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0)
2023(11410)
2022(9785)
2021(9292)
2020(7720)
2019(17625)
2018(17259)
2017(33450)
2016(17900)
2015(20406)
2014(20365)
2013(20109)
2012(19047)
2011(17415)
2010(17882)
2009(17144)
2008(17269)
2007(15462)
2006(14290)
2005(13548)
作者
(50115)
(41940)
(41657)
(40108)
(26935)
(19907)
(18960)
(16056)
(15883)
(15203)
(14385)
(13850)
(13651)
(13571)
(13439)
(12846)
(12575)
(12120)
(12097)
(11833)
(10777)
(10134)
(10009)
(9470)
(9440)
(9341)
(9240)
(9178)
(8367)
(8261)
学科
(75745)
经济(75632)
管理(60173)
(54580)
(45661)
企业(45661)
方法(28763)
中国(24876)
(24823)
贸易(24808)
数学(24349)
(24211)
数学方法(24023)
(23785)
(21818)
(21449)
业经(17143)
环境(15607)
(15354)
(15152)
银行(15147)
(14576)
(14171)
地方(13821)
(13576)
(13553)
(13534)
金融(13532)
财务(13512)
财务管理(13477)
机构
大学(264626)
学院(263773)
(124531)
经济(122170)
管理(99835)
研究(96195)
理学(83908)
理学院(83033)
管理学(82040)
管理学院(81513)
中国(77610)
(61529)
(56373)
科学(50262)
(47598)
财经(46932)
中心(42741)
(42503)
研究所(42008)
(40715)
经济学(39300)
北京(36849)
(35240)
经济学院(35202)
(34671)
财经大学(34448)
(33360)
师范(33168)
(31777)
业大(29968)
基金
项目(160757)
科学(128711)
研究(124454)
基金(119511)
(101893)
国家(101088)
科学基金(86836)
社会(82716)
社会科(78625)
社会科学(78612)
基金项目(60770)
(58512)
教育(56499)
自然(51845)
自然科(50593)
自然科学(50581)
资助(50269)
(49933)
自然科学基金(49713)
编号(49647)
成果(43181)
(38601)
重点(36459)
(36225)
(35391)
国家社会(35281)
课题(35219)
教育部(34133)
(33586)
(33192)
期刊
(145843)
经济(145843)
研究(91361)
中国(56467)
(48073)
管理(40881)
(33834)
科学(33125)
(32156)
金融(32156)
学报(31669)
教育(27325)
大学(25853)
经济研究(24521)
财经(24407)
学学(24029)
(22844)
农业(22561)
业经(21939)
技术(21154)
(21140)
国际(20782)
问题(20265)
世界(16537)
技术经济(12866)
现代(12357)
理论(12089)
(11982)
论坛(11982)
(11891)
共检索到428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田野  靳纬  
2010年1月中国和东盟如期完成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正式步入零关税时代。贸易自由化和产品内分工程度的深化,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而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由污染密集型产品贸易引发的资源消耗和污染转移问题将会给双边贸易带来更大环境压力。那么,中国和东盟就双边贸易和环境问题存在着哪些方面的争论和摩擦?在区内环境压力日趋增大的情况下,中国又该如何与东盟各国协调双边贸易关系?这将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辅靖  
目前国内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关于战略背景、战略意义的研究,而对经济影响的评估显得不足。虽然现在已经建成的自由贸易区或多或少都有政治战略方面的考虑,但自由贸易区首先和主要是经贸关系安排,它虽是实现政治战略意图的一个轮子和工具,但它本身并不是一项政治安排,它的战略、政治和外交意义是经贸意义的衍生物而不是替代物,因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任务应该是促进双方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如果它不能对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切实的促进作用,那么它的政治战略作用就根本无从谈起。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挥经济功能。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双方未来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莺  
自CAFTA建立以来,云南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较快,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占云南省对外农产品贸易总额的50%左右。但云南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过程中,东盟对进口农产品把关严格,加之云南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和营销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使云南农产品在对东盟贸易中仍存在许多困难。本文通过云南对东盟贸易中农产品的价格、质量和物流等三个因子的考量,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莺  
自CAFTA建立以来,云南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较快,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占云南省对外农产品贸易总额的50%左右。但云南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过程中,东盟对进口农产品把关严格,加之云南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和营销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使云南农产品在对东盟贸易中仍存在许多困难。本文通过云南对东盟贸易中农产品的价格、质量和物流等三个因子的考量,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艳  吴晓颖  
随着近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量快速增长,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放大。在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步提高,缺乏比较优势,农业生产方式等因素制约着农产品生产的品质,农产品出口大都以原材料为主且价格普遍偏低。本文探讨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探索性地提出减少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慧  
一、问题的提出2016年2月4日,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文莱、加拿大、新加坡、越南和马来西亚等12个成员国的代表在新西兰正式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TPP")。美国借助"TPP"重返亚太,并在亚太地区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贸易投资新规则,这势必将对全球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生重大挑战,将动摇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经过多年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鹤祥  
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认为在中国-东盟金融业相互开放问题上,中国应发挥主动、积极作用。当前,一是要加强系统研究,致力于搭建金融合作平台;二是通过建立灵活的汇率协调机制和较完善的国际收支平衡体系,完善现行结算体系,放宽境外直接投资购汇等措施,建立开放有序的金融环境;三是通过设立人民币自由兑换试验区,以完善边贸银行结算为突破口,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和区域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慧  
一、问题的提出2016年2月4日,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文莱、加拿大、新加坡、越南和马来西亚等12个成员国的代表在新西兰正式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TPP")。美国借助"TPP"重返亚太,并在亚太地区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贸易投资新规则,这势必将对全球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生重大挑战,将动摇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经过多年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芮  
作为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起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将于2010年建成。但CAFTA建设至今,其实际效应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围绕这些内容,分析了CAFTA对双边特别是我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总体经济的实际影响,探讨了CAFTA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未来中国推动CAFTA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烈夫  陈伟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零关税政策实施以来,双方农产品贸易迅速增长,但中国与东盟各国农产品贸易发展严重不平衡,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加上东盟设置非关税贸易措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为此,应从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业合作、大力培养农业人才、鼓励企业境外投资、改善交通运输环境等方面加强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谭立群  刘晓亮  
中国与东盟十国,或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都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途经国或目的地,自古就有通商的传统,水果贸易更源远流长。2010年成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区。通过对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竞争互补特性研究,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自贸区的机遇便利,有效应对东盟热带水果的冲击,对促进双方贸易良好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文才  刘芳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2010年以来,我国玉米贸易面临着小规模经营,竞争力薄弱;进口量突破配额上限,制约后期正常进口;单一国家进口比重大,国际风险高;存在贸易壁垒,出口难度大等多重问题。基于此,我国应该实施支持规模化经营,提升竞争力;有序适度调增配额,保证正常进口;实施多元化进口,降低国际风险;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等应对策略,保障我国的玉米产业安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久琴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尽管部分国家存在忧虑和担心,但从开始的几个月看来,双边经贸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双方继续推进自贸区合作带来更大的信心。但为保证自贸区潜力充分、顺利地释放,仍存在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四青  
东盟国家贸易法律环境是指东盟各国政府所颁布的与贸易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法令和条例等,它是东盟各国企业进行贸易活动的准则。无论是东盟国家本国的企业,还是进入东盟国家的外国企业只有适应东盟国家的贸易法律环境,依法进行各种贸易活动,才能受到这些国家法律的有效保护。因此,很有必要对东盟国家的贸易法律环境进行研究,为中国企业进入东盟国家进行贸易活动提供应对的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钊  
一、欧债危机背景下的欧盟技术贸易壁垒新动向自从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各国金融动荡,对外经济贸易日渐衰退。在此经济背景下,欧盟新制定或修订了诸多技术贸易壁垒措施。其中最具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