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15)
2023(17858)
2022(15253)
2021(14252)
2020(11797)
2019(26956)
2018(26548)
2017(51178)
2016(26941)
2015(30506)
2014(30075)
2013(30138)
2012(27970)
2011(25774)
2010(25888)
2009(23937)
2008(23253)
2007(20319)
2006(18379)
2005(16368)
作者
(78984)
(66611)
(65404)
(62523)
(41989)
(31769)
(29700)
(25996)
(25033)
(23262)
(22563)
(22351)
(21021)
(20965)
(20368)
(20174)
(19444)
(19187)
(18924)
(18741)
(16505)
(16355)
(15806)
(15181)
(14824)
(14751)
(14427)
(14271)
(13409)
(13026)
学科
(133227)
经济(133097)
(74589)
管理(70983)
(51655)
企业(51655)
方法(51251)
(49851)
数学(44793)
数学方法(44408)
中国(34202)
农业(33145)
地方(30133)
(28409)
业经(28390)
贸易(28390)
(27522)
(25814)
(24628)
(21735)
环境(19183)
(17591)
金融(17588)
(17570)
银行(17531)
(17366)
(17325)
(16944)
技术(16575)
理论(16486)
机构
大学(397124)
学院(396145)
(177675)
经济(174411)
管理(153912)
研究(143379)
理学(133574)
理学院(132058)
管理学(130016)
管理学院(129312)
中国(107470)
科学(85548)
(84422)
(75291)
(74043)
(72035)
研究所(65735)
中心(63472)
业大(60556)
财经(59979)
农业(57859)
(56934)
(54778)
经济学(54605)
北京(53455)
(52165)
师范(51767)
(51386)
经济学院(49142)
(45125)
基金
项目(269618)
科学(213299)
基金(198424)
研究(198323)
(173657)
国家(172046)
科学基金(146778)
社会(129184)
社会科(122306)
社会科学(122274)
基金项目(105030)
(102413)
自然(93024)
自然科(90825)
自然科学(90806)
自然科学基金(89173)
教育(88032)
(86096)
资助(80984)
编号(79452)
成果(63982)
(60830)
重点(60251)
(59613)
(55325)
国家社会(54408)
课题(54065)
教育部(51992)
创新(51764)
人文(50904)
期刊
(200861)
经济(200861)
研究(121738)
(74348)
中国(74276)
学报(61796)
科学(58995)
管理(54528)
(51629)
农业(50890)
大学(47385)
学学(44994)
教育(36336)
(36193)
金融(36193)
业经(34130)
经济研究(32234)
技术(32176)
财经(29430)
问题(27836)
(25402)
(25251)
(24100)
世界(22322)
国际(20976)
技术经济(20560)
资源(18729)
(18581)
科技(18333)
现代(18075)
共检索到592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俭  卢德彬  杨建  安万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吾斯曼·吾木尔  布娲鹣·阿布拉  丁世豪  
借助贸易互补性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对2001-2012年双边农产品贸易关系、贸易互补性质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吻合度都较高,产业内互补与产业间互补并存;双边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先增强,再下降,后又增强的趋势,占领国际市场的竞争仍然激烈。双边应谋求在加强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双赢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瑞  王永龙  
本文在分析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现状后,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农产品进口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效率不断上升,而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造成实际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均GDP、人口规模对农产品进口贸易促进作用远超伙伴国,距离因素仍是阻碍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关税负面影响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国货币、金融自由度越高反而降低了贸易效率。坚持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提高海洋运输效率,出口国政治局势稳定都有助于提高贸易潜力。另外,通过对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瑞  王永龙  
本文在分析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现状后,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农产品进口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效率不断上升,而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造成实际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均GDP、人口规模对农产品进口贸易促进作用远超伙伴国,距离因素仍是阻碍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关税负面影响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国货币、金融自由度越高反而降低了贸易效率。坚持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提高海洋运输效率,出口国政治局势稳定都有助于提高贸易潜力。另外,通过对比发现印度、意大利、土耳其等一些国家的贸易潜力值得挖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吾斯曼·吾木尔  布娲鹣·阿不拉  丁世豪  
长期以来,我国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关系日益密切,贸易额增长迅猛,双方对外贸易中越来越占居重要地位,但也存在产品与别国结构集中,对应性较强、贸易摩擦频繁等各种问题。双边应提高互信度、更加促进多层次的交流,共同合作,在加强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双赢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晶荣  蔡燕林  高颖  王瑞  李书彦  
本文采用2000—2013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状况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额相对较低、规模偏小,主要产品和市场集中在欧洲国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空间距离、收入差距、人口、开放水平、政策等是影响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建议今后广泛开展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做好相互间贸易标准等方面的协调,在继续稳定重点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中亚经济带和环中亚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市场的开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舒芹  苏洋  朱光辉  李凤  
中欧班列是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和贸易畅通的重要载体。本文首次在此类研究中将PSM-DID与SLM方法结合,利用中欧班列完成一项大规模的自然实验,重点探究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邻近国家的作用更为明显,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也充分印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以期为深入推进中欧班列可持续发展、引导沿线国家通过中欧班列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璐  刘曙光  段佩利  尹鹏  
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格局演变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2010年以来,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德国、法国农产品贸易额始终处于第一位,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空间分异明显,印度是中国最大农产品贸易伙伴。②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密度整体较高,农产品贸易关系密切,农产品贸易网络密度呈现先降后升的波动特征。③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三个中心度指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重要节点国家稳中有变,核心国家和中介能力强的国家存在差异。④国家个数最多的凝聚子群包含的国家相对稳定,国家个数较少的五个凝聚子群的组团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很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产品贸易网络呈现明显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空间圈层结构特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彤璞  韩洋  
基于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从GDP、人口、地理距离、人均GDP差额、制度安排等方面对中国与其贸易流量和潜力进行分析、预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9个国家农产品贸易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贸易逆差也呈扩大趋势,双方农产品存在极大的互补性;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与双边的贸易量成正比,而国家间距离、人均GDP差距则对贸易有负向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其中,SCO(上海合作组织)的促进作用明显,WTO、APEC的影响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彤璞  韩洋  
基于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从GDP、人口、地理距离、人均GDP差额、制度安排等方面对中国与其贸易流量和潜力进行分析、预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9个国家农产品贸易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贸易逆差也呈扩大趋势,双方农产品存在极大的互补性;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与双边的贸易量成正比,而国家间距离、人均GDP差距则对贸易有负向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其中,SCO(上海合作组织)的促进作用明显,WTO、APEC的影响作用较小;中国与大多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开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天博  田刚  
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研究背景,基于2001—2017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及特征,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对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森林资源人均禀赋差异、贸易开放程度、互为邻国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增长产生推动作用。两国的空间距离及同为APEC成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中国与沿线大部分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属于潜力巨大型,合作空间巨大。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在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内涵的基础上为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启示,我国应在继续推进"五通"建设的前提下,稳定现有市场,并积极开拓南亚、东欧及西欧的市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晓晴  杨军  孙江明  
本文在描述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在2001年后快速增长,但是,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农产品贸易面临贸易产品结构单一、农产品互补性不断降低等风险。因此,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发展契机,强化双边农业经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对于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学武  顾成军  
本文选取20012015年中国及35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相关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进口、出口贸易的贸易效率、贸易潜力及其提升空间。研究结果显示实际贸易和贸易潜力间存在的差额主要是由于人为贸易非效率因素的影响。进口和出口贸易非效率的阻碍效应分别递减和递增。经济规模和上海合作组织对进口、出口贸易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俄白哈关税同盟具有负向阻碍作用或竞争效应。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负向作用;从是否与中国接壤看,距离对进口、出口贸易表现出了"距离悖论"效应。清廉指数反映了权力寻租或腐败对进口、出口贸易的抑制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文婧  
本文以贸易便利化为主线,选取2011-202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贸易伙伴国(地区)相关数据,分析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在引力模型中引入不同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运用其他相关解释变量对引力模型作出扩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对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双边贸易流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口规模、地理距离、我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投资流量对双边贸易也具有促进作用;且通过对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分类,发现随着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会逐渐变得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翟荣花  张庆萍  
[目的]文章分析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以挖掘贸易潜力,推进双边畜产品贸易发展和畜牧产业合作。[方法]运用2001年-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度中国对沿线国家畜产品贸易效率及潜力,并对经济规模、对外投资、地理位置等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对外投资、是否加入WTO都对中国畜产品出口沿线国家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沿线国家的政治稳定程度和畜牧业发展水平则对中国畜产品出口该地区有抑制作用;[结论]中国对沿线国家畜产品出口的贸易效率极不平衡,对亚欧经济带国家的出口效率远高于中亚及环中亚经济带;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从高到依次为环中亚经济带、中亚经济带和亚欧经济带,其中,对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等中西亚国家的畜产品市场潜力极大。我国应积极推进经济走廊的建设,完善自身贸易环境,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提高中国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释放贸易潜力,推动双边贸易的有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