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4)
2023(6056)
2022(5061)
2021(4973)
2020(4025)
2019(9356)
2018(9098)
2017(16954)
2016(8660)
2015(10157)
2014(9754)
2013(9792)
2012(9359)
2011(8793)
2010(8753)
2009(7908)
2008(7764)
2007(6697)
2006(5872)
2005(5478)
作者
(23996)
(20397)
(20298)
(19424)
(13105)
(9740)
(9313)
(8119)
(7792)
(7142)
(7092)
(6790)
(6671)
(6584)
(6420)
(6359)
(6156)
(5930)
(5909)
(5768)
(5243)
(4927)
(4830)
(4536)
(4523)
(4502)
(4437)
(4380)
(4235)
(4125)
学科
(41474)
经济(41447)
(20616)
贸易(20605)
(20085)
管理(18825)
(17719)
方法(17153)
数学(15169)
数学方法(15099)
中国(14652)
(12261)
企业(12261)
(10794)
关系(9560)
(8647)
(7771)
(7502)
出口(7499)
出口贸易(7499)
业经(7168)
农业(6641)
(6548)
(6538)
地方(6479)
(6355)
银行(6349)
(6256)
(6155)
金融(6154)
机构
大学(128389)
学院(127782)
(66288)
经济(65371)
研究(52562)
管理(44232)
中国(39862)
理学(37686)
理学院(37246)
管理学(36848)
管理学院(36611)
(27777)
科学(27775)
(26447)
(25676)
研究所(24255)
经济学(22129)
中心(22020)
财经(21042)
(20083)
经济学院(20080)
(19482)
(18958)
北京(18359)
(16919)
(16864)
(16516)
科学院(16416)
师范(16404)
业大(15906)
基金
项目(83500)
科学(65809)
研究(63886)
基金(62040)
(54659)
国家(54282)
科学基金(44858)
社会(42325)
社会科(40274)
社会科学(40268)
基金项目(31572)
教育(28979)
(28830)
自然(26350)
资助(26244)
自然科(25761)
自然科学(25754)
(25617)
自然科学基金(25357)
编号(24734)
(20703)
中国(20586)
成果(20559)
(19451)
重点(19386)
国家社会(19030)
教育部(17975)
课题(17756)
(17336)
(16716)
期刊
(71265)
经济(71265)
研究(42400)
中国(25382)
(19213)
学报(17940)
科学(17549)
(16750)
(16734)
管理(16151)
国际(15866)
经济研究(14059)
大学(13981)
农业(13926)
学学(13072)
教育(12883)
(12267)
金融(12267)
世界(11550)
问题(10983)
业经(10640)
财经(10559)
技术(9558)
(9320)
(8262)
贸易(8262)
(8236)
国际贸易(6992)
(6150)
论坛(6150)
共检索到198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远  
过去的15年,中国与东盟关系走过了从消除疑虑、开展对话、增进互信到最终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不平凡的历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强,经贸合作潜力大,未来发展空间很大。但是,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必须认真解决。文章着重分析了双方合作的潜力以及实现共赢的空间,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长文  
东盟国家和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又大多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10+3”成员。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上既有一定的竞争性也有很强的互补关系。中国同东盟某些国家虽然社会制度有所不同,但是相互都有加强友好合作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看,中国和东盟国家都已具备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经贸伙伴90年代以来,中国同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迅速发展。1998年以后我国从东盟进口连年大幅增长,1999年比上年增长18.0%,2000年增长幅度更大,达48.6%,2001年上半年也达16.1%。所以近年来,中国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永福  
扩大后的欧盟已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我国也已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发展和深化对欧盟的经贸合作,对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加强协调,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双边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协调与引导,加强对话与合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世和  
1992年3月24日大韩民国外务部李相玉长官访问北京,同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签署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共同声明",从此中韩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维利切克  
乌中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乌克兰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维利切克乌克兰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是从它1991年成为独立国家以后才开始的。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西与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接壤,西南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相邻,南濒黑海和亚速海,东边与俄罗斯为邻,北边与白俄罗斯相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世和  
中韩建交(1992年8月24日)时间虽短,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投资以及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却有了迅猛的发展。一、中韩经贸合作的简单回顾 80年代后半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韩国北方政策的推进,以间接贸易为中心的中韩间经济交流有了迅速的发展。特别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琼  
中国和东盟作为山水相隔的近邻,近年来一直保持非常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随着东亚成为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尽管中国与东盟的进一步经贸合作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但无论从双方近几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是从双方取得的成绩来看,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合作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国健  
今年是中、印尼复交5周年。自1992年8月李鹏总理在印尼签署两国复交公报起,两国领导人多次进行互访,两国政治经济关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双边经贸合作快速增长,发 展潜力大 从复交年开始,中、印尼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持续上升。按我国海关统计:从1990年的11.82亿美元、1991年的18.84亿美元、1992年的20.25亿美元、1993年的21.4亿美元上升到1994年的26.4亿美元。尽管由于历史上两国相互进出口货物品种和数量需求受到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露  林梦  经蕊  范鹏辉  田原  幸瑜  吴凝  祁欣  
斯里兰卡是古老"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连接南亚次大陆和中亚,是中国与阿拉伯、罗马以及波斯等其他国家自由通商的重要枢纽,更是亚洲、欧洲和非洲文化融合的纽带。新世纪,斯里兰卡已经发展成为连接东南亚新兴经济体、中东产油区、非洲新兴经济体和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区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殷知行   李晓楠   李威辰  
文章从安哥拉的经济发展现状、中安经贸合作现状、中安经贸合作前景三个部分梳理了安哥拉自2014年以来因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导致的国家经济衰退、财政债务危机、经济多元化改革成效欠佳以及国民贫富差距扩大的经济发展现实。以及中国在2002—2022年的20年间,参与中安经贸合作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的处境状况。文章分析认为,未来中安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中国企业未来在参与中安经贸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多元化的产业合作,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还应在弘扬“一带一路”倡议、凸显澳门“中葡平台”作用的同时,主动承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露  林梦  经蕊  范鹏辉  田原  幸瑜  吴凝  祁欣  
斯里兰卡是古老"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连接南亚次大陆和中亚,是中国与阿拉伯、罗马以及波斯等其他国家自由通商的重要枢纽,更是亚洲、欧洲和非洲文化融合的纽带。新世纪,斯里兰卡已经发展成为连接东南亚新兴经济体、中东产油区、非洲新兴经济体和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区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波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稳步扩大开放领域,不断加大合作力度,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边投资、经济技术合作、次区域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崇泉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政治关系的不断改善,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也得到迅速发展,并达到了一定规模。1994年中国-东盟经贸联委会成立,启动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全面合作机制,这对进一步探讨发展双边经贸合作的新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虞卫东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激烈,中国不断在加快“走出去”战略的步伐,把21世纪的头20年视为加快发展的机遇期,积极参加多边贸易机制,融入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要在现有双边经贸合作的基础上,展开与中东国家的自由贸易谈判,以石油开发和贸易为纽带,进一步推进双边经贸合作。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的中东之行和5月中阿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的召开,预示着中国与中东经贸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