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4)
2023(6514)
2022(5316)
2021(4901)
2020(3958)
2019(9115)
2018(8879)
2017(16774)
2016(8441)
2015(9937)
2014(9842)
2013(10127)
2012(9870)
2011(9502)
2010(9483)
2009(8997)
2008(8728)
2007(7626)
2006(7204)
2005(6776)
作者
(25345)
(21297)
(21196)
(20474)
(13850)
(9977)
(9523)
(8366)
(8216)
(7687)
(7381)
(6968)
(6952)
(6909)
(6781)
(6626)
(6316)
(6118)
(6069)
(5580)
(5444)
(5056)
(5042)
(4916)
(4864)
(4813)
(4502)
(4254)
(4190)
(4149)
学科
(68964)
经济(68921)
管理(22936)
方法(22835)
数学(20520)
数学方法(20477)
(19999)
中国(16986)
(15763)
企业(15763)
地方(15696)
(12160)
贸易(12153)
地方经济(12130)
(11846)
业经(11246)
(10456)
(9910)
(9023)
环境(8775)
(8357)
(8252)
金融(8252)
关系(7923)
(7785)
(7746)
银行(7746)
(7625)
(7570)
(7556)
机构
大学(143449)
学院(140298)
(82863)
经济(81860)
研究(57385)
管理(51704)
中国(44709)
理学(44003)
理学院(43514)
管理学(43197)
管理学院(42917)
(33031)
(30099)
经济学(28958)
科学(28540)
(28300)
财经(26881)
经济学院(25881)
研究所(25557)
(24654)
中心(23605)
财经大学(19978)
北京(19967)
(19918)
(18609)
科学院(18029)
社会(17127)
(16748)
师范(16669)
(16624)
基金
项目(86444)
科学(70110)
基金(67377)
研究(64700)
(58009)
国家(57662)
科学基金(49374)
社会(47316)
社会科(45245)
社会科学(45237)
基金项目(34092)
(28623)
资助(28517)
自然(27891)
教育(27889)
自然科(27278)
自然科学(27270)
自然科学基金(26850)
(24733)
编号(22588)
国家社会(22007)
中国(21586)
(21451)
(20411)
重点(19510)
教育部(19177)
(19022)
成果(18878)
经济(18870)
人文(18115)
期刊
(95537)
经济(95537)
研究(50735)
中国(25735)
(23211)
管理(21537)
科学(18301)
经济研究(17749)
学报(16441)
财经(15365)
(15263)
(14277)
金融(14277)
(13582)
大学(13424)
(13114)
问题(12991)
学学(12796)
世界(12478)
国际(12163)
技术(11522)
业经(10842)
农业(10723)
技术经济(9615)
统计(8492)
经济问题(7918)
教育(7238)
(7050)
经济管理(6942)
(6610)
共检索到223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蕊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日本作为东盟传统的贸易、投资伙伴以及主要援助国,对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激烈的挑战。本文重点分析了中日两国在东盟贸易、投资和援助领域的竞争情况,并为未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磊荣  蓝小林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给成员国带采无限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一些本来处于潜伏状态的区域性竞争矛盾进一步激化。然而,人们在关注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区域经济竞争性矛盾时,却忽视了已经产生与可能产生的区域内外非经济竞争性矛盾,它们同样也会严重阻碍成员国之间合作的深化和拓展。及早识别和评估这些矛盾,采取措施加以弱化和治理,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当务之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宫诚举  
针对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两视角下的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分别从"战略驱动"和"差异驱动"两个角度对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的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两种视角下计算的各省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结果确定各省域经济竞争力所处的水平区域。最后,对2016—2017年中国31个省域的经济竞争力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若干关于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水平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泰明春  张新存  
江苏是中国最富裕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其九十年代的目标是与广东展开竞争,成为外商最有利的投资场所。为实现这一目标,它意欲抓住一切机会,利用其毗邻上海的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江苏虽然拥有良好的交通设施和丰富的矿产及人力资源,但与其它沿海城市相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勤福  
世界经济竞争也是体制竞争中共中央党校肖勤福世界经济竞争,包含着一个有关现代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挑战。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的产品质量竞争、产品标准和差异竞争、价格竞争、市场营销策略竞争、服务竞争、原料来源竞争、投资机会竞争、科技竞争等令人目不暇接的经济竞...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燕  
本文对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的产业关系做出了细致的分析 ,指出其产业关系存在明显的竞争性 ,但是也有互补与合作的发展前景。因此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得双方更有力推动中国与东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协调与合作 ,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贾继锋   李晓青  
1997年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双喜临门的年头:8月是东盟成立30周年的纪念日;缅甸和老挝成为东盟成员,使东盟成为容括近五亿人口的“大东盟”集团。这是东盟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东盟真正成为包括整个东南亚国家的地区组织。在当代的亚太经济格局中,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有着日益加重的分量和作用。回顾30年的历程,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从敌视隔离转变为密切合作,演变成促进亚太经济成长和维护地区安全重要力量,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季剑军  
东盟各国在金融危机后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显示出其巨大的增长潜力,在全球经济萎靡的背景下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作为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东盟投资环境的改善、竞争力的提升使得其在吸引全球外商直接投资(FDI)方面正加速赶超中国。同时,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机制正日趋成熟,随着东盟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双方竞争力水平的相对变化不仅对传统的经贸合作方式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具有发展前景的领域和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苗红娜  
此研究通过2010年和2012年在美国实施的"美国人对华态度调查"呈现美国民众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度,并透过社会经济变量、人口变量、制度与文化好感变量以及媒体使用变量(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分析此种态度形成的原因。数据表明,美国公众基本承认中国迅速崛起的客观事实,并认为美国对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更为依赖。但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判断具有较强的"中国威胁"意味,即认为中美之间存在的贸易不平衡是源于中国对汇率的控制,通过操纵货币在国际市场中获利。究其原因,一是客观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急速增长的中美贸易不平衡使美国民众产生了危机感;二是中美之间在贸易不平衡、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敏  王腾  严良  谢雄标  
改善能源生态效率是实现"十三五"节能降耗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选择,本文考虑生态和社会福利因素,以2000—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样本为基础,利用SBM-DEA模型计算和分析了中国区域能源生态效率,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从财政分权、经济竞争的内生经济增长和制度层面探究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近17年来中国中西部地区能源生态效率水平较东部地区差,其中中部地区呈现持续恶化趋势。财政分权显著改善了能源生态效率,而地方政府间经济竞争降低了能源生态效率。地区虚拟变量揭示经济竞争使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生态效率显著下降,但有助于西部地区提高能源生态效率。基于反事实分析,如果能够遏制经济竞争加剧,能源生态效率年均能够获得1.38%额外改善。最后,本文提出从改革财政激励制度,强化审计监督问责,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等政策建议,鼓励地方政府形成经济竞争与合作,以期提升中国能源生态效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立  倪鹏飞  张洋子  曹清峰  
采用OLS和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对中国284个5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数据进行了分析,重点考察了经济新常态下影响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动力机制。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对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在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促进;科技创新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处于较高水平的城市贡献较大,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处于中低水平的城市贡献相对较小;金融服务对经济竞争力处于较低或中高水平的城市贡献较大。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凌  
文章在全国比较优势格局中,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河南省目前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经济竞争力在全国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特别是人均水平始终低于全国的人均水平。根据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的变动轨迹,提出了河南省经济竞争力比较优势偏离、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人口众多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等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洪伟东  
2009~2013年,广东海洋经济竞争力排名稳居全国第二位,且与排名首位的上海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这种竞争力的相对提升主要受益于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环境资源状况的明显改善,而科技实力和综合管理方面与上海的差距逐渐扩大,应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海洋管理向综合服务型转变,持续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