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2)
2023(11413)
2022(9521)
2021(9197)
2020(7644)
2019(17691)
2018(17187)
2017(32925)
2016(16857)
2015(19180)
2014(18524)
2013(17996)
2012(16365)
2011(14521)
2010(13914)
2009(12348)
2008(11539)
2007(9378)
2006(7644)
2005(6454)
作者
(43160)
(36401)
(35898)
(34218)
(22904)
(17155)
(16366)
(14238)
(13864)
(12318)
(12307)
(12249)
(11183)
(11084)
(11023)
(11007)
(10872)
(10349)
(10346)
(10244)
(8743)
(8492)
(8426)
(8338)
(8116)
(8071)
(7680)
(7460)
(7012)
(6991)
学科
(72082)
经济(72003)
管理(46517)
(43950)
(34991)
企业(34991)
方法(34684)
数学(31702)
数学方法(31349)
中国(21102)
(18821)
(16188)
(15733)
贸易(15724)
(15413)
业经(13754)
农业(12370)
(11909)
(10718)
环境(10695)
技术(10569)
地方(10547)
(10479)
金融(10478)
(10134)
银行(10126)
(9971)
(9765)
关系(9754)
(9608)
机构
大学(230542)
学院(227202)
(106807)
经济(105299)
管理(93257)
理学(81945)
理学院(81171)
管理学(80012)
管理学院(79584)
研究(78717)
中国(59452)
(46934)
(44256)
科学(42928)
财经(36957)
中心(36668)
(35967)
(34390)
经济学(34327)
研究所(33181)
(31836)
经济学院(31073)
业大(30406)
北京(29312)
(28893)
(28726)
(28530)
财经大学(28288)
师范(28281)
经济管理(25476)
基金
项目(165042)
科学(133646)
基金(125950)
研究(123006)
(110183)
国家(109029)
科学基金(94827)
社会(83082)
社会科(78985)
社会科学(78966)
基金项目(66413)
(59529)
自然(59506)
自然科(58226)
自然科学(58210)
自然科学基金(57200)
教育(56423)
(51640)
资助(50461)
编号(47301)
(39332)
成果(37160)
重点(37090)
国家社会(36717)
(35447)
(35171)
教育部(34789)
人文(33328)
创新(33005)
中国(32284)
期刊
(105116)
经济(105116)
研究(65194)
中国(39271)
管理(33965)
(32608)
科学(31282)
学报(30127)
(28558)
大学(24750)
学学(23351)
教育(20693)
农业(20424)
技术(20158)
经济研究(18253)
(18091)
金融(18091)
财经(17970)
业经(15729)
(15607)
问题(14133)
世界(14042)
(13831)
国际(13133)
(12107)
技术经济(10808)
统计(10347)
科技(10129)
资源(9846)
(9677)
共检索到320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冬青  
能源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基础。近年来,能源问题愈来愈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而我国周边的俄罗斯及中亚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利条件。为此,中国应积极利用地缘优势,开拓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的能源市场,建立与俄罗斯与中亚国家交流的长效机制,保障能源长期供给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彦  
安全合作是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关系的关键性领域,对中亚地区安全态势及发展趋势具有关键意义。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借助双边及多边安全制度,构建了军事同盟体系,并形成了完备的组织机构和决策模式。俄罗斯与中亚在共同使用军事设施、军事技术合作、联合军事演习和军事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具体的安全合作。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安全合作机制的有效性受到权力结构、合法性与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制约,其未来有可能向更为紧密的方向发展,对中亚地区安全发挥着长期的主导性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宪良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能源消费与进口国,能否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与中国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化石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促进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无论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还是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宪良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能源消费与进口国,能否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与中国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化石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促进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无论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还是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鹏  
本文从合作意愿差异化角度研究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问题,本文构建了演化博弈模型进行相关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能源初始合作意愿强烈,随着能源合作的推进,双方的能源合作意愿不断增加;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之间存在一定的能源初始合作意愿,但双方的能源初始合作意愿并不强烈,随着合作的推进,双方的能源合作意愿不断减弱;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之间存在一定的能源初始合作意愿,但双方的能源初始合作意愿比较弱,随着合作的推进,双方的能源合作意愿不断减弱;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之间双方的能源合作意愿为0,中国与吉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鹏  
本文从合作意愿差异化角度研究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问题,本文构建了演化博弈模型进行相关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能源初始合作意愿强烈,随着能源合作的推进,双方的能源合作意愿不断增加;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之间存在一定的能源初始合作意愿,但双方的能源初始合作意愿并不强烈,随着合作的推进,双方的能源合作意愿不断减弱;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之间存在一定的能源初始合作意愿,但双方的能源初始合作意愿比较弱,随着合作的推进,双方的能源合作意愿不断减弱;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之间双方的能源合作意愿为0,中国与吉尔吉斯坦之间双方的能源合作意愿也为0。本文研究结论充分说明了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意愿存在差异性,本文建议我国与中亚国家进行能源合作时应采取差异化策略,应该重点加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能源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晓梅  
中国经济的和平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能源瓶颈的制约,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和平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战略性问题。中亚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中国加强同中亚国家的石油合作,可以解决中国石油短缺、对外依赖度高、进口单一的问题,是中国规避石油进口风险、提高能源安全水平的战略选择之一,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永祥  
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所组建的独联体成员国。在独联体现有12个国家中,只有5个产油气国家(俄罗斯、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是重要的。而在这5个国家中,除俄罗斯和阿塞拜疆外,都属中亚国家,并且又都地处我国陆地疆界的西部和北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闫世刚  
文章分析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全新格局,阐述周边能源合作对于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周边能源合作在地缘政治格局、合作利益诉求和新能源合作的经济技术层面制约所面对的挑战。文章最后从周边能源合作指导方针、合作机制、合作手段和加强新能源合作等方面提出深化我国周边能源合作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卫灵  刘强  
亚太大国高度关注中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制定了相应的能源安全战略,并采取积极行动,导致激烈的能源争夺正在中亚地区展开。中国可依据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良好的政治经济合作基础,积极开展能源合作与外交,构建有效的区域能源合作机制,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与稳定同时,构筑起西部周边的安全屏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毛汉英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能源供应安全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现代化进程。通过与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能源合作来扩展石油与天然气来源,与传统的海运进口方式相比,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省运费和时间,而且能源供应的安全性也可大大提高。本文从地理学和地缘政治角度,在深入分析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开展能源合作的战略背景、现实需要、资源储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能源合作项目和发展计划,预测了未来至2030年不同时间点的能源合作潜力与规模。主要结论如下:①至2015年,来自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的原油在中国原油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将由2010年的12.3%上升至20%,而天然气由10%上升至50%,两者相加占中国油气综合进口量的26%;②至2020年,来自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原油、天然气和油气综合进口量所占比例分别上升至28%、70%和38%;③至2030年,分别占26%、75%和40%。本文筛选并展望了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已经开展或即将开展的10项重要能源合作项目。为进一步提升能源合作,本文重点推荐了4种合作模式,即贷款换石油模式、产量分成模式、联合经营模式和技术服务模式,认为应妥善协调能源合作中的矛盾与问题,加强能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并重视改善能源合作开发区域的民生状况。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倩  姚兰  胡国松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新一轮变革,能源供应和生产格局同时呈现"多极化"、"多元化"局面,能源权力中心分散化越明显。作为世界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的中国,能源的安全问题面临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走高、运输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更复杂、能源外交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协调能源消费大国之间关系,加强能源进口供给多元化和油气进口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能源安全的区域战略布局,高效开发页岩气等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提升国际能源话语权等方面,提出了世界能源新格局下我国加强能源安全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葛新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能源出口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加强。同时,它也是俄寻求加入东北亚各国经济进程的有力工具。而俄罗斯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居领先地位的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也符合这些国家能源进口多元化的战略。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俄罗斯在中、日、韩这三个东北亚主要国家能源战略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生玲  郝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能源生产不能满足能源需求的强劲增长,导致能源对外依赖性较大,能源进口和海外开发又面临较多挑战。国内能源开发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较晚,能源战略储备不完善等问题也很突出。本文在中国具体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两时期消费最优化模型,并综合考虑本国能源与能源进口和海外开发之间、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之间这两个关键的替代关系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可能影响,得出了中国能源消费的最优跨期消费路径。当前能源消费中的很多问题,包括日益增大的"能源缺口",都源于实际能源消费量严重偏离了这一"最优路径"所规定的消费水平。因此,为了有效缓解乃至从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云亨  方恺  叶瑞克  
同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的划分类似,人类对于能源安全也呈现一定的需求层次演进特征。满足基本生活的能源需求属于最低层次,解决能源贫困后将会致力于以合理的价格确保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进而追求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中国在能源安全领域面临着重大挑战,既要应对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又要兼顾增加能源供应总量和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的双重目标。尽管中国政府强烈的政治意愿与成熟的市场条件有利于能源转型,不过为了克服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多元目标取舍、转型期漫长以及政府与市场角色之争等难题,未来中国还需要在经济发展方式、能源科技创新以及能源治理等方面做出积极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