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8)
2023(10033)
2022(8595)
2021(8117)
2020(7031)
2019(16711)
2018(16292)
2017(31192)
2016(16912)
2015(19674)
2014(19670)
2013(19900)
2012(19033)
2011(17586)
2010(17453)
2009(16400)
2008(16483)
2007(14735)
2006(12818)
2005(11768)
作者
(52513)
(44015)
(43928)
(41875)
(28068)
(21327)
(20021)
(17337)
(16809)
(15520)
(15218)
(14735)
(14216)
(14208)
(14091)
(13877)
(13381)
(13129)
(12885)
(12783)
(11134)
(10958)
(10917)
(10097)
(10039)
(9869)
(9826)
(9602)
(8992)
(8979)
学科
(76903)
经济(76828)
管理(42315)
(41356)
方法(37490)
数学(33401)
数学方法(33158)
(31856)
企业(31856)
(24211)
贸易(24199)
(23551)
中国(22107)
(20057)
(18149)
(16843)
(13992)
业经(13651)
地方(13046)
农业(12804)
(11887)
金融(11885)
(11823)
银行(11773)
(11340)
(11253)
(10860)
环境(10682)
关系(10495)
(10360)
机构
大学(258484)
学院(253643)
(115488)
经济(113500)
研究(98576)
管理(90281)
理学(77300)
理学院(76317)
中国(75137)
管理学(75002)
管理学院(74542)
科学(60247)
(56506)
(52558)
(50230)
(50022)
研究所(48051)
中心(43388)
农业(40122)
财经(40112)
业大(39853)
经济学(37702)
(37248)
(36712)
北京(36438)
(35080)
经济学院(34255)
(32092)
师范(31682)
科学院(30681)
基金
项目(166973)
科学(129682)
基金(123147)
研究(116775)
(110569)
国家(109767)
科学基金(90503)
社会(74455)
社会科(70627)
社会科学(70605)
基金项目(63801)
(61143)
自然(59138)
自然科(57729)
自然科学(57703)
自然科学基金(56735)
(54128)
教育(53016)
资助(52821)
编号(44818)
重点(39066)
(38889)
成果(37266)
(36733)
(33835)
中国(33164)
科研(33035)
教育部(32645)
国家社会(32129)
创新(31986)
期刊
(122311)
经济(122311)
研究(77705)
中国(49285)
学报(46668)
(44723)
科学(40832)
(37859)
大学(34172)
学学(32314)
管理(31665)
农业(30521)
(23875)
金融(23875)
经济研究(22228)
教育(21808)
(21050)
财经(20507)
技术(19322)
国际(18987)
(17913)
(17792)
问题(17770)
业经(17449)
世界(15945)
技术经济(12823)
(12625)
统计(12321)
资源(11389)
理论(11273)
共检索到385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满盈  
依据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和波动情况进行经验分析,结果发现:在1987~2006年期间,中国与东盟的整体贸易条件和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中国与东盟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稳定、资源型制成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大的波动对中国与东盟整体贸易条件的波动起了主导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满盈  
本文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同欧盟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1)从1987—2006年,中国同欧盟的整体贸易条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2)在中国加入WTO前后,除了高技术产品,中国同欧盟不管是整体贸易条件还是分类商品贸易条件,其波动性都是显著下降的;(3)减小中国同欧盟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一方面在于降低我国中技术产品进口对欧盟的过分依赖;另一方面在于改善中欧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进口大于出口)的局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本文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1)从1987~2006年,中国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整体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明显的恶化。(2)对贸易条件波动性分阶段考察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加入WTO前后,不管是整体贸易条件还是分类商品贸易条件,其波动性都是显著下降的。(3)中国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是由于低技术产品大的出口份额、中技术产品大的进口份额以及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均衡所造成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从1987-2006年,中国同日本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整体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是由中国对日本初级产品出口份额大的波动、中技术产品及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技术产品贸易条件的较大波动引起的,而减小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在于减小高技术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伟新  魏金义  祁春节  
根据联合国贸易统计署数据,本文对1994—2010年期间中国与东盟柑橘产品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贸易条件总体上在绝大多数年份中得到改善,但这种改善主要是依靠出口数量的扩张,需要引起一定的注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满盈  
贸易条件的波动对一国的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首先全面系统地测算出中国同欧盟、美国、日本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商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然后运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同欧盟、美国、日本贸易条件波动的根源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减小中国同欧盟、美国、日本贸易条件波动的一个共同的关键因素是改善中国同这些国家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贸易条件的波动对一国的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首先全面系统地测算出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欧盟和东盟)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商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然后运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条件波动的根源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减少中国同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贸易条件波动的一个共同的关键因素是改善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而减少中国同东盟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在于减少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林  赵慧娥  
本文利用联合国统计署有关农产品统计数据 ,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 (CMS模型 )方法 ,针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波动的问题 ,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发现 :在不同的时期和外部环境条件下 ,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额的波动主要受需求因素的影响 ,而结构因素只起次要的作用 ,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的增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昱  李玉霞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出口导向型贸易增长会恶化一国的贸易条件,而贸易条件的恶化又会降低一国的福利水平。近年来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高速增长,为了探讨中国从中欧双边贸易中的获益情况,本文实证研究了中国与欧盟三个主要国家(德国、英国和法国)1993年到2003年的贸易条件变化,具体到大类产品,并分析其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满盈  
本文首先对中国及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性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1987~2006年,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年均波动9%,其中初级产品、资源型制成品、低技术产品和中技术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波动较小,而高技术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则波动较大;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与美国及欧盟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相对较大,而与日本、韩国及东盟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则相对较小。然后,本文采用方差分解的方法,从进出口商品结构角度和国别角度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进行了分解,结果发现:低技术产品大的出口份额、中技术产品大的进口份额以及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均衡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价格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玉霞  张昱  
在中欧经贸关系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中国-欧盟贸易条件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运用较详尽的贸易数据计算得出中国-欧盟双边商品贸易的贸易条件,得出1992-2003年间中国-欧盟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但收入贸易条件改善的结论。并通过进一步实证分析,得出其影响因素为:中国经济增长、欧盟经济增长、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结构和在华的外商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青友  
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在相互贸易以及对第三方贸易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反映了双方在产业传递和国际分工调整中的相似过程,说明我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出口贸易竞争将比较激烈。本文从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两个角度测算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互补性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本自由贸易区之外市场上的出口相对竞争优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文  王仁才  
中美贸易是近代中国三大(中英、中日和中美)对外贸易之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条件虽然并不完全有利于中国,但也未见明显恶化,甚至在1920年以后直至1936年,中国的贸易条件呈逐步改善的趋势。这与中国同期对外贸易条件日益恶化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可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其贸易条件并非完全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炳茹   刘艳华  
对外贸易是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价格贸易条件作为贸易条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抵御国际贸易冲击的能力。基于“十四五”期间政府提出的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来探究归纳出对外进出口贸易规模、对外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由此得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要在兼顾商品质量和出口规模的同时,还需要最大限度考虑好贸易结构效率问题。最后提出中国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建设的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既定国家战略,扩大内需改善国内产业结构,扩大资源性产品进口来促进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敏  郭培兴  王婷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其经济学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购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如果在一定时期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基期增加/减少,则被认为是贸易条件改善/恶化。因此,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出口盈利能力(相对于进口)的重要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