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9)
- 2023(12043)
- 2022(10260)
- 2021(9430)
- 2020(8136)
- 2019(19113)
- 2018(18842)
- 2017(35881)
- 2016(19157)
- 2015(22413)
- 2014(22538)
- 2013(22889)
- 2012(21898)
- 2011(20277)
- 2010(20314)
- 2009(19140)
- 2008(19177)
- 2007(17089)
- 2006(15239)
- 2005(14183)
- 学科
- 济(103119)
- 经济(103008)
- 管理(50903)
- 业(48443)
- 方法(40918)
- 数学(36102)
- 企(35868)
- 企业(35868)
- 数学方法(35841)
- 中国(27016)
- 贸(25354)
- 贸易(25339)
- 易(24584)
- 农(22988)
- 地方(22358)
- 财(20382)
- 学(19894)
- 制(18951)
- 业经(18347)
- 融(14889)
- 金融(14886)
- 农业(14763)
- 银(14724)
- 银行(14699)
- 行(14218)
- 和(14131)
- 地方经济(13986)
- 环境(13519)
- 体(12824)
- 出(12199)
- 机构
- 大学(298253)
- 学院(292390)
- 济(140252)
- 经济(137678)
- 研究(108964)
- 管理(108155)
- 理学(91877)
- 理学院(90789)
- 管理学(89547)
- 管理学院(88960)
- 中国(83581)
- 京(63386)
- 科学(61865)
- 财(61522)
- 所(56081)
- 研究所(50627)
- 财经(48725)
- 中心(48218)
- 农(46662)
- 经济学(45783)
- 经(44116)
- 江(43553)
- 北京(41170)
- 经济学院(41163)
- 业大(39239)
- 院(38319)
- 范(38026)
- 师范(37704)
- 农业(36645)
- 财经大学(35721)
- 基金
- 项目(184855)
- 科学(144896)
- 研究(136840)
- 基金(135939)
- 家(118249)
- 国家(117341)
- 科学基金(98594)
- 社会(90180)
- 社会科(85516)
- 社会科学(85493)
- 基金项目(70700)
- 省(67722)
- 教育(60712)
- 自然(59723)
- 自然科(58311)
- 自然科学(58291)
- 划(58167)
- 自然科学基金(57307)
- 资助(56657)
- 编号(54458)
- 成果(46270)
- 部(42943)
- 重点(41884)
- 发(41562)
- 国家社会(38861)
- 创(37460)
- 教育部(37050)
- 课题(37016)
- 中国(36440)
- 人文(35563)
- 期刊
- 济(159247)
- 经济(159247)
- 研究(93472)
- 中国(57317)
- 财(46218)
- 学报(43994)
- 农(41959)
- 科学(40212)
- 管理(38599)
- 大学(33203)
- 学学(30611)
- 融(28805)
- 金融(28805)
- 农业(28174)
- 经济研究(27724)
- 财经(25353)
- 教育(24089)
- 贸(23480)
- 技术(23440)
- 业经(22279)
- 问题(22114)
- 经(22055)
- 国际(20989)
- 图书(18548)
- 世界(18168)
- 技术经济(16177)
- 业(15941)
- 统计(15470)
- 商业(13949)
- 理论(13752)
共检索到457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喜龄 陈万灵
文章运用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使用联合国贸发会关于中国与东盟各个成员国1980~2007年间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量、结构等最新数据,对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和经济贡献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一是中国与东盟四个代表国服务贸易各有优势差异,双方具有较强互补性。二是中国与东盟各自服务贸易对经济都有较大的贡献。三是中国与东盟进行服务贸易是双赢之举。
关键词:
服务贸易 经贸合作 中国 东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涛
目前在考察外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时,通常采用结构相对数方法计算外贸对GDP的拉动度,其公式为:外贸对GDP的拉动度=(净出口增量÷GDP增量)×GDP相对增幅 这一公式包括了两部分评定指标: 外贸对GDP的贡献度=净出口增量÷GDP增量×100% 外贸对GDP的拉动度=外贸对GDP的贡献度×GDP相对增幅 按此方法计算一国的外贸对国发经济的贡献是比较恰当的,然而对于考察省市一级经济中的外贸贡献就不尽合理,对于区属经济则存在较大偏差。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统计口径难以统一。对于国家经济,由于有海关统计资料可查且以关境为界可以比较简单而准确地确定商品来源,因而是可行的。对于区域经济则存在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绍媛
运用1997~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和GDP的统计数据,通过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服务贸易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尤其是服务出口额对于GDP的回归系数明显大于服务进口额和服务贸易总额,表明目前我国服务出口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服务进口。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服务出口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靖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深入地区层面,从社会储蓄率、储蓄投资转化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三个角度出发,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金融中介贡献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三个主要结论:金融中介发展与社会储蓄的持续攀升关系不大;金融中介的发展对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投资效率不高;金融中介市场的开放,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晓西 吴铭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9-2011年的三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4.8%、7.9%和-5.8%。这一贡献率的算法是具有理论依据并符合国际通用规则的,但严重低估了外贸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初步认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洋洋
本文通过构建扩展的LMDI因素均衡分解模型,对我国对外贸易因素效应经济贡献度进行研究。研究揭示了在控制经济结构效应及投资效率效应的基础上,贸易动态因素效应在正常外部环境下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为正并且显著;贸易就业效应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在样本期外部经济环境正常年度内呈现出抑制现象;贸易的人均效应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波动在样本期内较大,并呈现出递减常态;对外贸易因素总效应对经济增长贡献小于经济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
均衡分解 对外贸易 贡献度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左冰
文章以经济增长理论的进展为基础,使用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历史面板数据,结合旅游业的经济特性,分析影响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诸要素及其贡献度。结果表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要素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而不是通过追求技术进步来获得的,属于典型的要素驱动型增长。价格水平、环境质量和技术进步对于旅游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作用下,各地的旅游发展绩效与其制度质量无关;可进入性与旅游发展的关系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加以分析。此外,旅游发展可能会降低目的地人力资本以及教育投资需求,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也会对制造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旅游发展是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好旅游发展与其它产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旭 凌亢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其中商业银行的贡献不可忽视。本文从银行对要素投入量提高、对要素生产率提高以及直接增加经济总量三方面来阐述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结果表明 ,银行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为1/12。
关键词:
银行业 贡献 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晓燕
专利能够推广应用新技术,形成新产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文章建立适合区域专利绩效评价的测度指标体系和模型,实证研究包括专利在内的各投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评价专利对江苏省各地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和贡献度。结果表明:(1)专利对区域经济增长起正向作用,但是,专利产出质量也有重大影响,优化专利结构,提高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促使企业注重专利的市场化。(2)专利技术与产业技术密集程度相关,专利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呈现区域差异性。在经济欠发达区域,由于专利产出量有限,技术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够明显。
关键词:
专利 经济增长 贡献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敏
当前,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速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在新常态下,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上涨势头仍在延续,然压力渐大,且随着需求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内需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进出口结构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进出口贸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重要动力,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永娟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得益于自贸区协定下的关税下降、通关手续简化等政策,自贸区贸易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在梳理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发展现状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就促进该自贸区贸易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贸易经济效应 贸易规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郭华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得出的结论是外贸没有真正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贸易类产业的结构不够合理.为此,我国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提升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
外贸 经济增长贡献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益民 黎梦琪
[目的 /意义]公共文化服务虽然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其对经济贡献的机理、度量和提升策略有待深入、系统地探讨。[方法 /过程]利用近10年的各类统计数据,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经济贡献度测算指标体系;利用回归分析的结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面向未来10年的模拟仿真实验。[结果 /结论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经济贡献度,需要强化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绩效,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经济转化效能,缩减公共文化服务的经济效益时滞,注意提质增速的平衡与规划,重视文化与经济的双向驱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欣然 雷良海
文章以我国1980~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科技支出数据为基础,证实财政科技支出是经济增长的原因,通过建立包含科技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出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 经济增长 贡献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利用GDP支出法测算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方法存在局限性。本文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进口、出口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机理,进而提出了测算进口、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基本方法。本文认为,进口、出口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不同,因而不能在同一计算公式中分解出既包含进口又包含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部分;测算进口、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分别采用体现不同作用机理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进口 出口 经济增长 贡献测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