286)
- 财(50527)
- 所(48309)
- 研究所(44469)
- 中心(42444)
- 财经(41649)
- 农(40757)
- 业大(39519)
- 北京(38907)
- 经(38207)
- 经济学(37054)
- 江(36788)
- 范(36295)
- 师范(36022)
- 院(35615)
- 经济学院(33581)
- 农业(32036)
- 财经大学(31260)
- 基金
- 项目(193402)
- 科学(152354)
- 研究(143087)
- 基金(142358)
- 家(123847)
- 国家(122899)
- 科学基金(105061)
- 社会(90966)
- 社会科(86331)
- 社会科学(86310)
- 基金项目(75489)
- 省(71582)
- 自然(67496)
- 自然科(65940)
- 自然科学(65924)
- 自然科学基金(64757)
- 教育(64534)
- 划(61406)
- 资助(59344)
- 编号(57320)
- 成果(46573)
- 部(44219)
- 重点(42917)
- 发(41132)
- 创(39963)
- 课题(39014)
- 教育部(38227)
- 国家社会(37905)
- 创新(37350)
- 科研(36926)
- 期刊
- 济(124857)
- 经济(124857)
- 研究(85371)
- 中国(48343)
- 学报(42191)
- 管理(40152)
- 科学(39948)
- 农(36544)
- 财(35003)
- 大学(32156)
- 学学(30089)
- 教育(28656)
- 农业(26515)
- 技术(22353)
- 融(22080)
- 金融(22080)
- 经济研究(21995)
- 财经(19743)
- 贸(19461)
- 业经(18845)
- 问题(17505)
- 国际(17282)
- 经(16874)
- 图书(14900)
- 业(14579)
- 世界(14483)
- 理论(13707)
- 技术经济(13303)
- 科技(13070)
- 实践(12355)
共检索到401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原 梁琦
当前,全球金融海啸重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乃至实体经济,中国对外贸易也难免受到波及。另一方面,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仍在不断增加,"汇率操纵"之说引起的贸易争端持续不断。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汇率,以解决"汇率操纵"之说引起的贸易纠纷,以保证中国对外贸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健康发展。本文研究了2005年7月汇改后中国与六大贸易伙伴的汇率,认为人民币汇率的水平总体合理,但仍需对不同贸易伙伴的汇率进行调整。此外,本文对中国的外贸政策、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汇率 净出口 利息 通货膨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红宇
本文研究汇率波动率对中国向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的影响。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非因果检验等方法估计变量间长短期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向美国和欧盟的实际出口与实际汇率波动率存在长期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中国向日本的出口与汇率波动率无关。短期内汇率波动率只影响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对向欧盟和日本的出口没有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毕玉江
文章选取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韩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1999年1月到2010年1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变动与波动风险对双边贸易差额的影响,考查了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的第二次汇改对双边贸易差额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趋势性变动对贸易顺差的调整效应是不显著的,其作用结果对不同贸易伙伴存在差别,而汇率波动率风险总体而言对双边贸易差额具有显著影响。贸易伙伴国(地区)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是双边贸易差额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对贸易顺差的形成及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加入WTO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但第二次汇率制度改革对国别(地区)贸易顺差调...
关键词:
汇率波动 贸易顺差 贸易伙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立霞 黄智铭
本文基于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的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RCEP伙伴国的经济规模、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是否签署双边自贸协定或建立自贸区、中国对RCEP伙伴国的对外直接投资、RCEP伙伴国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和人力资本水平对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中国与RCEP伙伴国的人口总量、RCEP伙伴国的经济自由化程度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则显著阻碍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贸易。同时,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的平均贸易效率水平偏低,中国与RCEP伙伴国服务进口贸易的潜力处在上升态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魏浩 郭也 李翀
本文在对230种制成品按技术含量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数据计算了中国进口技术结构的历史变迁与现状、19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的出口结构以及中国与贸易伙伴的相互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1995—2011年期间,低技术含量制成品、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在中国进口中所占份额下降,初级制成品、资源型制成品、高技术含量制成品所占份额上升,高技术含量制成品早在2000年之前就超过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成为了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不同类型国家及地区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类型不同,它们在中国进口中的地位也不同;中国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都比较大,中国与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的相互依赖度比较小,中国进口对发展...
关键词:
中国 进口 商品结构 依赖程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梅 郭珺
利用2005年7月21至2010年10月29日期间,每一英镑分别兑换人民币、欧元、美元、日元、新加坡元和港元等六种货币的汇率数据,研究了中国大陆与五个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汇率联动关系。利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协整检验结果,确定六种汇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共同趋势,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所建立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宏锋
有别于传统的总量分析,利用双边贸易收支模型考量人民币汇率波动与双边贸易收支的关系,能更深刻地揭示汇率波动与我国贸易收支的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对不同国家而言,不仅双边汇率对双边贸易收支的弹性系数大小不一样,而且双边汇率的波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方向也并不一致,这也说明了采用双边汇率和双边贸易收支样本比总量样本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实际汇率 贸易收支 J-曲线效应
[期刊] 预测
[作者]
许可
本文利用AR-GARCH模型,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海关总署提供的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中国对东盟、日本、美国、欧盟、韩国、中国香港六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月度进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汇率波动率对我国和各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了汇率因素对各个贸易伙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看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多数贸易伙伴的出口显著负相关,没有与其正相关的贸易数据;其波动率可能有多种长期效果。短期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与欧盟,东盟,香港出口有反向冲击作用,对韩国进口有正向冲击作用,其波动率对部分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存在正向冲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丹 华圆
本文采用中国对2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出口的面板数据,对比分析了2005年汇改前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和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后发现:无论是汇改前还是汇改后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的出口均未产生显著影响;而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却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由此可见,相对于实际汇率波动风险而言,名义汇率波动风险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更显重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文静 李子联
以文化贸易的地区结构为主要关注对象,基于拓展的引力模型,对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贸易对象的进出口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文化贸易地区结构的影响存在不同的"方向效应"和"数量效应";第二,人民币升值总体而言增加了我国文化贸易的净出口;第三,人民币汇率变动所引致的文化贸易结构调整过程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文化贸易结构 经济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付争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国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贸易成本加成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实际汇率,进而从弱化汇率波动的角度探讨一国对贸易伙伴国的选择问题。本文还利用21个国家和地区1990-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面板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汇率制度缺乏弹性且以间接金融为主的贸易顺差国(或地区)的实际汇率波动会因贸易成本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选择那些地理距离较近的国家作为贸易伙伴会缩减实际汇率波动,如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而汇率制度较有弹性且货币政策以利率为目标的国家的实际汇率波动会因贸易成本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更适合选择地理距离较远的国家作为贸易伙伴,如美国、英国和东盟诸国。
关键词:
实际汇率 贸易成本 贸易距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崔艳新
2003年10月13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是中欧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2004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法和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欧盟及德、比、意、英、爱五国时,正式确认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欧关系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符合中欧双方的长远战略利益,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格局中,中国的和平崛起将巩固自身作为重要“一极”的地位,而欧盟在成员国不断增加和自身职能范围扩大(外交和防务)的进程中,逐步改变了其“政治矮人”的形象,欧盟作为同样重要的“一极”在世界政治事务中的地位已不断提升,中欧在全球多极化方面的共识与互动将为世界和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卢锦江
大家谈了很好的意见和看法,我作些补充。我国在对外经贸工作中推行市场多元化,意义深远。在苏联解体后,把保持和发展同独联体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作为实行市场多元化的重点工作来抓,已见成效。据我国海关统计(按产消国别贸易额),1992年我国同独联体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6亿美元,其中俄罗斯联邦占58.5亿美元,均超过了我国同原苏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成碧
本文着眼于贸易领域经纪活动中特殊风险的研究,分析经纪伙伴风险产生的根源和条件并提出如何规避的思路,目的是使经纪人在从事经纪活动时,能够提高防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尽可能避免由于经纪伙伴风险给自己造成的危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