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6)
2023(14240)
2022(11720)
2021(10595)
2020(8960)
2019(20505)
2018(20243)
2017(38342)
2016(20694)
2015(24003)
2014(24097)
2013(23964)
2012(22434)
2011(20534)
2010(20573)
2009(19324)
2008(19091)
2007(17156)
2006(15424)
2005(14277)
作者
(62058)
(52173)
(52100)
(49761)
(33172)
(24893)
(23808)
(20372)
(19753)
(18543)
(18041)
(17298)
(16716)
(16553)
(16347)
(16189)
(15524)
(15514)
(14962)
(14937)
(13183)
(12854)
(12673)
(11887)
(11858)
(11672)
(11332)
(11323)
(10556)
(10404)
学科
(111003)
经济(110920)
管理(53782)
(50258)
方法(43179)
(38255)
企业(38255)
数学(38236)
数学方法(37982)
中国(29777)
(26525)
(25916)
贸易(25903)
(25126)
地方(24671)
业经(21293)
(20290)
(20266)
(17523)
农业(17338)
(15160)
金融(15158)
(15041)
银行(14996)
地方经济(14932)
环境(14782)
(14466)
(13809)
(13638)
(12868)
机构
大学(314064)
学院(311808)
(146962)
经济(144403)
研究(115824)
管理(113087)
理学(96784)
理学院(95616)
管理学(94062)
管理学院(93472)
中国(87744)
科学(67752)
(66557)
(62483)
(59577)
研究所(54059)
(53936)
中心(50880)
财经(50204)
经济学(48016)
(46711)
(45647)
业大(44850)
经济学院(43256)
农业(42475)
北京(42448)
(40871)
(40331)
师范(39955)
财经大学(37012)
基金
项目(200996)
科学(158106)
基金(147562)
研究(146297)
(128979)
国家(127994)
科学基金(108216)
社会(96344)
社会科(91485)
社会科学(91458)
基金项目(76890)
(76084)
自然(66830)
教育(66228)
自然科(65321)
自然科学(65301)
(64536)
自然科学基金(64197)
资助(60963)
编号(57293)
成果(47380)
重点(45877)
(45632)
(45568)
国家社会(41528)
(41098)
课题(40282)
教育部(39206)
创新(38789)
科研(38414)
期刊
(165102)
经济(165102)
研究(97539)
中国(62715)
(49874)
学报(49562)
(46731)
科学(45216)
管理(41659)
大学(37435)
学学(35308)
农业(33824)
(29508)
金融(29508)
经济研究(29002)
教育(28373)
技术(26286)
财经(26039)
业经(24072)
(23679)
问题(23112)
(22668)
国际(21268)
(19063)
世界(18355)
技术经济(17256)
统计(16081)
商业(14759)
(14277)
(13967)
共检索到479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旭华  
关于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现有研究文献尚不多见。其实,在开放经济形态下,商品和资本的国际交换成为经济波动跨国传导的渠道,各国之间经济波动协动化可以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得到关联于现实的论证。本文使用1991-2009年的跨国数据,采用Cerqueira&Martins(2009)的方法测算了中国与23个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指数,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细致地检验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与发达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FDI则是中国与发展中的贸易伙伴经济波动协动化的决定因素。此外,无论是发达的贸易伙伴还是发展中的贸...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贸易条件的波动对一国的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首先全面系统地测算出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欧盟和东盟)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商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然后运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条件波动的根源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减少中国同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贸易条件波动的一个共同的关键因素是改善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而减少中国同东盟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在于减少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红宇  
本文研究汇率波动率对中国向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的影响。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非因果检验等方法估计变量间长短期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向美国和欧盟的实际出口与实际汇率波动率存在长期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中国向日本的出口与汇率波动率无关。短期内汇率波动率只影响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对向欧盟和日本的出口没有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希丽  张兵  李可爱  
影响中国(大陆)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双边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金融开放度、产业结构相似度、财政政策协调、货币政策协调、汇率政策等。运用混合最小二乘法对1992-2009年中国(大陆)及其贸易伙伴共14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其他亚洲经济体的协动性主要受到产业内贸易强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政策以更好地应对外部冲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毕玉江  
文章选取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韩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1999年1月到2010年1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变动与波动风险对双边贸易差额的影响,考查了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的第二次汇改对双边贸易差额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趋势性变动对贸易顺差的调整效应是不显著的,其作用结果对不同贸易伙伴存在差别,而汇率波动率风险总体而言对双边贸易差额具有显著影响。贸易伙伴国(地区)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是双边贸易差额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对贸易顺差的形成及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加入WTO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但第二次汇率制度改革对国别(地区)贸易顺差调...
[期刊] 预测  [作者] 许可  
本文利用AR-GARCH模型,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海关总署提供的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中国对东盟、日本、美国、欧盟、韩国、中国香港六个主要贸易伙伴的月度进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汇率波动率对我国和各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了汇率因素对各个贸易伙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看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多数贸易伙伴的出口显著负相关,没有与其正相关的贸易数据;其波动率可能有多种长期效果。短期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与欧盟,东盟,香港出口有反向冲击作用,对韩国进口有正向冲击作用,其波动率对部分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存在正向冲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付争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国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贸易成本加成是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实际汇率,进而从弱化汇率波动的角度探讨一国对贸易伙伴国的选择问题。本文还利用21个国家和地区1990-201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面板回归分析。研究表明,汇率制度缺乏弹性且以间接金融为主的贸易顺差国(或地区)的实际汇率波动会因贸易成本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选择那些地理距离较近的国家作为贸易伙伴会缩减实际汇率波动,如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而汇率制度较有弹性且货币政策以利率为目标的国家的实际汇率波动会因贸易成本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更适合选择地理距离较远的国家作为贸易伙伴,如美国、英国和东盟诸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丹  武杰  
通过构建数字产品分类标准,分析中国对RCEP伙伴国数字产品出口现状、动态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研究发现:中国与RCEP伙伴国数字产品贸易规模占比已超过中国数字产品贸易30%,成为中国主要海外市场,且形成以数字中间品贸易为主要形式的区域分工体系。中国对RCEP数字产品出口变化主要受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的影响。中国对RCEP数字产品出口效率较低,出口潜力较大,出口非效率受进口关税、通关效率、知识产权保护、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影响较为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卫锋  施晓丽  朱珈慧  
文章根据世界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估计动态面板模型的结果表明,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投资规模的差距和研发创新规模的差距对两者间的产业同构性分别会产生显著的负效应,而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经济规模的差距和中国对其贸易伙伴的出口依存度会对产业同构性分别产生显著的正效应,中国与其贸易伙伴间人均收入的差距对于产业同构性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婷婷  刘合光  武舜臣  
基于2004—2020年美国及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了美国农产品出口主要贸易伙伴的影响因素,进而测算了影响因素的程度和方向,同时采用贸易非效率模型对其产生的贸易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人口总数、地理边界等因素对其农产品出口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地理距离的影响不显著;就出口贸易效率而言,关税水平、货币自由度、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自贸协定签订情况对贸易效率的阻碍作用明显,而贸易自由度因素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不显著。从贸易效率变化趋势看,美国对不同国家(地区)的贸易效率差异明显,其中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始终处在较高水平,对荷兰、印度尼西亚和德国的出口贸易效率相对偏低。鉴于此,建议中国要在保持与现有出口国家(地区)贸易的同时,进一步挖掘贸易潜力较大国家(地区)的农产品市场;加强与不同国家(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提升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健全抵御全球经济危机冲击的体制机制,坚定农产品贸易全球化发展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漓江  桑百川  郭桂霞  
本文使用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开放所产生的外部风险显著增加了经济波动,而贸易开放减少了经济波动,其中出口贸易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显著为负,而进口贸易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贸易开放通过进出口市场多样化减少了经济波动,而且进出口市场多样化对经济波动的负向影响是U型的,并且U型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所引致的外部风险破坏了经济稳定,而贸易市场多样化对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漓江  桑百川  郭桂霞  
本文使用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开放所产生的外部风险显著增加了经济波动,而贸易开放减少了经济波动,其中出口贸易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显著为负,而进口贸易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贸易开放通过进出口市场多样化减少了经济波动,而且进出口市场多样化对经济波动的负向影响是U型的,并且U型表现出较强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所引致的外部风险破坏了经济稳定,而贸易市场多样化对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启斐  范超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对称均衡瓦解,世界经济的波动性增大。这样的经济环境会对服务贸易产生何种冲击?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STAN Database中2000—2010年24个国家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从服务进口和出口两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服务贸易存在本土市场效应。第二,国家的经济稳定有助于提高服务贸易量,并且对服务业进口的促进作用高于服务业出口。第三,全球化不仅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服务贸易;还能强化经济稳定国家在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本文的研究构建了一个全球化、经济稳定和服务贸易的研究框架,为扭转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德学  陈定  龚洁  
基于制度距离视角考察对外开放与经济周期协同的非线性关系,通过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除贸易、投资等传统因素外,制度距离也是影响经济周期协同的重要变量,即使双边对外开放水平相同,其经济周期协同也会因制度距离相异而有所差别。具体表现为,对外开放对经济周期协同的影响确实存在基于制度距离的门槛特征;当制度距离超过一定门槛值后,其影响显著为正;而低于该门槛值时,正向影响明显减弱,甚至变为不显著的负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