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12)
2023(18920)
2022(16196)
2021(15118)
2020(12541)
2019(28847)
2018(28252)
2017(54121)
2016(28531)
2015(32311)
2014(31886)
2013(31446)
2012(28873)
2011(26331)
2010(26064)
2009(23867)
2008(22998)
2007(19653)
2006(17225)
2005(15133)
作者
(80995)
(68102)
(66997)
(63833)
(43199)
(32348)
(30639)
(26661)
(25674)
(23690)
(22976)
(22840)
(21360)
(21274)
(20853)
(20699)
(20135)
(19643)
(19321)
(19274)
(16721)
(16496)
(16076)
(15423)
(15155)
(14998)
(14682)
(14395)
(13474)
(13154)
学科
(134232)
经济(134093)
管理(79735)
(73932)
(60370)
企业(60370)
方法(56019)
数学(48975)
数学方法(48402)
中国(34089)
(31631)
地方(28515)
(28397)
贸易(28380)
(27572)
(27528)
业经(26757)
(26095)
农业(21266)
(20973)
环境(19515)
(18863)
理论(18747)
(18083)
金融(18080)
技术(17657)
(17369)
银行(17330)
(16651)
地方经济(16515)
机构
大学(411936)
学院(408903)
(179080)
经济(175709)
管理(160771)
研究(143293)
理学(139982)
理学院(138442)
管理学(136087)
管理学院(135360)
中国(105670)
(86628)
科学(85136)
(76535)
(70464)
研究所(64576)
中心(63486)
财经(62643)
(61373)
业大(57672)
(57273)
(56694)
经济学(55605)
北京(54803)
(53796)
师范(53339)
(52443)
经济学院(50047)
农业(47755)
财经大学(46857)
基金
项目(282840)
科学(224139)
基金(208126)
研究(207763)
(181736)
国家(180102)
科学基金(154791)
社会(134309)
社会科(127415)
社会科学(127382)
基金项目(109642)
(107145)
自然(99021)
自然科(96717)
自然科学(96695)
教育(94966)
自然科学基金(94950)
(90805)
资助(85656)
编号(83084)
成果(66808)
(63764)
重点(63436)
(61063)
(58524)
课题(56834)
国家社会(56566)
教育部(55230)
创新(54754)
科研(53847)
期刊
(193523)
经济(193523)
研究(122851)
中国(73060)
学报(61666)
管理(59203)
科学(58564)
(55912)
(55613)
大学(47652)
学学(44958)
教育(41721)
农业(39153)
技术(35782)
(32841)
金融(32841)
经济研究(32767)
财经(30752)
业经(29461)
(26562)
问题(25567)
(24500)
国际(21878)
世界(20663)
(20627)
技术经济(20531)
图书(19066)
统计(18742)
科技(18715)
资源(18161)
共检索到597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剑  王小康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使得合作融合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大潮的主旋律。选取中国与中亚国家1998年~2013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对经济基本面、外贸依存度、双边相互直接投资和区域文化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性条件,然后采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贸易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区域合作组织对促进区域贸易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地缘毗邻是促进双边贸易增长的显著优势;空间距离对区域贸易发展起反向阻碍作用等。提出加强双边或多边政府沟通,强化区域合作机制的经贸作用;发挥地缘毗邻和文化相近的优势,增进贸易合作;完善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减小空间距离对贸易发展的阻碍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杰  刘清娟  热依汗·吾甫尔  
该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4年期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和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扩大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和进口。此外,该文还考察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对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之间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出口贸易,即对中国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杰  刘清娟  热依汗·吾甫尔  
该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4年期间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和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扩大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出口和进口。此外,该文还考察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对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之间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的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中国新疆地区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和中国新疆地区的出口贸易,即对中国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牛风君  林娟  李明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不仅有利于中国新疆的发展,也将改善中亚国家的经济环境。近年来,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济金融合作日益密切,信用环境、信息交换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征信合作应打破信息封锁局面,加强信用信息合作的法规制度建设,优化区域信用环境,扩大征信数据来源和规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兰叶  陈晓  
在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中国和中亚五国的经贸往来大幅增加。构建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探究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整体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呈显著倒U型关系。未来中国对中亚投资存量的增加并不能带动中国对该地区的出口,中国投资中亚与中国从中亚的贸易进口已由过去的互补关系逐渐转为替代关系。分国家回归结果表明,未来中国加大对哈、塔和乌国的投资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需求,中国对土国和乌国的投资存量每增加1%,从这些国家的进口贸易额将分别增加0.725%和0.3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袁培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中亚地区各国经济、贸易、文化、政治社会的全面合作注入了新的力量,是丝路文明在今天的现实应用,尤其对当前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领域的合作意义重大,在此框架下,将形成新的区域共识、新的合作政策制度以及产生新的合作机制,也将为提升能源领域合作的水平、建立稳固可信的合作关系提供解决的思路和平台,这些内容都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化、安全化和多手段融合渗透是未来促进中亚地区能源合作的有效思路。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柯蓉   左安   张娟  
边境贸易是“一带一路”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空间引力模型,采用2005-2019年间中国7个边境省份以及与其陆地接壤的1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边境贸易的边界中介效应和屏蔽效应。本文研究发现:经济规模和物流绩效指数在边境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效应,与边境贸易规模正相关;边界畅通度的提升可以减少边境屏障,加快贸易流通,推动边境贸易的发展;地理距离对边境贸易有较为明显的屏蔽效应;制度距离对边境贸易的中介效应和屏蔽效应具有差异性。因此本文建议:继续推进边境贸易便利化改革;加强边境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发挥双边、多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对缔约方贸易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俭  卢德彬  杨建  安万芳  
[期刊] 改革  [作者] 洪俊杰  刘辉  
虽然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额逐年攀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贸易结构单一、贸易格局失衡、贸易互补性不强、基础设施落后、贸易便利化水平低等,阻碍了双边贸易额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双方应当深化贸易合作,充分发掘贸易潜力,从制度层面加强合作,助力贸易畅通,并以此为基础,增强地区间的相互信任,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夯实基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薇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推动中国与中亚深入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探索以创新、多元的路径深化合作,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深入化、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应立足资源和地缘基础,推进中国—中亚经济走廊建设;正视文化和现实差异,加强次国家层面的合作;充分发挥新疆区位优势,打造中国—中亚合作的重要桥头堡;加强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采取综合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薇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我国开展与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亚欧经济一体化、实现包括中亚在内的沿线各国的经济繁荣创造了新契机。目前,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尚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不完善、贸易投资结构不平衡且经贸依存度低、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未来应在基础设施、制度软环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及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等方面继续加强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薇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我国开展与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亚欧经济一体化、实现包括中亚在内的沿线各国的经济繁荣创造了新契机。目前,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尚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不完善、贸易投资结构不平衡且经贸依存度低、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未来应在基础设施、制度软环境、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及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等方面继续加强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建军  李扬  
文章通过研究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提出产业结构差异程度值(ISDV)的概念,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差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辐射效应更加显著;两国产业结构差异程度越大,越不利于两国产业合作及贸易持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失衡导致中亚国家心理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中亚各国产业结构相似度不高,从而引起经济和贸易合作形式过于单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彤璞  韩洋  
基于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从GDP、人口、地理距离、人均GDP差额、制度安排等方面对中国与其贸易流量和潜力进行分析、预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9个国家农产品贸易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贸易逆差也呈扩大趋势,双方农产品存在极大的互补性;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与双边的贸易量成正比,而国家间距离、人均GDP差距则对贸易有负向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其中,SCO(上海合作组织)的促进作用明显,WTO、APEC的影响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