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57)
- 2023(18565)
- 2022(15588)
- 2021(14626)
- 2020(12415)
- 2019(28545)
- 2018(27874)
- 2017(52467)
- 2016(28399)
- 2015(31969)
- 2014(31588)
- 2013(31364)
- 2012(29003)
- 2011(26353)
- 2010(26096)
- 2009(24217)
- 2008(23940)
- 2007(21103)
- 2006(18378)
- 2005(16179)
- 学科
- 济(121559)
- 经济(121444)
- 业(80609)
- 管理(74812)
- 企(57852)
- 企业(57852)
- 方法(53486)
- 农(49742)
- 数学(47228)
- 数学方法(46690)
- 中国(33119)
- 农业(32716)
- 贸(29588)
- 贸易(29574)
- 业经(29168)
- 财(28927)
- 易(28803)
- 学(23836)
- 地方(23550)
- 制(22359)
- 技术(18217)
- 银(18152)
- 银行(18085)
- 融(17428)
- 金融(17425)
- 务(17395)
- 财务(17353)
- 财务管理(17308)
- 行(17293)
- 环境(16895)
- 机构
- 学院(405731)
- 大学(404056)
- 济(175142)
- 经济(172082)
- 管理(154293)
- 研究(143378)
- 理学(133953)
- 理学院(132463)
- 管理学(130167)
- 管理学院(129429)
- 中国(108952)
- 科学(88687)
- 农(87339)
- 京(84667)
- 财(74653)
- 所(73281)
- 农业(68324)
- 业大(67974)
- 研究所(67082)
- 中心(66228)
- 财经(59946)
- 江(58968)
- 经(54821)
- 经济学(53750)
- 北京(52761)
- 院(50686)
- 范(50648)
- 师范(50012)
- 经济学院(48688)
- 州(46448)
- 基金
- 项目(277707)
- 科学(217883)
- 基金(203476)
- 研究(196518)
- 家(180590)
- 国家(179114)
- 科学基金(151884)
- 社会(126714)
- 社会科(120115)
- 社会科学(120079)
- 省(107975)
- 基金项目(107447)
- 自然(99319)
- 自然科(97081)
- 自然科学(97048)
- 自然科学基金(95358)
- 划(91331)
- 教育(88406)
- 资助(82840)
- 编号(77704)
- 重点(63023)
- 成果(61864)
- 部(61446)
- 发(61066)
- 创(58169)
- 创新(54501)
- 科研(54030)
- 国家社会(53726)
- 课题(52848)
- 计划(52205)
- 期刊
- 济(188906)
- 经济(188906)
- 研究(113260)
- 农(85182)
- 中国(77443)
- 学报(71210)
- 科学(63520)
- 农业(57909)
- 财(56759)
- 大学(53556)
- 管理(53320)
- 学学(50897)
- 融(37363)
- 金融(37363)
- 业经(34976)
- 教育(34195)
- 技术(33382)
- 经济研究(30685)
- 业(30226)
- 财经(28852)
- 问题(26621)
- 贸(25154)
- 经(24976)
- 国际(22511)
- 世界(22007)
- 版(21718)
- 技术经济(19970)
- 统计(19898)
- 科技(19159)
- 业大(18749)
共检索到600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齐晓辉 刘亿
本文从贸易发展状况、贸易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现状,运用Grubel-lloyd指数和GHM指数,对2004~2013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进行测算,并对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双边农产品贸易存在严重的贸易不平衡;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与其它四个国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四类农产品中第二类农产品(植物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此外,平均市场规模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贸易不平衡程度、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和对外直接投资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
关键词:
中国 中亚五国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纪元 肖海峰
文章运用GL指数和GHM分类方法,测算了19922015年中国与东盟10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呈现先降后增态势,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特征;从产品类别来看,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于食品及活动物类产品贸易;从国别来看,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与中国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此外,回归模型表明双方经济规模差异以及贸易距离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FDI和对外开放程度则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东盟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金田 刘冬
文章运用G-L指数和GHM分类方法,通过对2000~2010年中国与非洲2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各国来看,中国与非洲12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趋势明显;而从农产品各章目来看,中非农产品贸易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同时,GHM分类方法显示中非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特征。此外,回归模型表明市场结构与中非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呈负相关关系,而人均收入差异、国家贸易政策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非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与非洲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金田 刘冬
文章运用G-L指数和GHM分类方法,通过对2000~2010年中国与非洲2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各国来看,中国与非洲12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趋势明显;而从农产品各章目来看,中非农产品贸易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同时,GHM分类方法显示中非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特征。此外,回归模型表明市场结构与中非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呈负相关关系,而人均收入差异、国家贸易政策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非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与非洲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学君
本文在详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产业层面提出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4个假设命题,运用静态面板数据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产业层面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工农产品的产品差异、外商对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直接投资、产业资本密集度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模经济阻碍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齐晓辉 刘亿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标分析中国与中亚5国2004—2013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从整体来看,中国与中亚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且产业内贸易增量全部来源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分国别来看,中国与各国农产品贸易均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从4大类农产品上看,中国与中亚5国第二类农产品(植物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另外3类农产品主要表现为产业间贸易。
关键词:
中国 中亚5国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龚新蜀 张晓倩
文章从出口贸易规模、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三方面对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并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亚五国市场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是决定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主导因素,且中国出口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中亚五国市场进口规模的扩大,而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在促进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弱化。
关键词:
农产品 中亚五国 CMS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耿伟 左昊华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03年间制造业30个行业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产业特征因素对我国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影响,以检验国际水平与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只有资本密集度的检验系数与预期符号相悖。产品差异系数的符号虽然与预期一致,但对中国产业内贸易没有显著影响。厂商数目和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水平产业内贸易与垂直产业内贸易都发挥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恩和 苏日古嘎
通过分析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以及贸易结构的基础上,运用G-L指数和GHM指数对2001年~2016年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进行测算,并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市场集中度比较高,主要集中在日、韩、俄三国市场;贸易产品中活动物、动物产品等第一类农产品和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等第三类农产品贸易偏向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植物产品等第二类农产品和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的制品等第四类农产品贸易偏向于产业间贸易。而贸易两国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则是影响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中国与东北亚其他国家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雅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快速提高,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已逐渐成为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重要的贸易经济合作形式。本文首先从贸易现状、总体特征、进出口产品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概况,然后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中2004—2014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G-L指数,结果显示,中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俄、中印、中南非则属于产业内贸易。然后,具体分析了2014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各章目的 G-L指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改善收入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砖国家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国梅 宗义湘
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特点,然后根据HS编码加上水产品作为统计口径,将农产品分为20大类,选取了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了2001—2015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静态水平和动态水平,最终发现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农产品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并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农产品的贸易不平衡程度与产业内贸易负相关,对外开放度与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其他因素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是不同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方媛 布娲鹣·阿布拉
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的加强以及中国向西开放战略、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吉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文章利用G-L指数、Bruelhart指数,选取2005—2010年中吉农产品贸易数据,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对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并运用相关模型探讨了影响中吉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吉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增量以产业间贸易带动为主,开放度、要素禀赋差异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较大。
关键词:
中吉农产品贸易 产业内贸易 因素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波 闫国庆 杨露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与维谢格拉德集团农产品的贸易现状及结构特点,其次运用GL指数对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最后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SITC Rev.3下中国与维谢格拉德集团2000—2016年农产品贸易数据,构建双向固定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维谢格拉德集团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趋势愈发明显;各分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国别及品种差异性显著。此外,平均市场规模、贸易不平衡显著阻碍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提升;人均收入差异、贸易开放度、贸易竞争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差异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的作用方向不同,模型回归不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雪娇
本文运用G-L指数及GHM指数,测算了2000-2011年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并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总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与印度、俄罗斯和南非则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从农产品章目上看,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主要农产品贸易都以产业间贸易为主。通过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可知,市场规模、贸易开放度、对外直接投资额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人均收入差异、贸易距离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中国 金砖国家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