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06)
- 2023(18218)
- 2022(15685)
- 2021(14878)
- 2020(12429)
- 2019(28863)
- 2018(28281)
- 2017(54373)
- 2016(29140)
- 2015(32982)
- 2014(32389)
- 2013(32118)
- 2012(29398)
- 2011(26618)
- 2010(26517)
- 2009(24264)
- 2008(23480)
- 2007(20368)
- 2006(17984)
- 2005(15841)
- 学科
- 济(120636)
- 经济(120500)
- 业(83987)
- 管理(78449)
- 企(61767)
- 企业(61767)
- 方法(53953)
- 农(49977)
- 数学(46962)
- 数学方法(46355)
- 中国(33564)
- 农业(33063)
- 业经(29181)
- 财(28261)
- 贸(25088)
- 贸易(25072)
- 易(24530)
- 学(23436)
- 地方(22983)
- 制(22727)
- 银(18523)
- 融(18516)
- 金融(18514)
- 银行(18483)
- 技术(18296)
- 理论(18074)
- 和(18000)
- 行(17740)
- 环境(17706)
- 策(16997)
- 机构
- 大学(409598)
- 学院(407864)
- 济(172429)
- 经济(169145)
- 管理(163328)
- 理学(142081)
- 理学院(140590)
- 研究(140162)
- 管理学(138157)
- 管理学院(137431)
- 中国(107472)
- 京(87007)
- 科学(84450)
- 农(76471)
- 财(74649)
- 所(69168)
- 中心(64186)
- 业大(63438)
- 研究所(63304)
- 财经(60257)
- 农业(58800)
- 江(57358)
- 经(55411)
- 北京(54922)
- 范(52944)
- 师范(52488)
- 经济学(51741)
- 院(50463)
- 经济学院(46700)
- 州(46204)
- 基金
- 项目(282824)
- 科学(223370)
- 研究(207934)
- 基金(207724)
- 家(181445)
- 国家(179778)
- 科学基金(154530)
- 社会(132748)
- 社会科(125658)
- 社会科学(125622)
- 基金项目(109618)
- 省(107625)
- 自然(99637)
- 自然科(97375)
- 自然科学(97352)
- 自然科学基金(95586)
- 教育(94032)
- 划(90741)
- 资助(85573)
- 编号(84675)
- 成果(68135)
- 部(63325)
- 重点(62783)
- 发(60409)
- 创(58500)
- 课题(56812)
- 国家社会(55524)
- 创新(54590)
- 教育部(54428)
- 科研(54048)
- 期刊
- 济(186963)
- 经济(186963)
- 研究(119664)
- 中国(77332)
- 农(75122)
- 学报(64026)
- 科学(60126)
- 管理(57884)
- 财(54164)
- 农业(51549)
- 大学(49933)
- 学学(46959)
- 教育(41563)
- 融(37655)
- 金融(37655)
- 技术(34846)
- 业经(33609)
- 经济研究(29121)
- 财经(28350)
- 业(26183)
- 问题(25489)
- 经(24315)
- 世界(21143)
- 贸(20964)
- 图书(20810)
- 版(19918)
- 国际(19615)
- 技术经济(19564)
- 科技(19500)
- 理论(18952)
共检索到601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丽君 喻芬芬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市场潜力大,但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逐年扩大,如何提升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成为关键。本文采用国际市场份额、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对称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性竞争优势指数,测算了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采用45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发现:大多数国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弱或处于劣势,对进口依赖程度较大;现代化生产要素和贸易开放度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为正,传统的生产要素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为负;农产品经济规模虽然有助于抢占国际市场和提升农产品的显性竞争优势,但是不一定会增强贸易结构和相对比较优势的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晶荣 华曦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推动贸易便利化是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选取2008-2013年的贸易数据,在测算58个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贸易便利化程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可知,经济带沿线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市场开放程度、是否同为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CAREC)成员等是影响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文霞 杨逢珉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加强中国同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该文基于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9-2015年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数据,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同沿线各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出口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和贸易对象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提升以及同属APEC成员国可显著推动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而中国和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海上距离以及伙伴国关税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产生负作用;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潜力差异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吾斯曼·吾木尔 布娲鹣·阿布拉 丁世豪
借助贸易互补性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对2001-2012年双边农产品贸易关系、贸易互补性质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吻合度都较高,产业内互补与产业间互补并存;双边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先增强,再下降,后又增强的趋势,占领国际市场的竞争仍然激烈。双边应谋求在加强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双赢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海亚 潘坤友
借助熵值法、核密度估计、聚类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法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航运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空间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航运竞争力大致呈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地区发展不平衡,极化效应十分严重。(2)航运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呈正偏态分布,偏度值较大,分布较为分散,得分较低的国家(地区)占较大比重。(3)航运竞争力核密度曲线逐年向右移动,曲线波峰高度逐年下降,函数区间呈现小幅扩大,仍存在双峰形态,航运竞争力绝对差异逐年变大,极化现象在不断增强。(4)根据航运竞争力综合得分指数,可划分为航运竞争力强、较强、一般、较弱等四种类型。(5)沿线国家(地区)航运竞争力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马太效应显著,空间发展格局正由集中走向分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海亚 潘坤友
借助熵值法、核密度估计、聚类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法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航运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空间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航运竞争力大致呈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地区发展不平衡,极化效应十分严重。(2)航运竞争力综合评价得分呈正偏态分布,偏度值较大,分布较为分散,得分较低的国家(地区)占较大比重。(3)航运竞争力核密度曲线逐年向右移动,曲线波峰高度逐年下降,函数区间呈现小幅扩大,仍存在双峰形态,航运竞争力绝对差异逐年变大,极化现象在不断增强。(4)根据航运竞争力综合得分指数,可划分为航运竞争力强、较强、一般、较弱等四种类型。(5)沿线国家(地区)航运竞争力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马太效应显著,空间发展格局正由集中走向分散。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秀英 刘胜
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2000—2013年贸易数据,测算诸如国际市场占有率等4个指标来评估沿线主要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整体而言,"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沿线国家中印度、埃及与新加坡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强,而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阿联酋等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而分行业来看,中国在交通运输、建筑业等劳动及资源密集型服务上具有国际竞争力,印度在计算机和信息、通讯服务等技术密集型服务上竞争优势突出,新加坡在金融、保险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上享有竞争优势,泰国、马来西亚在旅游等资源密集型服务上优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杨春平 张文德
[目的/意义]为中国企业走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导航,离不开对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关系研究。[方法/过程]利用世界知识产权局网站2001-2014年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专利数据,研究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授权发展情况,并在贸易结合度指数的基础上给出了专利结合度指数概念,然后采用Wolfram Mathematica软件可视化分析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专利结合度情况。[结果/结论]中国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专利结合度差距比较大,沿线国家对中国的专利结合度指数变化比较平稳,相对而言,中国对与沿线国家的专利关
关键词:
专利关系 专利结合度 海上丝绸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耿仲钟 肖海峰
本文从贸易规模与结构、出口市场特化优势、比较优势、互补性、紧密程度和产业内贸易等角度运用相关统计指标分析1995—2014年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特征。研究表明,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市场特化优势并不明显,而沿线国家出口的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特化优势;中国对沿线国家出口的农产品比较优势不强,而且由于双边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不一致导致互补性较弱;中国与东段航线各国的农产品贸易联系较为紧密,与中段、西段航线各国农产品贸易紧密程度尽管不高但却在逐步增强;中国与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仍以产业间的贸易为主,但产业内贸易的作用在加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文霞 金缀桥 卢敏
基于扩展引力模型,重点分析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影响及潜力。结果显示:伙伴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可显著推动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扩大;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法进行检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贸易便利化的正向推动作用;控制变量中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额有显著推动作用,而进口国汇率对出口贸易有显著制约作用。模拟贸易便利水平提高20%后发现,中国对多数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具有较大潜力,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应进一步提升中国与沿线各国间的贸易便利水平,努力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瑞 王永龙
本文在分析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现状后,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农产品进口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效率不断上升,而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造成实际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均GDP、人口规模对农产品进口贸易促进作用远超伙伴国,距离因素仍是阻碍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关税负面影响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国货币、金融自由度越高反而降低了贸易效率。坚持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提高海洋运输效率,出口国政治局势稳定都有助于提高贸易潜力。另外,通过对比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瑞 王永龙
本文在分析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现状后,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农产品进口贸易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效率不断上升,而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造成实际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我国人均GDP、人口规模对农产品进口贸易促进作用远超伙伴国,距离因素仍是阻碍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关税负面影响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国货币、金融自由度越高反而降低了贸易效率。坚持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提高海洋运输效率,出口国政治局势稳定都有助于提高贸易潜力。另外,通过对比发现印度、意大利、土耳其等一些国家的贸易潜力值得挖掘。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效率 贸易潜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国明 路璐
国际贸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先导和基石。本文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差距、距离成本和经济一体化安排等是中国对该区域出口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国对总需求小的国家出口存在饱和趋势,而对于经济发展较好或需求较大国家的出口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为扩大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出口,应加强区域内基于共赢的合作,深化和完善区域内多边、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以减少贸易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