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7)
- 2023(12685)
- 2022(11094)
- 2021(10622)
- 2020(8860)
- 2019(20789)
- 2018(20625)
- 2017(39713)
- 2016(21222)
- 2015(24140)
- 2014(23979)
- 2013(23894)
- 2012(22145)
- 2011(20180)
- 2010(19870)
- 2009(18178)
- 2008(17853)
- 2007(15224)
- 2006(13342)
- 2005(11867)
- 学科
- 济(90870)
- 经济(90774)
- 管理(58895)
- 业(56268)
- 企(46856)
- 企业(46856)
- 方法(43635)
- 数学(37475)
- 数学方法(37137)
- 贸(26053)
- 贸易(26040)
- 易(25335)
- 中国(25068)
- 农(21905)
- 财(20507)
- 业经(19198)
- 学(18057)
- 地方(16972)
- 制(15415)
- 和(14603)
- 农业(14315)
- 理论(14122)
- 环境(13765)
- 银(13378)
- 银行(13339)
- 技术(13278)
- 融(13099)
- 金融(13098)
- 行(12791)
- 务(12407)
- 机构
- 大学(309120)
- 学院(304407)
- 济(132899)
- 经济(130484)
- 管理(122500)
- 研究(107483)
- 理学(106676)
- 理学院(105539)
- 管理学(104011)
- 管理学院(103479)
- 中国(79639)
- 京(66170)
- 科学(63450)
- 财(56096)
- 所(53516)
- 研究所(49070)
- 中心(46839)
- 财经(46200)
- 农(45340)
- 业大(43389)
- 北京(42467)
- 经(42301)
- 江(40766)
- 经济学(40664)
- 范(39192)
- 院(39127)
- 师范(38875)
- 经济学院(36817)
- 农业(35735)
- 财经大学(34632)
- 基金
- 项目(209853)
- 科学(165435)
- 研究(154759)
- 基金(154431)
- 家(134376)
- 国家(133370)
- 科学基金(114147)
- 社会(98749)
- 社会科(93766)
- 社会科学(93741)
- 基金项目(81880)
- 省(78180)
- 自然(73336)
- 自然科(71656)
- 自然科学(71641)
- 自然科学基金(70385)
- 教育(69728)
- 划(66712)
- 资助(64377)
- 编号(61799)
- 成果(50335)
- 部(47873)
- 重点(46686)
- 发(44713)
- 创(43367)
- 课题(42015)
- 教育部(41300)
- 国家社会(41152)
- 创新(40559)
- 人文(40044)
- 期刊
- 济(138825)
- 经济(138825)
- 研究(93221)
- 中国(52524)
- 学报(45903)
- 管理(44533)
- 科学(43488)
- 农(40279)
- 财(39227)
- 大学(34989)
- 学学(32746)
- 教育(30521)
- 农业(29069)
- 技术(24458)
- 融(24403)
- 金融(24403)
- 经济研究(24264)
- 财经(22097)
- 业经(21086)
- 贸(21068)
- 问题(19246)
- 经(18957)
- 国际(18846)
- 世界(16164)
- 图书(16004)
- 业(15985)
- 理论(15132)
- 技术经济(14913)
- 科技(14200)
- 实践(13624)
共检索到442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睿 张爱瑜
基于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与东盟贸易合作现状,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其在2000—2020年的贸易效率进行测度与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在东盟市场的竞争性强于互补性,但近年来互补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人口规模扩大、区域贸易协定、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资净流入增加对主要贸易伙伴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效率具有积极影响。无论是总体效率还是不同类别产品效率,主要贸易伙伴国与东盟贸易效率变动表现出较强的趋同性,中国与东盟长期保持的高贸易效率水平以及空间均衡性显著增强了贸易发展的“比较优势”。推动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可持续发展与实现“竞争新优势”,应进一步降低贸易非效率因素影响、持续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扩大与东盟各国合作深度广度、加强与东盟其他贸易伙伴国合作。
关键词:
东盟 效率测度 跨国比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费娇艳
本文首先评估和比较世界服务贸易主要国家美国、英国、德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竞争力,然后分析了这几个国家的服务贸易促进政策,最后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全面评估和自我发展探究。本文主要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各国服贸竞争力进行数据计算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服务贸易虽然增长显著,但却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在两大竞争力指数上都与服务贸易强国存在差距。对此,本文提出为了提升中国服贸出口竞争力,应该完善管理体制、拓宽国家市场、有效整合资源、开拓新贸易模式并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
关键词:
中国 服务贸易 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余淼杰 崔晓敏
中国出口对东盟出口的影响既存在互补效应,又存在替代效应。随着中国和东南亚区域合作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增加会促进东盟国家同行业的出口。然而,中国对其他国家出口的增加则会挤出东盟各国同行业的出口。近年来中国出口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这既给东盟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使得中国和东盟的区域合作面临挑战。东盟国家可通过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增加R&D投资和培训更多的熟练工人来提高其出口和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中国和东盟 出口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夏晴
当前,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由于服务贸易不同于货物贸易,决定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也与货物贸易不同。本文从服务的特征、职能和活动类型等方面出发,讨论决定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并探讨如何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培育服务贸易竞争优势。
关键词: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汪艳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关系密切,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呈持续上升态势、服务贸易差额呈不断扩大趋势、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竞争力的评价有助于了解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竞争优势的强弱,便于中国制定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为进一步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应发挥经济贸易规模优势,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夯实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建立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贸易发展优势,扩大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发展特色服务贸易。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服务贸易 竞争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史智宇
本文从商品域和市场域两个纬度测算了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之外的第三方市场 (或世界市场 )上的出口相似度指数。研究表明 ,中国与东盟出口结构 (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 )趋同态势越来越显著 ,它反映的是双方在产业转移和传递的国际分工格局调整中相似的演化路径 ,这意味着中国与东盟在出口上越来越强劲的竞争具有长期性。最后对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景进行了初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吴海文 张少雪 刘梦影
本文基于改进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竞争力,结果显示,与东盟国家相比,中国在农产品、采矿业和服务业产品出口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制造业整体上处于优势地位。细分不同类型制造业,中国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中处于优势地位。在进一步深化双边合作中,中国与东盟可以加强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的合作往来,以此促进双边共赢。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盛尧
本文利用1990—2005年《FAO贸易统计年鉴》中的农产品贸易数据,计算东盟各国和中国的农产品显示比较优势。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已不具有国际上的优势,而东盟国家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聂聆 薛元
本文运用RCA指数、TC指数和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创意商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分工模式,结果表明中国除了表演艺术和视听商品外的多数创意商品国际竞争力比东盟国家强。中国和东盟的创意商品贸易主要为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的规模比较小,属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是新媒体、出版物和表演艺术等知识含量和创意含量较高的产品。中国和马来西亚产业间分工程度最高,中国和新加坡产业内分工程度最高;中泰和中马产业间分工程度上升,互补性增强,而中新产业内分工程度上升,竞争性增强。因此,应努力推进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发展,以互补性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寻求双赢的合作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尤丽都孜·司地克 吴巧生
本文从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出发,研究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存在的贸易发展不平衡、非关税壁垒突出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不够的三大问题,并从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面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提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农产品 比较优势 贸易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慧捷
按照比较优势原理,每个个体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整个社会总产量就会达到最大;分工与合作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财富,因而在此基础上通过交换,每个个体的处境都能够得到改善。将此理论运用在国家间,通过国际分工与合作,如果每一个国家都专注于生产它们擅长生产、具有比较优势、成本较低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那么每一个国家都能够从中获益。既然运用比较优势及分工合作能使所有国家都受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声音反对自由贸易,实施贸易保护?各国又为何不保持现状,而都想在国际贸易中获取竞争优势?文章从比较优势原理出发,简要说明贸易保护的产生原因,并通过指出此原理未提及内容来说明为何要获取竞争优势。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 贸易保护 竞争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贾继锋 李晓青
1997年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双喜临门的年头:8月是东盟成立30周年的纪念日;缅甸和老挝成为东盟成员,使东盟成为容括近五亿人口的“大东盟”集团。这是东盟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东盟真正成为包括整个东南亚国家的地区组织。在当代的亚太经济格局中,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有着日益加重的分量和作用。回顾30年的历程,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从敌视隔离转变为密切合作,演变成促进亚太经济成长和维护地区安全重要力量,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成钢
研究当前中国外贸的发展,必须首先研究中国的加工贸易,因其在整体的规模、结构以及所体现的竞争态势等方面,直接影响到中国外贸的发展水平和竞争优势的提升。因此,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看待中国外贸竞争优势,应该通过提升中国加工贸易的竞争优势来进一步提高中国外贸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加工贸易 竞争优势 产业链 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展鹏
文章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及出口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位居第一,其次是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从进口结构来看,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仍位居第一,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位居第二,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份额比较小。通过构建贸易竞争指数和Michaely指数等指标,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处于竞争劣势的地位;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竞争劣势的地位;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处于平均的竞争水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吉国 周娟 田野青
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并经完善的比较优势原理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践证明,中国就是依据比较优势原理选择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然而,竞争优势更能体现一个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优势只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竞争优势理论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固要在比较优势基础上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中国对外贸易 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