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23)
- 2023(19927)
- 2022(17188)
- 2021(16142)
- 2020(13694)
- 2019(31984)
- 2018(31718)
- 2017(60914)
- 2016(33107)
- 2015(37807)
- 2014(38042)
- 2013(37724)
- 2012(34822)
- 2011(31773)
- 2010(31925)
- 2009(29689)
- 2008(29289)
- 2007(25843)
- 2006(22488)
- 2005(20060)
- 学科
- 济(149334)
- 经济(149178)
- 管理(94309)
- 业(88651)
- 企(73469)
- 企业(73469)
- 方法(65767)
- 数学(57738)
- 数学方法(56893)
- 中国(37231)
- 农(36313)
- 财(34306)
- 学(31335)
- 业经(30218)
- 地方(30090)
- 贸(26995)
- 贸易(26979)
- 易(26160)
- 制(25015)
- 农业(24229)
- 理论(23222)
- 务(21823)
- 财务(21730)
- 财务管理(21677)
- 和(21655)
- 环境(20743)
- 银(20724)
- 银行(20667)
- 融(20647)
- 金融(20643)
- 机构
- 大学(481677)
- 学院(480375)
- 济(200687)
- 经济(196472)
- 管理(185855)
- 研究(166061)
- 理学(160524)
- 理学院(158724)
- 管理学(155615)
- 管理学院(154769)
- 中国(125018)
- 京(102756)
- 科学(102240)
- 财(89158)
- 所(84835)
- 农(78906)
- 研究所(77319)
- 中心(74754)
- 财经(71780)
- 业大(71482)
- 江(69812)
- 北京(65565)
- 经(65130)
- 范(62541)
- 师范(61945)
- 农业(61833)
- 经济学(61281)
- 院(59780)
- 州(56302)
- 经济学院(55038)
- 基金
- 项目(321674)
- 科学(251982)
- 基金(233433)
- 研究(232019)
- 家(204214)
- 国家(202593)
- 科学基金(173103)
- 社会(145681)
- 社会科(138069)
- 社会科学(138031)
- 省(124362)
- 基金项目(122651)
- 自然(113602)
- 自然科(110947)
- 自然科学(110917)
- 自然科学基金(108894)
- 教育(107770)
- 划(105180)
- 资助(98494)
- 编号(94117)
- 成果(76653)
- 重点(72354)
- 部(71373)
- 发(68366)
- 创(65844)
- 课题(65342)
- 科研(61718)
- 创新(61557)
- 教育部(61114)
- 大学(60226)
- 期刊
- 济(220338)
- 经济(220338)
- 研究(141513)
- 中国(89913)
- 学报(76574)
- 农(71128)
- 科学(70325)
- 财(69268)
- 管理(67993)
- 大学(57697)
- 学学(54439)
- 教育(50882)
- 农业(48810)
- 技术(43840)
- 融(42591)
- 金融(42591)
- 经济研究(36211)
- 财经(35557)
- 业经(33697)
- 经(30527)
- 问题(28403)
- 业(26409)
- 技术经济(24836)
- 统计(24660)
- 贸(23799)
- 图书(23011)
- 版(22423)
- 策(21877)
- 理论(21830)
- 世界(21682)
共检索到709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劲波 张伟进 张江洋
笔者着重分析了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亚6国的货币一体化发展,并以卢布为参照对象,判断人民币成为该地区锚货币的可行性。最优货币区理论是探讨某个地区货币一体化程度的主要理论依据,笔者以该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DMP模型作为理论创新的基础,简化DMP模型为一个静态的两国模型,新模型从大国和小国两个角度更好地诠释了组建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与收益。在新模型的基础上,笔者以名义汇率的变动、通货膨胀率以及实际经济周期的相关性为实证指标,对中国与其他7个国家进行了计量检定,以期透彻地分析该地区现阶段货币一体化的程度,为人民币在该地区的推广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帅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以后,中国同中亚国家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进一步推进中国同中亚国家间的货币金融合作将是未来努力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采用GTAP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效益进行实证模拟,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区域货币金融合作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大部分产业的进口;能够实现我国及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的扩张、贸易条件的改善、GDP增长的提升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但会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区域内国家经济效益的提升更为显著。最后就中国同中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素芹
近年来亚洲金融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尽管亚洲各国各地区已经就开展货币金融合作达成共识,但是由于亚洲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和复杂的历史问题,使得人们对亚洲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可行性提出诸多疑问。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对亚洲地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可行性进行考察。通过进一步研究亚洲各经济体面临冲击的对称性以及对冲击的不同反应,分析亚洲开展区域性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
关键词:
亚洲 货币合作 冲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倩 王龑 胡颖
本文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内的六个主要国家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意在考察他们经济一体化所处水平,从而判断该地区进行深入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基础及可行性。研究发现,1997~2013年期间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六国在需求和供给冲击相关性层面,六国中有三个次区域尤其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已经具备开展货币金融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宏波 宋小宁 熊爱宗
本文利用最优货币区指数模型就1983-2007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在此基础上采用1996年和2007年的截面数据计算并比较东亚地区各主要经济体的双边OCA指数,以期纵向分析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东亚经济一体化水平较亚洲金融危机前有所提高,货币合作成本降低,同时其内部已经形成以东南亚国家为主体的小型经济区,在区内先行开展货币合作具有较强可行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彤娟 孙瑾
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和VAR模型,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角度,考察了中国与东盟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中国-东盟各国在经济开放度、经济周期同步性、通货膨胀相似性等方面具备货币合作基础。中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6国的供给冲击对称性较高,货币冲击次之,需求冲击最差。中国-东盟具有深入开展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但未来还需克服政治障碍和外来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洪林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区域金融合作也深入开展起来。欧元的成功实践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东亚国家(地区)开展货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本文先从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出发,然后对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探讨,接着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标准和结论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进行分析,最后对东亚货币合作给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最优货币区理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金平 万志宏
货币一体化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欧元的诞生标志着欧洲的经济一体化进入最高阶段,即欧洲货币与经济联盟。货币金融合作是亚太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亚太地区范围大、情况复杂,一般认为该区域的货币金融合作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本文具体分析了亚太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亚太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
亚太地区 货币金融合作 最优货币区理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戴金平
东亚经济货币金融合作问题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引起该地区的高度关注。本文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现状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对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前景——即该地区能否进入货币合作的第二阶段——进行了政治和经济的分析。论文的结论是,第一,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现处于初级阶段,即准备阶段;第二,从静态上分析,该区域还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但是却具备了最优货币区的第一个动态标准;第三,该地区建立货币区的政治基础还很薄弱。
关键词:
东亚 货币金融合作 最优货币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志宇
本文在修正BE模型的基础上计算了东亚国家之间的最优货币区指数,认为东亚各国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有减少的趋势,表明东亚货币合作存在可行性;截面数据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显示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韩国和日本这些次区域内先进行货币合作是较为可行的现实选择;另外与欧洲相比,东亚地区的最优货币区指数较大,表明东亚的货币合作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指数 货币合作 最优货币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晞 朱孟楠
本文利用S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岸四地并不具备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在考察了中国货币一体化的现实经济基础后,通过参考、借鉴国际上成功的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经验与路径,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货币一体化的路径构想:人民币与港澳币以美元化形式,而人民币与新台币间则采用欧元模式,最终实现中国货币一体化。
关键词:
货币一体化 SVAR 最优货币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颜华国 蔡宏波 林舒
本文以两大主流货币合作假说为理论背景,着重借鉴了Frankel-Rose内生性假说的分析框架,研究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动态特征对于该地区货币合作,即货币统一进程的制约与影响。主要结论表明,随着东亚地区各国间贸易联系的日益密切以及经济趋同性的进一步提高,最优货币区标准会在其建立之后得到自发优化。东亚货币合作内生性假说的成立势必会降低在该地区开展货币合作的成本。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 内生性 最优货币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明亮
本文利用Campbell and Amer(1993)提出的股票收益分解方法,将股票收益分解为资本收益、红利收益和利息收益三部分。通过建立VAR模型,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上海股票市场股票收益三个组成部分的不同影响,以此来解析货币政策在股票市场的传导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影响资本收益对股票价格造成影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股票收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秋莹 李国平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欧元的成功启动以及美元区货币合作的初见成效,增强了东亚各国寻求货币合作的信心。本文在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加强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 收益 成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何慧刚
加强东亚汇率制度协调,建立东亚固定汇率区,是实现东亚单一货币区的重要核心阶段。依照最优货币区标准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为东亚构建固定汇率区是基本可行的,但是由于各种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制约,必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阶段、分区域、逐步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