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4)
- 2023(9880)
- 2022(8352)
- 2021(7839)
- 2020(6811)
- 2019(15944)
- 2018(15564)
- 2017(30098)
- 2016(16146)
- 2015(18736)
- 2014(18586)
- 2013(18971)
- 2012(18147)
- 2011(16751)
- 2010(16568)
- 2009(15441)
- 2008(15534)
- 2007(13899)
- 2006(11990)
- 2005(10899)
- 学科
- 济(78572)
- 经济(78511)
- 业(39980)
- 管理(39271)
- 方法(35558)
- 数学(31380)
- 数学方法(31191)
- 企(30612)
- 企业(30612)
- 贸(23778)
- 贸易(23768)
- 易(23086)
- 中国(21530)
- 农(20127)
- 财(16457)
- 地方(15677)
- 业经(15349)
- 学(15255)
- 制(13180)
- 农业(12938)
- 产业(11463)
- 银(11029)
- 银行(11004)
- 融(10937)
- 金融(10935)
- 出(10883)
- 和(10774)
- 关系(10660)
- 行(10618)
- 环境(10352)
- 机构
- 大学(243587)
- 学院(241304)
- 济(114126)
- 经济(112237)
- 研究(91442)
- 管理(88443)
- 理学(75848)
- 理学院(74948)
- 管理学(73846)
- 管理学院(73397)
- 中国(68900)
- 科学(53588)
- 京(51943)
- 财(48009)
- 所(47177)
- 研究所(43092)
- 农(41705)
- 中心(40366)
- 财经(38753)
- 经济学(37243)
- 经(35334)
- 江(34988)
- 业大(34493)
- 经济学院(33904)
- 北京(33435)
- 农业(33107)
- 院(32695)
- 范(31173)
- 师范(30898)
- 财经大学(28626)
- 基金
- 项目(157949)
- 科学(124092)
- 基金(116311)
- 研究(114833)
- 家(102133)
- 国家(101416)
- 科学基金(84809)
- 社会(74532)
- 社会科(70897)
- 社会科学(70879)
- 基金项目(61063)
- 省(58671)
- 自然(52999)
- 自然科(51727)
- 自然科学(51709)
- 教育(51219)
- 自然科学基金(50821)
- 划(50713)
- 资助(48299)
- 编号(44827)
- 部(36743)
- 成果(36648)
- 重点(36602)
- 发(36339)
- 创(32628)
- 国家社会(32067)
- 中国(31889)
- 教育部(31279)
- 课题(31231)
- 创新(30735)
- 期刊
- 济(122221)
- 经济(122221)
- 研究(74325)
- 中国(44352)
- 学报(37756)
- 农(37384)
- 财(35743)
- 科学(35605)
- 管理(30645)
- 大学(28215)
- 学学(26695)
- 农业(25651)
- 经济研究(22127)
- 融(20633)
- 金融(20633)
- 贸(20532)
- 教育(19619)
- 财经(19411)
- 技术(19039)
- 业经(18597)
- 国际(18391)
- 问题(18042)
- 经(16988)
- 业(15408)
- 世界(14945)
- 技术经济(12856)
- 统计(11935)
- 商业(11814)
- 版(10920)
- 资源(10808)
共检索到362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冯颂妹 周新生
中国与中亚地区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在中亚地区五个国家中,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土库曼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分别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与中亚的双边贸易发展规模、双边贸易结构、双边贸易依存度不断加大,双边贸易商品之间既有竞争性又有互补性,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在中国着力倡导"一带一路"发展格局的形势下,巩固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传统外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得警
中亚地区地处内陆,是贯通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其地理位置独特,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战略价值。2013年9月,习主席提出了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中亚地区再度被世人所重视,中亚五国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篇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一方面可解决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加快供给侧改革,服务中国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可惠及当地,使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钦
在通过贸易结合度分析双边贸易关系基础上,基于SITC Rev.3分类标准,利用RCA指数对新疆与中亚五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和比较,针对性地提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继续扩大双边贸易的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春丽
随着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内贸易所占的比重日益扩大,发展趋势逐渐增强,用产业内贸易理论来解释我国与东盟之间的产业内贸易问题就越来越具有说服力,产业内贸易理论已经成为研究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关系的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产业内贸易理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东阳 杨殿中
本文在文献回顾和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协整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之间具有显著的互补关系,属于顺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大于进口效应;直接投资的双边贸易促进效应的强弱排序依次是塔、吉、乌、哈和土。本文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亚五国 直接投资 双边贸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国兵
本文有如下创新和结论:(1)细化行业分类到SITC4分位数据,改进RCA指数测算方法,揭示出中国对美工业制造品出口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商品组,排序为:杂项制品66类、原料制品51类、机械与运输设备36类。(2)将产业内贸易调整指数方法运用到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证实中美工业制造品静态产业内贸易平衡状况较差,大多数商品组趋向产业间贸易,少数商品组表现为垂直产业内贸易。(3)GL指数和Cj指数无法反映产业内贸易失衡程度和方向,本文提出产业内贸易失衡指数,揭示出加重中美工业制造品贸易失衡和对贸易失衡起到平衡作用的商品组。(4)认为Thorpe和Zhang(2005)给出的动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子中分类集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神勇
正确评价贸易结构的转变以及相应的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对外贸易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出口商品结构看,由1985年到1988年,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从45.8%增加到64.4%,机电产品的比重也从8.5%增加到14.3%。但是我国出口商品档次低,质量不稳定,市场竞争以低价取胜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出口额的增长主要来自出口数量的扩大。评价出口商品结构的层次高低不仅要看分类商品出口额比重结构,还要考察商品的质量、档次。一般地说,商品价格是产品质量、层次、加工度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是考察商品结构层次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健 邓茂杰
以中国与20个最大贸易伙伴在2005—2011年的双边贸易流量数据为分析依据,建立引力模型,试图寻找影响中国与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的因素。研究表明:空间距离、GDP、是否为APEC成员、汇率以及人均国民收入对双边贸易存在显著关联关系,这也是影响当前中国对外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中国在以后的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与APEC成员的经贸往来,特别是深化和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或多边经贸关系。
关键词:
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金龙 赵明哲
CAFTA的建立是我国构建FTA战略的重要一环,它的实施对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1993—2012年中国大陆与其116个贸易伙伴国20年间的贸易数据,运用双重倍差分析法,对CAFTA的贸易效应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显示:CAFTA对我国与东盟六国间的双边商品贸易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CAFTA的实施使得中国对东盟6个国家的年平均出口量增加了18%~42%,同时令中国从东盟六国的进口年平均增加31%~62%。这一研究结论既证实了实施CAFTA带来的良好经济效应,又为深化CAFTA合作、打造CAFTA"升级版"提供了现实支撑。
关键词:
CAFTA 东盟六国 贸易效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关美宝
日本与中国大陆的贸易近年来不断扩大,双边贸易额继1991年首次突破200亿美元之后,1992年更上一层楼。在日方的出口大幅度跃升及进口持续稳定增长下,又较1991年大增了26.7%至289.391亿美元,再创历年最高纪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中元 张茜
该文利用中日两国1995-2013年间高度细分的贸易数据,实证检验商品进口价格中的汇率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从日本进口商品价格中存在不完全汇率传递,产业内贸易对进口商品价格汇率传递效应有显著的影响;随着中国从处于低质量贸易地位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向处于贸易条件优势地位的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变化,显著提高了进口商品价格中的汇率传递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进口商品价格中的汇率传递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在日本对中国出口占质量优势的产业中,产业内贸易显著的降低了进口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在水平型产业内贸易、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行业中,产业内贸易对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汇率传递 细分商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齐晓辉 刘亿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标分析中国与中亚5国2004—2013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从整体来看,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且产业内贸易增量全部来源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分国别来看,中国与各国农产品贸易均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从4大类农产品上看,中国与中亚5国第二类农产品(植物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另外3类农产品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
关键词:
中国 中亚5国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宝银 林发勤
利用中国与其他42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在经典截面引力模型、理论截面引力模型的分析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中非参数的配对估计方法探讨FTAs对促进中国双边贸易的作用。研究发现在中国2003年开始签订FTAs后,从2003年到2008年,FTAs显著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因此,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应该更加积极地开展双边自由贸易谈判,以保持我国的出口平稳增长。
关键词:
FTAs 引力模型 配对计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丽红 田志宏
中国与秘鲁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在积极地推进中,农业是核心问题之一,全面深刻地把握秘鲁农产品对外贸易特征以及中秘农产品贸易状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秘鲁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和结构,测算出秘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中国与秘鲁农产品贸易的特征及发展趋势,识别出两国贸易的重点农产品。在中国与秘鲁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农产品贸易政策调整过程中,应该对若干重点产品给予特别关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宋雅楠 郭根龙
近年来,自然人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各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动向。通过扩展基本引力模型研究自然人流动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实证影响,发现存在正效应,但影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其影响有限的原因为国内严格管制流入和专业人员流出能力有限两方面,因此,要加强我国自然人流动自由化的发展并增强对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我国自然人流动和服务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自然人流动 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